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秦镜·镜中熵 > 第92章 经济杠杆

秦镜·镜中熵 第92章 经济杠杆

作者:偶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9:43:58 来源:文学城

初春的咸阳城飘着细雨,西市却比往日更加喧嚣。数十辆满载粟米的牛车堵塞了街道,粮商们围在官仓前高声叫嚷:

“凭什么只收三十钱一石?上月还卖到五十钱!”

“我们辛辛苦苦从齐地运来,连本钱都不够!”

“官府这是要逼死我们啊!”

仓廪令站在台阶上,擦着额头的汗水,努力解释:“这是平准仓的定价,若是觉得不公,诸位可以运往他处......”

“往哪里运?”一个胖商人激动地挥舞着手臂,“三郡粮价都被你们压下来了!”

就在这时,一队郎官分开人群,吴柒在蒙毅陪同下走来。他拿起官仓前的价牌看了看,转身对粮商们说:“这个价格确实偏低。但诸位可知道,若是任由粮价飞涨,来年青黄不接时,会饿死多少百姓?”

胖商人嘟囔道:“这与我们何干......”

“与诸位大有干系。”吴柒目光扫过众人,“粮价过高,百姓无力购买,最后只会导致粮贱伤农。诸位都是聪明人,应该明白竭泽而渔的道理。”

他示意仓廪令展开一幅绢图,上面清晰地标注着近三年关中粮价的波动曲线。

“去岁秋收时,粮价暴跌至二十五钱一石,诸位可还记得?多少农户被迫贱卖存粮?而今春荒时节,粮价竟暴涨至五十钱。这一跌一涨之间,受损的是谁?”

商人们沉默下来。吴柒继续道:“平准仓在粮贱时收购,粮贵时平价出售,为的就是削峰填谷,让粮价保持在合理区间。这对农民、对商人、对百姓,都是长远之策。”

一个老粮商若有所思:“特使的意思是,官府不会一味压低粮价?”

“当然不会。”吴柒指向身后的官仓,“按新规,平准仓收购价将随行就市,但不会超过三十五钱的上限。出售时也不会低于三十钱。要让种粮的能吃上饭,运粮的能赚到钱,买粮的能不挨饿。”

这番话让商人们的情绪渐渐平复。胖商人试探着问:“那我们现在这些粮食......”

“按三十五钱一石,平准仓全数收购。”吴柒干脆利落地说,“不过有个条件——诸位需将三成货款换成盐引,可在河东盐池提取官盐。”

商人们顿时眼前一亮。官盐利润丰厚,这个条件等于是给了他们一条财路。

待商人们欢天喜地地去交割粮食后,蒙毅忍不住问:“特使为何要让他们兑换盐引?这不是让利太多吗?”

吴柒微微一笑:“你可知这些粮商运粮来时,车辆大多是空载?若是让他们带着盐引回去,返程时就会运送河东食盐。这一来一回,运费省了一半,盐价自然可以降低。最终受益的还是百姓。”

蒙毅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平准仓的建立很快显示出效果。一个月后,关中粮价稳定在三十三钱左右,既没有暴跌伤农,也没有暴涨伤民。更妙的是,随着盐运畅通,盐价也从每斗百钱降至七十钱。

然而这日吴柒正在查看账目时,嬴疾匆匆来报:“特使,查出问题了。渭南郡的平准仓以次充好,将陈年霉米混入新米出售,主管官员怕是受了豪强贿赂。”

吴柒面色一沉:“果然来了。这些豪强见明着对抗不行,就开始暗中捣鬼了。”

他立即下令:“蒙毅,你带人去渭南郡,将涉事官员全部羁押。嬴疾,你派人暗访各郡,查清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类似问题。”

三日后,调查结果令人震惊:竟有五个郡的平准仓都发现了问题,有的是虚报库存,有的是勾结豪强囤积居奇,更有甚者故意制造粮荒哄抬物价。

“必须杀一儆百。”吴柒在朝会上奏报时语气坚决,“平准仓关系国计民生,绝不能成为贪官污吏中饱私囊的工具。臣请将渭南仓丞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朝堂上一片哗然。赵高慢悠悠地开口:“吴特使是否太过严苛?这些官员或许只是一时糊涂......”

“一时糊涂?”吴柒冷笑,“渭南郡的粮价已经被哄抬到六十钱一石,百姓只能以野菜充饥。这难道是一时糊涂?”

他转向始皇深深一揖:“陛下,平准仓本为惠民而设,若被这些人败坏,不仅伤及百姓,更会损害朝廷威信。臣请从严治罪!”

始皇沉默片刻,缓缓开口:“准奏。另,所有涉事官员家产充公,眷属发往边塞。”

这道旨意震慑了所有心怀不轨的官员。随后一个月,各郡平准仓纷纷自查整改,粮价进一步平稳。

这日,吴柒来到西市私访。但见粮店前百姓有序排队,价格牌上清晰地写着“粟米三十三钱”。一个老农买完粮食,掂量着手中的钱袋对同伴笑道:“今年总算不用饿肚子了。”

他的同伴点头道:“听说这都是那位吴特使的功劳。要不是平准仓,那些黑心商人早把粮价抬到天上去了。”

吴柒在旁默默听着,转身对蒙毅说:“看见了吗?百姓要的从来都很简单——公平的价格,安稳的生活。”

蒙毅感叹:“如今粮价平稳,盐价下跌,百姓都说遇到了好年景。只是......”他压低声音,“我听说那些豪强正在暗中串联,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吴柒望向远处连绵的屋舍,轻声道:“那就让他们来。经济之道,说到底就是人心之道。我们赢得了民心,就赢得了最坚固的防线。”

这时,一个粮商认出了吴柒,急忙上前行礼:“特使大人,小的按您说的,用盐引从河东运了盐来,果然赚了不少。下个月小的还想去蜀地运丝,不知特使可有什么指点?”

吴柒微微一笑,知道经济的轮子已经开始顺畅运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