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前首席的遗孀 > 第1章 垂天道府千山雪

前首席的遗孀 第1章 垂天道府千山雪

作者:春十七山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30 20:09:01 来源:文学城

垂天道府,连云山,杂役弟子膳堂。

冬至,细雪点点,山上山下一片白,日光一照,明晃晃的寒冷直钻人骨头缝儿。一座座亭台楼阁也掩在雪衣下,亮亮的,看不真切。

雪粒子懒懒散散地撞在青瓦上,惊醒了檐角铜铃。李好揣手缩颈只一昧地埋头往前挤,不知被哪个饿死鬼推搡了一把,差点扑倒在地。

“唉!哪个不长眼的,别挤啊!”

她正欲转身发作两句,寻个不快,不料扭头后颈却被扯得刺痛,昨日在玉阶台扫雪摔的淤伤又发作了。

嘶嘶两声,她摸了摸怀中冷硬的馒头,嘟囔着,到底没敢骂出声。

负伤致残,战力削弱,还是忍忍为妙。

李好仗着身材瘦小,左推右搡,从挤挤挨挨的人群中钻出去,想和这些饿死鬼拉开些距离,不成想右边那黑瘦杂役径直倒了。

“嘿!死小鬼赶着投胎啊……”那杂役被推得一个趔趄,将将站稳,就伸手要抓那绿棉袄的头巾,却只见那小子腰一佝,在人群的缝隙里逃走了。

李好假装没听到,只偷摸地翻了个白眼,被小孩一推就倒,也是够虚。

片刻之间,身后重新汇聚成了一条灰色的河流。

“小孩”李好,年十六,是垂天道府的一名杂役,这是她上山来的第三年。因太过矮小瘦弱,看起来像个十二三岁的童子,执事师姐心生怜悯,将李好分到主山之一——无字山做了一个洒扫杂役,呃,日常工作是给十里玉阶台扫雪,给三千律擦碑。

无字山乃道盟执律堂总殿所在之地,来往之人要么是执律人,一身黑衣神情肃穆,要么是疑罪者,沉迷自身心惊胆战。没有人会关注一个微末的杂役,倒也过得清闲自在。

尝到甜头的李好也经常以小孩身份自居,以占那么一点儿怜悯的便宜。

只是清闲并不代表无忧无愁啊,她扯了扯身上这件绿棉袄短了半截的袖子,想要尽量多遮盖一些手腕子。日光明晃晃,逃出人群的李好只觉得四处漏风,寒气儿像刀尖儿,顺着脖颈,沿着皮肉歪歪扭扭的往下划,她只能再裹紧一点,再紧一点。

李好倒也想穿厚衣裳,这不没有嘛,就这像秋霜打了的蒿草一样蔫绿的旧棉袄子,这都是她三年前在山脚下乞讨时碰上道盟赈灾,平时还舍不得穿呢。

唉!

昨晚玉阶台扫雪的时候摔了一跤,不但扭到了脖子,还将她那件冬季杂役弟子服腰间扯开了一道大口子,这才穿了这件。底下还套了几层夏日的单衣,可谓是全部家当都穿着身上了,依旧冷得直哆嗦。

没办法,作为一个骗吃骗喝流浪长大的苦命娃,李好能勉强活命都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她也不多苛责自己。

李好揣回手,一脚踩碎雪层,溜着边儿继续往膳堂里走。

最后三两步踏上回廊,她跺了跺布鞋上的雪,雪水融化洇湿出深色,鞋帮子依然是雪白的,仙山就是这个好处啊,石板铺地,不沾泥水。想当初在扶光城,沥沥淅淅的雨下个没完,出门就能一脚蹬泥水里,糟心的很。

“啊嚏!”

李好擤了擤鼻涕,随手抹在了廊柱上,又被冰了一哆嗦。这柱子估计不是一般的石料,黝黑发亮,摸起来寒意刺骨。

她不明白膳堂为什么要修建的如此肃穆庄严。

不过垂天道府素来如此,千年门府,底蕴深厚,中州十万群山,亭台楼阁连绵不断,实乃仙境。

往远处看,仙山景色也不错呢。

李好眺望着远处群山,天色昏沉,枯木林立,雪色肃穆,黑白有致,浓淡相宜。

好了,李好决定暂时给道府一个好脸色。

“昨儿离涯君又剐了七个妖!”

