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醒来酒带来的欢愉已消散殆尽,头痛欲裂,就像狂欢之后就只剩空虚一般。梦靥像雾一般还氤氲在我脑子里,让陈心怡感觉有些恍惚,浑身发软无力。原来就想这样的靠在床上望着海发呆,但一阵敲门声又敲碎了这白日的梦境。
“起床吃早餐了。”是宋青峰的声音。
陈心怡含糊不清的问了一句:“可不可以不吃?”
“不行,吃完早餐还有其它安排。”是宋青峰,没办法,陈心怡在床上大大的伸了一个懒腰,极不情愿的起床,马马虎虎的洗漱了一下,打开门,看到又黑了一圈但却雄纠纠,气昂昂组员们,她尴尬的笑了一下,匆匆忙忙的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出发。
可能因为芽庄是旅游度假胜地,酒店的一应设施都要比河内的好,早餐也不是传统的越南早餐,海鲜、面点、水果、没有羽毛的白水蛋等等。看到色彩艳丽的热带水果和香气扑鼻的黄油烤面包,还有香味只冲大脑的咖啡,勾起了陈心怡的食欲,满满的一盘食物,让宋青峰侧目,看到丽莎在靠窗的桌子,急忙寻了过去,看她盘子里的食物也不比我的少,我才舒了一口气。
丽莎可能猜到陈心怡的想法,微笑着和她说:“没关系,多吃一点,一会中午饭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吃?”
陈心怡点点头表示知道,摄制组外出拍片,外景地分散不集中又往是在效区,通常白天的工作不是在拍摄地就是在赶往拍摄地的途中,中午如果拍摄地有餐馆就对付一下,没就得等到下午甚至晚上回到酒店。所以摄制组出外拍摄都订含早餐的酒店,以防大家吃不饱,工作出问题。而且拍摄自然景观最好的光线都是早晨和傍晚,中午的光线拍出来的效果不好,吃完早餐,到市区和海滩补拍了几个镜头,摄制组继续赶路,向下一站进发。
往南走,你会发现乡村田野少了,传统的建筑少了,穿“奥黛”的女子少了,带头盔和穿不带徽章的制式衬衫的男人少了,转而代之的是欧式建筑、穿连衣裙不带斗签的女子和西装革履的男人多了。街道笔直宽阔,商铺宽敞明亮,人力车少了,小汽车多了,迎面一座宏伟的红色教堂矗立在街道中央,给人的感觉像是到了中世纪的欧洲,你好!西贡。关于你的传说已然有千百种,可你属于陈心怡的这个传说还需要我去细细品味,慢慢叙说。
摄制组到达西贡已是傍晚时分,宋青峰说,让我们感受一下有“小巴黎之称”的西贡的夜晚,于是我们放下行李,直奔市中心。傍晚的西贡华灯初上,街道两旁的商店琳琅满目,还有露天咖啡馆和法式面包摊,让城市充满了法式浪漫的情调。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宋青峰从来不会只要求大家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到工作中去,工作之余去感受生活的情趣他是首当其冲的。接近赤道的地理位置让西贡初夏时节就倍感炎热,所以露天咖啡馆很受欢迎,宋青峰带着大家去了一家露天咖啡馆,找一个靠着街角的位置坐下,为每个人都点了杯咖啡,大家各自品尝着咖啡。习习凉风吹拂,驱散了疲倦与燥热,看着街道的小贩忙碌的穿梭,情侣牵手漫步……
晚饭后,老彭和大李说是要看看西贡的夜景,搭着肩溜了,丽莎要给朋友代购阿阮便陪她去了,只剩我和导演两人坐着,陈心怡因不熟悉街道也没人陪着逛,就继续坐着喝咖啡,喝了一会觉得有些无所事,顺手拿起桌上的杂志翻阅,杂志内容是当地的景点酒店和美食等等的介绍,翻到中间是一个舞台剧的介绍,看着图片是讲述一个越南女子和美国士兵的故事,因为之前对越南了解得不是很多,所以对故事内容也不知道。宋青峰看我有兴趣的看着插图,问我知道这个剧讲的是什么吗?我说不清楚,宋青峰喝了口咖啡然后问我:“想知道吗?”我点点头,于是慢慢的给我讲述。
故事发生在当时兵荒马乱的越南战争中,讲述了一个美国士兵和痴情的越南舞女之间的爱恨纠葛的恋情故事。故事最终以女主角Kim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孩子美好未来的悲惨结局。
又是有关爱情,可这一次听完更让人感觉悲凉,常常听人说爱不受凡俗的影响,也没有阶级种族之分。但现实却像《雷雨》里写的那样,老爷爱上丫鬟,和丫鬟有了孩子之后,老爷为了迎取大户人家小姐,在冰天雪地的冬天残酷的将母子赶出家门。陈心怡在国内看过这一幕话剧,那现场震耳的雷声和从天而降的瓢泼大雨至今还记忆犹新。所以爱情真的是没有阶级种族之分吗?我真的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陈心怡听完深叹了一口气!宋青峰问:“你觉得很悲情吗?”
