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铺前听雨 > 第13章 白大褂与面粉香的交融

铺前听雨 第13章 白大褂与面粉香的交融

作者:十二时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05:15:08 来源:文学城

母亲的认可像给两人的关系上了道实打实的护身符,还是镀了暖光的那种。从前见面要先在楼下反复打气,进门要察言观色,牵手要藏在口袋里,连说话都要斟酌再三,生怕哪句惹得母亲不快;如今不用再这样藏着掖着,不用再担心饭桌上突然冷场,更不用害怕提及“未来”二字时的剑拔弩张。

日子就像温野熬得刚刚好的粥,愈发踏实安稳。清晨温野揉面时,会特意多留一块面团,给陆时衍做个小馒头当早点;傍晚陆时衍下班,不用再绕远路“偷偷”来看一眼,而是直接推门喊一句“我回来了”,就能看见温野端着刚出锅的菜从厨房走出来。

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甜——是温野给陆时衍泡的蜂蜜水的甜,是两人并肩坐在门口看夕阳时,晚风裹着的桂花甜,更是不用遮掩心意、彼此坦然相伴的,藏在烟火里的甜。

陆时衍的急诊科依旧是医院里最忙的地方,电话、急救铃此起彼伏,常常一忙就是十几个小时,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但他渐渐学会了在忙碌的间隙里,偷偷挤点时间给温野——有时是早上刚交完班,站在医院走廊的窗边,拍下天边染着橙红的日出照片,附带一句“早安,今天面馆也要顺顺利利”;有时是午休只有半小时,他也会换下白大褂,快步绕到街角的面馆,匆匆扒完温野特意给他留的牛肉面,听温野笑着讲两句店里的趣事,“今天王大叔又来跟我比掰手腕,结果输了还赖账”;有时是深夜十一点多才下班,浑身疲惫得只想倒头就睡,却还是会绕到面馆,哪怕温野已经收拾好准备关门,他也只想站在门口,看一眼那个在暖黄灯光下低头算账的身影,跟他说句“我回来了”。

温野的面馆也悄悄添了条新规矩——每天早上开门前,他总会多煮一份清淡的蔬菜面,少油少盐,还会卧个溏心蛋,仔细装进保温盒里,托每天早上来买早餐的护士小姐姐捎给陆时衍当早餐。“他总在科室里凑活,要么吃面包要么喝速溶咖啡,对胃不好。”他一边把保温盒盖紧,一边小声念叨,语气里的关切藏都藏不住,连递盒子时,都要反复叮嘱“麻烦你跟陆主任说,趁热吃,别放凉了”。

没过多久,科室里的人就都知道了陆主任和温老板的关系。一开始大家还挺小心翼翼,跟陆时衍说话时都绕着“温野”这个话题,生怕触到什么忌讳;后来见陆时衍偶尔翻看手机,看到温野发来的消息时,眼底会忍不住露出笑意,见温野隔三差五就给科室送些自己做的小点心——葱油饼、糖糕、红豆沙,还特意说“给大家分着吃,辛苦你们照顾陆医生了”,大家也就慢慢习以为常,甚至敢跟陆时衍打趣两句。

“陆主任,今天温老板又给你单独留牛肉面了吧?看你这脚步都轻快了不少!”护士小李端着病历本,笑着跟他打趣。

“陆主任,上次温老板做的葱油饼也太香了,让他多做点呗?我们科室好多人都惦记着呢!”年轻的实习医生也凑过来,眼里满是期待。

陆时衍从不恼,反而会笑着回一句:“想吃自己去店里买,温老板最近忙,别总麻烦他。”嘴上说着“别麻烦”,眼底的骄傲却藏都藏不住。

这天,陆时衍难得准时下班,下午六点就换好了便装。他没直接回家,而是径直往面馆走,刚走到门口,就看见温野正站在案板前,教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揉面。小姑娘是附近孤儿院的,放暑假没人管,总爱来面馆帮着擦桌子、递碗筷,温野看着心疼,就想着教她点揉面的手艺,以后说不定还能帮上忙。

“力道要匀,别太用力,不然面会揉老,也别太轻,面醒不开。”温野握着小姑娘的手,一点点教她揉面的技巧,指尖带着耐心的温度,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他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连脸上沾着的面粉都显得格外可爱。

陆时衍站在门口,没出声,就静静地看着。白大褂的冷冽还没完全从身上褪去,却和面馆里浓郁的面粉香、牛肉汤香奇异地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格外温馨的画面,看得他心里暖暖的。

“陆医生来啦!”小姑娘先抬眼看见了他,立刻松开手,笑着朝他挥手打招呼。

温野回头,看见陆时衍时,脸上瞬间绽开笑容,只是没注意到自己脸颊上沾了点面粉,像只俏皮的花脸猫:“今天怎么这么早?不用加班吗?”

