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清穿之十八皇子的功德人生 > 第1章 开局一身病,功德伴我行

头痛欲裂,骨头缝里像是塞满了碎冰渣,又冷又疼。我迷迷糊糊地想:资料室的暖气坏了吗?费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不是熟悉的书架,而是晃动的秋香色帐幔。“阿哥醒了!快,快去禀告李嬷嬷!”带着哭腔的女孩声音在耳边响起。我艰难地转动脖子,看见一个穿着青色衣裳的小姑娘跪在床边,头上梳着两个小髻。我想问她这是哪,出口的却是一串嘶哑的呜咽:“水……”

混乱的记忆碎片冲撞着——我叫陈默,在燕京大学历史系读大三。父母离异后很快又各自组建家庭,我是在乡下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爷爷开了间小小的中医诊所,满屋子的药柜和草药香就是我童年的背景。他常抱着我,用带着乡音的语调念那些汤头歌诀。可现在……

一个穿着藏蓝色褂子的老妇人快步上前,伸手摸了摸我的额头,紧绷的脸色稍稍放松:“菩萨保佑,总算退了些热。”她小心地扶起我,从小姑娘手里接过温热的瓷碗,用银勺一点点往我嘴里送水。温水润过火烧般的喉咙,让我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也让我意识到——这不是梦。我仔细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地方:雕花的木床、精致的瓷器、空气里若有似无的檀香……这分明是古人的居所。

“嬷嬷?”我听见自己用稚嫩的声音问,“这是哪儿?”“阿哥忘了?这是永和宫东侧殿啊。”李嬷嬷轻轻拍着我的背,“您前儿个在御花园玩雪着了凉,发了一夜高热,可把王贵人急坏了。”

“永和宫”“王贵人”这两个词像钥匙,突然打开了某个封闭的匣子。不属于我的记忆碎片汹涌而来——爱新觉罗·胤衸,康熙第十八子,生母王氏,就在这些记忆碎片中,一个闪动的小屏幕出现在脑海里,红色字体晃动的写着“八载春秋,油尽灯枯” “逆转死劫,功德续命”,十六个字,晃动三遍后,显示倒计时1739天。我默默计算大概还能活4年9个月,胤衸8岁夭折,粗粗计算我这个身体现在虚岁3岁。我想难道我有系统,我心里默念,系统,系统,半天没有回应,看来只有屏幕显示。原来想要活下去,还要功德续命,如何续命呢?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却刻意放轻的脚步声。珠帘哗啦一响,带着一股室外的寒气,一个身着藕荷色缎面棉袍的年轻女子便冲了进来。她云鬓微乱,一张清秀的脸上毫无血色,眼底是浓得化不开的青黑,一见到我,那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扑簌簌往下掉。“我的衸儿!”她几乎是扑到床沿,冰凉的双手颤抖着捧住我的脸,猛地将我紧紧搂进怀里。那让我灵魂都为之一颤的、血脉相连的悸动。“你总算醒了,你吓死额娘了,知不知道”她的声音哽咽得厉害,滚烫的泪水滴落在我的颈窝里。这就是……我的额娘,王贵人。

我被她搂得有些喘不过气,属于孩童的身体却本能地寻求着这份温暖,小手不由自主地抓住了她胸前的衣襟,喃喃地重复着她话里最熟悉的词:“额娘,不哭”。这稚嫩的声音仿佛有魔力,她猛地收住了哭声,小心翼翼地松开我,用绢帕胡乱地擦着自己的脸,又轻轻拭去我脸上的泪痕,强挤出一个笑容:“好,额娘不哭,额娘这是高兴。”

李嬷嬷在一旁适时劝道:“贵人快放宽心,阿哥爷醒了就是天大的喜事。您这守了一天一夜,眼都没合,自个儿的身子也要紧啊。”

王贵人却只是摇摇头,眼睛一刻也舍不得从我身上移开,细细地问李嬷嬷:“药可都按时煎着?太医怎么说?退了热,饮食上可有什么忌口的?”她问得又急又细,李嬷嬷一一回了。正说着,外头有小太监禀报:“贵人,太医院的周太医来请脉了。”

王贵人立刻敛了神色,将我往怀里拢了拢,才扬声道:“快请进来。”一位留着花白胡须的老太医提着药箱进来,规规矩矩地行了礼,然后才在床前的绣墩上坐下,拿出脉枕。王贵人亲自将我的小手放上去,那担忧的目光,像是要在太医身上盯出两个洞来。就怕听到不好的话。周太医诊了半晌,脸上渐渐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起身躬身道:“启禀娘娘,阿哥脉象已趋平稳,邪热基本退去,只是大病初愈,元气耗损,还需仔细调养些时日,切忌再感风寒。微臣调整下方子,以温补为主。”王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肩膀终于松弛下来,连声道:“有劳周太医,李嬷嬷,看赏。”

