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秦镜·镜中熵 > 第106章 始皇巡访

秦镜·镜中熵 第106章 始皇巡访

作者:偶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9:43:58 来源:文学城

惊蛰刚过,渭水河面的薄冰尚未完全消融,始皇帝的巡狩车队已经浩浩荡荡驶出咸阳。这次巡访不同以往,没有封禅的仪仗,没有求仙的方士,只有三千黑甲卫士护卫着简从的车驾,直指推行新政的三郡。

吴柒与李斯同乘一车,跟在御驾之后。透过车窗,他能看见沿途新修的直道平整如砥,路旁偶尔可见正在施工的水利工程。

“特使可知陛下为何突然巡访?”李斯忽然问道。

吴柒摇头:“还请丞相指教。”

李斯目光深邃:“朝中反对新政的声音从未停止。陛下此行,就是要亲眼看看新政的成效,堵住那些人的嘴。”

车队首先抵达频阳。郡守张苍率领百官在城外十里迎接,这位以干练著称的官员此刻难掩紧张。

“陛下,频阳郡去岁赋税增收四成,新垦农田五千顷...”张苍跪在御驾前禀报。

始皇抬手打断:“朕要亲眼看看。”

御驾直接驶向城外的农庄。时值春耕,田野里到处都是忙碌的农夫。令人惊讶的是,许多农夫都在使用一种新式的曲辕犁,犁头在阳光下闪着金属的光泽。

“这是...”始皇眯起眼睛。

吴柒连忙解释:“这是按新法打造的铁犁,比传统的青铜犁更轻便,耕得更深。”

始皇示意停车,亲自走下田埂。一个老农正扶着曲辕犁耕地,看见皇帝驾临,吓得跪倒在地。

“继续。”始皇俯身抓起一把泥土,仔细察看墒情,“这犁好用吗?”

老农战战兢兢地回答:“回...回陛下,好用!往年一天只能耕两亩地,现在能耕五亩。而且这犁头是官坊统一打造的,坏了还能以旧换新...”

始皇若有所思:“以旧换新?”

“是吴特使定的规矩。”张苍连忙解释,“农具由官坊统一制造,农民可以旧换新,只需付些工本费。这样既能保证质量,又能防止劣质农具伤农。”

始皇不置可否,继续向前走去。在一片新开垦的坡地上,他看见几个农夫正在用奇怪的工具播种——那是一个带漏斗的木箱,下面连着几根管子。

“这是播种器。”吴柒解释,“可以同时完成开沟、播种、覆土,比手工播种快三倍。”

正说着,远处传来潺潺水声。众人循声望去,但见一条新修的水渠蜿蜒而过,渠水正汩汩流入田间。水泥筑就的渠壁光滑坚固,几个农夫正在闸口调节水量。

“这就是灵渠的支渠?”始皇问。

“是。”吴柒指向远方,“灵渠主干道贯通后,我们修建了十二条支渠,可灌溉频阳半数农田。去岁大旱,这些水渠救了十万百姓。”

始皇沉默良久,突然对随行的史官说:“记下:始皇二十八年春,巡频阳,见新渠通,万民得溉。”

离开频阳,车队继续北上。在前往太原的途中,始皇特意绕道视察了几个驿站。

泾阳驿的驿丞郑伦早已接到通知,将驿站打理得井井有条。当始皇看到驿卒们用纸墨快速处理文书,用标准量具配给马料时,不禁微微颔首。

“往日一份加急文书从九原到咸阳要几日?”他问。

“回陛下,往日需要七日。如今只需三日。”郑伦恭敬回答,“若是接力传递,两日可达。”

始皇亲自查验了驿马,发现这些马匹毛色光亮,精神饱满。马厩里挂着每匹马的档案,记录着健康状况和轮值情况。

“好。”始皇只说了这一个字,但随行众人都松了口气。

抵达太原时已近黄昏。令吴柒意外的是,始皇没有直接进城,而是让车队停在城外的工坊区。

夕阳西下,数十座高炉正喷吐着烈焰,将天空染成橘红色。工人们推着满载矿石的小车往来穿梭,叮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

“这就是新式高炉?”始皇站在一座炉前,感受着灼人的热浪。

工坊主管急忙上前:“回陛下,这是按吴特使的图纸建造的。一炉可出铁五千斤,是旧法的五倍。”

始皇仔细观察流出的铁水:“质量如何?”

