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春是一场相遇与错过 > 第2章 早安!河内

青春是一场相遇与错过 第2章 早安!河内

作者:落雁翩翩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15 18:44:07 来源:文学城

在酒店稍作休息后,宋青峰说要让大家先感受一下越南首都的文化,好为这次的拍摄做一下预热,这次是受越南方的邀请,对越南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进行拍摄,来之前就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包括与大学里的专门从事东南亚文化研究的教授,了解越南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可这些都是纸上谈兵,什么都没又实地参观体会得真切,毕竟除了宋青峰演,大家都是第一次到越南,要想迅速的了解当地文化,还得是亲力亲为、身体力行,宋青峰邀请了吴伯伯与我们同行,于是我们一行人开始向市中心进发。

河内最著名的景点应该是巴亭广场,在一片空阔的广场上,有几幢欧式建筑,明黄的色彩给人亮丽、清快的感觉,有卫兵驻守在大门旁。我们跟着吴伯伯进到广场内,吴伯伯兴致勃勃的给我们介绍广场的情况:巴亭广场是举行集会和节日活动的重要场所,19世纪80年代,巴亭最早爆发抗法斗争的地方,越南“八月革命”胜利后遂以“巴亭”为此广场命名。广场西侧有胡志明纪念堂,西北也有胡志明故居,西南侧有胡志明博物馆,博物馆前是独柱寺。这座寺庙很小,却很出名,其独特之处在于它立在莲花池中心的一根柱子,意寓着从苦海中绽放出一朵纯洁的莲花。一路参观过来,到胡志明故居,是一座用木材建成的简陋高脚小屋,吴伯伯换了一个表情,面色有几分凝重,带着崇敬的心情向我们介绍胡志明的生平。我环视四周看着屋内陈设简单的家具,听着吴伯伯的介绍,胡志明虽贵为主席,但一生极为简朴。高脚屋下是会议室,没有墙只有立柱,从屋内望出去,周围是青翠高大的树木和一个澄澈青翠的湖泊,环境格外幽雅。

有了吴伯伯的解说,大家都迅速进入求知欲爆棚的状态,吴伯伯虽然已年近七寻,但精神和体力看上去都还不错,给我们讲解的时候,思路清晰、表达清楚,加上他态度和蔼亲切,一下就收获了我们一众粉丝,大家纷纷与他合影留念,吴伯伯也来者不拒,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让人感到他与众不同的魅力。

陈心怡也上去同吴伯伯合影,吴伯伯见到我笑容满面。他的手轻轻的搭在陈心怡的肩头,然后小声的问陈心怡今年多大,陈心怡告诉他我几岁,他说比他孙女大几岁,而后笑着说你还是个孩子。

对面欧少和大李举着相机,问准备好没有,大家把脸转向他们。

欧少大声说:“茄子。”

陈心怡和吴伯伯异口同声说茄子,欧少和大李同时按下快门。

合完影吴伯伯走到大家中间,高兴的说:“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感觉又回到年轻的时候当翻译的时候。”

欧少问吴伯伯:“您中国话讲得这么好,是在哪里学的?”

吴伯伯笑着说:“因为我是中国后裔,所以很喜欢中国文化,刚开始的时候是在越南学的,后来因为工作需要,到中国又学了四年。”

“那您是做什么工作的?”欧少好奇的问。

“以前不可以随便说,但现在退休了,说出来也不怕。我之前是在越南外交部工作。”吴伯伯自豪的说道。

“外交部,那您退休还出来工作?”欧少高兴的说。

“闲着会老年痴呆,做自己喜欢的事,有益身体健康,用你们中国话讲,就是发挥一下余热吗。”吴伯伯笑着回答。

欧少对吴伯伯竖起了大拇指。

在大家眼里他就是一位这亲切和蔼的老爷爷,没觉得他是什么外交部官员。

“您是外交部的?”老彭好奇的问。

“我以前是,现在已经退休了,在越南的中越友谊联合会工作,主要是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吴伯伯说。

“这次的拍摄,就是吴伯伯帮忙促成的。”宋青峰说。

“那我们要感谢吴伯伯给我们创造这次机会,让我们来了解越南的世界遗产。”欧少说。

“是的,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因为这事关国际声誉。”宋青峰见缝插针的说了一句。

于是大家都互相对视了一下,还是老彭敢说敢当,对着宋青峰说:“宋导,我们跟你工作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这点信任还是应该有的吧!”

