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学期末的序幕在冬日的寒风中悄然拉开。
空气里弥漫着粉笔灰、试卷印刷品的油墨味,以及一种无声的紧张。每个人的课桌都堆起了小山般的复习资料,像一座座守护着未来梦想的堡垒。
祝平笙的生活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却又诡异地规律着。家、学校、图书馆,三点一线。与唐与扬在各类模拟考榜首的激烈争夺已成常态,两人分数交替上升,像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只有彼此能懂的“华尔兹”。
而霍晟,自那天在走廊被祝平笙温和而坚定地拒绝后,并没有像一些青春故事里写的那样消沉、堕落或是刻意回避。
他确实失落了几天,眼神在与祝平笙偶然交汇时,也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但很快,那抹阴霾就被另一种更明亮的光芒所取代。
他是很厉害的人,人要有梦想,他愿意飞的更高。
他依然是那个阳光开朗、人缘极佳的霍晟,甚至比以前更加忙碌。大大小小的校园活动——秋季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年级辩论赛……主持台上,永远是他挺拔自信的身影。
他的声音愈发沉稳,控场能力也愈发老练,仿佛那次情感的挫败,非但没有击垮他,反而成了他成长的催化剂,让他将更多的精力投注于自己真正擅长和热爱的领域。
一次课间,祝平笙去政教送交班级材料,正好路过正在布置的辩论赛现场。霍晟和几位队员正在台下最后核对流程。
看到祝平笙,霍晟很自然地抬起头,对他露出了一个爽朗的笑容,挥手打了个招呼:“嘿,祝大学霸!”
那笑容干净剔透,不带一丝阴霾或芥蒂,仿佛他们之间从未发生过那段尴尬的表白插曲,只是普通的、关系不错的同学。
祝平笙微微一愣,随即也回以一个放松的微笑:“加油,霍主持。”
霍晟眨了眨眼,比了个“OK”的手势,转身又投入了工作。那一刻,祝平笙心里最后一点因拒绝而产生的细微歉意,也烟消云散了,他觉得,这样的霍晟,很好,未来,也很好。
相较于霍晟的“轰轰烈烈”,贺卿安的陪伴则像冬日里温吞的阳光,无声无息,却无处不在。
他依旧是祝平笙的同桌。每天早上,祝平笙的课桌上总会安静地放着一瓶被热水浸泡过的牛奶或一份食堂新出的、据说味道还不错的早点。
晚自习时,当祝平笙因为一道物理难题眉头紧锁时,旁边会适时地推过来一张写满清晰解题思路的草稿纸。这时祝平笙会在心里默默感叹,天赋就是好使。
放学后,贺卿安总是推着自行车,默不作声地走在他身侧,穿过熙攘的人群,直到把他送到家门口。
这些细碎的日常,编织成一张细密而温柔的网,将祝平笙小心翼翼地包裹其中。他习惯了这种陪伴,甚至开始依赖。但他那颗迟钝、又全部被学习和与唐与扬竞争所占据的心,尚未能清晰分辨这份“好”背后,潜藏着怎样不同于友情的情愫。
上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如同解放的号角。老师刚说完“下课”,教室里瞬间就充满了桌椅挪动的嘈杂声和迫不及待的喧哗。
唐与扬直接从一班跑过来,在三班的教室门口急匆匆地喊着两个动作慢的要死的人。“快走快走,饿死了!”
她看向祝平笙和贺卿安,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期待,“妈今天说做了糖醋排骨和卤肉!!!”
