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千山万水·上册 > 第7章 第七章:年节

千山万水·上册 第7章 第七章:年节

作者:云竹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05:11:36 来源:文学城

袁世凯复出的消息才短短月余,当时孙中山尚未回国,但革命党内部已普遍将袁世凯视为合作对象。

1912年1月,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但列强拒不承认南京政府,控制海关税收,掐断财源,革命党内部主张‘联袁倒清’。

————

凛冽的风卷着雪沫,敲打着何府高耸的院墙,府邸深处,隔绝了外界的严寒与动荡。

赵明诚坐在东厢书房的炭盆边,长长吁出一口气,紧绷数月的神经终于得以稍懈。

任务?载沣赋予他的那点不切实际的“笼络”使命,早在袁世凯复出的洪流中化为齑粉。他此刻留在沽州,意义全然不同了——他是何家与北洋新兴强权之间那条至关重要的桥梁。

年关将至,风雪阻途,本来打算不日起身归航,但河面成冰商旅尚不能行使,依着岳母的意思,便与静贞一同在岳家过年。

————

运河虽冰封,阻了南北客船,却冻不住沽州城浓浓的年味。

空气中弥漫着炒货的焦香,炮仗燃放后的硝烟味,交织成独属于新年的气息。

何静贞裹着厚厚的银狐斗篷,戴着风帽,只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怀里抱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包袱,在贴身丫鬟春樱和两个健壮仆妇的簇拥下,兴致勃勃朝鉴微堂走去,她知道此时父亲母亲一定就在正院花厅与舒儿拟节礼单子,想着,脚步便更轻快了些。

回廊下,几个小厮正踩着梯子,小心翼翼悬挂着崭新的朱红纱灯,灯穗在风中轻晃。婆子们端着热气腾腾的蒸笼穿梭于厨房与各院之间,空气中弥漫着蒸年糕,炸丸子的浓郁香气。

正院花厅里,暖意融融。

何观澜靠在主位的太师椅上,手中一杯热茶,神情平和。何母正与刘妈妈对着一本厚厚的礼单册子细语,何静舒端坐一旁,面前小几上摊开笔墨纸砚,她指尖翻飞,正将一份份礼单誊抄分类,字迹清隽工整。

赵明诚坐在下首,何父看向他,缓缓开口:“年关事杂,各处送来的节礼,还有我们回赠的章程,静舒都已理得七七八八。有几家与北洋有些牵扯的商号,礼数上需格外斟酌,你帮着参详参详,看看有无疏漏。”

赵明诚点头应下,接过静舒递来的单子细看。他心中暗赞这位小姨子的周全,哪些是维系旧情,哪些是结交新贵,哪些需不动声色加重分量,都安排得滴水不漏。

“父亲放心,二妹妹安排得极妥当。”赵明诚道。

何静舒抬眸,对他微微颔首,算是回应,目光又落回账册上。

门帘掀开,何静贞踱步进来,脸颊冻得红扑扑的。

“母亲!父亲!舒儿!你们快看!”她像献宝似的,将包袱放在中央的大圆桌上,迫不及待解开。

一股市井鲜活的热闹气息弥漫开来。

包袱里琳琅满目,大多都是西街上的新鲜年节礼品。春樱看着自家主子这般开心的模样,忍不住笑道:“老爷,夫人,您可不知道,大小姐今一早就拉着奴婢去逛西街庙会,这新鲜劲儿啊,还跟在家里做姑娘一样······”

厅里众人闻言,皆掩面轻笑。

何静贞笑嗔地看了一眼春樱,从盒子里拿出两个面人,一个抱着鲤鱼的胖娃娃,一个梳着双丫髻、笑盈盈的小姑娘。

“舒儿!舒儿快看!”何静贞将面人捧到妹妹面前,“街上捏面人的老手艺,捏得可好了!这个胖娃娃给你,讨个吉利!这个俏丫头我留着!”