宋青峰不置可否的微笑了一下说:“这次拍摄有别于以往,毕竟是不同的国度,我希望能出精品,所以大家不要以惯常的思维去看待这次拍摄任务,而要以一种国际的视角去思考。”

宋青峰总是在适当的时候抛砖引玉,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思考工作。

“我们再到还剑湖去看看吧!宋导。”吴伯伯问。

“您要不要休息一会?”宋青峰问。

“不用,我平时锻炼身体,也要围湖走几圈,今天的运动量还没达标呢!”吴伯伯笑着回答说。

“今天天热,您先喝口水吧。”丽莎递给吴伯伯一瓶矿泉水。

“好的,我见到你们很高兴,说明我的工作还是很有成效,所以我一点都不累。”说完喝了口水对我们说:“走吧,不是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吗!”

“吴伯伯,您还知道这句诗词?”欧少诧异的问。

“当然,因为你们的领袖和我们的领袖一样都是伟人。”吴伯伯认真的说道。

吴伯伯这么开朗健谈,让我们都感到欣喜。特别是欧少像如获至宝一样,围着他问这问那,吴伯伯总是很耐心的解答。

说着说着就来到了还剑湖。河内地处越南北部的红河三角洲地域,这里地势低洼,所以河内有大大小小72个湖泊,其中最知名的湖泊就是还剑湖了。

进入湖区看到浓荫如盖的古木苍翠挺拨,湖水清澈碧绿,湖心有一座小岛,岛上有一座形似乌龟的塔。湖的另一侧有另外一个岛,一座红色的拱形木桥将岛与陆地相连,木桥像一根红色的丝带漂浮在碧绿的湖面,格外引人注目。沿着主路进入,看到一座寺庙,大门两侧有汉字对联赫然入目“临水登丘一路渐入佳境,寻源访古此中无限风光。”那斗拱飞檐,色彩鲜艳的建筑,还让我误以为我来到了闽南的什么古镇,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寺庙名叫玉山寺,建于黎朝末年,是典型的中国寺庙的建筑。

环湖而行吴伯伯一边走一边介绍道:“还剑湖有一个历史传说,传说黎朝的开创者黎剑因不满明朝统治,发动起义,在起义之前,在还剑湖中得到一把宝剑,这把剑具有神秘力量,因此黎剑才能打退明朝大军,黎剑建立黎朝后,有一天他在湖上游玩,突然一只巨龟取走了宝剑,因此,越南人称此湖为还剑湖。”吴伯伯说到此,带着一些尴尬的笑容看着我们,看着他狡黠的笑容,我们突然恍然大悟,原来这把剑是用来抵抗我们的,大家此刻都面面相觑,笑容僵在脸上,不再像之前那样问这问那,最后还是导演把话题引开,于是我们都心照不宣的一笑了之。

离开还剑湖已是正午时分,阳光透过树叶洒到对面的法式的建筑上,让原本就耀眼的黄色墙面更加炫目。

第二天早晨,教堂的钟声在陈心怡耳边来回的摇摆,也许是劳累也可能是醉氧,她试着努力睁开眼睛,却又睁不开,直到一阵敲门声响起,陈心怡才从梦中醒来。起来感觉浑身酸痛,在塌陷的弹簧床上睡了一晚,似乎从前一晚的云端被抛落到海底,这滋味着实让人难以名状。开门就看到吴伯满面红光,精神抖擞的站在我们面前,问大家休息得好不好?然后介绍说:这家酒店是河内一家比较好的四星级酒店,酒店设施及服务都很好,价钱由于他的关系对我们都是很优惠的。陈心怡摸了摸自己的腰,有些大声想问的冲动:“有沒有硬板床?给我换一张。”看大家都一幅一切安好的模样,没人反应问题,话到嘴边又咽下。

吴伯伯带我们来到餐厅,餐厅人不算多,是自助。吴伯伯开始取餐,陈心怡也跟着,米粉、鸡蛋、蔬菜、菜品不算丰富,酒店的早餐中规中矩似乎比街边的小摊少了一些滋味,陈心怡看他取了一个像鸡蛋又不像鸡蛋的东西,陈心怡问吴伯伯是什东西?

