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商的惊呼,如同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竹林深潭,激起的涟--漪,瞬间扩散至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底。
满院死寂,连风拂过竹叶的沙沙声都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震动给扼住了喉咙。
叶知秋和颜书影皆是一脸错愕地看着他,她们从未见过这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音宗首座,会流露出如此剧烈的情绪波动。
唐雪的心猛地一沉,她下意识地向前挪了半步,将依旧虚弱的碧灵稍稍挡在了身后。二十年前就已经死了?这赵清商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而被这股情绪风暴席卷中心的碧灵,那本就毫无血色的脸庞,更是笼上了一层冰霜。她看着赵清商,那双琥珀色的眸子里,燃起了一簇混杂着屈辱与疲惫的怒火。无论什么人,被说已经死了,脸色都不会太好看,更何况是碧灵。
赵清商似乎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
他深吸一口气,像是要将所有翻涌的情绪都压回胸腔深处。他看了一眼地上那摊被自己带翻的茶水,又看了看周围几位晚辈那惊疑不定的眼神,脸上罕见地浮现出一丝窘迫。
他对着众人,尤其是脸色难看的碧灵,深深一揖,声音中还带着一丝尚未平复的颤抖:“方才赵某失态了,惊扰了各位,还望恕罪。”
他直起身,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恢复往日的平静,但那双总是古井无波的眼眸,此刻却依旧死死地锁定着碧灵,其中的波澜无论如何也无法彻底掩去:“只是姑娘你的眉眼,与我一位早已故去的旧友,实在是太过相像,一时之间,睹物思人,情难自已,这才言语无状。”
这番解释虽然合情合理,但在场之人都不是愚钝之辈,谁都能听出他话语中的勉强与掩饰。
果然,还未等叶知秋开口圆场,赵清商的目光便再次凝聚,他向前走了两步,那股沉稳气度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上,但语气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与认真。
“恕赵某冒昧,”他看着碧灵,一字一顿,清晰地问道,“此事干系重大,远非寻常。敢问姑娘,可有凭证,能证明你确是月奴教主之女?”
碧灵没有说话。
她只是用那双燃着倔强火焰的眸子,冷冷地回望着他。那眼神中,有被冒犯的愤怒,有对世人无尽猜疑的厌倦,也有一丝深藏的、不为人知的悲伤。
她缓缓地、艰难地从唐雪的身后走出,无视了叶知秋和唐雪那担忧的目光。她颤抖着,将那支沾染着她心头血、早已光芒黯淡的翠玉虫笛,缓缓举到了唇边。
这个动作,让她苍白的脸色又难看了几分,额角也沁出了细密的冷汗。但她的眼神,却在这一刻变得无比坚定,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而庄严的仪式。
一阵极其微弱、却又清澈无比的笛声,悠悠地在竹林间响起。
那笛声,不再是之前对敌时的决绝与悲鸣,也不再是平日里的魅惑与灵动,而是带着一种近乎温柔的、充满了思念与呼唤的韵律,仿佛一个迷路的孩子,在轻声呼唤着自己母亲的名字。
随着笛声的响起,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没有万千毒虫的嗡鸣,也没有致命瘴气的弥漫。
只见一只通体碧蓝的蝴蝶,从那翠玉虫笛的笛孔之中,悄然飞出。
那是一只美得不似凡物的蝴蝶。它的翅膀在阳光下折射出梦幻般的光泽,翅膀边缘点缀着几点细碎的、如同星辰般的银色光斑。它不带半分杀气,也没有任何蛊虫应有的狰狞与诡异,只是安静地、轻柔地在碧灵的身边盘旋飞舞,最后,如同倦鸟归林般,轻轻地落在了碧灵伸出的、苍白的手指上,亲昵地扇动着翅膀。
叶知秋和颜书影都看呆了,她们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蝴蝶,也无法将它与传说中歹毒无比的蛊联系在一起。
唐雪的瞳孔也微微一缩,她能感觉到,这只蝴蝶身上,没有任何攻击性,却蕴含着一种与碧灵性命相连的、纯粹的生命力。
然而,赵清商的身体,在看到那只蝴蝶的瞬间,猛地一僵!
他那双总是古井无波的眼眸,此刻却掀起了惊涛骇浪,震惊、哀伤、怀念、痛苦……无数种复杂的情绪在他眼中交织闪烁,最终,尽数化为了一声微不可闻的、充满了无尽悲凉的叹息。
“幻蝶……”他喃喃自语,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却又清晰地传入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是月奴的本命幻蝶……错不了……”
赵清商的声音,仿佛被这只凭空出现的幻蝶抽走了所有的力气,只剩下无尽的怅惘与哀伤。他伸出手,似乎想触碰那只停留在碧灵指尖的美丽生灵,却又在半空中无力地垂下,眼底的痛楚,浓得化不开。
“真的是你……你真的还活着……”他看着碧灵,眼神中再无半分怀疑,只剩下失而复得的激动和对往事的沉痛追忆。
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让叶知秋和颜书影都感到了强烈的好奇与不解。尤其是聪慧敏锐的颜书影,她上前一步,对着赵清商微微一揖,声音清润如泉:“赵师叔,您方才提及的‘月奴教主’,以及这所谓的‘金陵密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晚辈只在书院的某些禁阅卷宗中,看到过零星的记载,语焉不详。今日既然有缘得见故人之后,不知师叔可否为我等解惑一二?”