“喂喂喂,瞎说话。”祝平笙已经习惯了唐与扬称祝幸为“妈”了。
“我哪有,明明就是我的妈。走走走,冷死了。”唐与扬带领着走在前头,时而会转身倒着走路跟身后的两个人说话。
祝幸早就在校门口等着了,手里提着保温袋,那是三个孩子的午饭,她乐忠与研究饭菜,一下多了两张嗷嗷待哺地嘴,她真怕做多了会腻,一直在换菜色。她深知高三学子的辛苦,加上格外心疼儿子和他这两个最好的朋友,经常会精心准备丰盛的午餐亲自送过来学校。
三人随着人流走出在大道上,直奔校门口。冬天正午的阳光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驱散了清晨的微凉。校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等着拿外卖或者家长送饭的学生,熙熙攘攘,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很快,他们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祝幸提着两个大大的保温袋,正站在一棵梧桐树下张望,看到他们,脸上立刻绽开了温暖的笑容。
“我最最最亲爱的干妈!”唐与扬第一个冲过去,嘴甜地打招呼,顺手就接过了其中一个看起来更沉的保温袋。
“阿姨,麻烦您了。”贺卿安也快步上前,接过另一个袋子,语气恭敬而真诚。
祝平笙落在最后,看着母亲和好友们自然的互动,心里暖融融的,轻声叫了句:“妈。”
“不麻烦不麻烦,看你们学习辛苦,阿姨看着都心疼。”祝幸笑着,挨个打量他们,“扬扬好像又瘦了,卿安也是,平笙你得多吃点……”絮絮叨叨的关心,却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让人熨帖。
饭是没法带到学校里的,正巧,校门口的石阶附近都有石长椅,他们干脆把保温袋里的饭盒拿出来放长椅上,三人就打算蹲在边上吃饭。
祝幸则是坐在长椅边上,看着三个孩子吃饭。
唐与扬迫不及待地打开保温袋,将里面的饭盒一个个拿出来。不止有她心心念念的糖醋排骨和卤肉,还有清蒸鲈鱼、番茄炒蛋,甚至还有一个装着紫菜蛋花汤的保温桶,米饭更是压得实实在在。
“哇!今天过年了吗?”唐与扬眼睛发亮。
“很快也要过年了,到时候扬扬和卿安都来一起过年好了。”祝幸仔仔细细地盘算着。
“可以!”唐与扬和贺卿安几乎同时开口。
“那我又能吃到香香的饭了,我一天没吃到您做的饭就浑身难受。”唐与扬嘴甜,她也确实爱吃祝幸的饭,手艺好到她的心上了。
“我都不敢相信阿笙之前过得多幸福了。”
“就是啊,阿笙过这么幸福。”贺卿安也附和着唐与扬的话。
他们一唱一和的,惹得祝幸笑呵呵的。
“那就到时候一起过来,我给你们多做点。”
贺卿安细心地给每个人分好餐具,又将汤倒进自带的小碗里,先递了一碗给祝幸:“阿姨,您也一起吃一点?”
“我吃过了来的,你们快吃,看着你们吃我就高兴。”祝幸坐在一旁,慈爱地看着他们。
三个人,确实是三副饿鬼模样。就连平时吃饭最斯文的贺卿安,速度也明显快了不少。
唐与扬更是毫无形象可言,腮帮子塞得鼓鼓的,还在含糊不清地评价:“阿姨,这个排骨绝了!酸甜度刚刚好!”
祝平笙看着好友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再看看母亲满足的笑容,心底那片因沉重过去而冰封的角落,仿佛又被融化了一小块。
这种平凡、琐碎、充满烟火气的温暖,正是他曾经可望而不可及的。
贺卿安默不作声地夹了一块最大的、没什么刺的鱼肚子肉,放到了祝平笙的饭盒里。动作自然得仿佛做了千百遍。祝平笙愣了一下,抬头看他,贺卿安却已经低下头,专注地吃着自己碗里的饭,仿佛刚才只是随手之举。
唐与扬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弧度,但什么也没说,只是伸筷子抢走了祝平笙饭盒里的一块排骨,引得祝平笙低声抗议:“你怎么还偷吃我都?”