待太医退下,她又将我搂住,用一种劫后余生的语气,低低地说:“好了就好,好了就好……衸儿,往后可不能再这么吓唬额娘了。”我靠在她怀里,听着她急促的心跳渐渐平复。那萦绕不散的虚弱感,和灵魂深处的烙印都在提醒我——“八载春秋”,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而“逆转死劫”的路,或许就要从珍惜眼前人开始。我仰起脸,用尽力气对她露出一个笑容:“额娘,衸儿乖乖吃药。”既然上天给了我重活一次的机会,还指明了方向,那我就要牢牢抓住。不仅要抓住自己的生机,也许……还能抓住更多人的。这大清,我来了。

身体疲累,我很快又睡过去了,再次醒来时,是被一阵刻意压低的说话声扰醒。我费力地睁开沉重的眼皮,映入眼帘的是一抹刺眼的明黄。一个身着龙纹常服、面容清癯的中年男人正坐在床沿,听李嬷嬷低声回话。是康熙!几乎在看清他的一瞬间,我下意识地去“查看”心底那个倒计时——“1738”。数字是暗淡的灰色,像燃尽的余烬。它没有闪烁,只是静静地、冷酷地提醒着我,时间又少了一天。我轻轻动了动,发出一声细微的声响。康熙转过头,威严中带着一丝温和:“醒了?”他伸出手,想再探探我的额头。在他手伸过来的瞬间,我努力抬起虚软的小手,不是去抓他的手指,而是轻轻地、小心翼翼地贴在了他温热的手背上。然后,我仰起脸,看着他,用带着睡意的软糯童音,清晰地吐出两个字:“……汗阿玛。”整个室内静了一瞬。

康熙的手顿了顿。他垂眸看着贴在自己手背上那只小小的、苍白的手,再抬眼时,眼底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融化了。他反手将我的小手完全包裹在掌心。“嗯,”他应了一声,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柔和,“还难受吗?”我摇了摇头,依旧抓着他的手不放,小声说:“……渴。”康熙立刻抬眼。梁九功早已无声地端着一杯温水上前。康熙亲自接过,小心地递到我嘴边。我就着他的手,小口小口地喝着,喝得格外慢,格外认真。眼角的余光瞥见我的额娘正站在稍远的地方,双手紧张地交握着,脸上却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欣喜。喝完水,我软软地靠回枕头上,小手依旧恋恋不舍地拉着康熙的衣袖一角。“汗阿玛……”我喃喃道,眼皮开始打架,却强撑着不闭上,“……别走。”康熙果然没有抽回手,而是用另一只手轻轻拂开我额前被汗水濡湿的碎发。“朕不走,”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你安心睡。”得到这句承诺,我才像是终于放心,任由眼皮合上。

就在我沉浸于这份帝王罕见的温情时,我“眼前”那灰色的数字变成绿色的光芒闪烁了三下,“功德续命:增加22日”,最后定格位“ 1760 ”。二十二天!一股巨大的、劫后余生的狂喜淹没了我。我死死攥着被角,把脸往枕头里埋了埋,才勉强压下几乎要溢出嘴角的呐喊。成功了!真的成功了!这绿色的闪烁,就是生机!原来获取他人的真心,真的能化为我续命的资粮!这条路,果然走得通!

一条实实在在的生路,就这么在我脚下铺开了第一块砖石。虽然还不知道下一块石头该从哪里找,该如何找,但至少,我不再是那个只能在绝望中倒数着等死的囚徒了。

我蜷缩在温暖的锦被里,感受着那只依旧被我无意识抓着的大手传来的、令人安心的温度,劫后余生的疲惫与兴奋交织,让意识渐渐模糊。下一个该去找谁呢?找在历史上很有名的“侠王”十三阿哥吗?最后一个念头轻飘飘地闪过,那只温暖的大手一直轻轻握着我的小手。而我,在无人看见的角落,沉入梦乡前,心满意足地勾起了嘴角。

将养七日,苦药汤子灌下去,身上总算有了些力气,咳嗽也止住了。这日见窗外日头正好,我估摸着额娘去给德额娘请安的时辰,便拽住了李嬷嬷的衣袖。“嬷嬷,闷。”我仰起脸,努力让眼神显得可怜巴巴,“想去哥哥学习的地方看看。”李嬷嬷顿时面露难色:“哎呦我的小祖宗,上书房哪是能随便去的?若是冲撞了……”就在外面,远远地,听一听。我伸出小拇指,学着她平日哄我的样子,衸儿保证,乖乖的。

许是我病后初愈的模样着实让人心软,李嬷嬷终究拗不过我,一边念叨着“娘娘知道了非剥了老奴的皮不可”,一边还是给我裹上厚厚的斗篷,抱着我出了永和宫。一路上,我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脑海中的数字。那日从康熙处得来的二十二天“功德”垫底,让我安心不少,但几日过去,数字已从“1760” 变成了“1753”。时间的流逝让我刚放松的心又提了起来。

来到上书房外的汉白玉回廊下,李嬷嬷小心的把我放在避风的角落,自己则紧张地四处张望。我正竖起耳朵分辨书房里哪个清亮的声音可能是胤祥,一个温和的嗓音自身侧响起:“这不是十八弟吗?怎么到这儿来了?”“十、十六哥。”我小声唤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