“越来越多了,执律堂真要成他的一言堂了,长老们就任由他不管么?”

前头两个杂役蹲在廊柱下嘀嘀咕咕,李好假装看着远山,偷偷摸摸地往近挪了挪脚步。

“哪里能管他呢,那可是白玉京那位钦点的堂主,掌律令刑法……”长脸弟子摇摇头,一脸不可言说的神情。

圆脸弟子正掰着馍往汤里摁,“要我说,要不是大师兄出事,有那厮耀武扬威……”

“噤声!”

同伴猛地撞了一下他的手肘。倒吓了李好一跳,只见那鱼汤泼溅而出,于雪地消融出一片浑浊。

“执律君上。”

“执律君上。”

……

一片行礼声过后,堂内外霎时鸦雀无声,李好连忙躲在廊柱后,瑟缩如鹌鹑。

借着石柱遮挡,李好偷偷抬眼望去,空中人黑袍大氅,踏雪而立,青丝半挽,仅簪着一个九重莲纹后压,两侧黑色飘带随着发丝长长飘动在风雪中,发梢系着三枚骨铃,衣领处狐毛拥簇着苍白的脸颊,眸子幽深,睫羽低垂,投下森森阴影。

黑的漆黑,白的苍白,仿佛水墨画中人物成精,只余黑白两色。泛着鬼气,不像个人。

呵!这尊杀神。

云雾中九曲桥上雪似乎下的大了些,碎雪纷纷。空中人并没有理底下一众垂首躬身行礼的弟子,只袖手而立,慢慢地走近膳堂。

簌簌雪霰落进他衣领处狐毛上,如夜空的繁星点点,袍摆银线绣满着九重莲,和着风雪,遇风便绽。

骨铃轻响,廊外忽有幼猫哀鸣穿透风雪。

离崖驻足侧首,垂眸,一只灰耳狸妖蜷缩在雪中,身下是一滩血水,气息微弱。

风起,玄色大氅在空中翻卷。

离涯君垂目出声,道:

“遵《道盟正纪·三千律》第一百七十九条律令。”

“妖犯越狱,诛。”

声如古寺钟磬,命剑“律令”随令飞出,弹出一寸寒芒,刃面映出檐角蜷缩的狸妖。

只见寒光闪过,残影消散后,唯余雪地一抹血色。

良久,膳堂内才嗡嗡恢复人声。

李好惶惶,撑着柱子才勉强站起身来,恨恨地剜了一眼一同躲在廊柱后的两个杂役,都怪他们多舌。

圆脸弟子的心刚落回肚子里,就看到回廊边一个绿袄小鬼瞪了他一眼,扭头转身就跑开了。

圆脸弟子挠了挠头,只觉有些莫名其妙。

乌鸦嘴,好的不灵坏的灵。好好的日子提这尊杀神干什么。

李好决定收回她的好脸色。

离涯君,垂天道府第一百二十八代内门弟子现任首席,百岁化神,上月将被任命为执律堂主,称执律君上,实乃道盟新一代第二人。

如日中天啊如日中天。

李好摇头,不过与天赋相比,更广为流传的另一面是“离涯君,三千律,妖鬼人神,违者必罚。”

不怪她这么怕这杀神,实乃不能让他看见自己的脸啊。

李好曾骗他——那时候离涯还不是堂主,堂主还是前首席大师兄。去年冬天实在冷得不行,李好为自己寻了个出路,执律堂后殿,有一处堂主休憩之地,好些年都没人用过。

历任堂主,大都有自己的洞府,那这后殿便闲置了下来。

实在暴殄天物。

李好舒服地躺在榻上,一不留神就睡了过去。

谁知那离涯来敲门,李好没法子,急中生智,张口就说她是那大师兄偷藏在此的情人。

也不知道这脑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实实在在地想出来一个臭办法。

那离涯君也没眼见,顶头上司的情人是他能看的吗,闻言敲门敲地更厉害了。

李好只能在一阵哐哐巨响中瑟瑟发抖。

让那离涯将脸看了个明明白白。

——

一波三折,终于进了膳堂。

正值午时,膳堂今日又提供免费的热汤,堂内弟子熙熙攘攘,来往间皆是灰蒙蒙的棉袍子,裹的严实,三五成堆,凑在一起或大声闲谈,或窃窃私语,或蒙头干饭。

李好素来是一个人蜷坐在靠窗边角,她没几个朋友,也不爱热闹,一直奉行少管闲事长命百岁的道理。

挑了个无人的角落一屁股坐下,将还烫手的鱼汤哐当丢在桌子上,便急忙去捏耳朵。

烫烫烫!