“谁吃到算谁的!”唐与扬得意地扬眉。
祝幸看着孩子们笑闹,眼角的笑意更深了。
吃饱喝足,祝幸又叮嘱了几句“注意休息”、“多喝热水”,才提着空了的保温袋离开。
离下午上课还有一个多小时,三人都不想立刻回到沉闷的教室。
“去湖边吹吹风?”唐与扬提议,她需要清醒一下被美食和暖阳弄得有些昏沉的头脑。
学校旁边有一个不大的人工湖,湖边种满了垂柳,这个季节,柳叶已半黄,别有一番风味。湖边风大,气温比校内低几度,平日里除了偶尔散步的好友,还有几对偷偷摸摸地小情侣,很少人来。
贺卿安看向祝平笙,用眼神询问他的意见。祝平笙点了点头,他喜欢那里的安静。
三人并排走在湖边的石板小径上。冬日的风带着湖水的湿气和凉意,扑面而来,瞬间吹散了饭后的困倦和最后一丝燥热。唐与扬舒服地伸了个懒腰,深深吸了一口气:“啊!活过来了!”
贺卿安不动声色地放缓了半步,走在靠风来的那一侧,恰好将祝平笙挡在了身后,为他挡住了大部分直吹的冷风。
走到他们常坐的长椅边,唐与扬眼尖地发现了目标:“嘿,老朋友在呢!”
只见长椅底下,蜷缩着一只黑白相间的猫咪,正眯着眼睛打盹,听到动静,警觉地竖起耳朵,睁开了琥珀色的眼睛。这是湖边的常驻“居民”,他们偶尔会带些吃的来喂它,算是半熟不熟。
“今天没带吃的诶。”祝平笙有些遗憾地说。
“试试这个。”贺卿安从口袋里掏出一小根独立包装的鳕鱼肠,显然是早有准备。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撕开包装,将鱼肉肠的香气散发出去。
猫咪的鼻子动了动,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没能抵抗住诱惑,迈着优雅的步子,警惕地凑了过来。
唐与扬也蹲在一旁,不敢伸手,只是小声地“啧啧”逗引。祝平笙站在稍后一点的地方,看着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他戴上口罩走上去,端在三花面前。贺卿安将鱼肉肠掰成小块,放在干净的石板上。猫咪低头快速地吃起来,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看着猫咪吃得香甜,贺卿安试探性地、极轻极慢地伸出手,用指尖轻轻挠了挠猫咪的下巴。猫咪身体僵了一下,但或许是因为食物的收买,或许是因为贺卿安的动作足够温柔无害,它并没有躲开,反而仰起头,蹭了蹭他的手指,呼噜声更响了。
贺卿安脸上露出了一个极浅却真实的笑意,他继续轻柔地抚摸着猫咪柔软的下巴和耳后。
祝平笙伸手过去,三花很自然的过去,脸蹭着祝平笙的手,格外的乖顺。阳光勾勒着他柔和的轮廓,那双平时总是显得过于沉静的眼眸,此刻盛满了细碎的温柔。
风吹动他额前的碎发,也吹动了贺卿安的心弦。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安宁与悸动的情绪,在他胸腔里缓缓弥漫开来。
祝平笙乐呵呵的摸着三花,他只觉得现在只有一种奇异的、柔软的、生机勃勃的暖意。
他甚至能感觉到猫咪因为舒服而更加响亮的呼噜声,那震动顺着他的指尖,一路蔓延到心里,像是一种无声的治愈。他小心翼翼地、模仿着贺卿安刚才的动作,轻轻地顺着毛发生长的方向抚摸。
猫咪惬意地眯起了眼睛。
唐与扬抱着手臂站在一旁,看着阳光下,两个少年和一只猫构成的安静画面,笑了笑,转身走到湖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留给身后一片独处的空间。有些时刻,不需要言语,也不需要第三个人在场。
是未命名的星与深藏的悸动。
不知过了多久,午休预备铃从远处隐隐传来。猫咪被铃声惊动,“嗖”地一下钻回了长椅底下。
三人这才如梦初醒,起身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气氛有些微妙的沉默。指尖仿佛还残留着那份柔软的暖意。而这份暖意的开端,是贺卿安那双稳定而温柔的手。
走到教学楼下的梧桐大道,落叶铺了满地,踩上去沙沙作响。贺卿安很自然地放缓了脚步,落在祝平笙身侧稍后一点的位置,依旧是为他挡风的姿态。
一阵更强的秋风吹过,卷起地上的落叶,也吹得祝平笙缩了缩脖子。