陈心恬回答:“当然,这样的爱情很残酷,牺牲自己成全他人,这样的爱对她太不公平!”
“那你对爱情是怎么想的?或者你有没有谈过恋爱,经历过爱情?”宋青峰问。
一语中的,直戳到陈心怡的伤疤上,让她阵阵剧痛。不是和自己约定忘记掉,可恨我脑子记化学分子式怎么也记不住,可这一段初恋却怎么也不能忘却。
可能出于对自我的保护,陈心怡突然说:“你先说你最难忘的一件事吧!那天你还没说呢!”
“你想感兴趣?你想知道?我感觉我们隔着辈,我们老一辈的事你们年轻人应该不感兴趣。”宋青峰开玩笑说道。
“导演比我就大了十多岁,怎么就算隔着辈?”陈心怡忍着笑说。
“有时候经历的多少与不同都决定认识与观念的不同,所以我说隔着辈也不夸张。而且男女有别,我想你们应该对肯德基、流行音乐、时尚和眀星感兴趣,我们经历过的事可能不感兴趣。”
“导演对我们有偏见,新事物总是会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但新生物也是脱胎于旧事物,因为历史是很有借鉴性的。”
“你这么说,让我以为你大学是学哲学的,我怎么觉得你的话透着一定的哲理。”
“让导演见笑了,我不是学哲学的,但业余时间喜欢看这方面的书籍。”
“好!既然你感兴趣,我就给你讲讲深刻在我心底的那段记忆吧!”
宋青峰喝了一口咖啡,开始讲述。那年他十七岁刚刚高中毕业,由于出身军人家庭,从小有很浓的军人情结,这时已是ⅩX冲突的第X个年头,大的战争已经结束可小的冲突依然不断。于是他报名参军,在经过新兵连的短期培训后,他自告奋勇到前线去,由于他有摄影专长,被安排做战地记者。
战争的残酷只有到战场的人才能真正的体会,年青的宋青峰在一次前线拍摄任务中,他跟着班长到了战壕,他的精神都集中在拍摄中,敌方的一枚炮弹过来,他还没意识到危险,但经过几次战斗的班长却已经看到了危险,冲过去抱住他卧倒,炮弹在他们身边爆炸,巨大的爆炸声将他震得两耳发聩。等他醒过神来看到班长用身体将他掩护,自己却被震晕过去。是这个只比他大两岁班长救了他,他不禁对他产生了由衷的钦佩。
战争在继续,前一秒还对着他挥手微笑的战友,下一秒一个一个在他身边倒下,内心的悲痛与无奈占据他的内心,更让他不能接受的消息还是传来了,班长在一次执行扫雷的任务中牺牲了。从记事起就不再哭泣他,还是忍不住泪目了,还记得班长帮他整理内务,教会他开第一枪,他和班长约好了等战争结束,他们一定要彻夜畅饮,不醉不归再也无法实现。他的音容笑貌还印在他的脑海里,却已成为过去。
还有什么能记住这些年青的生命?宋青峰脑海里出现班长在临上前线时,笑着面对他镜头的照片。宋青峰说,也许他早就明白他随时可能会失去生命,但他在他面前从未表露出伤感和怯弱,宋青峰说,他从班长的笑容看到了千千万万个赤诚之心,因为他们心中有大爱,有要守护的家人,有坚定的信念,所以危机时刻他们挺生而出,不惧生死,他们是真的英雄。所以在他明白了,那些日夜奋战在前线的战士,既便他们衣衫不整,面容不修,可面对他的镜头他们依然是脊梁挺直,笑容依旧。他明白了自己拍摄的意义,于是他在各个连队穿梭,为战友拍摄的同时,也为他们捎带信件,并附上他们的近照给他们的家人,为担忧的家人报平安。他想他现在能做的就是要用镜头去记录下那一张张青春的脸庞,他们无畏的笑容,让人们记住他们,让共和国记住这一个个热血沸腾、纯真赤诚的生命。
“这就是刻在我青春岁月里最难忘的记忆,一段溶入了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与共和国一起经历坚难的岁月。”
他的语气听上去平静无异,但他端起咖啡的手却在微微颤抖。
我的血液似乎也在燃烧,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我用尽量平静的语气对他说:“我虽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岁月,但我从心里钦佩那些真正的英雄。”
他听了后对着我微笑点头,说了一句:“不愧是生长在红旗下的好孩子。”
海风拂面让夏日的夜晚变得不再闷热。老彭和大李从远处走了过来,到了桌子旁,老彭的到来,让我们又回到现实中来。他大声说口渴,招手让服务员来两杯咖啡,坐下后喝了几口咖啡,看上去有些无精打彩。宋青峰看他离开的时候还兴致勃勃的,回来的时候却跟泄气的皮球似的,调侃的问老彭:“怎么,搭讪进展不顺利?”
一句话戳到老彭的痛点,他愤愤的说道:“越南的小妹妹漂亮是漂亮,可是就不太解风情。”
“怎么不解风情?”
