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陪夫郎流放琼州 > 第23章 不让卖糖

陪夫郎流放琼州 第23章 不让卖糖

作者:李飞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4:01:46 来源:文学城

柴玉成又追问这几个波斯人,有没有卖东西,赵良连忙道:

“确实卖香料,小的本想买些回来给郎君看看,但是……太贵了。”

一两银子才半两香料,他们身上只有柴玉成发的每人二百大钱,应急用的。柴玉成笑笑表示没事:

“明日你替我去送点砂糖给他们尝尝,说我这里有大买卖做,请他们到客栈里来。”

一夜无话,柴玉成他们在客栈里吃了海鲜粥,正要出去重新再摆摊卖砂糖,就见客栈门口进来两个人,一个中年人留着胡须,穿着丝绸,另一个年轻人一见他们就扬声说话:

“就是他们!昨日在黄铜街上摆摊卖糖的。”

柴玉成还在慢悠悠吃饭,他身边几个汉子都站了起来警惕看着两人,这两人来势汹汹不像好人。

那中年人扫视一圈,最后把目光落回到柴玉成身上,另外几个汉子脸上都刺着“罪”字一看就是家奴:

“这位郎君,你可是昨日在街上卖糖的人?我是海县油盐铺子的掌柜,我叫王怀,我们王氏油盐铺子在海县各镇上都有……”

柴玉成放下勺子,笑了笑:

“王掌柜,不知这次前来所为何事?”

“八十文,郎君的砂糖我都包了,也不用你们辛苦摆摊。”

柴玉成挑眉:“八十文我们连路费都挣不回来啊,这可是上品砂糖,运到岭南道三百文起步。八十文卖给您,您又要多少文转手卖给百姓?”

王怀见面前的年轻人有些不识好歹,他沉了沉脸,也不多说:

“我们王家世代在海县行商,你们不过是过路商人,还是不要得罪王家的好。若是八十文不卖给我们,今日,你们一两砂糖也卖不出去!”

“嚯。”柴玉成啧啧两声,这老头想得倒美。

赵良他们也不是吃素的,纷纷站着对那王掌柜怒目而视。

柴玉成站起来拦住他们,朝着王掌柜递出一张小纸片:

“这是临高糖厂的地址,你想要卖临高的砂糖,自去那儿买就行了,都是百文一斤。你用船贩过来,自己再挣也简单。我就带了百斤砂糖,不够你卖的,何况我还要去儋州和陵水。”

王怀拿着那张小纸片,纸片上确实写着“临高制糖厂,临高县城东街”,他一时间也有点反应不过来——这人怎么不按常理乖乖把砂糖低价卖给他,或者迫于王家压力离开啊?

柴玉成还接着说:

“您到糖厂去,还可以要更精细的糖霜粉,买就二百文上下,你再高价四五百文卖给海县的有钱人、高官、地主之类的,你们铺子不是挣多啦?您别光指着我一个人看了,既然您不让我卖,我今天就不卖了。”

赵良他们立刻急道:“郎君!”

他们可是从许昭别将那儿听说了,把他们买下的钟公子不是别人,正是之前的十三皇子!柴玉成既然跟着钟公子做事,怎能受此屈辱?!这个姓王的不过是个地头蛇。

王怀有些犹豫,他拿着纸片,犹豫片刻,还是匆匆走了。他要找人去临高一趟,看看是否真的有这么便宜的好糖。

柴玉成见几个大汉都要急眼了,他解释道:

“我们不卖,我们送。赵良,你先给那波斯人送了,我们来打包些,我教你们。”

来的时候,柴玉成特意带了许多印着“临高砂糖”的黄纸,每张纸包个一两、半两的砂糖,把字露在外头,他们包了半个时辰就差不多有五六十包。

“行,和你们说的广告语都记住了吧?”

赵良严肃地点头:

“临高砂糖,百文一斤,免费品尝,有意可往临高选购——”

“对咯,特别是客栈酒楼点心店,都要送到位。咱们分几路,不用怵他们王家,我们明日就走了。要是有人不相信,就当场拆开尝尝。”

五个汉子才想到柴玉成这一招釜底抽薪,反正他们最终的目的不是来海县卖手头的砂糖,而是要让海县人知道临高有这么一种便宜好吃的砂糖,让海县人自己去临高买!

