葵儿一家忙着做自己的,老宅那边的事情也没闲着。
二房搬走了,地方就空出来了,该分的地方就要分了。
本来何大林是出钱修了新屋,那屋子大,他已经看好了来做库房。他近几年生意做得不错,可以扩大规模了。孙氏的生活也因此好了不少,很少和李氏吵了,人家看不上了。
但是李氏却又不愿意了,这公中也出钱了,怎么就新的都是他们的了,虽然要了也没什么用,可不妨碍给他们添堵。
一直知道三房有银子的她怎么能轻易放过,何大林也不想多扯,再给了他娘五百文以后拿到了。
李氏没办法却也不敢抢婆婆的,主要是菊儿的婚事,老两口说不管了。葵儿二房也不答应,菊儿是执意要毁约的,那黄家没点银子怎么可能同意。
要自己出钱,那怎么能出呢?李氏存的银子不是没有,可都是紧紧捏着的。
“娘,你是要逼死我吗?就给黄家银子吧,现在就算我愿意嫁过去,只怕他们眼里也只看这银子了。”
“说得容易,你当银子哪里来的?被风刮来的?你三叔他们捏着银子自己一家富贵,二房也是,介绍亲事还不愿意了。”李氏嘀嘀咕咕的,那银子说起来是不愿意给的。
菊儿落泪:“若是大哥,家里只怕倾家荡产都使得,到了我这,就什么都没了。”
李氏却觉得理所当然:“你怎么能和你哥比?你哥一个月有银子拿,是正经的体面人,还娶了城里姑娘,以后你靠你大哥的时候多了去了!你哥才是我们家的独子,二房三房的那都不算,若是没有男丁,家里以后谁给你们撑腰?”
李氏又说道: “你不是说那田大郎是城里人?找他拿点银子来不是难事吧?”
“娘,我和田大哥还没有成亲,你叫我怎么开口?”菊儿哀求道。
“哼,你不退亲还想着成亲?你是猪油蒙了心了,那男人一点银子也不肯为你花?你有什么前途?”
菊儿想着以前田大郎说的那些话,心里不禁有些甜蜜。
又听得李氏说道:“何况你还是退了亲的,我给你说,以后退亲以后他要是不娶你,不要给家里哭,我可不会管你。”
菊儿木木地说:“退亲又如何,大嫂不还是退亲了被你当个宝吗?”
李氏没有听到,要不然菊儿免不了一顿说。
最后菊儿的亲事还是退了,听说黄家没有怎么闹,好似最终还是李氏他们出的银子。只有菊儿知道,自己把以前存的私房,田大郎送的东西都卖了,又哄了些银子,凑了三百文交给李氏,李氏才肯补的银子。
这些都和葵儿关系不大,只是这日,葵儿有事过来老宅,菊儿已经不做事了,田大郎已经叫人提亲,他们已经应允。
等正日子的时候,他们一家还要过来一起热闹。
但是现在,葵儿有其他的事情。
“三叔,在呢。”葵儿直接去找了何大林,何大林正在训自己独子何有荣。
见到葵儿来了,已经八岁却仍旧很胖的有荣赶紧说道:“爹,三姐有事找你。”
这小胖子现在仍旧喜欢吃,何大林想给他找个私塾,学几个字,这会正在教他算术,可他完全听不进去,让他有点愁。
“算了,算了,去玩吧,你三姐这么大的时候,都知道从我这赚钱了,你个死小子还在吃。”
“那我也从爹这要钱,爹,我要当大将军,去城里吃大肘子!”有荣一听,直接说出口。
何大林无语,是赚钱不是要钱,这儿子!
“赶紧给我边去,看到你就生气!”
看到小胖子走了,葵儿才开口说道:“有荣这身体挺好,三叔也不用担心太多。”
何大林摆手: “只长肉不长脑子有什么用!你这又想和我说什么啊?”
