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川雪 梅边语 > 第1章 第 1 章

青川雪 梅边语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非是凡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20:12:32 来源:文学城

青川的雪,总落得这样不疾不徐。

天还未亮透时,周晚晴便被窗棂外的 “簌簌” 声扰醒。她披了件驼色羊毛披肩起身,指尖刚触到冰凉的窗沿,便见漫天雪絮似揉碎的云,慢悠悠往青灰瓦上落,连对面屋顶那几株从瓦缝里钻出来的狗尾草,都裹上了一层薄雪,像极了幼时母亲给她织的绒线帽。

三十有三的周晚晴,在青川三中教了整八年语文。日子过得像古槐巷的青石板路,规整、平稳,连身上这件大衣,都是去年冬在学校旁 “棉麻小筑” 裁的,袖口磨出了细绒,却暖得熨帖。她走到书桌前,看着摊开的《纳兰词》,扉页上那行 “人生若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的字迹,是刚入职时写的,墨色已淡,却还留着那时的青涩--彼时她初登讲台,讲起这句词,被学生追问 “初见到底是什么模样”,竟一时语塞,只说 “等你们遇到了,自然就懂了”。

今日是周六,本可赖床,却想起昨日课间,班里爱写诗的林同学凑到她身边,眼睛亮晶晶的:“周老师,疏影园的梅该开了,雪天去看,一定像词里写的那样好看。” 疏影园在老城东头,依着青溪建,园里种了上百株梅树,是青川人赏梅的好去处。周晚晴只在刚工作那年去过一次,后来被备课、改卷占了心思,便再没踏足。此刻望着窗外的雪,倒生出几分 “寻梅备课” 的念头 —— 下周要讲《长相思》,若能带着雪梅的实景去,学生许是能更懂 “故园无此声” 的意趣。

她找出厚羽绒服穿上,又把《纳兰词》塞进帆布包,临出门时,瞥见玄关柜上母亲昨日寄来的枸杞,便抓了一小把放进保温杯。下楼时,楼道里的声控灯坏了两盏,她扶着墙慢慢走,指尖蹭到剥落的墙皮,灰白色粉末沾在指腹,像极了学生作文里写的 “时光的痕迹”。

古槐巷的石板路已积了薄雪,踩上去 “咯吱” 响。巷口 “张记早点铺” 的铁锅里,正冒着热腾腾的白气,老板张叔见了她,笑着掀开蒸笼:“晚晴老师,来两个菜包?雪天暖身子。” 她谢过,接过纸袋,指尖触到温热的蒸笼壁,心里暖融融的--在青川住了这许多年,连巷子里的烟火气,都成了戒不掉的习惯。

去疏影园要坐二十分钟公交。上车时,车厢里没几个人,靠窗的位置坐着位拎着布袋子的老奶奶,见她来,往旁挪了挪:“姑娘,坐这儿吧,窗边晒得着太阳。” 周晚晴道了谢坐下,目光落在窗外:雪还在下,古槐巷的老槐树落尽了叶,枝桠上积着雪,像幅淡墨画;路过青溪时,水面结了层薄冰,雪落在冰上,瞬间融成小水珠,倒让溪水显得更清亮。

到疏影园门口时,雪下得比先前密了些。石牌坊上 “疏影园” 三个大字,是青川老书法家写的,笔锋遒劲,被雪盖了一半,只露出暗红的木痕。门口没什么人,只有个裹着军大衣的老爷爷守着热饮摊,见她来,掀开保温桶盖子:“姑娘,要杯热姜茶不?用青溪的泉水煮的,放了红糖,甜得很。”

她接过纸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暖意顺着指尖往心口漫。往里走是 “寻梅路”,青石板铺就的路已积了雪,踩上去 “咯吱” 响,像学生早读时轻轻翻书的声音。路两旁的梅树错落着,靠近青溪的是白梅,雪落在花瓣上,几乎分不清雪与梅;往里些是红梅,艳红的瓣裹着雪,倒像是雪地里燃着的小火焰。风里飘着梅花的暗香,混着雪的清冷,吸进肺里都觉得舒服。

周晚晴放慢脚步,偶尔停下来,掏出手机拍枝头的雪梅。走到望溪亭附近时,见亭下有石凳,便想坐会儿歇脚。没承想亭边的石板路沾了青溪的水汽,冻了层薄冰,她刚迈出一步,脚下便一滑,整个人不受控制地往前倒,手里的姜茶 “哐当” 一声泼在雪地里,纸杯滚出老远。

她闭着眼,只觉腰间一暖,一双有力的手稳稳将她扶住。

“小心些,这里靠近溪水,冰比别处厚。”

清亮的女声在头顶响起,带着点少年气的利落,却又裹着暖意。周晚晴睁开眼,撞进一双含笑的眼眸里--对方穿件浅灰色冲锋衣,帽子戴在头上,露出几缕乌黑碎发,发梢沾着雪粒,像撒了把碎钻。她的手还搭在周晚晴腰间,指尖的温度透过羽绒服布料传过来,像冬日里晒过太阳的暖水袋,让人舍不得挪开。

“多……多谢你。” 周晚晴慌忙站直,往后退了半步,却没料到脚下还有冰,身子又晃了晃。

对方眼疾手快,再次扶住她,这次还往她身后挪了半步,挡住可能摔倒的方向:“别急,先把脚往旁边挪挪,那边的雪厚,不滑。” 她说话时,眼尾弯着,像含了星子,周晚晴望着她,竟一时忘了言语。

待稳住身形,周晚晴才发现对方冲锋衣的袖口,沾了些姜茶的褐色痕迹,顿时红了脸:“真是对不住,把你的衣服弄脏了。我包里有纸巾,我帮你擦擦吧?”