真像柴郎君说的那般,宣传得到位了,那么王怀想要独占卖砂糖的事,就不会发生。

柴玉成一边走一边送,大家都奇了:

“小伙子,你这糖,果真送了?”

“当然了,大娘,我们临高砂糖就这么好,下回有机会,到了临高,一定要去买些砂糖回来!”

当然还有蜜饯、点心的小摊主,拿到砂糖都是沉思,想着从海县到临高成本几何,买临高的砂糖能不能挣得更多。

一路下来,连路过奔跑的小孩嘴里都念叨:

“临高砂糖,真正的好糖!百文一斤,免费品尝!”

柴玉成还真在市场里看见卖甘蔗的了,并不是黎族,是汉人,应该是秋天种下的,如今开春了刚好成熟。一问价钱,一文一根,他都收了,这汉子似乎还有不少存货,柴玉成都让他搬到他们住的客栈里暂放,也给他留下了一张临高糖厂的名片:

“我们那儿的糖厂收甘蔗,比你卖得还贵,两文钱一斤,你要是还有甘蔗,也可以自己送去。”

他们忙活了一整天,赵良回来说波斯人晚上过来要和柴玉成见面商谈。

刚吃完晚饭,三个波斯人就来了,领头的那个叫穆萨多,两个手下卑路斯、沙普尔,令人惊讶的是穆萨多居然会说大夏朝的官话,虽然有点不太流畅,但意思都很明了:

“柴郎君,谢谢你的砂糖——有什么生意可以做?”

柴玉成轻敲桌子,穆萨多说他们会在琼州岛呆上几个月,一直等待手头的珍珠货物收齐再走,他笑笑:

“不知你们带来的货物里,可有琉璃?”

“琉璃?是何物?”

柴玉成心中一喜,具体描述起琉璃的样子,在华国的唐代中后期正是波斯等西亚地区运来的琉璃产品,在贵族中受到追捧。可如今,他们居然还没到能够生产琉璃的地步!那他岂不是可以抢先一步,先生产玻璃,反向卖给波斯人?

听了柴玉成描述,穆萨多两眼放光:

“世上真有这样精美的器具,真神保佑!那我们一定会买!”

“不止有琉璃器具,我们临高还产苏木染料,极其红的纯正染料,要是贩卖到你们波斯,你们获利可就数不胜数了啊!”

“不仅如此,今日送你们的砂糖,临高糖厂也在大批次生产,还有更适合贵人的糖霜,都是适合远距离运输的好东西。”

穆萨多激动了好一会,与后面站着的两人耳语了几句,他才平静下来:

“柴郎君说的,都很好,可是……我们没有看到!我们波斯人不做没有的事,你没让我们看到。”

柴玉成笑着点头,可不是嘛,他这可是空口画大饼:

“三个月后,你们到临高来,我保证糖厂、琉璃厂和染料厂存货,都卖给你们,如何?”

那人一愣,没想到柴玉成只是要求这些。柴玉成大手一挥:

“我也不要多,五十两定金,就当是交个朋友。穆萨多,这是临高县令给我的信物玉佩,我也抵给你。到时候你拿着这玉佩来找我,我们便做生意。我全家都在临高,我与临高县令更是好友,如今我正要去往儋州县,要不然也可护送你们一块去临高提前看看砂糖。你们拿着这玉佩去糖厂谈价格,还能再低些。”

穆萨多一喜又一皱眉:

“我们两个月内都不可能离开海县,要等人送上好珍珠来。”

柴玉成料定了如此,又几番劝说,穆萨多果然心动。不为别的,就为柴玉成送给他们这么细腻的糖,他们还没在别的地方见过,五十两银子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

两人约好在明日柴玉成离开前,找人写一份文书。这下换成柴玉成问他们有没有带来的新物:

“什么都好,我这人就好个新奇。”

他们也毫不含糊,当即就要带柴玉成去他们落脚的船上看:

“我们的货物太多,要看你有没有钱。”

柴玉成嘿嘿一笑,钱他还真不多,就走的时候在钟渊那儿支取了几百两银子,但是没事啊,以他犀利的目光肯定可以捡漏。

他是真心赞叹他们的能力:

“早就听闻波斯人在海上勇敢无畏,不知几位到底经历过多少国家?”

