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秦镜·镜中熵 > 第108章 吴柒谏阻

秦镜·镜中熵 第108章 吴柒谏阻

作者:偶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9:43:58 来源:文学城

焚书的烟火还未散尽,博士宫深处又起波澜。这日清晨,吴柒刚踏入典籍审核馆,就见桑弘羊急匆匆迎上来,手中紧握着一卷帛书。

“特使,不好了!丞相昨夜送来这份名单,要将所有方术之书列为丙类,后日便要焚毁!”

吴柒展开帛书,心头一紧。名单上不仅有望气占卜之书,连《山海经》《禹贡》等地理典籍,《本草》《五十二病方》等医书,都赫然在列。

“胡闹!”吴柒罕见地动了怒,“这些书何罪之有?”

桑弘羊压低声音:“听说是有儒生告发,说方士们借这些书蛊惑人心。丞相一怒之下,决定除恶务尽...”

话音未落,馆外忽然传来哭喊声。吴柒推门而出,只见数十名医者跪在石阶下,为首的老者须发皆白,双手高举一卷医书。

“特使开恩啊!”老医者涕泪纵横,“这《黄帝内经》是医家至宝,若被焚毁,不知多少病患将无药可医!”

他身后,一个盲眼乐师紧紧抱着瑟谱:“这些音律典籍,记载着教化人心的雅乐,岂能说是蛊惑人心?”

更远处,几个农夫模样的汉子抬着一捆农书,急得直跺脚:“特使,这些书记载着除虫防病的土方子,烧了它们,来年虫灾可怎么防啊!”

吴柒快步走下台阶,扶起老医者:“诸位请起。这些实用典籍,一本都不会烧。”

他立即求见李斯。丞相府内,李斯正在批阅公文,头也不抬:“若是为焚书之事,就不必多言了。”

“丞相!”吴柒深吸一口气,“医书农书,关系百姓生死。音律算术,关乎教化传承。这些若是焚毁,才是真正动摇国本!”

李斯终于抬头,目光冷峻:“特使可知,昨日查获的叛党窝点里,搜出了多少这类‘实用典籍’?方士用医书调制毒药,儒生借音律暗通消息,农书里夹带着六国余孽的联络图!”

他掷出一卷帛书:“你自己看!”

吴柒展开帛书,上面确实记录着几起利用典籍作乱的案例。但他仍坚持:“不能因噎废食。若是有人用菜刀杀人,难道要禁止天下人用刀吗?”

“菜刀不会蛊惑人心!”李斯猛地拍案,“这些书留着,就是祸根!今日不除,后患无穷!”

“那该如何区分善恶?”吴柒毫不退让,“《禹贡》记载九州物产,可用于治国,也可用于谋反。《黄帝内经》阐述医理,能救人,也能害人。区别不在书,而在用书之人!”

争论声惊动了内室。李斯的幼子李由怯生生探出头来,手中还拿着一卷《九九歌》——这是当时儿童学习算术的启蒙读物。

李斯见状,神色稍霁,但仍道:“便是这些蒙学读物,也难免被有心人利用。”

吴柒忽然灵机一动:“丞相,若是我们把这些实用典籍重新编撰,去芜存菁,由官府统一刊印发行呢?”

李斯一怔:“什么意思?”

“比如医书,我们删除其中巫蛊之术,只保留验证有效的药方。农书,剔除迷信成分,只记载确有效果的耕作之法。”吴柒越说越快,“再由太医院、将作监等衙署审核认证,加盖官印。这样既保全了学问,又杜绝了被人利用的可能。”

这个提议让李斯陷入沉思。这时,门外传来通报:“陛下驾到!”

原来始皇听闻二人争执,特意前来。他听完吴柒的想法,沉吟道:“吴卿之意,是要给典籍‘正名’?”

“正是!”吴柒精神一振,“陛下,堵不如疏。我们与其禁止百姓读书,不如告诉他们该读什么书、怎么读书。”

他立即命人取来纸笔,当场画出构想:

设立“大秦书局”,隶属丞相府。下设四馆:

医馆——整理医书,由太医院认证;

农馆——编纂农书,由治粟内史审核;

工馆——收录工艺,由将作监校验;

算馆——编订教材,由少府监核定。

所有经过认证的书籍,用特制纸张统一印刷,加盖官印,低价发售。未经认证的私刻典籍,才在禁毁之列。

始皇仔细听着,不时点头。当吴柒说到要在各郡设立“官书坊”,让寒门子弟也能读到书时,皇帝眼中闪过赞许之色。

“准奏。”始皇一锤定音,“李斯,此事由你督办。吴柒协助,三个月内,朕要看到第一批官修典籍。”

圣旨一下,整个咸阳都动了起来。

太医令夏无且亲自带领医官们校勘医书,删去巫祝之术,只保留验证有效的方剂。老医者激动得老泪纵横:“多少秘方就要失传了,如今终于能传下去了!”

治粟内史召集老农,记录各地耕作经验。一个关中老农献出祖传的代田法,颤声道:“这法子俺家传了五代,如今总算能造福更多人了。”

最热闹的是算馆。桑弘羊带着数十名士子,日夜校勘算术典籍。他们不仅整理传统的《九章算术》,还加入了吴柒传授的新式记账法、测量术。

然而阻力依然存在。这日校勘《山海经》时,几位老儒生坚决要求删除所有神怪记载。

“这些都是无稽之谈,留着只会惑乱人心!”

“不然。”吴柒指着其中一段,“这里说‘昆仑之虚,有金玉之美’。虽语涉神怪,却暗示那里矿产丰富。若派人探查,或许真能发现矿藏。”

他又翻到另一页:“这里记载‘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虽是神话,却可能记录着上古的水文资料。”

在他的坚持下,《山海经》的地理信息得以保全,只删去了明显荒诞的内容。

一个月后,第一批官修典籍终于完成。当散发着墨香的《大秦医典》《农政全书》《工律》《算经》摆在面前时,连李斯都为之动容。

这些书用廉价的麦秆纸印刷,装帧朴素,但内容精炼实用。始皇翻阅后,特意下诏:各郡县学宫必须购置全套,寒门学子可免费借阅。

焚书令执行的最后期限到了。咸阳西郊再次升起烟火,但这次焚烧的,主要是确实蛊惑人心的方术之书和六国史书。

吴柒站在浓烟外,看见叔孙通和一群年轻士子正在官书坊前排队。当他们领到崭新的典籍时,个个如获至宝。

“特使。”叔孙通走到吴柒面前,深深一揖,“晚生曾经误会特使了。如今才明白,破旧立新,也需要智慧和勇气。”

吴柒望着年轻人眼中的光彩,忽然觉得,或许真能在这个时代,为文明留下一点火种。

只是他没想到,这场文化之争才刚刚开始。更大的风暴,正在暗处酝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