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禁客 > 第7章 试探

青禁客 第7章 试探

作者:春台秋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9 13:56:34 来源:文学城

出了酒楼,阳光正好,照得人几乎睁不开眼。邓夷宁仰头看了眼天,薄云高远,街巷热闹,竟让她心中积郁多日的闷气散了不少。只是两人并肩而行,昭王府近在眼前,邓夷宁心绪未定,脑中正盘算着如何找机会回密室再查探一番,却听李昭澜随口一问:“将军今早为何不等我一起回府?”

邓夷宁步伐一顿,随即恢复如常:“伤心之地罢了,我一人去就行,何必带着殿下苦恼。”

李昭澜“嗯”了一声,似是接受了这个说法,谁知邓夷宁回头淡淡一笑:“不过宅院倒是被打扫得挺干净,多谢殿下操劳。”

李昭澜瞥了她一眼,目光里带着意味不明的笑意:“将军这般客气作甚?真让本殿心寒。”

“彼此彼此。”邓夷宁头也不回的扔下一句,脚步却快了几分,率先踏进王府门槛。

踏进门槛时,一阵清风拂过,竹影摆动。春莺拿着花剪在院中修枝,见邓夷宁进门,顿时眼前一亮,快步迎了上去。

“王妃回来了。”春莺脚步轻巧,声音却压得极低,目光掠至身后的李昭澜,又凑近了些,低声道,“王妃在书房那些东西奴婢已经收好了,今早殿下去时就与奴婢前后脚的功夫,王妃可要小心些。”

邓夷宁猛地愣在原地,昨日她在书房待到五更才回去,那时迷迷糊糊的,也未能想起摊开在身后的那些信件,换上衣服就出了门。

见邓夷宁脸色不太好,春莺淡淡一笑:“王妃放心,奴婢一字未看,奴婢是王妃的人,自当是未曾告诉殿下。王妃暂且歇着,奴婢这就去为王妃沐浴更衣。”

这日回府后,邓夷宁再未踏出书房半步,埋头研究父亲留下的那些信与那块镇国令,直到深夜。自从从宫中回来,她便将府中那间书房占据了去。李昭澜没说什么,只让人收拾了对面东廊一间屋子,自行另设了书房。他总是这样,不与人争,不与人抢,看上去好说话得很。

邓夷宁对他并不熟,大婚前的几日,却也听了不少风声:说他年少时常在勾栏瓦舍间流连,又说他温吞寡言,素无野心,从不插手朝中事。一些人话说得难听,说他是空有皇子之名的闲人。

她那时未放在心上。只是心里清楚,太后既将她嫁给他,这人便绝不会是那般简单。

夜已深,灯火熄尽,府中寂静。

她披了件深色外袍,绕出偏门,沿着回廊一路行去。夜风微凉,竹影摇动。她避开几处仆从守夜的位置,脚步极轻。走到东廊书房前,站定片刻,侧耳听了听,才抬手推门而入。

门未上栓,推开时并无声响。

屋内没有点灯,一线月光从窗棂斜照进来,淡得像纸。室中陈设极静,书架靠墙而立,案几前留着一把椅子,几上搁着笔墨纸砚,香炉冷了,香灰压着未燃尽的香尾。

她站了片刻,没有点灯,转身将门掩上,方才动手查探。

邓夷宁先走到书架前,依次取出几卷,随手翻看,大多是兵法、政书、典律,也有几本佛家经文,甚至还有本近年新刻的《大宣新注》。这些书摆放极整齐,封皮无尘,书页却翻得有痕,像是有人真看过。

将一本本书复原,又低身查了书架后沿,手指沿着木板与墙壁交界处缓缓滑过,随后俯身,以指节轻叩地砖与墙根。一寸一寸地敲,声响沉实,不见空处。又试探窗棂、案角、椅底,依旧未有发现。

