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前夫勿扰,首席设计师已上线 > 第8章 新生活

前夫勿扰,首席设计师已上线 第8章 新生活

作者:夜目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8:54:10 来源:文学城

清晨六点半,林晚的生物钟准时唤醒了她。不同于以往的是,现在她不再是独自起床准备一切,而是和子轩一起开始新的一天。

“轩轩,起床啦!”林晚轻声唤醒儿子,“今天我们要自己做早餐哦。”

子轩揉着惺忪睡眼,小脸上写满不情愿:“妈妈,还想睡……”

“记得我们说的‘母子团队’吗?”林晚拿出自制的任务表,“今天轮到轩轩打鸡蛋了!”

这个主意立刻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子轩一骨碌爬起床,穿着恐龙睡衣就往厨房跑。

林晚笑着跟上。自从搬进新公寓,她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子轩的独立性。她制作了色彩缤纷的任务表,将日常琐事变成游戏:整理玩具、摆放餐具,甚至帮忙洗菜都成了得分项目。

“妈妈你看!”子轩小心翼翼地打着鸡蛋,虽然一半洒在了碗外,但小脸上写满自豪。

“太棒了!”林晚真诚地称赞,“下次我们会做得更好!”

这种日常的互动让林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亲密。在过去,她总是忙于准备“完美”的餐点,维持“完美”的家居,反而错过了与儿子相处的真正乐趣。

早餐后,林晚送子轩去新幼儿园。这家幼儿园不如之前的贵族幼儿园豪华,但老师们更加亲切,孩子们也更加多样化。

“林妈妈早!”班主任李老师热情地打招呼,“轩轩昨天在分享会上说了您设计衣服的故事,小朋友们都很感兴趣呢!”

子轩骄傲地拉着林晚的手:“我告诉他们我妈妈是最棒的设计师!”

看着儿子自信的模样,林晚心中涌起暖流。她意识到,自己的改变不仅影响了自己,也在塑造着子轩的价值观。

送完孩子,林晚赶往公司。如今她已经习惯了通勤生活,甚至开始享受这段属于自己的时间。地铁上,她常常观察人们的穿着,特别是孩子们的服装,从中获取灵感。

“趣芽”公司的工作氛围也渐渐熟悉。同事们从最初的客气疏远,变成了现在的友好相处。林晚发现,当她不再把自己放在“特殊位置”上时,反而更容易融入团队。

中午,她通常和陈雨一起吃饭。这位质检部的妈妈成了她在公司的知心朋友。

“昨天我家媛媛又把衣服穿反了,”陈雨吐槽道,“真希望所有童装都能设计得更容易区分正反。”

林晚立即记下这个点子:“这其实不难实现,可以用不同的标签或图案设计……”

两个妈妈经常这样交流育儿经验和设计灵感,互相启发。

下午的工作中,林晚负责的“实用功能系列”遇到了挑战。生产部门反映,她设计的磁吸扣虽然方便,但成本超出预算。

“我们必须削减成本,”生产主管坚持道,“否则这个系列无法盈利。”

林晚没有轻易让步:“我理解成本考量,但这个设计是整个系列的核心卖点。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节省,比如简化包装,或者选择性价比更高的面料。”

她拿出准备好的备选方案,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优化其他环节来平衡成本。

会议陷入僵局时,李婧突然开口:“林设计,给你一周时间,做出成本调整后的样品。如果市场部认可,我们就按你的方案来。”

这个决定让林晚既感到压力,又充满动力。下班后,她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面料市场,寻找性价比更高的材料。

晚上接子轩时,她带着各种面料样品。令人惊讶的是,子轩对这些面料表现出浓厚兴趣。

“这个软软的!适合做睡衣!”孩子的小手抚摸着一块棉绒面料,“这个滑滑的,跑步的时候应该很凉快!”

林晚惊喜地发现,子轩有着出乎意料的审美和实用意识。她决定让儿子参与选择过程。

那晚,母子俩在地板上铺满面料样品,像做游戏一样讨论哪种面料最适合儿童服装。子轩的童真视角给了林晚许多启发。

“妈妈,为什么小孩的衣服不能像恐龙一样有鳞片保护呢?”子轩突发奇想。

这个问题让林晚灵光一现:虽然不能真的有鳞片,但可以通过面料处理和结构设计增加耐磨性!她立即记下这个想法,并决定尝试开发一种新型的耐磨面料。

周末是母子专属的“探险日”。这周,林晚带子轩去了科技馆。在儿童设计区,有一个“设计你的梦想服装”互动项目。

子轩兴奋地画了一件多功能外套:“这里可以放零食,这里可以发光,这里还可以变成雨伞!”

虽然想法天马行空,但林晚从中看到了儿童的真实需求。她认真记录下儿子的创意,打算融入自己的设计中。

周日晚,陆沉舟照例来接子轩度过半天。看到儿子穿着林晚设计的功能性服装,他忍不住评论:“这些设计很实用。”

“妈妈做的衣服最棒了!”子轩骄傲地展示着衣服上的各种功能口袋,“这个放恐龙,这个放零食,这个还能发光!”

