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川映竹 > 第16章 016

青川映竹 第16章 016

作者:夏初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1:36:51 来源:文学城

众人各自散开在房间里细细搜寻,目光扫过每一处角落,试图找出些不寻常的蛛丝马迹。

阮玉竹的目光几乎是下意识地先落在了墙上的画卷上。

那是一幅前朝名作《淮河观潮图》,乍一看波澜壮阔,潮涌之势栩栩如生,连纸张的泛黄都透着岁月沉淀的古意,仿得几可乱真。

可她凝神细品片刻,鼻尖却捕捉到一缕极淡的桐油味,混在墨香里若隐若现,不由心头猛地一沉。

制墨时添桐油,是本朝才有的新工艺,前朝画作怎会用这般墨料?

是赝品。

她心内暗忖,指尖拂过画框边缘的木纹,眉头微蹙。

这般明显的破绽,稍通文墨者便能识破,顶多糊弄些只知附庸风雅的门外汉。

难道是画苑老板走了眼,竟将如此粗劣的仿品挂在这里?

正思忖间,李平的声音突然从另一侧传来,带着几分急切:“这里有发现!”

众人闻声聚拢过去,见李平半蹲在地,地板上洒落着几片细碎的绿叶子,他指尖拈了一片凑近鼻尖轻嗅,语气笃定:“这是薄荷。”

不止薄荷。

阮玉竹也跟着蹲下,目光在那几片草叶扫过,很快从中拈出一片形态不同的叶子,指尖不经意触到一抹白色痕迹。

她顺势将那痕迹连同叶片一同拾起,摊在掌心细细端详。叶片边缘带着锯齿,那白色痕迹则像极了某种晶体研磨后的碎屑。

“这是龙脑和天南星。”

她将掌心凑到鼻尖,清苦中混着一丝微凉的异香,“它们和薄荷一样,既是香料,也有提神醒脑的功效。”

话音顿了顿,她垂下眼睫,声音里染上几分怅然,“这味道,与表哥随身香囊里的一模一样。”

周默适时补充:“林大人尸身旁的香囊确实是敞开的,里头还残留着些草叶碎屑,拿去与这些比对,应当能对上。”

李平立刻招手,身后的皂吏连忙取来油纸,小心翼翼地将那些香料草叶收拢封存,快步下去比对了。

“我刚才遍寻房间,没见到香炉或是香插,”

沈砚说着话,引着大家走向角落,右手搭在一旁的乌木画架上,视线落在地板上,“但这香总不会凭空燃起来。”

众人循他目光看去,只见暗红色的木地板上,一点残灰若隐若现,周围还有一圈极浅的圆印,显然是香插或小香炉留下的痕迹。

沈砚又看向自己的手指处:“再看这里。”

那乌木画架的横杆上,赫然有一个与线香粗细吻合的浅痕,像极了线香被掐灭时留下的印记。

“我猜,”

沈砚指尖轻点那道痕迹,“林大人在此看画时,大约是察觉线香有异,故而取出香囊里的草药提神,又掐灭线香,欲开窗透气,才会把线香落在窗沿上。”

“可窗户被封死了。”

楚飞鸿引着众人走向窗边,指着地上蜿蜒的血迹,“林大人中了药,力气不济,没能打开窗户,情急之下自伤左手提神。”

地上的血迹从窗边起始,一路断断续续延伸到木门处,又折返回窗边。

楚飞鸿继续道:“他自伤后强撑着去开门,却没能打开,不得已返回窗边,想再次破窗求救。”

“可他用什么自伤?”

李平疑惑,“沈大人说他手上的伤是利器所致,可这房间里,还有林大人身上,都没找到那利器啊?”

“是发簪。”

阮玉竹抬起头,声音清晰而肯定,“表哥坠楼前,我与他在隔壁琴行闲谈过。那时他束着发冠,发间还插着一枚檀木簪。”

可坠楼之后,她虽悲痛欲绝,却也记得清清楚楚。

表哥头发散乱,发冠摔落在一旁,那枚檀木簪却不见踪影。

“我现在就把那发簪的样式画出来。”

“多谢阮姑娘!”

李平喜上眉梢,“有了样式,查起来就容易多了。”

房间内的线索暂告一段落,众人陆续下楼。

阮玉竹取来纸笔,凝神回忆着那枚檀木簪的模样,笔尖在纸上细细勾勒,楚飞鸿在一旁静静陪着,目光落在她专注的侧脸上,带着几分无声的安抚。

沈砚等人则走向案牍,翻看着此前的询问记录,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出新的疑点。

将画好的发簪交付给大理寺之人时,暮色已漫过画苑的飞檐。

楚飞鸿看了眼天边渐沉的云霞,温声道:“时辰不早了,我送你回府。”

阮玉竹却望着通往三楼的木梯出神,方才看到的那幅赝品总让她心头萦绕着一丝异样。

她轻轻摇头:“三哥,我想再去瞧瞧三楼的那些画。”

