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泠惊呆了!
小表弟路子有点野啊。
要知道这年头可没有性、教、育科普,许多启蒙都是靠着录像厅放的动作片来获取知识。
这这这……这怎么还挺多女同志的。
宋泠环视一圈,地下室面积不大,条凳一排两个并拢,总共放有四排,挤一挤,能坐二三十个人。
这里头又有一半的女同志。
因为她刚刚惊呼吸引来的视线,宋泠难得体验了一把被人当成土包子的情况。
真的是……难忘的经历!
几分钟后。
投影亮起,正儿八经放的港片《龙争虎斗》
影片是私人翻印,画面微晃,声音嘈杂,但谁也没觉得影响观看。
狭窄的空间里,拳拳到肉的场面很能刺激人体分泌多巴胺,激动上头,怕自己喊出声传出去,都下意识地捂住嘴巴,双脚乱跺。
环境是真差,有男同志不守规矩偷偷吸烟。
片子是看过的,身体也扛不住二手烟,看个开头宋泠就出去了。
唐建斌这才意识过来,想去让掐了别人的烟,被宋泠拦了,让他继续看,她上去看书。
这会的港片时长都是九十到一百分钟,对比后世动辄两三个小时的电影,也不是不能等。
宋泠进到书店,想起自己那被托管出去的连环画,好奇问了售货员,人家售货员根本没听过什么《食铁兽相亲记》
还没上架?
这么慢吗?
宋泠找唐宝问,这鸟也不知道在忙活什么,十几分钟后才给她回消息。
【首印已经上架了,我看你自打知道连环画不算入累计数量后就没问过,就没跟你说。】
“……”
好吧,她还真忘了。
“店里为什么没有。”
唐宝好像正忙,直接把拉出来的数据给她自己看,就又消失不见。
宋泠扫一眼,有些惊讶。
首先。
编辑极其好心的帮忙,将连环画申请加入农村版图书里头。
农村版图书是官方为了体现对农村文化的重视,今年开始从全国出版的图书里遴选出适合农村需要,向农村推广发行的一批书。
包括不限于文学艺术读物、政治读物、社会科学基础读物、文化科学读物、工具书等。
两本连环画都被归纳到基础普及型读物。
首印计划100千册,售价0.12元/本,全下发县城、公社去了。
听着多,可单四九城周遭治下就有三千多公社,匀到每个国营书店也就几本而已。
彩色印刷,内容新奇,还具有科普性,基本上架没几天就全没货了。
国营书店催着补货也没能催动。
这就是不得不提的其次。
宋泠也是正好摊上好时候。
分色机的出现推动了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与一机部、轻工部和化工部联合制订《74-75年印刷技术改造规划》,提出发展28项新产品试制任务。*
28项新产品中如高速印报轮转机、B-B式胶印机、无线热熔胶订联动机、精装书籍联动生产线等一般机械产品,有三成已经如期完成,其他还在试验阶段。*
原世界里,电子分色机等技术较为复杂、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电子、光学产品等10项产品未能完成试制任务,现如今也在宋泠贡献图纸的情况下,正在同技术协会合作,进行实验。*
她连环画二印就成了试验品。
初初是没人觉得这连环画能引起多大轰动,都觉得书店里连环画那么多种,宋泠这两本正好已经进行过彩印数据调试,可以节省一部分人力。
生产线新增机械产品后,任务还能顺利完成,印刷厂将正式独立出去,成立专业厂。
目前进度成果喜人,厂长都已经开始寻找新厂地址,同样的专业厂,全国一共成立了四个。
其他三个名额分别在沪市、西北、湘南。
四厂同时发力分担印刷任务是好事,可惜因为还在实验阶段,连环画印刷过程中能单独成册的效率就降下来。
二印计划500千册任务,还不定要等几年。
据反馈,印刷厂厂长这二印任务还没结束,因为书店催促补货,还想增加印刷量,可惜于新增生产线还要等建厂后。
宋泠:“……”
就,都没人通知一下她这个作者?
