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青灯古卷赋辞章 > 第19章 同穴同衾案【三】

青灯古卷赋辞章 第19章 同穴同衾案【三】

作者:鸢墟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21 21:06:28 来源:文学城

“可曾得罪过什么人?”

宋恪重复着这句话,语调平稳得听不出波澜,但音量却微微拔高,像一张被拉满的弓,绷紧在修养与怒意的边缘。他眉头微蹙,下颌线收紧了一瞬:“我们宋家做生意,向来本本分分。若说因不干净的手段结下仇家,绝无可能。”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商人惯有的、将危机转为攻势的精明,“宋家生意兴隆,市面上眼红的小人自然不少,这……怕是防不胜防。”

“即便……即便是生意上的龃龉,”沈克肃的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后半句被汹涌的悲痛噎在喉头,化作无声的泪痕,在他平日不苟言笑的脸上纵横交错,顷刻间让他苍老了十岁。他身旁的沈夫人更是无心梳妆,随意绾了个髻,勉强维持体面,面无血色,仿佛被接连的噩耗抽走了所有魂魄。

与尚能维持体面的宋家相比,沈家二老所呈现的,是彻彻底底、毫无遮掩的悲恸——那是痛失爱女与慈母的剜心之痛。这才是短短五日内,接连失去孩子与父母的家庭,最真实、最正常的反应。

祝祈佑的目光静静落在宋恪身上,心思电转。宋夫人未曾现身,理由是悲伤过度,引发了陈年旧疾,又值天气转凉,感染风寒,几副名贵药材下去才勉强稳住病情。

反观宋恪,已是不惑之年,爱子在新婚之夜惨死,老父暴尸于乱葬岗,妻子重病命悬一线……接连的重创之下,他竟依旧衣着纹丝不苟,连颌下那缕标志性的山羊胡,都修剪得整整齐齐。

不得不佩服,这养气的功夫,真是修炼到家了……

祝祈佑垂下眼睫,掩去眸底一闪而过的锐光。这份近乎冷酷的镇定,在这种情境下,本身就已极不寻常。

这宋家人,必定有事隐瞒。

他转向宋恪,目光沉静却带着不容回避的力道:“宋先生,我理解家丑不可外扬。但眼下,”他语气加重,一字一句都敲在对方的心防上,“人命,总比家丑重要。何况,惨死的是您的至亲骨肉。”

宋恪的嘴唇抿成一条苍白的直线,沉默如石。

“令郎宋清墨,今年二十有一了吧?”祝祈佑不疾不徐,话语却如绵里藏针,“若非这无妄之灾,他如今本该新婚燕尔,学着执掌家业,安稳地坐在这厅堂之内。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由我们天宪司官员站在这里,追查他惨死的真相。”

宋恪的眉头锁死,下颌的线条绷得如同岩石,依旧一言不发。

沈克肃猛地抓住宋恪的衣袖,那双平日执笔的手此刻抖得不成样子,他声音嘶哑,近乎耳语:“叔礼兄!事到如今,还有什么比人命更重?即便……即便真有那不足为外人道的旧事,说出来,无非是损些清名,烂在天宪司的卷宗里!可若不说,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孩子们……死得不明不白,让两族清名,从此与这无头公案一同蒙羞吗?”

如果情节严重,天宪司还会立案调查,楚与和心说,但也知眼下不是较真的时候,重要的事是,如何让宋恪开口。

“我……并非存心耽误诸位大人办案。”宋恪终于开口,声音干涩沙哑,仿佛每个字都磨着喉咙,“只是……当年那件事,我也只是略有耳闻。一切……皆是由家父一手操办。”

家父?那位暴尸乱葬岗的宋老爷?竟是陈年旧怨。时隔多年,凶手如幽灵般归来复仇,此事绝不简单。

“家父生前……对此事讳莫如深。”宋恪的声音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但自清墨他们……出事后,家父就变得极为反常,神思恍惚……直到那天早上,他才终于吐露,宋家当年,曾与沈家联手,打压过一个家族……我们两家的交情,也正是从那时开始的。