主管取来几件新打造的铁器——有农具,有兵器,还有日常用具。“陛下请看,这些铁器比青铜更坚韧,而且成本更低。”

最让始皇惊讶的是工坊的管理。每个工匠都有明确分工,原料配比严格按标准执行,连废料都分类回收。工坊墙上挂着生产进度表,各项数据一目了然。

“去岁太原工坊产出铁器三十万件,不仅满足本地需求,还供应北疆各军。”郡守自豪地禀报。

始皇突然问:“工人的待遇如何?”

这个问题让所有人都愣住了。郡守支支吾吾:“这个...按例...”

吴柒接话:“工人按件计酬,多劳多得。每日工作四个时辰,轮班休息。重体力工种额外供给肉食。”

他指向工坊旁的建筑:“那里是工人宿舍,按统一标准建造,每间住四人,配有食堂和医室。”

始皇亲自去宿舍查看。虽然陈设简单,但干净整洁,通风良好。食堂里正在准备晚饭,大锅里炖着菜肉,香气四溢。

“有意思。”始皇对李斯说,“看来善待工人,反而能提高效率。”

最后一站是上党。这里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工坊农田,而是设在城中的“问法台”和“会计司”。

问法台前挤满了百姓,有咨询新律的,有学习使用标准器的,还有来投诉官吏的。几个法吏耐心解答,态度和蔼。

会计司内,桑弘羊正在培训各地选送的账房。黑板上画着复杂的账目表格,年轻人们认真记录。

“他们在学什么?”始皇问。

桑弘羊急忙行礼:“回陛下,这是新式记账法。学成后,他们将回到各郡县,负责审计账目。”

始皇随手翻开一本账簿,只见上面表格清晰,数字工整,每笔收支都有据可查。

“若有人做假账,可能瞒过此法?”

“绝无可能。”桑弘羊自信地说,“新式记账要求每笔交易双向记录,任何改动都会留下痕迹。而且每月对账,账实必须相符。”

夜幕降临时,巡访结束。回到行宫,始皇单独召见吴柒。

“今日所见,确实令人欣慰。”始皇站在窗前,望着上党的万家灯火,“但是吴卿,你可知道朕最满意的是什么?”

吴柒躬身:“臣不知。”

“不是增收的赋税,不是新式的工具,甚至不是那些高效的制度。”始皇转身,目光如炬,“朕最满意的是,在频阳的田埂上,那个老农敢直视朕的眼睛回话;在太原的工坊里,工匠们干活时带着笑容;在上党的问法台前,百姓们相信官府会给他们公道。”

他缓缓道:“这说明,新政不仅让百姓富足,更让他们有了尊严。”

吴柒心中震动,他从未想过始皇会说出这样的话。

“但是——”始皇话锋一转,“树大招风。你推行新政,触动太多人的利益。这次巡访之后,恐怕会有更大的风浪。”

“臣明白。”

“你明白就好。”始皇意味深长地说,“记住,无论发生什么,朕要的是结果。过程,不重要。”

窗外忽然传来更鼓声。二更天了,上党城渐渐沉寂,只有会计司的灯火还亮着——桑弘羊和学员们还在挑灯夜读。

吴柒退出行宫时,心中五味杂陈。始皇的支持让他欣慰,但那句“过程不重要”又让他不安。为了结果,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吗?

他不知道答案。只知道在前方的道路上,还有更多艰难的选择在等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