邓夷宁站起身,神情已有些冷。扫了一眼几案,目光落在案头摊着的一卷书上。

是一本旧书,《大宣奇闻录》。纸页泛黄,装帧简朴。她拿起翻了几页,尽是些奇闻怪谈,字写得端正,旁无批注。她又翻至扉页与最后几页,仔细摩挲纸背,也未见夹带。

她盯着那本书看了好一会儿,指腹慢慢地蹭过纸边,最终什么也没说,只将书轻轻合上,归回原位。出门前,她回头看了屋内一眼。屋子太过妥帖,好似真的只是一间书房。

她轻手轻脚地推开门,月光还在,风比方才更冷些。

走廊尽头的影壁下,一道身影静静立在暗处。李昭澜一手倚柱,肩头斜披常服,发丝被夜风吹得微乱,好似只是路过。他目光紧随黑夜之中那道身影,轻笑一声,眸中一片深幽。站定片刻后,终是收回目光,转身消失在夜色之中。

邓夷宁灰溜溜地回房,关起门的瞬间,眉心狠狠皱起。她坐下,端起茶盏饮了一口,热茶烫得她舌尖发麻,却唤不回一丝头绪。

这李昭澜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邓夷宁捏了捏眉心,隐隐生出一丝挫败感。她最讨厌这种感觉,分明知道有什么东西就在眼前,可就是看不见、抓不着。她知道,自己不能再被动等待了。

翌日清晨,邓夷宁将昨夜的思绪整理了一遍,心底已有了主意。直接四处张扬自己掌握了新的证据自然是不行的,那样不仅太刻意,还容易暴露自己,她需要一个合适的渠道,让消息看似无意间流出,却又足够迅速地传遍整个大宣。

她手指轻点着木桌,眼珠子滴溜一转。

去玉溪阁。

玉溪阁是大宣达官显贵、豪门世家最爱留恋的风月之地,不同于香芜阁的点到即止,玉溪阁什么交易都做。消息流通极快,什么三六九教的人都混迹其中,若是想要让某个传言迅速传播出去,没有比那里更合适的地方。

铜镜中倒影出一张干净利落的面容,邓夷宁将鬓角几缕碎发藏入发中,取了一只素木钗束发,换上男子装束。衣领高束,袖口利落,腰带一收变成了一副俊俏公子模样。她轻轻推开窗,翻身而出,落地无声,悄无声息淹没在人群之中。

穿过几条小巷,她熟稔地拐进一条僻静小巷,不多时便绕到了一家高楼的后院,她自己观察了一番,走进主街,停在高楼之前。檐角挂着一串琉璃灯,单数为营,双数为闭。金漆门上描着红线,门内隐约传来琴声,伴着女子笑语与淡淡的酒香。

厅中人影攒动,鬓影衣香,金樽玉盏碰撞声不绝于耳。这天分明刚亮不久,楼中却已是人满为患。邓夷宁目光一转,很快锁定了角落里那道身影——封策。

大理寺少卿之子,手脚不干净,嘴更不干净,仗着父亲掌管刑狱案牍,常打探些隐秘消息,在这类花楼酒肆里卖弄银子,沾沾自喜得很。她唇角微微一勾,招来一名侍女,压低声音吩咐道:“去告诉封公子,就说有位识货的贵人,邀他共饮。”

那侍女眼珠一转,随即掩唇笑道:“这位公子当真是懂行,封公子最爱有人请他喝酒。”

片刻后,雅座之内,酒香四溢。封策一身浪荡香气,懒散倚在榻上,一双眼带着油滑的笑意,上下打量着邓夷宁,见她生的白净俊俏,虽矮瘦了点却也眉目清秀,完全不输象姑馆那些个男妓。

“今儿是哪位贵公子开了眼?”他笑得吊儿郎当,折扇在手中一晃一晃的。

邓夷宁主动斟酒,故作豪爽地举杯:“久闻封公子才思敏捷,今夜得见,果真名不虚传。”

封策一听,笑开了花,洋洋得意地说道:“好说好说,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贺,贺宁。”她抿酒,语气爽利。

“贺公子。”封策拿扇尖点了点酒杯,“既然你我今日投缘,不妨直说,贺公子可是有想打探的消息?”

邓夷宁故意卖了个关子,叹了口气,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实不相瞒,近日在赌坊手气不顺,亏了家产,这两手空空回去得遭家父打骂。这不撞上邓家这桩祸事,心中有几分猜测,想着若能借封公子人脉搭个桥,倒也能换点银子回去交差。”

封策果然上钩,身子往前一倾,压低声音:“贺公子是说,邓家大火,手里有料?”

