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咸阳宫张灯结彩,胡亥却在御座上坐立不安。赵高侍立在旁,目光扫过殿下群臣,最后落在吴柒身上。
“陛下,”赵高躬身道,“阿房宫工程停滞已久,恐损先帝威名。臣举荐吴特使督建,以特使之能,必能如期完工。”
这话一出,满殿寂静。谁都知道阿房宫是个烫手山芋——始皇在位时动用七十万刑徒,修建多年仍未完工。如今国库空虚,民怨沸腾,接这个差事无异于自寻死路。
李斯欲言又止,最终沉默低头。
胡亥眼睛一亮:“准奏!吴卿即日督建阿房宫,限期...限期半年完工!”
朝臣们交换着幸灾乐祸的眼神。半年?便是神仙也难完成。
吴柒出列,平静接旨:“臣领命。”
退朝后,嬴疾急得满头大汗:“特使!这是借刀杀人之计啊!半年时间,莫说完工,便是清理地基都不够!”
墨离更是愤慨:“他们明知如今人力物力匮乏,这是要置恩师于死地!”
吴柒却若有所思:“阿房宫...倒是个好地方。”
三日后,吴柒带着一队工师来到阿房宫遗址。昔日喧嚣的工地如今荒草丛生,只有几处宫殿初具雏形,像巨兽的骨架散落在骊山北麓。
“记录。”吴柒对随行工师吩咐,“所有可用建材清点造册,特别是库存的青铜、铁器。”
工师们面面相觑,但还是依令行事。更让他们不解的是,吴柒特意视察了工地的冶炼作坊和仓库,对堆积如山的废旧兵器格外关注。
当晚,吴柒在临时搭建的营帐中召见巴清。
“我要借夫人的商队一用。”
“运送何物?”
“不是运送,”吴柒铺开地图,“是转移。”
他指向几个隐蔽的山谷:“把这些物资分批运往这些地方。特别是废旧兵器,全部熔炼重铸。”
巴清蹙眉:“这可是大罪...”
“比私藏兵器更大的罪吗?”吴柒意味深长地反问。
与此同时,一队特殊的“工匠”开始聚集在阿房宫工地。他们大多是工师学堂的学子,也有各地前来投奔的工匠。奇怪的是,吴柒给他们分配的任务不是修建宫殿,而是——挖地道。
“恩师,这是...”墨离看着纵横交错的地道图,困惑不解。
“记住,”吴柒轻声道,“最坚固的堡垒,往往从内部开始建造。”
表面上,工程进展缓慢。吴柒每日向朝廷呈报的进度,不是“地基渗水”就是“石料不足”。赵高派来的监工暗中窃喜,以为得计。
然而暗地里,阿房宫工地正在变成一个巨大的秘密基地。熔炉日夜不息,将废旧兵器重铸成农具;地下仓库里,粮食、药材、书籍被分门别类储存;甚至还有一间隐蔽的教室,夜间传授各种实用技艺。
这日,赵成突然带兵前来“巡查”。
“特使好悠闲啊,”赵成讥讽地看着几乎停滞的工程,“照这个进度,半年后特使是要用这些杂草向陛下交差吗?”
吴柒不慌不忙:“赵卫尉有所不知,地基不牢,地动山摇。重修地基最是耗时。”
“哦?”赵成冷笑,“那我倒要看看,特使究竟在修什么样的地基!”
他挥手示意士兵搜查。眼看就要暴露地下工事,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几个士兵惊慌来报:“卫尉大人!不好了!西边工地塌方,埋了几个人!”
趁乱,墨离悄悄拉动机关,几个关键入口被落石封死。
赵成搜查无果,悻悻而去。临走前放下狠话:“三个月后,我再来看特使的‘地基’!”
当晚,吴柒在密室中召集核心人员。
“时间不多了。”他神色凝重,“赵高已经起疑。”
“那我们...”
“将计就计。”吴柒展开一份新绘制的图纸,“既然他们要阿房宫,我们就给他们一个阿房宫。”
图纸上,宫殿的布局做了巧妙修改。看似富丽堂皇,实则暗藏玄机——廊柱内设传声铜管,墙壁中空可藏兵甲,甚至还有数条通往城外的密道。
“我们要建的,不是享乐的行宫,”吴柒的手指划过图纸,“而是一个堡垒。”
工程突然加速了。吴柒调用所有明面资源,大张旗鼓地采购建材、征调工匠。朝中都在传言,吴柒为了保命,开始不择手段。
只有最核心的几个人知道,那些运进工地的“石材”,很多都是空心的;那些“金丝楠木”,内部藏着精铁。
这日,系统突然弹出警告:
【检测到历史节点:阿房宫工程】
【关联事件:民变风险上升】
吴柒沉思良久,对嬴疾道:“传令各地,停止征发民夫。我们的人手...够了。”
嬴疾不解:“可是工程...”
“工程不重要,”吴柒望向窗外,“人命才重要。”
当第一场春雨降临时,阿房宫的主殿终于立起了框架。胡亥闻讯大喜,要亲自来巡视。
赵高却隐隐觉得不安。他再次派赵成探查,回报却是:工地秩序井然,工程进展顺利。
“太顺利了...”赵高在府中踱步,“这不像他的作风。”
他哪里知道,就在阿房宫的地底,一个庞大的网络正在悄然成型。这里不仅是物资的中转站,更是信息的集散地。各地工师通过这条地下通道传递消息,调配资源。
上巳节那日,吴柒独自登上即将完工的望楼。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咸阳城。系统界面在眼前展开,显示着当前的数据:
【隐蔽网络完成度:78%】
【物资储备:充足】
【文明火种:已播撒】
他知道,与赵高的决战即将来临。但这一次,他不再是被动应对。
春风拂过,带来远山的清新气息。吴柒轻轻闭上眼,感受着这暴风雨前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