“嗯,今天急诊不算忙,提前交了班。”陆时衍走过去,自然而然地伸出手,用指腹轻轻替他擦掉脸上的面粉,动作温柔得像在触碰易碎的珍宝,“这是教她揉面呢?”

“是啊,这丫头聪明,教一遍就会,比我小时候强多了。”温野笑着揉了揉小姑娘的头发,又转头对她说,“快去把刚才揉好的面放进盆里醒着,等会儿关店了,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糖包,甜滋滋的。”

小姑娘欢呼一声,蹦蹦跳跳地端着面盆去了后厨,还不忘回头跟陆时衍说“陆医生等会儿也吃糖包呀”。

“你啊,就是心软。”陆时衍看着温野的背影,眼底满是笑意,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这孩子来帮几天忙,你还特意教她手艺,还管吃的。”

“这孩子可怜,没爹没妈,能帮一点是一点。”温野拍了拍手上的面粉,凑到陆时衍身边,小声说,“对了,我妈今天给我打电话,让我们周末回我家吃饭,说好几天没见你,想你了。”

“好啊。”陆时衍立刻点头,眼里满是欢喜,“正好我前几天托朋友买了点上好的绿茶,你爸爱喝茶,周末给叔叔带去。”

到了周末,两人拎着东西去了温野家。一开门,温母就拉着温野的手问东问西,从面馆最近的生意好不好,到他有没有按时吃饭、有没有累着,絮絮叨叨的,语气里满是牵挂,待陆时衍也格外亲切,还特意给陆时衍削了个苹果,“小陆啊,最近医院不忙吧?别总熬夜,伤身体。”温父则拉着陆时衍去了书房下棋,两人一边下棋一边聊天,偶尔透过书房的窗户,看一眼客厅里言笑晏晏的温野和温母,嘴角会忍不住露出欣慰的笑意。

吃饭时,温母不停给温野夹菜,也没忘了陆时衍,夹了块炖得软烂的排骨放进他碗里:“小陆,多吃点,你看你这阵子都瘦了。时衍这孩子,从小就闷,不爱说话,也不会照顾自己,也就你能让他笑一笑,还能管着他按时吃饭。以后啊,你们俩互相照顾,好好过日子。”

“嗯,阿姨您放心,我们会的。”温野笑着点头,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陆时衍,对方也正温柔地看着他,眼里的暖意快要溢出来,悄悄在桌子底下握住了他的手。

吃完饭,陆时衍主动收拾碗筷,端去厨房清洗。温野见状,也跟着站起来想去帮忙,却被温母一把拉住了。

“让他去,你坐着歇会儿。”温母笑着拍了拍温野的手,凑到他耳边小声说,“以前他在家,除了看病就是看书,连碗都不碰一下。现在跟你在一起,懂事多了,也有烟火气了。”

温野心里甜滋滋的,像喝了蜜一样,靠在厨房门口,看着那个穿着家居服、系着围裙洗碗的男人。曾经那个只懂数据、病例和急救流程的急诊科主任,如今也会站在厨房的水池边,认真地搓洗碗筷,偶尔还会哼两句不成调的歌,眉眼间的疏离被烟火气一点点磨平,变得温润而柔和。

“看什么呢?这么入神。”陆时衍洗完碗,擦了擦手走过来,伸手在他额头轻轻亲了一下,语气里满是笑意。

“看你啊。”温野抬起头,眼里满是欢喜,“看我们陆大医生越来越有烟火气了,越来越像我家的人了。”

“还不是被你带的。”陆时衍捏了捏他的脸颊,手感软软的,“走吧,带你去个地方,给你个惊喜。”

陆时衍开车带他去了市中心的一家琴行,刚推开门,悠扬的吉他声就顺着门缝飘了出来。温野疑惑地看着他,挠了挠头:“你来这干嘛?你还会弹乐器啊?我怎么不知道。”

“我不会,但有人可能想学。”陆时衍笑着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个包装精致的黑色盒子,递到温野面前,“给你的东西,打开看看。”

温野接过盒子,小心翼翼地拆开,里面躺着一把崭新的木吉他,琴身泛着温润的光泽,琴弦整齐地排列着,还带着淡淡的木头香。他愣住了,手指轻轻碰了碰琴弦,发出清脆的声响,眼里满是惊讶:“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吉他?我都好多年没提过了。”

