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偏不逢春 > 第5章 晚自习

偏不逢春 第5章 晚自习

作者:璟竹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14:35:02 来源:文学城

“姥姥!我回来啦。”姜忆推开家门,一股熟悉的、温暖的食物香气立刻扑面而来,是她最爱的菜系。

“好香啊~”

她一边弯腰换鞋,一边朝屋里喊道。

“囡囡回来啦!来洗个手很快就可以吃饭了。”

姥姥系着那条洗得有些发白的碎花围裙,从厨房里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西红柿鸡蛋汤。

“好。”

“饿了吧?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姥姥盛了满满一碗米饭递给她。

姜忆接过饭碗,热气熏得她眼眶有点发酸。一天的疲惫,似乎在这一刻都被这熟悉的饭菜香驱散了。

她夹了一筷子脆嫩的小白菜,含糊地应着:“嗯,都挺好的。”

姜忆放下筷子,语气轻松自然的说道:“姥姥,跟您说个事。学校从下周开始,晚上增加了两节自习课,专门针对即将高三的学生,老师会来讲重点难点。”

姥姥夹菜的手顿了顿,抬头看她,眼神里带着询问。

姜忆继续说:“现在学业紧,我想着把拉下的知识补充一下。就是以后晚上回来得会更晚一些了。”

姥姥沉默了片刻,轻声说:“学习要紧,姥姥知道。就是晚上回来,路上一定要小心,跟同学一起走,别走黑路。”语气里满是担忧。

“我知道的,您放心。”姜忆连忙点头。

“知道就好!来多吃一点肉,长身体。”

吃完饭,姜忆抢着收拾了碗筷,拿到厨房清洗。水流哗哗的,她看着窗外的夜色,远处居民楼的灯火次第亮起,像散落的星辰。

暮色渐深,教学楼里大多数教室已经熄灯,只有高三和高二几个重点班的窗口还亮着白炽灯冰冷的光。

姜忆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走进指定教室,里面已经坐了不少埋头苦读的同学,气氛安静得只剩下笔尖摩擦和书页翻动的声音。

她习惯性地走向好友常坐的角落位置,刚放下书包,才猛地想起方伊容今天请假了。心里正有点空落落的,教室门又被推开。

许时然单肩挎着背包,穿着一件深灰色的连帽卫衣,身影挺拔地出现在门口。

他的目光在教室里扫了一圈,掠过那些三三两两坐在一起的熟悉面孔,最后,定格在那个独自坐在角落的身影上。

他几乎没有犹豫,径直走了过去,拉开姜忆旁边的椅子,动作自然地坐了下来。

“这么巧。”他低声说,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姜忆的心跳漏了一拍,握着笔的手指微微收紧,面上还是维持着平静,点了点头:“嗯。”

晚自习的第一节课相安无事,两人各自做着习题,互不打扰。只有偶尔姜忆遇到难题蹙眉时,陆淮安会瞥一眼。

第二节上课铃响,负责晚自习的物理老师走上讲台,敲了敲黑板,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同学们,今晚我们不做题了,来个小组实践。两人一组,合作完成这个光学实验,并撰写分析报告,下课前交上来。”老师说着,指了指讲台上摆放着的几套光学实验器材,“老规矩,自行分组。”

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桌椅挪动和低声交谈的声音,同学们迅速开始寻找自己的搭档。

姜忆心里“咯噔”一下。方伊容不在,她在这个临时组成的晚自习班里,几乎不认识其他人。她有些无措地看向四周,看到大家都很快组好了队,只剩下她,还有……她下意识地瞥向身旁的许时然。

他好像一点也不着急,好整以暇地靠在椅背上,指尖转着笔,目光淡淡地看着那些忙碌组合的同学,仿佛在等待什么。

老师环视一圈,看到了落单的姜忆和似乎也还没找到组员的许时然,便用手点了点他们这个方向:“姜忆,许时然,你俩一组吧,刚好。”

“好。”许时然几乎是立刻应了下来,声音平稳。

姜忆也只好跟着点了点头。

实验器材被分发到每组。他们的任务是利用透镜和光具座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操作需要一个人稳定透镜和光屏,另一个人调节物距、观察成像并记录数据。

“我来记录数据吧。”姜忆主动拿起了笔和记录纸。

许时然没说什么,开始动手组装光具座,调整透镜的位置。他的手指修长灵活,摆弄起那些精密部件显得驾轻就熟。

“物距调到50厘米。”他低声说,一边缓缓移动光屏。

姜忆凑近些,仔细看着光屏上模糊的光斑逐渐汇聚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倒像。“成像清晰了!”她小声提示,同时在本子上记下数据。

“嗯。”许时然应了一声,继续调整。两人离得很近,她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薄荷的味道,混合着一点夜晚微凉的气息。

实验进行得很顺利,他们默契地一个操作一个记录,偶尔有需要讨论的地方,也是压低了声音快速交流。

“你觉得这个数据准确吗?”姜忆指着记录纸上的一个数值,微微蹙眉。

许时然俯身过来看,他的肩膀几乎要碰到她的。他盯着数据看了几秒,手指点在上面:“这个点可能有点偏差,再测一次这个位置吧。”

