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庆金枝 > 第3章 三

庆金枝 第3章 三

作者:青城山黛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22:03:23 来源:文学城

贺学士此人,官做得一般,文墨上倒颇有雅好。原先以为这长公主之子政务巨万,少有吟风弄月的闲暇,何况一向也并无契机来往,意外赴了一回宴请,不想结识了许多缘悭一面的名士怪才,心下大喜。

再观薛誓之年纪不大,谈吐不俗,待人接物亦颇老练,直叫贺学士将往日对新贵一流那份敬而远之的心思都淡了许多,认为此子值得一交。

返家因与妻子感慨,贺夫人蹙眉笑道:“老爷竟不知晓,当日上门的红帖先生①,便是受这薛大人之托。我心想着,齐大非偶,婉言给回绝了。”

贺学士“啊”了一声,琢磨一番,道:“若是这样,自没有为着攀龙附凤,叫歆荣去别家受委屈的道理。他今日请我,权当是一般官场上的往来,以后再有,一概推辞了。”

夫妇俩又细细商议一回,嗟叹局势初定,上位为休养生息,鼓励再醮,限制女户——今时今日想打“孝女不嫁,以养双亲”的主意,可不容易了。

过了几日,正逢休沐,薛盟身边那长随名唤澜序的,捧着卷轴上门了。

“我家主人问学士老爷安。二则前番仰赖老爷金面,那幻霞散人应允入馆,共襄《大典》编纂。家主感念不已,无以为谢,只得借花献佛,特呈上偶然得来的一幅《容膝斋图》,不知真伪,还望老爷不吝赐教。”

贺学士骇然连道“使不得”,说:“散人虽淡泊避世,忧民怜悯之心却从未冷尽。愿为国朝略尽绵力,实是社稷大幸,我辈岂敢居功?薛赞善当真言重了。此画亦万万不敢收。”

澜序便笑:“幻霞散人一向嫌我们赞善俗不可耐,若非学士赏光赴会,薛家上下都不配与这位高士同席呢!”

这话却有语带双关之义。贺学士怎谙招架之道?纵一心不肯生受,急又急不得,只得道:“小哥辛劳一路,且用茶歇一歇。卷轴我姑且代为保管,改日请薛赞善拨冗,我再去府上叨扰。”

澜序只管东西送到,满口答应着而已,回去与薛盟复命,主仆俩皆知贺学士喜好,《容膝斋图》真迹何等难寻,送到了眼皮子底下,再没有狠心割舍的道理。

不料转天贺学士真搂着卷轴,到薛府候他来了。

薛盟说是领着东宫事务,但太子这会儿也不过十三四岁,入朝参政不久,大多时候仍以读书骑射为首要,真正派给一个属官的差事能有多少?除去他自个儿为了生财忙活的那些勾兑周旋,其实清闲得很。

咂摸了片刻,他重新换上一身见客的衣裳,拾掇得又周正又磊落,这才龙骧虎步往前厅赶去。

还没踏进门,早以“世叔”相称,叉手恭恭敬敬行了礼,落座时瞥见那盛画的匣子,纹风不动地含笑开口:“多亏有世叔叮嘱,幻霞散人最厌'仕途'、'品衔'一类字眼,侄儿凡与他对谈,必谨遵着教诲,至今不曾冒犯于他。”

贺学士被他抢了话,无奈点了点头,一篇腹稿再四梳理过,方道:“薛赞善年少有为,我固然痴长春秋,并不及赞善练达。故纸堆里荒废数十载,一无建树,幸而有妻女相伴,凡事唯以她们为念,或有慢待得罪之处,万望赞善见谅,大人不计小人过。”

薛盟默然听罢,冷不防道:“世叔此言,倒叫侄儿想起先父来。”

贺学士被他唬得险些自圈椅中跳起来,心说此人果然棘手。

他一番脸色变换,薛盟焉有看不穿的?暗嘲自己竟如此声名在外,再真心真意也叫人信不实:

“我少小失怙,母亲虽慈爱,毕竟力有不逮。这十来年,每常遇到贤德可敬之辈,我便效仿他们的言行,强自混出个人样儿来——”

见贺学士张口难言,他摆了摆手,表示不以为意:“世叔以诚相待,我若再虚以委蛇,岂不成了狼心狗肺的玩意儿?世叔容我剖白,我倾心令爱是真,敬重世叔同样是真。贸然攀交,原想凭世叔考量我的为人,值不值得将掌上明珠托付,不料弄巧成拙,反惹了贵府不豫,是侄儿该死…”