唐宝又回来,【按照目前进度,两年内新厂肯定落实,到时候共同发力,很快的。】
宋泠:“……”
宋泠把鸟打飞了。
心里有些生气,当即取消了下一本连环画的合作计划。
等唐建斌出来,宋泠已经稳定好情绪。
她抱着挑选好的连环画结账,唐建斌抢过去拎着。
“表姐,你没看完真可惜了!”
装书的网兜往脖子上一挂,双手握拳乱挥,杂乱无章。
“你现在是不是特向上少林寺拜师。”宋泠四周都是热闹的讨论声,看他点头,伸手摸了摸头,“可惜表姐帮不了你,但能帮你距离拜师更近一步。”
“?”
宋泠领着人去剃头铺子,从背包格子里扒拉出剃头票,让老师傅把仅剩的发茬也给刮得干干净净。
老师傅一听,“刚看完片吧,我就奇了怪了,人家片里也没见几个光头啊。”
最后唐建斌摸了摸光头,对着镜子后知后觉的开始不好意思,硬把宋泠的毛线帽子抢过去戴头上。
宋泠:“……”
时间还早,俩人还是把样板戏的票用了,全程不到一个小时,身边大爷大娘们听得津津有味。
她和唐建斌对视一样,同样的双眼迷茫。
等出来,唐建斌就开始进行自我总结。
“一定是咱们年龄阅历不够,不过我没谈过对象不懂很正常,姐你单相思过,也看不懂吗?”
啪。
唐建斌后脑勺挨了一下。
委委屈屈。
阴天四点多天就有点暗,两人回到家,正好赶上唐志凡夫妻俩走,撞见唐志斌顺手把人抓走。
他们一家子晚上要去伍红霞娘家吃饭。
往年二舅夫妻俩晚上也会回二舅妈家一块聚一聚。
今年因为唐淑佳那事闹的,二舅妈生气,好长一段时间都没理会过娘家嫂子。
晚饭人数骤减,就宋泠和外婆,二舅夫妻俩。
中午的剩菜重新加工热一热,排骨汤也热一热,主食是炸酱面,剩菜成了额外的浇头。
宋泠挑着能吃的素菜,饭桌上问二舅认不认识检修热气片的人。
“我那小院好几年没住人,装修的时候重新接了暖气管道,没用过,不知道好不好使。”
“是要找人看看。”唐外婆看向儿子。
唐志平说:“有,我明天去厂里帮你问问谁空,妈,咱家的要不趁机看看。”
唐外婆没意见。
隔天就有人背着工具箱上门,是厂里专门的维修人员,水、电、暖气各类专人都有。
正好赶上排查暖气,唐家就被安排到第一波。
唐家的排气阀手生锈,要清理,其他问题不大。
宋泠小院里问题复杂点,开半天没感觉到热气,一检查才发现上一次装修工人更换老化管道,不知道为什么挪了暖气片的位置,影响了供热。
调整完又重头检查一边,半天就过去。
开了的暖气就没关,门窗紧闭屋里很快就察觉到热乎气。
唐外婆里里外外逛一圈,不太满意。
“等我回去给你缝个棉帘挂门口,挡风!”
“行,给建斌那屋也缝一个。”
“我去量个尺寸。”
“我帮你!”
后面两天宋泠帮着外婆理线,身体也一点点见好,等棉帘上门后,她也磨着外婆搬回自己家。
唐外婆不舍得,也不放心。
可惜宋泠要上班,再不舍也不行。
宋泠在家修整一天,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正好赶上交流日。
她路过办公楼,隔着老远就听到楼上办公室内传来孔炼气势十足的打气声,“都打起精神来!好好给一组那些老顽固瞧瞧,咱们宋组长凭本事给他们上的一课!”
宋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