唐雪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她同样一眨不眨地盯着赵清商,虽然她最关心的是唐门的过往,但她知道,这些事情必然是盘根错节,紧密相连。
赵清商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声叹息仿佛耗尽了他所有的精气神。他转身,缓缓走回石桌旁,重新坐下,目光却依旧没有离开那只幻蝶,眼神也变得悠远起来,仿佛穿透了二十年的光阴,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幻蝶……是月奴的本命幻蝶……错不了……”
赵清商那一声充满了无尽悲凉的叹息,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将所有人的心绪都搅乱了。他看着那只停留在碧灵指尖、轻柔扇动着翅膀的碧蓝色蝴蝶,那双总是古井无波的眼眸中,浮现出浓浓的哀伤与怀念。
“赵师叔?”颜书影看着自家师叔失魂落魄的模样,轻声唤道。她从未见过赵清商如此失态,心中充满了困惑与担忧。
赵清商仿佛没有听到她的呼唤。他只是定定地看着碧灵,良久,才缓缓地、艰难地移开目光,转而看向了一脸警惕的唐雪,又看了看旁边满脸关切的叶知秋。
唐门的人,藏剑山庄的人,还有五毒教主的后人……
二十年前那场席卷了三大顶尖门派的滔天巨浪,竟以这样一种诡异的方式,再次汇聚到了西子湖畔。
宿命吗?
赵清商的嘴角,勾起一抹无人能懂的苦涩笑意。他缓缓地在石凳上重新坐下,整个人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那份清冷与沉静,被一种深沉的疲惫所取代。
他对着叶知秋和唐雪,轻轻摆了摆手,声音沙哑:“你们都坐吧。有些事情,既然已经躲不开了,或许,也到了该让你们这些小辈知道些内情的时候了。”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落回到碧灵那张苍白的脸上,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难明的意味:“孩子,你母亲……她当年之事,并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其中纠葛,恐怕连当事人都未必能理得顺。”
碧灵那双本已黯淡的琥珀色眸子,在听到这句话时,猛地亮了起来!她挣扎着,想要说些什么,却因为牵动伤口而剧烈地咳嗽起来。
唐雪立刻扶住了她,轻拍着她的后背,让她顺过气来。同时,她的目光也紧紧地锁定在赵清商身上,不放过他脸上的任何一个表情。
赵清商没有立刻开始讲述,而是陷入了长长的沉默,仿佛在整理那些尘封了二十年、早已被时光侵蚀得斑驳陆离的记忆。
小筑之内,只剩下风拂竹林的沙沙声,以及碧灵那压抑不住的、带着期盼的急促呼吸声。
“一切的祸端,都要从二十一年前,一桩震动江南与巴蜀的两个明珠说起。”赵清商的声音很轻,却如同惊雷般,在唐雪和叶知秋的心头同时炸响!
“我凌云书院虽不涉江湖,但院中藏书阁内,却也收录了百年来江湖与朝堂的各类大事记。当年之事,因其牵扯甚广,影响深远,故而书院中的前辈也曾派人多方查证,记录在案。”
他看向唐雪和叶知秋:“想必二位也知道,贵派都曾各有一位天之骄子——唐无忧与叶明轩。二人皆是风华绝代,却因一段不容于世的孽缘,最终双双殒命。此事,也成了贵派两家血海深仇的开端。”
叶知秋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苍白,而唐雪的指尖,也不自觉地深深掐入了掌心。
“自此,三大门派结下血海深仇,门下弟子在江湖中但凡相遇,必是刀剑相向,流血冲突不断,愈演愈烈。恰逢此时,北方边境,西戎来犯,战事吃紧。为了稳固后方,避免江湖动乱影响战局,朝廷,或者说,是紫宸司,出面了。”
“这,便是二十年前那场金陵密会的由来。紫宸司的提督,当年还不是谢玄,以天子之名,强召三派之主——唐门门主唐无影,藏剑山庄庄主叶天瑞,以及你母亲,五毒教主月奴,齐聚金陵,意图以紫宸司的威名,调解三派纷争。”
“那场密会,持续了整整三个月。无人知晓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凌云书院也只探听到,三方争执不下,矛盾几乎无法调和。然而,就在密会即将结束,似乎终于要达成某种协议的时候,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赵清商说到这里,声音压得极低,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忌惮。
“太子殿下,在东宫之中,身中剧毒,卧床不起!”
此言一出,饶是唐雪和叶知秋心中早有准备,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她们知道当年有大事发生,却不知竟是如此惊天动地!
赵清商的目光落在唐雪身上,带着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继续说道:“而据我院中前辈辗转探听到的、最关键的一条消息是——当时太子中毒的症状,浑身血管浮现乌黑的蛛网纹路,与你唐门闻名天下的奇毒‘千蛛夺命散’,一模一样。”
唐雪的身体猛地一震,脸色瞬间变得毫无血色!她终于明白,为何唐门会背上那口“行刺国本”的黑锅!
“正因如此,”赵清商的声音变得沉重,“官方的定论是,唐门因调解不成,怀恨在心,行刺国本。唐门门主唐无影因此被废去武功,双腿残疾,终身囚于唐家堡。而你母亲月奴,则因救治太子失败,导致太子当场暴毙,自请为囚,远赴西域,为你五毒教换来了一线生机。”
赵清商说完,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仿佛要用那微苦的茶水,来冲淡这段历史带来的沉重。
他抬起眼,看着眼前三个神色各异的年轻人,缓缓地、意味深长地补充了最后一句:
“当然,这只是一个让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结果。至于在那三个月密不透风的会谈中,在那扇紧闭的东宫大门之后,究竟还发生了什么……恐怕,就只有当年那些活下来的人,才知道了。”
“这,便是我凌云书院所知道的,关于二十年前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