她两手一边捏着耳垂,一边就急匆匆地凑近陶碗轻啄了一口。

果然香呐!李好弯着眉眼,从怀中掏出馒头,一点点掰碎往汤里丢。

这时,她斜眼瞥到门口走进一位白衣青年,高冠单衣,身姿挺拔,孤傲的很,与周围灰扑扑的杂役弟子很是与众不同,显出鹤立鸡群来。

不怪白袍的鹤个个都仰头看路,毕竟“白袍银玉带,八重莲纹冠”,这可是实打实的垂天道府外门弟子的弟子服!

那袍子,什么料子做的,怎么那么,亮,像流动的云。李好扯回被那外门弟子衣裳吸引的目光,裹了裹自己的棉衣,端起碗喝了一口热汤,喂叹出声。

混入馒头的汤已经不是那么烫了,温热适宜,恰好入口。

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了。吃完晌午还有活儿等着她干呢。这冰天雪地,实在是懒些,不想动弹。

窗外是皑皑雪山连绵,一重一重又一重。

前头突然传来惊呼,随后是一阵碗碟倾倒桌挪椅动,引起一番众人侧目,以为有什么茶余饭后的谈资可以来消磨些时光。

“什么?大师兄——堕邪道了?”

一个灰袍少年声如惊雷炸响,充满不可置信,四周人听罢,倒是都恢复了原状,有些失望,毕竟这个消息虽然足够惊世骇俗,却已是上月的旧事,莫说垂天道府十二山,近些的四州也不算,就是那远在极北地的菩提境,溟南之域的幽冥境,消息灵通些也都知道了罢。

府门可是敲过叩天钟的,整整九声,代表着道子殁。

“怎么可能?!”

对啊,怎么可能?事发突然,当时也没人愿意相信,毕竟那可是道盟新一代首席寒山君啊,天下第一宗门垂天道府府君唯一的弟子!不对,前任首席。

李好咂咂嘴,她拼死拼活也才能在垂天道府里当一个小小的杂役,这就已经够厉害的啦,不敢想不敢想,成为传闻里那位的弟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该有多快活。

她悄悄侧了侧身体,想要听些具体的消息。心下也很疑惑,大师兄,那样一个传闻里的大人物就这样迅速跌落消殁了,先是被京生长老发现叛道,又立马被那位处决,比他背叛先传来的,是他死亡的钟声。

然后才是在玉阶台公布大师兄勾结异族叛出师门的证据,一套流程完成的迅速,像是剧台上的折子戏。

那天好像是冬月十二,不,已过了午夜,是冬月十三了。风声呼啸,千年未响的叩天钟于夤夜时分敲响,古钟声穿透风雪嗡嗡悲鸣。

那时李好蜷在连云山寝房里,烛灯也不曾点一盏,只听那钟声苍老,沉沉的叹,一声又一声,连叹九声。最后风声寂寂,一切归于平静。

李好被惊扰了困意,所以记得分明,睁眼到破晓,推门练剑时,才发觉夜里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千山一夜白头。

后来才知道,叩天钟,十二声。叩天问神,钟声祭鬼。

一声安人心,三声平天下,六声定浮生。

九声叩鬼神,乃垂天道府道子——府主亲传弟子仙逝的祭钟。

反正就这样,也没有什么天地怪象,也没有什么宗门戒严,再平常不过的一个雪夜,新一代道盟首席就这样陨落了,传言甚嚣尘上,她身边杂役也凑热闹,寻来各种蛛丝马迹来证明所谓正道魁首大师兄的可笑,闹哄哄的开了足足有半月的批斗大会。

只是来的快却也去的快,祈春大会在即,连日的忙碌很快让这群人失去了重嚼旧事的乐趣,到现在甚至连一番挣扎的水花都不曾泛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