葵儿也不能跟着说有荣不好,开始说明自己的来意。
原来她仔细观察过杜玉英和那边的酒铺,发现这边的酒水种类很少,她想起去年吃过的荸荠,这里叫地梨,因为味道似梨。那也可以做酒,适合女孩子喝,名字叫错认水。用荸荠加酒一起泡出来即可。
就算不能做酒,自家种来吃也是不错,冬日多个水果,她想给家里找个能赚钱的营生。
何大山不去桃山当力夫以后,收入少了很多,整天也不怎么说话,一天去好几次地里。可家里的地也就那么些,新开的那些地他都担着淤泥去养了。
菊儿看着他这样,就想着一年多些收入,这荸荠是一年生的,她试着种一种,要是能像菊花一样改良品种,以后家里也多些收入,何大山也就不用那么愁了。
她想找些苗子,这东西是去年何大林带回家过,他到处走,边收边卖东西,问他肯定知道。
何大林纳闷: “你要这干什么?这东西人家肯不肯给就不说,咱们自己家也种不好,以前有人种过,那果子指甲盖大小,没什么用。”
“三叔出马,怎么可能不给,也不要他们太多,我就是想种着自己家尝个鲜,那不是稀罕吗?种不出来也没什么,我就喜欢这些东西。”
何大林听了还是很受用: “你这丫头就是和别人不同,冬天想吃了,三叔给你买也行啊,三叔我还是有几分薄面,人家冬天可是当果子卖的,不少的银子呢。”
那还不如自己种呢,好歹自己还有个半吊子的金手指呢。
葵儿:“三叔你能找来吧?实在不行的可以给银子的。”
何大林点了点头,这不算难事,给点钱就行,而且他们家种好似有秘方,也不怕人要了苗回去种,就当提前卖果子了。
“那我先拿两百文钱给你,多退少补。”葵儿说着就要掏钱。
何大林扬手,“这倒是不用着急,葵儿啊,你说三叔我这几年吧也挣了些钱,也想稳下来,我要是去县里开铺子,是不是能行?”说着也不管葵儿的回答就又说道:“我不喜欢种地,这一年到头,光景也就那样,可是去开铺子,还是少点底气,我卖的杂货,不过是别人家都有的,只是没我这齐全,我还是得有个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他看着葵儿,紧接着就说出来了:“我想不出有什么特别的,你要不要帮我想一想?你小时候就机灵,肯定有许多法子,想出来肯定赚钱,老规矩,三叔就给你免了这地梨苗,还给你多找几家行不?”
葵儿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三叔你这不是为难我吗?要是有什么挣钱的,我们家早就发财了。”
“也就二哥二嫂舍得,上次那酒席我可去了。你家有你在,不说什么富贵,那肯定也是不愁的。咱们庄户人家,不和那些大户人家比,过得去就行了,得慢慢来啊。”
“三叔你这说的。”葵儿失笑,确实他们这祖祖辈辈做农民的,在雨山村有个富贵前程不错,出去要想发大财那可是不太容易的。
“也不要你现在说,回去了给我想一想,啊,到时候给你拿苗子。”
何大林看着很好说话的样子,让葵儿先回去了。
葵儿知道自己这三叔是还是有几分本事的,他们家无权无势的,也没有什么大追求,日子过好就行了。
虽然刚刚拒绝了三叔,但是葵儿还是要好好想想,三叔开杂货铺,还是需要有点有技术含量的东西。
想想什么好呢?便宜又能做,又不会被轻易取代,又能赚钱。
葵儿想了一阵,心里有了想法。决定下次等三叔给自己找的苗找到了再告诉他。
解决了这些,葵儿又去打理自己种好的花,老天保佑,她刚分好苗,雨山村就下雨了,雨天好活苗,等雨一过,就又能催长了。
下雨,大家大都待在家里,有木已经做好了好几个盒子,葵儿拿着盒子准备练手的时候,才恍然想起,这快县试了。
也不知道沈琦准备得如何。葵儿转眼一想,又放下了,终归是有好前程的。
不过这雨对杨氏来讲却有些不满意,她都约好媒人去下河村郭家给有木提亲了,这却突然下雨不得不耽搁,在家做衣裳也心气不顺。
“你说你哥,怎么就好事多磨呢。”杨氏叹气,葵儿却知道她其实也不怎么担忧,不过是感慨一句罢了。
下雨的坏处他们这房子也有,许多没有修整过的房间开始漏雨,惹得杨氏说还不如拆了去。
有木专心地做着木桶,现在村里人家里缺什么,都会叫有木看着做点三叔也从外面会接些活给有木,赚点差价,三叔是走哪里都不落空的人。有木赚点银子也上交给杨氏,杨氏陡然有了老李氏当初的感觉。
有进也要拼命多了,葵儿给杨氏说了那地的用处,有进的力气就跟用不完一样的,不过总也不高兴,葵儿决定什么时候再去县里得打探一番了。
过了几日,一切大好的时候,三叔给葵儿带来一兜苗子,正巧赶上这场雨,人家正下苗呢,何大林花了几百文钱搭了点东西就换来了。
“怎么样?”何大林着急地问葵儿,“有没有想出什么来?”
葵儿还在看那一兜苗,这么些年的乡村生活,庄稼和杂草还是分得出来的。
“这么多苗,三叔,厉害啊。”
“哎呀。”何大林有些着急了,“有没有什么想法?”
葵儿将苗放一边,转身回去拿了一样东西出来,这是这几天她做好的。
“这是何物?”何大林疑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