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王府的府兵叠起人墙堵在府门口,以身家性命捍卫贤王安危,饶有“想带走贤王,先从我们尸体上踏过去”的气势。
面对忠心耿耿的府兵,荣嫣心里没有一丝波澜,甚至目光愈发冰冷。
空气中充斥着战火硝烟的味道,争斗一触即发。
荣嫣不愿伤及无辜,看着对面那些府兵,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皇上派三司查案,谁胆敢阻拦便是抗旨不尊。反抗那便是谋反,株连九族,你们可要想好了在做决定,克忠职守需不需要搭上全族性命。”
这话说得严重,却也无半句虚言。
自己死也就死了,提到株连九族,那些府兵心里开始动摇,面露犹豫之色。
他们参军,为得是领银子贴补家用,运气好还能博个大好前程,就算死了,还有丰厚的抚恤金留给家人。
倘若这差事拖累家人,甚至拖累全族人,谁又能心甘情愿、舍生取义去保护一个不相干的人呢?
有人气恼道:“我们是贤王府的府兵,职责是保护贤王安危,武安侯想要我们性命拿去便是,何必以谋反之罪威胁,此乃小人之举。”
荣嫣面部肌肉抽了抽,眼睛微眯,忍着怒气道:“到底本侯是小人,还是贤王是小人,你们自己心里不清楚吗?”
他楚君烨表面谦谦君子,背地里干得那些腌臜事,每一件都很小人,为世人所不齿。
荣嫣失去耐心,挥手道:“攻。”
卫家军得令,冲上前,双方交战在一起,一时间血流成河,尸体遍地,这场小规模战争以卫家军胜利而告终。
当荣嫣踏进楚君烨书房的时候,那厮依旧端坐在书案前,垂眸看书,丝毫不见慌乱。
荣嫣一剑挑飞他手中书卷,怒道:“贤王派人刺杀本侯的时候,没想到会有今天吧?”
楚君烨讽笑一声,搓了搓手指,慢悠悠抬起头,迎上荣嫣愤怒的目光,不疾不徐地说道:“杀你是本王瞧得起你,是因为你挡了本王的路,即便失败了又能怎样?本王是皇子,天家血脉,皇上不会杀本王泄愤,而你,终有一日会死在本王手里。”
“你……”见楚君烨这副恬不知耻的模样,荣嫣大开眼界的同时,气得不知说他什么好,怒道:“执迷不悟。”
“不是要擒拿本王吗?”楚君烨徐徐起身,伸出双手,无所谓道:“武安侯请吧。”
她活了两世,从未见过犯错之后仍旧觉得理所当然的人,她气得面红耳赤,身子越过书案,一把抓住楚君烨的衣领,一巴掌扇过去。
“啪”地一声脆响,楚君烨嘴角见了血丝,不可置信地瞪圆眼睛。
竟然有人敢动手打皇子耳光!
“这一巴掌是替楚君泽打的,他身中一箭,余毒未清,一巴掌算是便宜你了。”未及他反应过来,荣嫣照着另半边脸,又是一巴掌甩过去,咬牙切齿地说道:“这一巴掌是替本侯自己打的,贤王要杀本侯灭口,那咱们就是敌人,也别整那些虚的了,日后见面按照敌人的方式相处,看谁先弄死谁。”
上一世楚君烨是皇帝,她驻守边关很少回京,不参与朝政,并不了解楚君烨为人。
这一世知道楚君烨是这个德性,于公于私都不能让他上位,一个心狠手辣的皇帝监国,天下苍生会是何等疾苦。
楚君烨被两巴掌击垮自尊,敛去文质彬彬的书生气,眼底闪过怨毒的芒色,恨不得将眼前之人撕碎。
他抬手去扯荣嫣的头发,荣嫣有功夫在身,反应迅速,抬手扣住他的手腕顺势旋转,一个擒拿将人摔到书案上。
实木书案顷刻间段成两节,咔嚓一声。
门外众人竖起耳朵聆听房内声响,只要武安侯发出一声惨叫,他们便会踹门而入。可喊叫之人好像是贤王,大家皆按兵不动。
天塌人不怒的楚君烨,终于被荣嫣气得脸色大变,暴躁大喝:“卫子安,你是不是想死?”
荣嫣死死按住楚君烨,嘴角勾出一抹讽笑,“本侯死不死,不是三殿下做主吗?想杀便杀,想算计就算计,本侯也是身不由己啊。”
对方像个女人似的胡搅蛮缠,什么打人不打脸,士可杀不可辱那些规矩一条也不遵守,上来直接扇耳光,楚君烨都不知如何反击。
打也打不过人家,耍无赖也敌不过人家,楚君烨干脆闭上眼睛,眼不见心不烦。
荣嫣顺利把人捆起来,扔出门外。
众人看到一道影子飞了出来,摔在地上,皆瞪圆了双眼,暗道:武安侯真狠,连王爷都不怕。
荣嫣立在书房门口,一身戎装威严不可侵犯,喝道:“带回大理寺关押,待皇上亲自审问。”
武安侯发怒,手下士兵各个胆寒,麻溜地动手,拖着贤王离开。
“卫子安,本王记住今日之耻,来日定当加倍奉还。”楚君烨歇斯底里地大喊,“本王一定要亲手宰了你,以泄心头之愤。”
“呵。”荣嫣自言自语道:“想杀本侯,那就要看贤王殿下有没有这个机会了。”
这次入狱,给皇上留下不好的印象,楚君烨从此与皇位无缘,想东山再起都难,哪有实力对付手握重兵的荣嫣?
府外那几位高官,看到贤王如此狼狈,面露震惊,心中对年纪轻轻的武安侯生出几分敬畏来。
这么厉害的人物,还是不要招惹为好,免得武安侯火气一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掌嘴,届时颜面何存。
刑部尚书贺威:武安侯恐怖如斯。
大理寺少卿冷易迟:这个武安侯不好惹。
御史大夫李宗隐:娘唉,侯爷殴打皇子,此事要不要上报啊?不上报得话那是欺君之罪,上报的话会得罪武安侯……
想来想去,李宗隐决定不报,还给自己找了个恰当的理由。
武安侯奉命前来抓人,贤王拒捕反抗,打斗中难免有肢体接触,受伤在所难免。
如此一来,即撇清了欺君之罪,又不用得罪武安侯,这个主意真好。
李宗隐真想为自己的聪明才智鼓掌。
几人心照不宣,谁也没提贤王挨打一事。
荣嫣出了心头这口恶气,心情大好,策马回到武安侯府等消息。
本侯倒要看看老皇帝偏向哪个儿子。
翌日早朝,荣嫣按惯例出席,不出所料,御史大夫李宗隐当着群臣的面参了贤王一本。
李宗隐高举朝笏,调理清晰,有条不紊地细数贤王楚君烨四宗罪,“贤王空有其表,沽名钓誉,欺骗世人,德行有亏。”
“罔杀功臣之后,实属危害江山社稷之举,这是其一。枉顾伦理纲常,残杀手足,为世人所不容,这是其二。拉拢大理寺卿为己所用,结党营私,这是其三。综上所作所为,皆为权利,有谋反之嫌,这是其四。如若放任不管,日后为所欲为,恐有杀君弑父那一天,皇上不可不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