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罄晋书 > 第20章 天青云彩淡

罄晋书 第20章 天青云彩淡

作者:张寒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6 01:58:47 来源:文学城

义熙十一年暮春之初,会稽。

袁子荆和翁同书参加兰亭宴。

两个人一路都没说过三句话,隔着十米远,对视一眼都恨不得打起来。

这里是城南。

翁同书模糊的印象之中,绍兴西南二十五里,会稽山麓有地曰“兰亭”。

《越绝书》载:“句践种兰渚山。”春秋时勾践曾在此广植兰草;汉代此处建驿亭,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即“兰亭”。该地山峦起伏,茂林修竹,流水潺潺。

只是没想到来的一路上遇到的百姓竟然这么多。

翁同书问相幽:“怎么兰亭宴的人这么多?”

简直乌泱泱一大片,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殿下,今日是上巳节。”三月三上巳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春意苏醒,要修禊、祓禊。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洁。重要日子,人当然多。

她看着百姓安居乐业的样子,忍不住说:“此地似曾游。”

此地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

翁同书心头一跳。

祓禊之后,众人列坐于河渠两旁,酒器羽觞顺流而下,杯停到谁面前就取杯饮酒,欢笑之余,除去灾祸不吉。

——这最重要的一条,曲水流觞。

脚下这块地,会不会靠近流觞亭。

她要去找记忆中的流觞亭。要是找到了,悬铃楼就近了。

文昌阁、鹅池碑亭、鹅池、曲水流觞、兰亭碑亭、流觞亭……绍兴城南的连绵山脉里,有一座,是她的悬铃楼。

翁同书如果站在后验视角看当下,永和九年,朝野更替,两晋的石构毁殁不存,何况郊野的一处驿亭。

可站在当下注视前方,她要推翻后世的记忆,再寻前世的旧址,更是难上加难。

只记得,清朝、民国翻修的兰亭,右侧是流觞亭,为纪念“曲水流觞”,亭前置曲水流觞景观。流觞亭面阔进深皆三间,副阶周匝,有围廊。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门窗为冰裂纹花格。

流觞亭有一排楹联:“此地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

——不对!

这楹联,简直是刻在她脑子里。

她提起裙摆去找人:“袁郎君,我要去曲水流觞的地方。”

“作甚?”

“找我的东西。”

袁子荆不说话。

翁同书急了:“一时的盟友也不可以吗?”

“盟友?”他别开眼,折走碍事的树枝,言辞算不上恭敬,“殿下,您没殡天、荆州司马没死绝,臣哪里来的资格同殿下做盟友?”

翁同书听着他的屈辱,硬生生忍下了。她问:“右将军先前曲水流觞的福地,你也找不到是吗?那您也帮不了我对吗?”

“找到了,殿下会一命偿一命吗?”

“不会。”她不再指望袁子荆,自顾自地往这座山的高处走。

她走得很干脆,挽起袖子和仙风道骨的外袍就要出发。

看她坚持的样子,袁子荆突然想起霍伤竹临走之前的嘱托:“子荆,殿下也叫过我一句‘阿兄’。我知你有怨,但请你一念之间,手下留情。”

一念之间。

目送翁同书爬山的背影,他从思绪中抽离出来,喊住她:“殿下要找曲水流觞简直是痴人说梦。每一次修禊都不一样,更何况沧桑几十载过去。今天是陈郡谢氏组的局,殿下不过了主人眼,岂不是无礼吗?”

“你要带我去见谢家的人?”

“总是要打个照面才好行事。殿下若是真心要找,就跟我来。左右是在这座山上,没有写谢家的名字。”

翁同书不信他。

但翁同书没得选。

他们在这条羊肠小道上正争论,突然被别家侍从叫住了。

来人自报家门:“郎君、女郎,我家主公见二位在此徘徊良久,想必是不知宴会的路,特意来请二位结伴而行,也算是有缘引一段路。”他说,“我家主公,是吏部尚书门客,谢景,清华先生。”话说着,口中介绍的人也走近。

翁同书定睛一看,瞠目结舌。

袁子荆意外:“清华先生谢景?不认识。与殿下结过仇?”