沈家,一起打压过一个家族……宋家和沈家的交情,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沈家?!”沈克肃猛地站起身,宽大的儒生袖袍带翻了身旁茶几上的茶盏,“哐当”一声脆响,瓷片混着茶水四溅。他却浑然未觉,一张脸先是涨得通红,那是极度的震惊与被冒犯的愤怒,随即血色又瞬间褪得干干净净,只剩一片死灰。

“荒谬!绝无可能!”他声音嘶哑,带着读书人辩驳时特有的、引经据典般的执拗,“我沈氏一族,自曾祖起便诗书传家,恪守圣贤教诲,‘君子忧道不忧贫’!商事敛财,乃锱铢必较之末流,我沈家子弟避之唯恐不及,怎会自甘堕落,插手此等……此等污浊之事?!”

他伸手指向宋恪,手指因极致的愤怒和某种隐约浮现的恐惧而剧烈颤抖,“我虽与你有数十年交情。你!你休要污我沈氏清名!”

宋恪面对指责,只是疲惫地闭上眼,声音干涩:“允恭兄,事到如今,我还有何必要妄言?家父确凿所言,当年正是借了沈家在上层……的清流声望,打通了诸多关节,那场打压才能进行得如此……干净利落。”

“清流声望……打通关节……”这几个字,如同最锋利的针,狠狠扎进了沈克肃这个一生以“清流”自诩的读书人最致命的穴位上。

他踉跄一步,身体晃了晃,仿佛支撑他的某种东西骤然断裂了。不再是激烈的反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从灵魂深处弥漫开的茫然与恐惧。他眼神空洞地望着虚空,喃喃自语,声音低得几乎只有自己能听见:

“非为谋财,而是……借势?利用沈家百年来积攒的士林清誉,去行此……此等卑劣之举?”

他猛地抬手,死死抓住自己胸前的衣襟,像是无法呼吸。“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他无意识地吟诵着幼时便刻入骨血的圣贤之言,整个人如同被抽走了所有精气神,缓缓瘫坐回椅子里。

“难道……难道说,”他抬起头,泪水终于不受控制地涌出,混着无尽的羞愧与绝望, “含章惨死,家母受辱……并非无妄之灾,而是……而是我沈家先祖背弃圣贤之道,德行有亏,招致的……天谴吗?”

“我只知那是个尚未成势、却潜力惊人的家族。正因如此,沈家与宋家才会……先下手为强。”宋恪艰难地继续道,“听家父说,当年事情闹得极大,幸而最终未曾查到我们头上,只抓了几个顶罪的地痞便草草结案……”

“不……这不可能……”沈克肃喃喃自语,赖以生存的信念正在他眼前分崩离析,“我沈家世代诗书传家,清清白白……怎会……”

看着沈克肃那副天塌地陷、信念崩塌的模样,宋恪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同为受害者的疲惫,也有些许对老友过于书生意气的不以为然。他没说什么宽慰的话,只是起身,拎起桌上的茶壶,倒了一杯尚有余温的茶水,递到沈克肃面前。

“允恭,”他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历经世事的沙哑,“先喝口水,定定神。”

沈克肃没有接,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喃喃着“清名”、“德行”。

宋恪也不勉强,将茶杯轻轻放在他手边的案几上,发出“叩”的一声轻响。他自己也坐回原位,身体微微前倾,手肘撑在膝上。

“我晓得你在想什么。”他语气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件既成事实,“你觉得祖上德行有亏,连累了几女。可事到如今,纠结这些老黄历,能让微微和清墨活过来吗?能让伯母和我父亲安息吗?”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沈克肃苍白痛苦的脸,继续道,语气加重了些:“凶手不会因为你沈家是清流就手下留情。他现在是冲我们两家来的。今天倒下去的是他们,明天,指不定就是你我的其他人,甚至是你我自己。”