陆沉舟看向林晚,眼神复杂:“你确实很有天赋。”

这是离婚后他第一次肯定她的能力。林晚平静地回应:“谢谢。我只是从使用者角度思考问题而已。”

送走儿子后,林晚独自回到公寓。突然的安静让她有些不习惯,但她学会了享受这段独处时间。她继续研究面料样品,尝试各种组合方式。

深夜,她终于找到了一种性价比高的复合材料,既保持了舒适度,又增加了耐磨性,成本还在预算内。她立即开始修改设计图。

周一,她带着新方案和样品来到公司。生产部门对成本控制表示满意,市场部也对改进后的设计充满信心。

李婧在项目会上宣布:“‘实用功能系列’正式进入量产阶段。林设计,做得很好。”

团队自发鼓起掌来。林晚感到一阵激动,这不仅是对她设计的认可,更是对她重返职场努力的肯定。

下班后,她特意去买了子轩最爱的蛋糕,准备庆祝这个小小胜利。

然而生活总有意外。刚接子轩出幼儿园,孩子就开始发烧。林晚匆忙带他去医院,诊断是季节性流感,需要在家休息几天。

这意味着她必须请假照顾孩子,但正值项目关键期,缺席可能会影响进度。

林晚感到两难:是坚持工作,还是以孩子为重?

当晚,她一边照顾发烧的儿子,一边远程处理工作邮件。子轩睡不安稳,需要不断安抚,工作效率极低。

凌晨两点,孩子终于睡熟,林晚却毫无睡意。她看着窗外稀疏的灯火,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和孤独。

这时手机亮起,是陈雨的消息:“听说轩轩病了?需要帮忙吗?明天我可以请假半天。”

紧接着是苏曼的消息:“把急件发我,我先帮你处理。孩子要紧。”

唐薇也发来关心:“需要推荐儿科医生吗?我认识一位很好的专家。”

看着这些消息,林晚的眼眶湿润了。她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一个人挣扎,有了真正的支持系统。

第二天,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林晚得以兼顾照顾孩子和工作。陈雨送来 homemade 的粥,苏曼处理了紧急工作,唐薇推荐了专家咨询电话。

更让她感动的是,李婧特意打来电话:“先把孩子照顾好,工作可以灵活安排。我也是妈妈,理解你的处境。”

这种理解和支持让林晚更加投入工作。子轩病情好转后,她以加倍的热情回到岗位,最终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周五,当第一批成品从生产线下来时,团队举行了小型庆祝会。林晚被推举出来分享感言。

她看着在场的同事们,真诚地说:“感谢大家的支持,特别是当我需要照顾孩子时给予的理解。这让我相信,职场与育儿不一定是冲突的,可以相辅相成。”

她举起手中的样品:“这些设计不仅来自专业考量,更来自我与儿子日常生活的体验。感谢他给我的灵感和勇气。”

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张晓甚至开玩笑说:“看来我们都该生个孩子找灵感了!”

那晚,林晚带着首批成品回家,让子轩试穿。孩子兴奋地发现自己的许多想法都被实现了:“妈妈!真的有发光条!还有好多口袋!”

看着儿子在镜前转来转去,林晚感到深深地满足。这不仅是职业上的成就,更是作为母亲的骄傲。

睡前,子轩突然问:“妈妈,你工作这么忙,还会陪我吗?”

林晚抱住儿子:“工作很重要,但轩轩永远是妈妈的第一位。我们要学会平衡,就像玩跷跷板一样,有时工作重一点,有时家庭重一点,但总会找到平衡点。”

子轩似懂非懂地点头,然后提出一个天真而深刻的问题:“那爸爸那边呢?也是跷跷板吗?”

林晚思考着回答:“爸爸妈妈的爱不会因为分开而减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你看,现在你有妈妈家,爸爸家,双份的爱和关怀,不是很好吗?”

孩子满意地笑了,很快进入梦乡。

林晚轻轻关上台灯,站在窗前。城市依旧灯火通明,但此刻她心中的灯比任何一盏都要明亮。

她想起这段时间的挣扎与成长,意识到母子新生活不仅仅是地点和身份的改变,更是关系和互动的重塑。她不再是单纯照顾者的角色,而是与儿子共同成长的伙伴。

手机相册里,她翻看着最近的照片:子轩帮忙做早餐的专注模样,在面料市场好奇触摸的瞬间,画设计图时的天真创意,试穿新衣时的自豪表情……

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他们的共同成长。

她选择了几张照片,更新到“晚轩设计”账号上,配文写道:

“最好的设计灵感来自生活,最棒的生活伙伴是我的小小合作者。感谢你教会我,育儿与梦想可以兼得。#母子团队 #设计生活”

这一次,她没有标签任何品牌,只是纯粹地分享作为母亲的喜悦和自豪。

很快,苏曼评论道:“总算有点人样了!继续努力!”

唐薇留言:“为你骄傲!周六带轩轩来我家烧烤吧?”

陈雨回复:“周日我家媛媛生日派对,欢迎一起来!”

看着这些温暖的回应,林晚微笑着放下手机。她走到子轩床前,为踢被子的孩子重新盖好被子,亲了亲他发热的额头。

月光如水,宁静祥和。在这个不再完美但真实温暖的家里,林晚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平静。

母子新生活并非没有挑战,但每一个挑战都成了他们关系的纽带,每一次克服都让彼此更加紧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