贺学士忙不迭劝止了他,细究他这一篇话,仿佛比平素真挚些,沉吟一瞬,道:“世侄莫笑,老话常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姻缘姻缘,毕竟结两姓之好,总要两家都情愿才是——我自回去问一问小女的意见,世侄也须奏请长公主的示下。”

薛盟忙答应了,又说:“母亲宽仁,必不忍令我期许落空。至于我,若得贺姑娘为配,必敬她、爱她,姑娘醉心佛学,便不必沾染一切俗务。侄儿立誓,此生不渝。”

贺学士听到这里,心里甫有松动。他有些相熟的同僚,私底下也议论过,今上的外甥是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主儿,打交道时务必慎之又慎。却有一点难得,这人不轻易许诺,许则言出必行。

“…一诺千金,就怕时人靠这个套现。”歆荣偏是不喜这等肉麻话,盖因无法理解萍水相逢的男女如何非卿不可。

梵烟正弯腰摆弄那模样新奇的西洋座钟,头也不肯回地接口道:“殊不闻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倾盖也有短暂的交谈。”歆荣在她面前没甚顾忌:“连只言片语都不通,就像蚂蚱和湘竹帘子拜了天地,从此要长相厮守。”

“好奇怪比喻。”梵烟总算走过来,问:“那你当初挑我时,是在挑帘子还是蚂蚱?”

不待歆荣说话,她又自答:“是了,丫鬟可以撵,夫婿却不能退的。”

歆荣一愣,半晌笑道:“我当一时不慎又伤了你的心,谁知你比我还魔怔!”

梵烟亦笑:“所以说这根本是个圈套。现下还算开明的了:既定了亲,不远不近地见一面,大家见证着,说一两句话也不为过——只是若话不投机,婚事也板上钉钉跑不得了。”

“那你说,我答应,还是不答应?”

梵烟与歆荣面面相觑一阵,心一横:“答应吧!”

好歹还见过面,知道他不聋不瞎也不跛。梵烟这样想道。

歆荣还有一层所图:既然有西洋座钟,便有通商口岸,听说那薛盟又在这一行混得如鱼得水,倘或真能搭上这条人脉,将来说不定有些柳暗花明的际遇。

而这个年代,一个女人想搭上一个男人的人脉,就只有婚姻这一种方式。

换过庚帖后,时序已在仲秋。少年男女被安排在玉清宫见一面。

歆荣择了观中古椿树下的一处凉亭,一行走,一行对梵烟道:“此地倒开阔,咱们坐着说话,郑嬷嬷在那头守着也不遭晒,旁的游人若闯过来,叫底下人撵走便是。”

那薛盟本在亭前候着,一时听得明明白白,上前来见礼:“上回冒犯了姑娘,虽不是有心,但着实该死。万幸姑娘雅量高致,特予我赔罪的机会。”

说着,引二人到亭中铺着锦褥的石凳入座,又亲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烹得两盏茶来,分奉于歆荣与梵烟。

梵烟意欲起身接手,被歆荣按住了:“你坐。”抬头向薛盟道:“梵烟与我一同长大,与嫡亲姊妹无二,请薛赞善体谅。”

薛盟说:“这个自然。”举起自己的茶杯,向梵烟示意:“那么,也请梵烟姑娘饮茶,饶恕在下的过失吧。”

梵烟垂眸,只道“不敢”,抿了一口茶。

赔罪完毕,薛盟轻叹了口气,低声:“如今我再没有什么可向姑娘隐瞒的——前次那般草木皆兵,概因同行者中,有微服出宫的太子殿下。我既与太子是姑表兄弟,又是东宫属官,实打实在同一条船上,风平浪静也好,风高浪急也罢,总之是下不来了。”

歆荣扬了扬嘴角:“如今贺家亦是这船上的一支短棹。'击空明兮溯流光'也凭他,'子陵滩下水沄沄'也凭他。”

薛盟的目光与她相撞一瞬,旋即收敛了许多,徒余一派温和澹然:“誓之会保全姑娘,不染尘埃,不经风霜。”