这番话如同冷水浇头,带着现实的残酷。他看着沈克肃微微一颤,知道听进去了,才放缓了语气,带着一种同舟共济的无奈:“眼下,不是追究先祖是非的时候。天宪司既然介入了,这层遮羞布迟早要被掀开。与其被动地等着被查个底朝天,不如我们主动些,把知道的说了,借他们的力,先把这个藏在暗处的索命鬼揪出来。”

“活下去,把眼前这关过了,才是对剩下的人负责。”宋恪最后说道,声音低沉而肯定,“其他的,等过了这关,再说。”

“宋家这条线暂且难有突破,看来还得回到案发现场本身。”两人回到宋恪备下的厢房,楚与和的目光扫过桌案上零散的证物,最终定格在那对桃木人偶上,“这对桃木娃娃,或许内藏玄机。”

祝祈佑依言取过一旁的手套戴上,方才小心拈起其中一个人偶,置于眼前细细端详。那上面缠绕的红线绳结,其复杂古怪之处,令他微微蹙眉。“这绳结的系法颇为诡异,不似寻常装饰,倒像是……某种具备特殊含义的符记。”

“我更在意它所传递的意图。”楚与和的声音沉静,如同在解读一段晦涩的经文,“看似祈愿‘生生世世,永不分离’,可置于此情此景,只觉怨毒。”

他缓步走近,隔着一段距离审视那人偶,继续剖析:“从换脸换心的酷烈手段,到放大痛楚的‘牵机引’,凶徒的报复之心已昭然若揭。如今再加上这对被红线死死缠绕、如同诅咒的桃木娃娃,其用意绝非祝福,而是要借这阴邪之物,将他们二人的魂魄也强行羁绊在一处,求死不得,永世纠缠。”

他的话语在室内落下,带来一阵无声的寒意。短暂的沉默后,他抬眼望向祝祈佑,将线索串联起来:“那么,乱葬岗上那两位身着陈旧婚服、唇线被缝合的老人,其背后的象征,便呼之欲出了。”

“那乱葬岗的两具尸体,”祝祈佑顺着他的思路,眼神锐利起来,“手法虽更为陈旧,那股子‘强行结合’的执念却如出一辙。将两位生前几无交集的老者,以新婚夫妇的装扮缝合双唇,这已不是简单的报复,更像是在完成某种……扭曲的仪式。”

“正是。”楚与和颔首,指尖无意识地在桌案上轻划,“若将两处现场联系起来看,不明嫌犯的动机便清晰了许多。他对‘结合’本身,怀有一种极致的渴望与极致的恨意。”

他抬起眼,目光沉静地看向祝祈佑:“对新人是如此,对两位老人亦是如此。他不仅要他们在□□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要他们在象征意义上,被牢牢捆绑。桃木娃娃上的绳结,婚服,被缝合的姿势……无不指向此点。”

“如此说来,这不仅仅是仇杀,”祝祈佑恍然,指尖点了点那对邪异的桃木娃娃,“更像是一场……献祭?或者,是在向谁证明什么?”

“证明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圆满’。”楚与和声音低沉,“或者,是在嘲弄这种‘圆满’。凶手内心,恐怕积压着一段与‘结合’、‘背叛’或‘分离’相关的、深入骨髓的创伤。他将这创伤,投射在了沈宋两家身上。”

他顿了顿,做出总结:“我们现在要查的,不仅是沈宋两家共同的旧敌,更要查一桩可能发生在数十年前的,与‘婚约’、‘背叛’或‘强行拆散’相关的旧事。那对老人身上的婚服,或许就是关键。”

“我们这就去查越州近三十年来,所有与婚约、私情相关的悬案旧档,尤其是……最终却一方湮灭无闻的。”祝祈佑立刻起身。

“此外,这桃木人偶与红结的源流,必须查明。”楚与和补充道,“此物形制诡谲,自成体系,绝非临时起意。我看,更像是某种自成体系的巫蛊之术,需从民间禁术的源流谱系里查起。”