想当初他们只是从雷州半岛到临高,就在海面上遇到了龙卷风,而从波斯到海南海上航行肯定要好几个月,这真是靠运气和血汗在挣钱。

穆萨多哈哈笑着,和后面两人都对视一眼,显出骄傲的神色:

“我们经历十多个国家,大夏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南海诸国、天竺……”

柴玉成立刻赞叹,情绪价值给得满满的,即使是他身后跟着的几个严肃脸汉子也很是惊讶。等他们到了波斯人的船舱里,那才叫开眼界:

珍珠、宝石、玳瑁、珊瑚、香料、鱼干、果干……几乎堆满了船舱。

要不是柴玉成有这么大的买卖和他们做,他们也不会打开船舱欢迎人,船舱里点着油灯,不少地方都亮闪闪的,他们还收集了许多大夏的瓷器。

柴玉成咋舌,真想回家问钟渊多要点钱……这里面肯定有他要的东西。

他先问了最贵重的香料,有沉香、龙涎香,都是按两卖的。柴玉成知道这些沉香都是他们从东南亚收来的,问他们有没有在岛上收到过沉香,他们还反问他岛上居然有沉香?

柴玉成把这事记在心上,又看别的,他指着一些泛黄的饱满颗粒,又闻了闻着熟悉的辣味:

“这是什么香料?”

“柴兄弟,这是我们的调料黄椒子。我们想卖给县里的大户,他们都说不好吃,不要。”穆萨多遗憾地摇摇头,“这生的黄椒子拿回去烘干、剥皮、碾碎,放在肉里,才香呢。”

柴玉成又尝了一小粒,有些确定了,这东西是胡椒!他问了问价,穆萨多喜出望外:

“你真要买?你们大夏人都说不好吃呢,还是你有眼光。这箱子都堆了好久了,二十两银子你拿走吧,正好腾出空来装珍珠。”

柴玉成差点按捺不住扬起的嘴角,嘿嘿,这不就捡漏成功了?

柴玉成:捡漏捡漏,通通捡漏!![加油][加油]

下一章入v了哦,推荐一下俺的预收《首辅的猎户夫郎》科举基建文,感兴趣的小可爱们点点收藏吧~

大学刚毕业的楚明安穿成了大文朝坳背村的楚明安,因为多年考不上秀才投水刚被人救起来。

楚明安:行,那我干别的总能活下去吧。

结果他种地是草盛豆苗稀,打猎是被野猪追着满山跑,原身真是除了考试什么也不会。

楚明安:……我甚至连考试也不会了。

正巧这时盛家村的盛景,那位曾经救他于野猪口的哥儿,居然要招赘婿,他彪悍性格又是猎人,二十还未成婚,再不成婚就要被官府惩戒直接官配。

楚明安:他会吃软饭!他就爱吃软饭!他愿意啊!那日相见后就魂牵梦绕来着!

但……没有一口软饭是能白吃的。

盛家被县里衙役吸血欺负,盛家汉子和楚明安更是有可能要因为西北战事被征兵。

楚明安咬咬牙:行,继续科举!

等他考上秀才、举人,要让盛家人平平安安的,他也能和夫郎过安心日子。

后来,人们都说一代首辅楚明安的科举之路,就是从吃软饭开始的……

他曾去西北,将西北治理得胡人丝毫不敢侵犯,连他的夫郎也居然破格拜将。

他还曾代帝出使,开辟了一条路上商路,无数金银从商路进入大文。

他是帝师,简在帝心,一代纯臣,为大文朝开启了长达百年的盛世之治。

*科举 朝堂 基建文

*年下腹黑狗狗攻x人夫清冷受

*攻宠受,受宠攻!受的前后变化会大一点~

*少量生子,攻的金手指就是脑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不让卖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