“这……”邓夷宁装作为难的样子,“封公子,我这若是告诉你了,价钱得少一半。”

封策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连连摆手,笑得热络了几分:“贺公子这话说的可就见外了,你我一见如故,有什么说不得?若真是什么大买卖,我帮你去谈价格,你七我三?”

邓夷宁端着酒杯,表现出心动的样子,语气却仍旧犹犹豫豫:“这事儿可外可低,封公子乃大宣中人,消息灵通,自然比在下更清楚,什么能赚银子,什么……会要命。”

“可外可低”是这里的黑话,这也是邓夷宁刚才在楼下偷摸听到的,大概意思就是关乎宫里的人。

封策心头一跳,握着酒杯的手紧了几分。若是一般的坊间传闻他根本不会在意,可若是与宫里有关,那就不同了。若是能先一步掌握消息,告诉父亲,那这份功劳可就大了。

他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真切:“贺公子,这事儿若是真的,我买了!你开个价!”

邓夷宁犹犹豫豫开口:“这……不妥吧,我也只是打眼一瞧。不过封公子说得对,我一个外人哪能掺和里面的事儿啊。算了算了,我不卖了。”说完,就起身打算出门。

封策一瞧,急忙拦在前面。

“贺公子留步!贺公子,你且透露一二,就算不卖,给小弟我一个大致的方向可以吧?”

邓夷宁哪儿来的什么消息,只能咬死不说。

“这事儿……算了,封公子还是自己去打听吧,在下还有要事傍身,先告辞了。”

邓夷宁也不管身后人的挽留,头也不回转身离去。封策愣在原地,脸色变幻不定,显然已经急得不行。不管这消息是真是假,他必须尽快将这事儿告诉父亲。

邓夷宁走出玉溪阁,猫在转角处看着封策上了马车,想来应该是找他父亲去了。宫里的那些人,恐怕要坐不住了。她不打算回府,而是朝着从玉溪阁打听到的南街走去。

南街虽不如玉溪阁这般奢靡,但因地理位置特殊,南街连着几个主要的商贾货栈,同时也是通往城郊驿站的必经之路。各大世家的马车常在此停留,商贾往来,货物交接频繁,甚至有些宫中的太监丫鬟,也会私下到此处与人买情报。

而因南街的混乱,这里也是消息贩子的地盘——不少贩夫、车夫,甚至是街头的流民乞儿,都是消息的来源。

邓夷宁找了家铺子买了套新衣换上,布料虽素雅,但却有一番别样滋味。她挑了家街边的茶摊坐下,静静地听着周围人的闲谈。果然,才不过一个时辰,玉溪阁的消息就传到了这,说是有人在打听邓氏灭门一案。

邓夷宁抬眸,看向坐在角落里的几个乞儿,低声唤来店小二,随手丢了几枚碎银:“给墙角那几位添壶好茶。”

那几位警惕的看着她,片刻后,最右侧身形稍显高大的男子走到她面前,低声道:“小娘子,何事?”

邓夷宁瞥了眼边上的长凳,示意他坐下细说。

“我听你们在谈邓氏灭门?我想知道,是谁在打听这件事?”

那男子一怔,半晌后伸出三根手指。邓夷宁见状,从袖中拿出三块碎银丢到桌上,谁知男子只是看了眼身后的另外两个人。她只好再丢了七块出来,想凑个整。可那男子却只收了九块,将剩下一块推到她面前。

“这事儿刚传出来不久,能关注的无非就是兵部、户部,还有——”他顿了顿,忽然压低嗓音,“宫里。”

未时,东宫。

太子李韶诠端坐在殿内,手中捏着一只琉璃盏,眸光阴沉地盯着跪在前面的奴仆,指腹轻轻摩挲着杯沿,脸色冷峻。

“……你再说一遍?”

那人低着头,额上满是冷汗:“殿下,消息已经在宫外传开了,特别是南街一带,都说恐是安和公主在调查灭门一事。”

太子嗤笑一声,将茶盏重重摔在地上,瞬间四分五裂。

“邓夷宁!真是不知死活的贱女人。”

他冷冷地看向殿中另一侧,一名身穿暗色长袍的男子立在屏风后,腰间悬着两柄短刀。李韶诠眯了眯眼,语气森然:“去给她一点教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