楚飞鸿见她眸中凝着探究,知她素来执拗,颔首道:“我陪你去。”

重回三楼那间的屋子,阮玉竹径自走向那些画。无论是《淮河观潮图》还是《寒江独钓图》,亦或是别的什么,粗粗看去,皆是价值不菲的传世名画。

然而,这些所谓的名画,却尽是仿品,用的墨汁却是同一种,都往里加了些许桐油。

楚飞鸿不通书画,便索性走到窗边。

窗台上依然残留着斑斑血迹,楼下青石板上的血迹虽已被沙土掩盖,那片深褐的印记却仍像一道未愈的伤疤,刺得人眼涩。

他望着暮色里渐渐模糊的街巷,眉头微蹙:幕后之人既用了迷香,摆明了想做得隐秘,为何偏让林文彦坠楼,闹得满城皆知?

若说林文彦是被人推下来的,未免太悖常理;可若不是……

林文彦在察觉中迷香时用发簪划破掌心,靠剧痛保持清醒,这般有急智又惜命的人,怎会轻易失足?

难道是迷香药性发作,让他在昏沉中不慎跌落?还是说,他在半醒半迷间撞见了来人,知道难逃其手,索性纵身跳下,用性命换一个让真相曝光的机会?

楚飞鸿正对着窗外的暮色凝神思忖,阮玉竹已将满屋字画查验完毕,轻步走到他身边:“三哥,这些画我都看完了,我们先下去吧。”

两人并肩下楼,刚到一楼大堂,便见沈砚正站在案前整理卷宗。

他一身青色锦袍,袖口微挽,手中狼毫悬在纸面,见他们下来,便放下笔转过身来。

“沈公子,”

阮玉竹率先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笃定,“三楼那些所谓的名家真迹,实则都是仿品。更奇怪的是,所有仿画用的墨里都掺了桐油,手法竟是一般无二。”

沈砚闻言,眸中闪过一丝锐光,他颔首应道:“好。”稍作沉吟,又道,“阮姑娘,方才我盘问了画苑的老板和伙计,已寻到几处关键疑点,照此追查,这两日应当能理清头绪,查明真相。”

他目光转向阮玉竹,语气温和了几分,带着明显的关切:“你今日受了惊,如今夜色已深,让楚大人先送你回府歇息吧。明日我会亲自去阮府拜访,将此案的查办进度细细告知于你。”

阮玉竹知晓自己毕竟不懂查案的门道,再多留无益,便依言应道:“如此,便多谢沈公子了。玉竹明日就在府中,静候沈公子到来。”

阮玉竹回到阮府时,戌时的梆子刚敲过两下,夜色早已浸透了朱门黛瓦。

往日这个时辰,她若晚归,父亲阮策早该坐在前厅里,就着一盏暖灯等她归家。

可今日推开府门,前厅虽灯火通明,却并无阮策的身影。

她心头掠过一丝不安,唤来管家问起,才知父亲中午便遣小厮回府传话,说是朝中临时有要事缠身,这几日怕是要在官署歇宿,无法归家。

管家说着,又补充道:“老爷特意吩咐了,让小姐不必挂心,好生照看自己便是。”

阮玉竹点点头,可不知为何,父亲这突如其来的“忙碌”,总让她心里沉甸甸的。

翌日,阮玉竹从清晨便坐在窗边等候,桌上的清茶换了三盏,檐角的日影从斜斜的一线爬至正中,又缓缓沉向西边,直到黄昏的霞光染红了窗纱,才听见门房来报:“沈公子到了。”

花厅里早已备下了新沏的雨前龙井,翠乔端上一碟松子糕,见两人神色都带着几分凝重,便识趣地敛声退了出去,只留屏风后的铜炉里,檀香袅袅升起,缠绕着满室寂静。

沈砚未及品茶,便直截了当地开口:“画苑的伙计招了。”

他指尖轻轻叩着桌面,“他供称,见林大人衣着华贵,便起了贪念,想用迷香将人迷晕,劫些钱财。说是他上楼开门时,恰好撞见林大人从窗台跌了下去。”

“只为劫财?”

阮玉竹秀眉紧蹙,指尖攥住了袖口的绣纹,“他说……表哥是自行跌落的?”

“那伙计的供词假话连篇,但这一句,他没说谎。”

沈砚的声音沉了沉,神色愈发凝重,“根据我们查到的痕迹推断,林大人的确是自行跌落的,或是说,他是主动跃下窗台的。”

“可这是为什么……”

阮玉竹的声音微微发颤,眼中满是困惑与难以置信,“表哥昨日去画苑,明明是要给表嫂挑一件生辰贺礼,又怎会主动求死?”

沈砚沉默片刻,目光变得格外坚定:“这正是我接下来要查清的。”

“阮姑娘,请再等几日,我一定将此事查得水落石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