他的呼吸轻轻拂过她的耳畔,带来一丝微痒。姜忆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耳根有些发热,赶紧集中精神,重新调整仪器。

终于,所有数据测量完毕。姜忆开始整理报告,许时然则在一旁安静地看着,偶尔在她停笔思考时,补充一两个关键的专业术语。

当姜忆写下最后一个结论句,放下笔时,距离下课还有几分钟。她轻轻舒了口气。

“写完了?”许时然问。

“嗯。”她把报告递给他看。

他接过来,目光快速扫过,点了点头:“没问题。”

下课铃适时响起。同学们开始收拾东西,喧闹声再次充斥教室。

姜忆一边收拾书包,一边想着该如何为这次意外的合作道谢。却听见许时然的声音在旁边响起,语气随意得像是在讨论天气:

“以后晚自习,要是你同桌请假了,我们可以固定一组。”

姜忆收拾书本的动作顿住了,抬起头,撞进他看似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期待的眼眸里。

窗外的夜色浓重,教室的灯光在他眼中映出细碎的光点。她看着他,几秒钟的沉默,却仿佛被拉得很长。

终于,她轻轻点了点头,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好。”

教学楼里瞬间涌出嘈杂的人流,谈笑声、告别声、自行车铃声响成一片,驱散了之前的寂静。

姜忆和许时然随着人流走出教学楼。春夜的微风带着凉意,吹散了埋头书本的沉闷。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长,又缩短,交错在水泥路面上。

“没想到你对光学实验也这么熟练。”姜忆想起刚才默契的配合,忍不住开口,语气里带着真实的惊讶。她不知道他成绩如何,但今天看到他对实践操作展现的游刃有余,似乎他的成绩很不错。

许时然双手插在卫衣口袋里,步伐不紧不慢地跟在她身侧。闻言,他侧头看了她一眼,路灯的光线在他眼底流转,显得有些深邃。

“小时候拆过不少东西,”他语气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家里的闹钟、收音机,甚至我爸一块不戴了的旧手表,都被我拆开研究过透镜和齿轮。”

姜忆微微睁大了眼睛,很难把眼前这个挺拔沉稳的少年和那个蹲在地上拆解闹钟的小男孩联系起来。她想象着那个画面,嘴角不自觉地带了点笑意:“然后呢?装回去了吗?”

“大部分装不回去,”许时然耸耸肩,像是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小事,“挨了不少骂。”

他的坦诚让姜忆愣了一下,随即轻笑出声。笑声清脆,融在夜色里,显得格外清晰。许时然看着她弯起的眉眼,嘴角也几不可察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两人说着话,不知不觉走到了校门口的公交站台。等车的学生不少,显得有些拥挤。

“你坐哪路?”许时然问。

“17路。”姜忆指了指站牌。

许时然抬头看了看站牌,又看了看远处驶来的车辆,点了点头:“嗯。”

没过多久,17路公交车拖着笨重的身躯,亮着昏黄的车灯,缓缓进站。人群开始骚动,向前涌去。

“车来了,那我先走了。”姜忆朝他挥挥手,随着人流走向车门。

“路上小心。”许时然站在原地,看着她纤细的背影被人群裹挟着上了车。

公交车门“嗤”地一声关上,发动,缓缓驶离站台。许时然看着那辆载着她的公交车汇入车流,尾灯在夜色中逐渐模糊,这才转身,走向与公交站台相反的方向,拐进了学校附近的一个停车场。

片刻后,一辆线条流畅、颜色低调的黑色跑车驶出停车场,悄无声息地滑入车道,不远不近地跟在了那辆17路公交车后面。

夜间的道路不算拥堵。跑车保持着平稳的速度,始终隔着几辆车的距离,像一个沉默的守护者。

车窗降下少许,晚风吹动着许时然额前的碎发,他的目光透过前挡风玻璃,牢牢锁定着前方那辆庞然大物。他知道,她就在那里面,或许正戴着耳机听歌,或许靠着车窗打盹,就像无数个普通的放学夜晚一样。

公交车停停走走,乘客上上下下。许时然的车也随着它的节奏,时而放缓,时而启动。他没有超车,只是耐心地跟在后面。

大约过了二十分钟,公交车在一个巷子附近的站台停下。许时然将车缓缓停在马路对面一棵大树的阴影下,熄了火。

他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从后门跳下车,背着那个看起来沉甸甸的书包,快步穿过马路,走进了那个小巷子。

巷口那盏不算明亮的路灯,将她的身影勾勒得清晰了一瞬,随即又被夜色吞没。

他坐在车里,没有立刻离开。目光投向那个昏黄路灯下的小巷,又静静地坐了几分钟,他才重新发动车子。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调转方向,汇入主路,朝着自己租住的公寓驶去。

夜色更深了。城市的霓虹在车窗外流淌,像一条彩色的河。许时然握着方向盘,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有眼底深处,残留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安心。

而已经回到家的姜忆,放下书包,接过姥姥递来的温水,走到窗边喝水。月光洒下大地,小院像裹着一层薄薄的银毯,明亮而温暖。

她不知道,在这个看似平凡的春夜,曾有一束目光,为她亮起,也为她停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