“我想跟她们沟通,说完Hi,她们就问我from Japan?我摇摇头,后面又接着问from Korea?我又摇摇头,回答说from China,只见她们一个个摇头,然后就不搭理我了。这满大街的汉字,怎么我说China还装不懂了。
“这你就不懂了,西贡向市是越南最大的港口城市和经济中心,素有东方巴黎之称,你到了西贡,就相当于到了中国的上海。你到了上海,上海人会怎么问你?是不是会用上海话问你,阿拉上海人?如果你用普通话回答,我来自北京,他就会热情的跟你搭讪。你如果用东北话对他讲,我是东北那旮瘩的,他就就会跟你说,他就会跟你说他很忙。晓得吧!这就是大城市里人的优越感。
“可我觉得西贡也不大啊!没有我在国内住的一个区大。”老彭憋屈的说。这跟大不大没关系,香港也不大,可它是国际金融中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运用到现实中显得多少有些不尽人情。”
“可我没觉得日韩的经济比我们发达多少,如果坐井观天也可以带来优越感,这也有些太自欺欺人了?”老彭不服气的说。
“可能是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吧!随着两国开致交流的不断深入,就会改变他们的印象。”宋青峰用外交辞令不慌不忙的说,听起来也挺有道理的。
“你要是想吸引她们的目光,你可以说I from Hong Kong。”宋青峰调侃着说。
这句话仿佛刺激了老彭的民族自尊心,他大声的对着导演说,“香港都已经回归祖国了,香港人都要说我是中国人,我还要冒充自己香港人,我可丢不起这个人,我老彭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我今后到哪里都要坚定的的说I from China。”
我和大李听了他的话,拍手叫好。
宋青峰也高兴的称赞老彭道:“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是不能忘本啊!我挺你。”
听了这话,老彭忽然激动无比,自信心炸裂,对导演说:“宋导,我感觉我现在我满腔的爱国情怀需要抒发一下,咱们来几瓶酒,今夜不醉不归。”
这时阿阮陪着丽莎也回来了。丽莎拎着一包刚采购回来的东西,都是一些当地的商品,拖鞋,手工编织的包,珍珠手串,贝壳项链等等,说西贡的东西要比河内便宜,兴奋的向我一一展示,心满意足的样子像是淘到宝一样。还说阿阮真的很贴心,不辞劳苦,全程陪同,有他在她才买到这么多的好东西。
阿阮谦虚的说到:“我也不太懂市场行情,只是姐姐说什么我翻译什么,没有帮上太大的忙。”
丽莎还是一个劲的道谢,说在国内工作忙还要带孩子,老公平时工作忙应酬多,也没时间陪她逛街,没想到到了异国他乡,让她有了一种久违的感觉,是很久以前有过的一种感觉。
“不会是初恋的感觉吧!”老彭揶揄的说道
“初恋,对,就是初恋的感觉。”丽莎兴奋的说道。
阿阮听了立马变成一个大红脸,羞得不知如何回答。
老彭讥讽的说道:“你这是想干吗?老牛吃嫩草么。”
丽莎挥着拳头向老彭砸去。
“你胡说八道些什么,人家阿阮是有未婚妻的。我和阿阮绝对是纯洁的姐弟情谊,没有你说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只是阿阮温柔的陪伴让我想到了从前美好的时光。”
说完她对阿阮说:“阿阮让我们拥抱一下吧,我不想握手,握手太外交化,不足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说完拥抱了一下阿阮,对阿阮说:“阿阮以后我就是你姐姐了。”
阿阮笑着点了点头小声说道:“有你这样的姐姐我很荣幸。”
丽莎听后开心的大笑,冲着老邓大声说:“看到了吧,我们的拥抱是正大光明,是姐弟情而不是姐弟恋。”
看到丽莎和阿阮亲如姐弟的关系,看着宋青峰一脸的平静,陈心怡怎么也无法想象二十年前,大家还只能在沙场相见,只能感叹时间就是一个魔法师,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一切。
宋青峰看了一下表已经接近北京时间子夜十二点了,考虑到明天还有工作要做,他对大家说今天的活动结束,大家早点休息,明天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那我们就回酒店吧!明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
老彭大声对着导演说:“对啊!我们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去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错,撸起袖子加油干。”
然后突然在原地拉着大李跳起了华尔兹,嘴里唱着“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离,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着一首赞歌……”
丽莎瞪着眼睛看着老彭,然后转头惊讶的问导演:“这是受到什么刺激了,表现这么不寻常。”
宋青峰笑着说:“由他去吧!有时候适当的发泄一下,有益身心健康。”
老彭和大李在街头的手舞足蹈,引来了几个欧美游客的驻足观看,末了还老彭鼓掌翘大姆指,也许这就是文化差异带来的吸引力。
西贡的夜充满了咖啡、茶、红酒、啤酒、柠檬水、糖水、米粉、法式面包、牛排、海鲜、卷粉,白色的、黄色的面孔,吊带、T恤、奥黛……越语、英语、法语、汉语、日语、韩语……这么多的元素交融在一起,让她时而感觉像一个清纯的少女,时而像一个成熟的少妇,她美丽、魅惑、温柔、多情、独立、包容、却也不被了解,她属于这里的人们,也属于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