那胖嘟嘟抱着鲤鱼的面人,色彩鲜艳喜庆,笑容憨态可掬。何静舒接过来,指尖触到面人微凉的,带着面粉特有质感的身体,看着姐姐眼中那份纯粹的、仿佛孩童般得到心爱之物的欢喜,心中柔软的地方也被轻轻触动。

“谢谢姐姐”何静舒眉眼舒展开,露出一个真心实意的温暖笑容,将面人轻轻放在书案显眼的位置,“捏得真好,我很喜欢。”

何静贞见妹妹喜欢,更是开心,又兴致勃勃拿出买的绒花,窗花,絮絮说着街上的见闻,哪个摊子的蜜饯最甜,哪个铺子的灯笼最别致······

静贞眼中没有对时局的忧惧,没有对未来的迷茫,只有纯粹的、买到心爱之物的满足和归家过年的喜悦。那笑容,干净得如同沽州初雪后澄澈的天空。

何母看着长女恢复少女般的心性,眼中满是慈爱与欣慰,何观澜捻须微笑,看着这满桌的市井烟火气,听着女儿叽叽喳喳的讲述,连日来紧绷的心弦也松了下来。

乱世又如何?只要家人安在,这年,总要热热闹闹地过。

————

热闹过后,喧嚣忙碌了大半日的仆从们被屏退,花厅只余何观澜与何夫人这对相伴数十载的老夫妻,享受着片刻的清闲与静谧。

丫鬟重新换上了热茶。刘妈妈领着众人退至外间候着。

何母目光落在那个云家带来的异常精美的红木嵌螺钿拜匣上。她起身走过去,打开匣子,从最里层取出一个柔软丝绸包裹着的物件。

“老爷”她走回座位,将包裹放在两人之间的小几上打开,“您瞧瞧这个,是云夫人托静贞带来的,说是琅青那孩子特意从英伦寻来,孝敬您的西洋玩意儿。”

丝绸褪去,露出一件造型奇特的金属器物。通体由黄铜打造,打磨得锃亮如金,底座沉稳,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铜柄,可以摇动。

“这是何物?”何观澜微微倾身,眼中流露出几分好奇。他虽老成持重,但并非迂腐守旧之人,对西洋的奇技也颇有兴趣。

“静贞说,这叫······‘万花筒’?”何母回忆着女儿的话,“说是拿着这小柄摇动,透过这水晶片看里面,能变幻出无数种绚烂的花样,比咱的走马灯还要奇妙。琅青信里说,这是伦敦当下最时兴的玩意儿,他想着老爷或许会喜欢,便托人捎了回来。”

何观澜拿起那“万花筒”,入手冰凉。饶有兴致看了片刻才放下,脸上带着赞叹:“确是新奇精巧,匠心独具。云家这孩子······倒是有心了。”他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目光悠远。

“想当年在沽州,老夫不过一介小吏,是时任吏部侍郎的云兄慧眼识珠,在巡抚人选上鼎力举荐,才有了我这七载巡抚生涯。那份提携之恩,何家世代不敢忘怀。”

何夫人也沉浸在对往昔的追忆中,脸上浮现笑意:“是啊,那时候云夫人常带着琅青过府来玩。琅青那孩子,打小就生得玉雪可爱,嘴又甜,跟静舒玩在一处,像亲兄妹似的。一晃眼,孩子们都大了······” 她轻轻叹了口气,时光飞逝的感慨油然而生。

何观澜“嗯”了一声,未置可否。

何母觑着丈夫神色,斟酌着措辞:“老爷,您看······云家与我们何家,渊源深厚,情谊非比寻常。云夫人待静舒,更是从小便视如己出,那份疼爱,贞儿也说了,京中多少贵女都比不上。如今静舒也······”她轻叹一声,“过了年就十九了。贞儿像她这般年纪时,瑞哥儿都已会叫娘了。我这做母亲的,看着她这般沉稳持重,虽欣慰她能为父分忧,可这终身大事······”

何母观察着何观澜平静的侧脸,鼓起勇气道:“云家······门第自不必说,世代簪缨,与咱们又是通家之好,知根知底。琅青那孩子,如今在外留洋,眼界开阔,人才更是万里挑一,俊朗得连画儿里的人都比不过。若真能亲上加亲,岂不是天作之合?云夫人那份心思,我看是再明白不过了。咱们静舒嫁过去,有云夫人这层情分在,定不会受委屈······”

何老放下茶盏,脸上并无愠色,但那眼眸里,却辨不清情绪。

“妇人之见呐。”何父开口,声音不高,语气也听不出责备,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简单的事实。

何母心头一紧,面上笑容微僵。

何观澜的目光缓缓扫过那精妙的万花筒,复又落回妻子脸上,声音平和:“云家待我何家,确有提携之恩,这份情,我何观澜铭记于心,自当以诚相报,在官场,在商路,皆可。但,”他微微一顿,“婚姻大事,岂能与报恩混为一谈?此更非笼络世交、巩固门楣的工具!”