“上次帮你整理账本,看见你在账本空白处画了个小吉他,猜你大概喜欢。”陆时衍站在他身边,语气带着点小得意,“我问过阿姨,阿姨说你小时候学过几天,后来因为练拳就放下了。以前你忙着开面馆,没时间学,现在日子安稳了,有空了,就可以捡起来学学。”

温野看着那把吉他,眼眶忽然有点热。他小时候确实喜欢吉他,攒了好久的零花钱买了把二手的,结果练了没两个月,就因为要专心练拳,被母亲收了起来,后来也就慢慢忘了。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他只是随手画了个小图案,陆时衍居然能注意到,还记在心里,特意给他买了新的。

“谢谢。”他放下吉他,伸手抱住陆时衍,脸埋在他的胸口,声音闷闷的,却满是感动。

“喜欢就好。”陆时衍轻轻回抱住他,手掌在他背上慢慢摩挲着,“以后你要是不开心了,就弹弹琴解解闷;要是开心了,也可以弹给我听,或者……给我做碗牛肉面。”

“才不呢。”温野忍不住笑了,从他怀里探出头,眼里还带着未干的湿意,“想吃牛肉面,得看我心情,要是你惹我生气了,门都没有。”

“那我争取让你每天都有好心情,天天都能给我做牛肉面。”陆时衍低头,在他眼角轻轻吻了一下,擦掉残留的泪珠。

琴行里的琴声还在悠扬流淌,是指尖划过琴弦的温柔,像晚风拂过湖面,一圈圈漾开。混合着两人的笑声,时而轻快,时而低沉,落在木质的地板上,又反弹到玻璃窗上,温暖而绵长,连空气都变得柔软起来。

白大褂的严谨,是陆时衍刻在骨子里的习惯——急诊室的每一份病历都要字迹工整,每一次诊断都要反复确认,每一次抢救都要分秒必争;面粉香的市井,是温野浸在日子里的日常——凌晨揉面的“砰砰”声,面汤沸腾的“咕嘟”声,熟客进门的“来碗牛肉面”,热闹又踏实。看似一个在云端与时间赛跑,一个在人间与烟火为伴,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却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像温水融盐般渐渐交融。

陆时衍学会了在忙碌中惦记烟火——值完夜班,第一时间不是补觉,而是绕到面馆,看看温野有没有按时吃早饭;手术间隙,掏出手机发句“今天降温,记得加件衣服”;甚至在科室备了小保温箱,专门装温野托人送来的热汤。他不再只被数据和病例填满,心里多了牵挂,多了烟火气,多了“下班回家”的期待。

温野学会了在琐碎中期待陪伴——揉面时会想着“陆时衍今天会不会来吃午饭”,收摊时会对着门口多望两眼,算账时会在空白处画个小吉他,想着等陆时衍来了给个惊喜。他不再是一个人扛着面馆的起早贪黑,不再是遇事只能自己憋着,心里多了盼头,多了依靠,多了“有人等我”的踏实。

琴声还在继续,笑声也没停歇。两种人生,一冷一暖,一刚一柔,就这样紧紧贴在一起,成了彼此最舒服的模样。

就像温野每天清晨熬的牛肉汤,天还没亮就要起身,把前一晚泡好的黄牛肉切成大块,冷水下锅焯去血沫,再用温水反复冲洗干净,连骨缝里的杂质都要细细挑出来。砂锅里注满清水,放入姜片、葱段和秘制的香料包,大火烧开后,必须立刻转成最小的火,让汤面只保持着细微的、不易察觉的小泡泡,一点点煨煮。

时间是最好的调味剂,从凌晨的星子未落,到晨光爬上窗台,三四个小时里,不能急,不能掀盖,要让牛肉的鲜、骨头的香、香料的醇,慢慢渗进汤里,把每一滴水都熬成琥珀色,入口先是温润,再是绵长的鲜,咽下去后,连喉咙里都留着暖意,这才是最醇厚的味道。

他们的感情,也像这锅牛肉汤。没有轰轰烈烈的告白,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却在柴米油盐的琐碎里,在日复一日的相伴里,慢慢熬煮。是温野记得陆时衍胃不好,每天留一碗热粥;是陆时衍知道温野怕黑,再晚下班也要绕回面馆接他;是温母生气时,两人一起耐心解释,不互相埋怨;是日子顺当时,一起笑着规划未来,不骄不躁。

那些惦记藏在“记得你爱吃”“别太累”的叮嘱里,那些包容落在“没关系”“我懂你”的眼神里。时光一天天过去,感情也一点点沉淀,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坦然相伴,再到如今的不可或缺,像阳光落在身上,像热汤暖到心里,成了彼此生命里最温暖、最踏实的底色,再也分不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