贺卿安看着他被风吹得有些凌乱的柔软黑发,忽然开口,声音低沉温和,像这秋日的阳光,不灼人,却带着暖意:“其实……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挺糟糕的,性格别扭,还有……还有那些过去的事情。霍晟他……大概只是一时冲动吧。”
祝平笙愣住了,停下脚步,愕然地看向贺卿安。这是他之前体育课时,在树荫下对贺卿安说过的话。他没想到会被对方如此清晰地记住,更没想到会在此刻,被这样平静地复述出来。
贺卿安也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正面看着他。
他的眼神不再是平时的沉静,而是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专注和认真,仿佛要穿透他所有的伪装和自卑,直视他灵魂的本质。落叶在他们身边盘旋飞舞,时间仿佛被拉长。
他看着祝平笙,一字一句,清晰而笃定地说道:
“没有人会不喜欢你的。”
风似乎在这一刻静止了,教学楼传来的喧闹声仿佛被瞬间隔绝。
祝平笙彻底怔在原地,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攥紧,然后又猛地松开,开始失控地狂跳。他张了张嘴,试图从贺卿安脸上找到一丝玩笑或是安慰的痕迹。
但没有。
贺卿安的表情是前所未有的郑重,那双深邃的眼眸里,翻涌着祝平笙看不懂的、却让他心慌意乱的暗流。
那句话太过绝对,绝对到像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宣言,重重地砸在他的心湖上,激起滔天巨浪。
怎么可能“没有人”?那些连他自己都无法全然接受的部分……怎么会“没有人”不喜欢?
这句话超出了他所能理解的“安慰”范畴,它太沉重,太怪异,以至于他的大脑一片混乱,完全无法处理。
他像是被钉在了原地,只能呆呆地看着贺卿安,脸颊不受控制地开始发烫,连耳根都红透了。
贺卿安也没有再说什么。他只是静静地看着祝平笙,将他所有的愕然、慌乱和无措尽收眼底。
他微微绷紧了下颌线,身侧的手悄然握紧,他在等待,等待一个回应,哪怕是一个疑惑的眼神。
然而,祝平笙最终什么也没能问出口。巨大的困惑和一种陌生的、汹涌的悸动淹没了他,他慌乱地低下头,避开了那道过于灼热的目光,手指无意识地紧紧揪住了自己的衣角。
贺卿安眼底深处那簇微小的火焰,几不可查地黯淡了一瞬,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转过身,声音恢复了往常的语调,仿佛刚才那句石破天惊的话只是祝平笙的幻觉:“快打铃了,走吧。”
说完,他便率先向前走去。
祝平笙看着他的背影,在原地呆立了好几秒,才迈开有些僵硬的腿,跟了上去。那句“没有人会不喜欢你的。”,在他脑海里反复回响,搅得他心绪不宁。
他将其理解为一种过于绝对的、不真实的安慰吗?还是……隐约触摸到了某种隐藏在平静水面下的、巨大冰山的一角?
他看不透,也想不明白。
但那个秋日的中午,祝幸送来的温暖饭菜,湖边微冷的清风,猫咪柔软的毛发,还有贺卿安那双稳定的手和那句笃定到令人心慌的话语……所有这些碎片,共同构成了一幅鲜明而温暖的画面,深深地烙在了他的记忆里。
那颗名为“喜欢”的种子,被贺卿安以这样一种隐晦而强大的方式,深埋进祝平笙冬日的土壤里。
而祝平笙的心,在经历过最初的警惕和颤抖后,终于开始尝试着,接纳第一缕真正触及深处的阳光。
静待着,不知在哪个春天,便会破土而出,长出连他自己都未曾预料的新绿。
搞得我都不知道在写什么[化了]怕进度太快了
啊啊啊啊!!!
下一章就是很温馨的过冬了。
其实是过年。
说好的3点发,我嫌太少了一直在加一些有的没的。
有错别字的话提醒我哦!!!
宝宝们多发段评,最好能指出我这找不到东西南北的文笔。谢谢你们[摸头]
(碎碎念ing)
2025.10.2
16:42p.m.[三花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未命名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