记忆里的那一天,是被梅雨斩断阳光的日子。天色乌沉,雨幕绵长,仿佛永远看不到尽头,从此浸透了他往后每一个日子。

也是这样一个秋天,天气转凉,雨水敲打着破败的院墙,洗刷不尽空气中弥漫的血腥与绝望。

他那时只能做一个躲在潮湿柴堆后、透过缝隙窥见地狱的孩子。

他看到一位熟悉的女子——那个街坊邻居争相夸赞的善良女子,穿着一身布料普通却精心缝制的大红嫁衣,那是她为自己缝制的、却从未有机会在阳光下穿起的嫁衣。她跪在泥泞的庭院中,怀中紧紧抱着两个同样雕刻精致、小小的、早已僵硬的木偶。

两个木偶被红线缠绕在一起。

那红线打成复杂的结,他见过。

他试过把结打开,耗费了不少时间,却也只是徒劳,只是把那原本精巧的结弄得乱七八糟。

那名女子见状没有生气,反倒给了他一块糕点。

糕点很甜。

那是他第一次吃糕点,像猪八戒吃人参果,囫囵吞下,只觉得喉咙噎得好不舒服,但口里满是甜甜的味道,也没觉得有多不舒服。

女子看着他的样子笑了,递给他一壶茶水,还是温的,茶一点也不涩,和他之前喝过的完全不同,他一饮而尽。

他看着桌上那盘精美的糕点,咽了咽口水。

女子又笑着递给他一块糕点,看着他满眼不可思议的眼神,笑着摸了摸他的头。

看着她,小孩心里突然涌现出一个词。

“君子”。

那是人人常常用来夸赞事业有成的男人的词语,但小孩莫名觉得那名女子才是所谓“君子”。

周急济困,无问白丁;言温气和,有教无类。

像茶馆里的那些书生们总喜欢念的句子一样。

好像那名女子从来不会高声对人说话,从来不会声嘶力竭,永远都是一副温柔得体、善良美好的样子。

但此时,他眼眶中满是泪水。

“看见了么……”女子的声音嘶哑,带着一种被命运碾碎后的诡异平静,混合着雨声,清晰地烙进他幼小的灵魂,“他们不许我们活着在一起……连死了,入土为安都不能……”

他顺着女子颤抖的指尖望去,院子角落,几个穿着粗布的家丁,正粗暴地将一具男子的身体拖进来,地上留下一道长长的、暗红的水迹。那是常常与这位女子一起的男子。

他说过,有朝一日,他们的事业必定会成功,那时,他要风风光光迎娶那名女子。

如今他筋骨尽断,状若废人。

那些家丁他也见过,是宋家沈家的家丁。

那被称作“清流”、高高在上的沈家,还有富甲一方、同样高高在上的宋家。

“他们毁了他的家,现在……还毁了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事业啊……”女子低低地笑了起来,笑声比哭声更令人胆寒。她拿起手边一束用来绣婚服的、颜色异常鲜红的丝线,开始一圈一圈,死死缠绕在怀中那个代表着她与那名男子的木偶上,将它们背对背地绑在一起,针脚混乱而疯狂,让本就复杂的红线更加繁复。

“没关系……没关系……”她喃喃自语,如同最温柔的诅咒,“脸可以换,心可以换……魂灵是换不掉的。绑住了,就分不开了……永生永世,都分不开了……”

她猛地转过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透过柴堆的缝隙,精准地看到了他。那一刻,她脸上浮现出一种近乎神性的、却令人毛骨悚然的慈爱。

“孩子,你记住……记住他们今日的嘴脸。”她的声音如同寒冰渗入骨髓,“总有一天……我们要用他们的血,染红我们的嫁衣。要让他们……在最污秽的地方,用最不堪的姿态,永远‘团圆’下去。”

说完,她毅然决然地,将手中那根用来缝合嫁衣的、最长的银针,狠狠刺入了自己的心口。鲜血洇开在破旧的红衣上,晕染出一朵更大、更暗沉的花。

雨,还在下。

冲刷着血迹,却冲不散那刻入骨髓的恨意,和那个关于“永恒结合”的、扭曲的执念。

那名女子的话常常在脑海中浮现。

他记住了。

并且,正在一丝不苟地,让这一切……如期上演。

破十万字了[加油][加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同穴同衾案【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