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秦镜·镜中熵 > 第112章 技术学堂

秦镜·镜中熵 第112章 技术学堂

作者:偶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9:43:58 来源:文学城

谷雨时节,咸阳城南郊的旧织造署焕然一新。青灰色的水泥墙面尚未干透,门前新立的石碑上,“大秦工师学堂”六个篆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百名身着统一青布直裰的学子肃立在广场上,望着高台上那个玄衣玉冠的身影。

吴柒展开诏书,清朗的声音在晨风中传得很远:“奉陛下诏令,立工师学堂,授格物致知之学,育经世致用之才。尔等当勤学精进,以技报国...”

队列最前排,一个面容清癯的青年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袖。他叫墨离,祖上曾是墨家工匠,如今只能在将作监做些杂役。昨夜他还在昏暗的油灯下修补破损的陶范,今晨却站在这里,仿佛做梦一般。

“墨家的小子也来了?”身后传来窃窃私语。

“听说考校时,他做的木鸢能逆风飞三丈...”

议论声在吴柒目光扫过时戛然而止。这位名满朝野的特使缓步走下高台,在学子队列间穿行,忽然在墨离面前停下。

“你做的木鸢,”吴柒拿起他腰间悬挂的微型木鸢模型,“用的是斜翼设计?”

墨离紧张得声音发颤:“是...晚辈观察山鹰翱翔...”

“很好。”吴柒将模型还给他的同时,不动声色地塞过一卷帛书,“晚课后,来工坊找我。”

当日的课程让所有学子大开眼界。学堂正厅里,巨大的沙盘上立体呈现着关中地形,不同颜色的细沙标示出山川河流。桑弘羊手持教鞭,讲解着如何测算坡度、规划水渠。

“以往修渠全凭老师傅的经验。”桑弘羊将清水注入沙盘,看着水流顺着预设的沟渠蜿蜒,“现在我们要学会计算流量、坡度,让每滴水都物尽其用。”

午后的铁器工坊更是令人震撼。三座改良高炉喷吐着炽热的火焰,学子们轮流操作着新式风箱,记录下不同风力对炉温的影响。墨离注意到,炉膛的耐火砖竟是用水泥混合特殊矿粉烧制而成,远比传统的黏土砖耐用。

“特使,这样烧制,成本是否太高?”一个出身商贾之家的学子忍不住问。

吴柒正指导学子调□□箱角度,闻言回头:“今日多花百钱改进工艺,来年少换一次炉膛,就能省下千金。治国与治工,都要算长远账。”

暮色降临时,墨离如约来到偏院的工坊。令他惊讶的是,工坊内除了吴柒,还有三位白发苍苍的老工匠——将作监最好的冶铁匠、木匠和陶匠。

“墨离,你可知为何特意找你?”吴柒开门见山。

年轻人紧张地摇头。

“墨家机关术,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智慧。”吴柒示意他看工作台上散落的图纸,“但这些技艺往往口耳相传,容易失传。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些经验变成可以传授的学问。”

老木匠拿起一个精巧的榫卯模型:“比如这个燕尾榫,以往师傅只教‘三分留一’,但为什么要留三分?留两分行不行?留四分呢?”

墨离怔住了。他自幼学艺,从未想过要问“为什么”。

“从明天起,你跟着三位老师傅。”吴柒将一叠空白的纸张推到他面前,“把每个技艺背后的道理都记下来,画明白。”

接下来的日子,工师学堂的课程让传统儒生们瞠目结舌。清晨是数算课,学子们要用算筹计算粮仓容积;上午是格物课,研究杠杆滑轮省力的原理;下午分科实习,有的去丈量土地,有的去调试水车,有的甚至要亲手烧制砖瓦。

“成何体统!”偶尔有老臣路过学堂,看见学子们满身泥泞地从田间回来,忍不住摇头,“读书人弄得像贩夫走卒...”

但变化在悄然发生。当学子们用新式测量法重新勘测渭河堤坝,发现三处隐患点时;当他們设计的水车让荒坡地变成水浇田时,质疑声渐渐变成了赞叹。

最让人意外的是扶苏。这位皇长子现在每隔三五日就会来学堂,不是以皇子身份巡视,而是像普通学子一样坐在后排听讲。有次格物课上,他竟与墨离为某个力学原理争论得面红耳赤。

“殿下进步神速。”课后吴柒对扶苏说。

扶苏擦着额角的汗珠:“坐在宫中读一百遍《禹贡》,不如亲手测量一条水渠。孤现在才明白,特使说的‘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然而暗流始终涌动。这日深夜,墨离正在工坊整理笔记,忽然听见墙外传来异响。他吹熄油灯,从窗缝望去,只见几个黑影正在学堂的库房前徘徊。

“快点!把这些图纸都烧了...”

墨离心中一紧,库房里存放着学子们这三个月的心血——新式农具的设计图、水利工程的测算稿,还有他正在整理的《工匠规范》。

他正要呼喊,忽然被人从身后捂住嘴。回头一看,竟是吴柒。

“别出声。”吴柒低声道,目光锐利如鹰,“我早料到会有人来捣乱。”

墙外突然火把通明,蒙毅带着郎官如神兵天降。那几个黑影还没来得及反抗就被制服,为首的竟是少府衙署的一个书吏。

“是谁指使的?”蒙毅厉声喝问。

书吏咬紧牙关不肯说。吴柒走上前,从怀中取出一枚令牌——那是前日在现场捡到的,上面刻着某个权贵府邸的徽记。

“回去告诉你的主人,”吴柒的声音冷若冰霜,“工师学堂是陛下亲诏所立,谁敢动这里的一砖一瓦,就是与整个大秦为敌。”

事后清查,库房损失不大,但这件事给所有学子敲响了警钟。次日清晨,墨离在学堂门前的石碑下,发现学子们自发聚集。

“特使!”墨离代表众人上前,“我们愿立血誓,定要将学堂所学报效国家,绝不辜负陛下与特使的期望!”

朝阳初升,百名学子肃立宣誓。吴柒望着这些年轻的面庞,仿佛看到了星星之火。

他知道,在这座看似普通的学堂里,正在孕育着改变这个时代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