“不用不用。” 对方摆摆手,目光落在雪地里的纸杯上,又看向周晚晴空着的手,“你的姜茶泼了,这么冷的天,可别冻着?” 她说着,从冲锋衣口袋里掏出条浅蓝色棉质手帕,递了过来,“先擦擦裤腿吧,刚才溅到水了,湿着容易感冒。这手帕是新的,还没用过。”

周晚晴接过手帕,指尖触到布料的瞬间,便觉一股暖意传来--想来是对方一直揣在口袋里捂着的。手帕边角绣着个小小的相机图案,针脚细密,看得出来是精心选的。她蹲下身,小心翼翼擦着裤腿上的水渍,雪落在她发顶,瞬间融成水珠,顺着耳尖往下滑,却不觉得冷。

“谢谢你。” 擦完后,她把手帕叠得整整齐齐握在手心,目光落在对方露在冲锋衣外的相机背带上,“你是…… 摄影师?”

“算是吧,自由投稿的,平时就爱拍些青川的老景和花草。” 对方笑了,露出两颗浅浅的梨涡,“我叫宋知予,你呢?”

“周晚晴,在三中教语文。” 她答着,忽然想起什么,从帆布包里掏出《纳兰词》,“本来想寻些梅景,下周给学生讲词用,没承想倒差点摔了。”

宋知予的目光落在书页上,眼睛亮了亮:“你也喜欢纳兰性德?我前阵子还拍了组‘雪梅配纳兰词’的照片,被《青川文艺》选上了呢。” 她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个淡粉色拍立得,翻出一张照片递过来--照片上是株沾雪的白梅,旁边用毛笔在宣纸上写着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宣纸被风吹得微微卷边,背景里还能看到青溪的流水。

周晚晴看着照片,指尖轻轻拂过纸面:“拍得真好,比课本上的插图鲜活多了。”

“若是不嫌弃,下次我带你去拍梅,咱们找些少见的绿萼梅,保准你学生喜欢。” 宋知予说着,往前走了两步,站在一株白梅下,回头看向她,“你凑近闻闻,这白梅雪下得越密,香味越清呢。”

周晚晴依言走过去,轻轻凑近枝头。一股清冽的香气钻进鼻腔,混着雪的冷意,竟让人瞬间清醒。她忽然想起刚工作那年,第一次讲 “人生若如初见”,被学生问住时的窘迫 —— 若是那时便见过这样的雪梅,见过这样的人,许是能说出

“初见是雪落梅间,是有人伸手扶你时的暖意” 这样的话来。

“确实好闻。” 她直起身,望着宋知予,忽然觉得这场雪,这场意外的相遇,像极了词里写的 “惊鸿一瞥”。宋知予正举着拍立得,镜头对着她,见她望过来,笑着按下快门:“刚才你闻梅的样子,比这雪梅还好看,得记下来。”

雪还在往下落,落在宋知予的发梢,落在周晚晴的帆布包上,落在两人之间的空气里。周晚晴看着宋知予认真摆弄拍立得的模样,看着她冲锋衣口袋里露出来的手帕边角,忽然想起林同学说的 “初见”--或许初见,就是这样吧:雪落梅间,有人为你扶稳脚步,有人为你定格瞬间,暖意藏在指尖,藏在眉宇,藏在这漫天飞雪的疏影园里,不用言说,便已懂得。

宋知予把刚洗出来的照片递过来,照片上的周晚晴站在白梅下,侧脸迎着雪,帆布包上露出《纳兰词》的一角。她指着照片笑:“等下次咱们拍了绿萼梅,就把这两张贴在一起,取名‘雪梅遇君’好不好?”

周晚晴接过照片,指尖触到温热的相纸,心里像被雪暖化了般,轻轻点头:“好。”

风裹着梅香吹过,带着两人的笑声,落在望溪亭的石凳上,落在青溪的冰面上,落在这青川的初雪天里。周晚晴把照片夹进《纳兰词》“人生若如初见” 那页,抬头时,见宋知予正望着她,眼里的笑意像盛着星光,她忽然觉得,往后再讲起 “初见”,终于能给学生一个像样的答案了 —— 初见,是疏影园的雪,是青溪畔的风,是遇到一个人,让你觉得,连这寒冬都变得温暖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