歆荣顿觉索然:她忘了,人不与小猫小狗结盟,人只疼爱它们。

等贺夫人进完香,她们便打道回府。

薛盟骑着马,一路护送,这下满帝京无人不知,薛家与贺家不日将结秦晋之好。

吉期定在来年五月。依歆荣的意思,再长两年更好些,惜乎实在没有拖延的由头了,假借神佛名义的法子不好常用,用滥了,就不可信了。

薛盟这头倒是正春风得意。他早不在公主府中住,为着入宫方便,在东华门外置了座宅院,算是常驻地,如今却嫌它简陋,不疏阔。不禁寻思着往西城另购新居,那地界儿繁荣,权贵多也不要紧,谁的招牌也大不过他去。

如此一算,大半年的工夫何止不漫长难捱,根本紧迫得很。薛盟把一应杂务都推了,专心修缮新宅邸。

地皮是现成的,上头雕梁画栋他是一样也看不上。娶新妇怎可住旧园?拆完了重建。土木砖瓦、金银铜锡这些不消说,山石树木搜罗起来且得费心思;还有内院的四时幔帘、秋千花架、妆台玻璃镜…薛盟由一及十,越思量越缺东少西,夜里睡了两个时辰醒来,又着人立时去吩咐澜序,明儿一早将那刘厨子师徒调过来,再问问贺家姑娘爱吃甜爱吃咸,白案师傅也多挑几个备着。

下半年节令也多,头两回还遵循风俗,各样礼品送得周到而克制,再往后便熟不拘礼似的,隔三差五几色首饰衣料也来了、新鲜吃食也来了、翠羽鹦哥琉璃水仙也来了…澜序当催巴已然当得娴熟,问过安又传话说:“京中新到了一批昆仑奴,不知姑娘可要买几个、来日充作仆从护院?”

歆荣不由微拧起眉头:“我自有一干用惯的人手,不必再添。”

澜序深知这未来主母原是位孤高出尘的主儿,碰了壁也还赔笑不已,梵烟在旁觑见了,使个小丫头去引他到廊下吃茶。自己亦走过去,笑道:“年关底下,街面好生热闹,这时辰想必是一番填街塞巷,你倒不如歇一歇,过了这一时半刻再走。”

澜序正捧着碗甜酪解渴,见她立在门口,忙站起来答话:“可不是。为赶这一车礼,不被那些没眼力见儿的磕着碰着,大冷天我汗都走出来了。”

梵烟一抿嘴:“你们赞善见多识广,不拘送个什么来,都是世人名字也叫不出来的稀罕物件儿。只难为了我们姑娘,次次为着回礼,绞尽了脑汁。”

澜序不曾经过男女之事,心下倒十分了悟地暗称“怪道”,咧嘴又笑:“嗐,一家子何须说两家话?贺姑娘便是把脚底下的草根子掐一截儿,交与我带回去,我们家主见了也不知欢喜得怎么着呢!”

梵烟掩口亦笑。又道一声“少陪”,自回歆荣跟前去了。

歆荣假意翻着账册,梵烟一回来,她便丢了册子起身迎上来:“我一时失态了,劳你替我周全。”

梵烟挑了挑眉:“一家子说什么两家话。”揶揄的就是歆荣没曾听见这句,“那薛盟虽是一番美意,到底殷勤得有些烦人了,无怪你生厌。”

歆荣这会儿脸上颜色却鲜活可亲许多:“我是叹息那昆仑奴,背井离乡原非自愿,就要因为非我族类,再被异样相待。”

梵烟心里一动,嗔怪起来:“真真没良心,连我都说不得这话,何况是你?

歆荣何尝不知:遇上贺学士夫妇这样慈爱又开通的父母,是旁人几世都修不来的福分。没有他们的宽纵,她这十多年的闺中生活不复存焉。

但她有时觉得他们亲切,有时觉得他们隔膜。

她看向预备清点礼品的梵烟,拉了后者:“先别理会这些,你跟我来。”

平素抄经的花梨大理石书案上多出来好几样东西:一架“千里眼”、一本《闽中海错疏》、一副红宝头面、一匣金锭银珠。

“我知道你的生辰在冬月里,十五岁太小了,可他们非要说这便是成人,不能不入乡随俗。”

歆荣摇摇头,把那套钗簪在梵烟发间:“这些东西都不好,但更好的我拿不过来了——梵烟,我和你一道走去新天地。”

①即官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