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秦镜·镜中熵 > 第93章 纸墨传讯

秦镜·镜中熵 第93章 纸墨传讯

作者:偶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9:43:58 来源:文学城

三月阳春,频阳郡守府内却弥漫着与明媚春光格格不入的凝重气氛。郡守张苍站在堆积如山的竹简中间,眉头紧锁地审阅着各县上报的文书。两个书吏正在墙角奋力刻写竹简,刻刀与竹片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

“郡守,上党郡的紧急公文到了。”主簿抱着三卷沉甸甸的竹简踉跄进门,“驿卒说,为运送这批公文,累死了两匹快马。”

张苍接过竹简,轻轻掂量:“这一份公文就重达十余斤,难为驿卒了。”他展开竹简,目光突然凝住,“等等,这上面说太原郡的粮仓数据有误,要求我们三日内重新核对上报......”

主簿脸色顿变:“三日?光是派人去各县核查,路上就要耗费两日!这如何来得及?”

正在此时,门外传来通报:“特使到——”

吴柒与嬴疾风尘仆仆地踏入府内,见状不禁莞尔:“张郡守这是在练举重?”

张苍苦笑着将竹简递上:“特使来得正好。上峰要求三日内重新核对全郡粮仓数据,可这文书往来就要数日,下官实在无能为力。”

吴柒接过竹简略看了看,转身对嬴疾点头。嬴疾立即取出一只木匣,从中取出一叠素白如绢的物事。

“这是......”张苍好奇地凑近观察。

“此物名为‘纸’。”吴柒抽出一张,轻轻铺在案几上,“是用树皮、麻头制成,轻便易携。”

他又取出一支奇怪的笔——细竹管前端嵌着狼毫,旁边还有一方盛着黑色液体的石砚。

“这是改良的毛笔和墨汁。张郡守不妨一试。”

张苍半信半疑地执笔蘸墨,在纸上写下“频阳郡”三字。笔墨流畅,字迹清晰,远比在竹简上刻字快捷。

“神奇!太神奇了!”张苍激动得声音发颤,“这一张纸能写多少字?”

“约等于三卷竹简。”吴柒微笑,“而且重量不足一两。”

他随即示范将写好的文书折叠装入特制的信封:“如此,一个驿卒便可携带往日需要一车才能运载的文书。”

张苍立即下令试用。当日下午,三匹快马带着纸质文书分赴各县。令所有人震惊的是,次日晌午,最近的两个县就已经派人送回了核查结果。

“一日往返?!”张苍捧着轻薄的回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往日这段路程,最快也要两日啊!”

更让他惊喜的是,各县回报的数据清晰整齐,再也不需要费力辨认刻在竹简上的潦草字迹。

三日期限刚到,张苍已经将完整的核查报告呈送至上党郡。装着报告的只是一个轻巧的木匣,驿卒单骑便可送达。

消息很快传开。这日清晨,吴柒正在官署教授书吏们使用纸墨,门外忽然传来喧哗声。少府丞带着几位官员不请自来。

“吴特使,”少府丞面色不豫,“听说你在推广什么......纸墨?此举恐怕不妥。竹简传承千年,岂能轻易更改?”

一位老儒生更是激动:“在竹简上刻字,乃圣人之制!这等轻浮之物,如何承载经典?”

吴柒不慌不忙,命人取来两套相同的文书——一套刻在竹简上,重达三十斤;一套写在纸张上,装订成册后不过半斤重。

“请少府试想,”吴柒道,“若是一份紧急军情,是用竹简传递快捷,还是用纸张传递快捷?”

少府丞沉吟不语。吴柒又转向老儒生:“老先生可知道,孔子当年周游列国,需要三辆车装载竹简?若是用纸,一匹马便可驮载全部经典。”

老儒生怔了怔,仍强辩道:“可是...这纸张能保存多久?竹简可存千年!”

“竹简易遭虫蛀,遇火即焚。”吴柒取出一张经过特殊处理的纸,“这种纸经过药物浸泡,可防虫防火,保存时间不亚于竹简。”

他见众人仍存疑虑,便提议道:“不如我们做个试验。请各位各自准备一份文书,一份用竹简,一份用纸。我们比比哪个更快送达咸阳。”

试验结果令人震惊:纸质文书比竹简提前两日到达。当使者带着轻便的纸册返回时,竹简还在半路艰难运输。

少府丞终于叹服:“看来,确实是老夫迂腐了。”

然而就在纸墨开始在官府推广时,意外发生了。这日深夜,嬴疾匆匆叫醒吴柒:“特使,造纸作坊起火了!”

吴柒赶到城郊时,只见作坊已烧成白地。工匠们灰头土脸地抢救着残存的设备,老工匠跪地痛哭:“特使,都是小人的错......”

“不怪你。”吴柒扶起老工匠,从灰烬中捡起一片烧焦的纸,“这是有人故意纵火。你看,这里有火油的痕迹。”

蒙毅调查后发现,纵火者很可能是传统的竹简工匠。纸墨的推广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这才铤而走险。

“要不要抓人?”蒙毅问道。

吴柒摇头:“堵不如疏。传我的话:所有愿意转行造纸的竹简工匠,官府给予双倍工钱,并传授新技术。”

这个决定出乎所有人意料。更让人惊讶的是,短短十日内,竟有上百名竹简工匠报名转行。其中一个老工匠坦言:“刻了一辈子竹简,落得一身病。造纸虽然要重新学,可毕竟轻松多了。”

一个月后,新造纸坊建成投产。这次吴柒改进了工艺,造出的纸张更加洁白坚韧。他还设立了专门的造纸学校,培养年轻工匠。

这日,张苍兴冲冲地来找吴柒:“特使,您看这个!”他展开一份装订整齐的册子,“这是用新纸印刷的《秦律》,字迹清晰,轻便易携。若是推广开来,百姓都能读懂律法了。”

吴柒接过册子,只见上面用工整的小篆印着律法条文。他满意地点头:“很好。接下来要在各郡设立印刷坊,先印《秦律》,再印农书、医书。”

“要让知识像流水一样,滋润这片土地。”

就在纸墨推广初见成效时,一封用新纸写的密报送到了吴柒手中。展开一看,他的眉头渐渐皱起——旧贵族们正在串联,准备在朝会上对纸墨发难。

嬴疾担忧地问:“要不要暂缓推广?”

“不。”吴柒将密报放在灯上点燃,“正因为有人害怕,才说明我们做对了。知识一旦传播开来,就再也收不回去了。”

窗外春风拂过,带来新造纸坊淡淡的技术。吴柒知道,这场变革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