他说是“寡鸡蛋”。

“寡鸡蛋?”没吃过,吴伯伯看陈心怡一脸疑惑,解释道:“这个鸡蛋是小鸡还未孵化成形,就停止孵化,然后将它煮熟来吃。这个鸡蛋能养颜,对女人特别补的。

我有些半信半疑,宋青峰看到陈心怡犹豫的样子,问我:“你确定,要尝试一下吗?”

陈心怡看着他点了点头,然后问他:“你吃过这种鸡蛋吗?”

“这是女人的滋补品,听起来男人应该不需要,而且我早餐很简单,黄油面包咖啡,你们慢慢享受吧。”宋青峰说。

这时丽莎走来过来问:“这是什么好东西?”

“寡鸡蛋,听吴伯伯说有美容养颜的功效。”陈心怡看了一眼吴伯伯说。

吴伯伯点了点头。

“那我也来一个吧。”说完丽莎取了一枚放到餐盘里,陈心怡也取了一枚和她一起在餐厅里坐下下来。

看鸡蛋的外形一半是蛋白,一半是雏鸡的模样,有些奇怪。吴伯伯看我有些犹豫,鼓励道:“吃吧,像我这样沾着佐料吃,味道很不错的。”

陈心怡和丽莎都先喝了几口牛奶,丽莎先吃烤面包而我则学着吴伯伯的,用叉子叉起鸡蛋,然后沾着不知是什么的佐料,咬了一口,口感有些奇怪,鸡蛋的味少却微微有些动物的腥味,吴伯伯一直微笑的鼓励着陈心怡,想着这鸡蛋奇妙的功效,我屏住呼吸大口大口往下咽,最后一口我突然感觉有什么在刺激着我的喉咙,痒痒的让我难以下咽,再品一下,突然想起来应该是雏鸡的羽毛,猛然间陈心怡的胃开始翻江捣海起来,任她怎么做吞咽动作,它还是不管不顾的喷涌而出。

丽莎见到陈心怡的样子,把拿到嘴边的鸡蛋给放了下来,急忙拉着陈心怡来到卫生间,不停的拍着陈心怡的背,直到陈心怡停止了呕吐。宋青峰和吴伯伯也过来,宋青峰手里拿着一杯白开水,看我抬起了头,他把水递给我:“漱一下口吧!”

陈心怡拿起水杯,喝了几口漱口,感觉好了一些。

“你没事吧,是不是不习惯吃这个鸡蛋?”吴伯伯焦急的问。“都怪我,不知道你对这个过敏。”

“她没事,不一定是吃鸡蛋引起的,空腹喝牛奶也可能造成呕吐。”宋青峰不想吴伯伯过分自责解释说。

“要不要去医院看一下。”吴伯伯还是不放心的问。

陈心怡感觉已经没有继续呕吐的症状,于是对吴伯伯说:“不用去医院了,我以前也有过类似的症状,吐完休息一会就好了。”

丽莎倒了一杯温的糖水过来,宋青峰让陈心怡喝了下去,然后休息一会,这场有惊无险的早点风波过去了。接下了摄制组开始全情投入工作。

这次的工作任务是拍摄越南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摄制组准备从越南的古都顺化开始。越南的□□门对这次的拍摄比较重视,专门为摄制组一行人安排了一位工作人员陪同我们一起拍摄。这位工作人员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二十多岁,个子中等,头发乌黑,皮肤白净,略方的脸上架了一幅眼镜,说话声音不大,给人一种谦虚有礼的感觉汉语说得比较流利,彼此简单介绍后,才知道他姓阮是在中国留过学,汉语专业四年,用汉语沟通交流没有障碍,人与人之一旦语言沟通没有障碍,距离仿佛一下就缩短了,有他的陪同,摄制组算是没什么后顾之忧了,收拾行装向首站目的地——顺化出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