他看着妻子,语重心长:“静舒,她通诗书,晓世务,掌中馈,识时局,这份心智与担当,便是男儿又有几人能及?她是我何观澜的骄傲,更是我何家未来真正的依仗!”何老眼中流露出对女儿的期许,“云家是簪缨世族不假,可琅青那孩子,仗着生得一副好皮囊,家世显赫,在沽州城时便是出了名的潇洒少爷,引得多少闺秀倾心?这份‘名头’,一直响得很呐。”

何母想辩解:“老爷,少年人爱玩闹也是常情,何况他如今在英伦求学······”

何观澜轻轻抬手,止住了她的话:“求学?十五岁被云家执意送去英伦,你以为真是为了让他潜心艺术?云兄当年私下与我饮酒,也曾长叹,道是此子在家乡已然‘声名鹊起’,管束不住,恐惹出更大祸事,才狠心送走,盼着万里重洋和陌生环境能磨磨他的性子”

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在沽州是出了名的‘花花太岁’,到了英伦那等繁华地界,只怕是如鱼得水,你只听说他画艺受洋先生称赞,可曾听闻他学业之外,又是如何‘挥洒才情’的?追求新鲜刺激,是刻在他骨子里的东西。静舒若嫁过去,面对这样一个心性未定,只知风花雪月的丈夫,纵有泼天富贵,显赫门楣,又能得几分真心敬重?又能有几时安稳静好?”

何观澜微微摇头,语气斩钉截铁:“云琅青,绝非静舒的良配。他担不起静舒这份厚重,更配不上我女儿的心智与未来!”

何母被丈夫这番透彻分析说得哑口无言,她想起云琅青在沽州时那些“潇洒不羁”的传闻,心中也泛起疑虑,但仍有些不甘:“可······云夫人是真心喜欢静舒,琅青对静舒······小时候也是极好的,或许······”

何观澜神色稍缓,重新靠回椅背:“云夫人喜欢静舒,是真。琅青小时候与静舒亲近,也是真。可此一时彼一时。婚姻是结两姓之好,更是两个活生生的人要过一辈子。”

“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这里盘算,云家那边,琅青本人,可有只字片语说过非静舒不娶?可有半分急切求娶之意?”

何母一愣,细细回想静贞转述的云夫人话语,多是长辈的期许和怀念,云琅青信中提及静舒,也多是寻常问候······确实,并无明言。

“云夫人再属意,终究是长辈的心思。琅青本人,远在万里之外,心思如何,谁知道呢?”何观澜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或许他在英伦,早已邂逅了令他心折的异域风情,或许他享受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尚未有定下来的念头。我们何必剃头挑子一头热?”语气变得郑重而开明:“静舒的婚事,关乎她一生福祉。我这个做父亲的,感激云家恩情,也看重世交情谊,但绝不会拿女儿的幸福去做顺水人情,更不会因门第虚名而委屈了她。此事,最终还是要看静舒自己的心意。”

他看着妻子,眼神坚定:“若她心中属意琅青,且琅青能证明自己已非昔日吴下阿蒙,能担得起责任,给得了静舒敬重与安稳,我何观澜亲自备厚礼上云家说亲,绝无二话!但若静舒无意,或者琅青依旧是那个只知逍遥的公子哥······”

何老目光扫过那只万花筒,意味深长,“那这桩事,便就此作罢。你我做父母的,不必强求,更不必庸人自扰。云家的关系,自有其他方式维系,不必非系于儿女姻缘之上。”

何母望着丈夫沉静的眼眸,心中那点因门第和旧情而生出的热切期盼,渐渐冷却下来,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她知道,丈夫看得比她深远,思虑也更为周全。女儿的幸福,终究比所谓的“天作之合”重要得多。

“老爷说的是······”何母低声道,算是认同了丈夫的见解。

何观澜微微颔首,不再多言。

窗外,北风似乎小了些,隐约能听到远处街巷传来的,迎接新年的零落爆竹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