……谢景。

她不知道他的名字,但她认识他的脸。这张脸,曾经做过拦路的陈咬金。

谢景往前走着,顺手砍了路边几根旁逸斜出的树枝,力气很大。

袁子荆看她犯难,心里痛快了些:“与你结仇的人,似乎,脾气不是很好。”

“你脾气也很差。”

-

-

-

-

-

谢景远远的就锁定了她,她再想往山上爬,怕是不得行。

谢景几大步走过来挡在她前面,她看着比自己大几十岁的谢景,年龄上就觉得有压迫。这种压迫无法用高度去平衡。

比起吏部尚书,翁同书其实更熟识“谢仆射”这个对谢混的称呼。他的门客找上门来,看谢景如今耀武扬威,恨自己没有骑在高头大马上。

“竟就来了这几人。”谢景轻描淡写看了他们身后一眼,“曲水流觞的原地?早没了。如今的又不是不好。两位贵人,跟我走吧——”他的调子拉得又高又长。

这两个人的可信度没区别,翁同书看了袁子荆一眼,让他选。

袁子荆观察着谢景的神色。

谢景都快走到桥头了,后面还没跟上来。

谢景又背过身去,叹气:“优柔寡断之人,必定会悔断肠啊。”

袁子荆抱着的手臂瞬间放下来:“我初来此地,人生地不熟,自然要跟着谢先生走!”

他追过去。

翁同书开团秒跟。

谢混把他们往高处领,他的侍从慢悠悠带着路,走到岔路口还会唱起诗,高亢悠扬。

翁同书一边走一边沿路悄悄做记号。她仔细看着,警觉而紧绷。

袁子荆看不明白了:“殿下到底要找什么!”

“孤的坟墓。”

“?”

好冷的阴间笑话。

“我阿母的坟墓。”

她风轻云淡地说:“生不能住皇宫,死不允入皇陵。横竖都是死,横竖都被看不惯。我来找死人,你的目的也能达到,袁子荆,你不高兴吗?”

他高兴。他高兴得后槽牙都咬烂了。

“伤竹嘱托,我没法交代。”

翁同书不再理他。

眼前视野逐渐开阔,人来人往热热闹闹。兰亭宴里的人互相作揖行礼,翁同书作为女眷隔着帷幔在帘后静观其变。

谢混高声向在场的宾客介绍:“诸位!汝南袁氏袁四郎君到!荆州至会稽路途遥远,还望各位热忱以待,丝竹并喧。”

袁子荆是汝南袁氏,他能远赴此地,多的是人巴结;翁同书不一样,她要低调。

这地界,如今尽是熟人。

比如陆夫人的母亲,德高望重的陆老夫人;比如参了她一本的著作郎李恩携女儿李照兰;再比如枇杷兄周津榕;比如郗氏的几位郎君兄弟。

袁吾善倒吸一口凉气,憋住了,慢慢吐息:“鸿门宴,谢家是西楚霸王吗?”

“这种局里没有谁为王。”她笑他天真,“谁赢了,谁才是王。”

“要比输赢吗?”

“要的。”

“若是称王,不该是殿下吗?”

翁同书偏头看袁吾善:“我?我连去哪里都去不得,你见过王是这样的吗?”

袁吾善赧然,像是懊恼嘴笨触了她的霉头。心里建设了一会儿又找补:“谢家算个什么东西!尚且不及袁……”

“谨言慎行!”

“……我实话实说。”

谢家说白了就是个二流氏族,新出门户,笃而无礼。谢家硬是靠着军功一步步爬上一流的位子,爬上去了就能看不上底下的人了。

汝南袁氏高傲惯了不把谢氏放在眼里,可是霍家又凭什么不尊重陈郡谢氏——霍家是在复制谢家的老路,靠着兵行诡道百战百胜。

时人几乎要把他们捧成神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