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女帝与她的心理师 > 第9章 除夕夜宴

女帝与她的心理师 第9章 除夕夜宴

作者:谢凝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6 22:58:44 来源:文学城

南雍的雪下得矜持,绒絮般的雪花尚未完全覆盖住朱墙碧瓦,便被宫人们迅速扫去,露出洁净平整的宫道。

除夕之夜,皇宫之内灯火通明,恍如白昼。壮丽的含元殿更是笙歌鼎沸,暖香馥郁,驱散了严冬的寒意。

御座之上,皇帝陆天祈面带笑意,看着殿中翩跹起舞的教坊司舞姬。她们身着彩绣辉煌的舞衣,随着悠扬的丝竹声旋转腾挪,水袖翻飞间,勾勒出一派太平盛世的绚丽图景。百官依品阶列坐,觥筹交错,表面上尽是一团和气。

陆羡初坐于御座下首左侧最为尊贵的位置,一身玄色绣金凤纹宫装,衬得她面容清冷,姿仪端华。她唇边噙着恰到好处的浅笑,目光偶尔掠过舞池,但更多的注意力则放在身侧瘦小的身影上——她一母同胞的妹妹陆羡南。小公主看上去有些精神不济,眼底还带着淡淡的乌青。

凌澜如影子般静立在陆羡初身后不远处的阴影里,时刻保持着警觉。

一曲舞毕,舞姬们翩然退下,殿内响起一片应景的喝彩声。皇帝显然心情颇佳,多饮了几杯,面泛红光。

就在这时,兵部侍郎李崇起身,面向御座深深一揖:“陛下!今日除夕佳节,四海升平,万物欣荣,实乃陛下仁德感天所致。臣等沐浴圣恩,感激不尽!”

一番例行的歌功颂德之后,他话锋陡然一转,声音也拔高了几分,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激昂:“然,臣每念及北地故土仍在伪朝窃据之下,无数雍朝子民仍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便觉寝食难安!我大雍南北分裂已近百载,祖宗基业未能一统,实乃我等臣子之耻!如今天佑我南雍,国库渐丰,军备日盛,正是一雪前耻,光复河山之时!臣恳请陛下,圣心明断,早定北伐大计,完成统一大业,则天下幸甚,万民幸甚!”

此言一出,原本喧闹的大殿骤然安静了一瞬。丝竹声不知何时停了,所有目光都聚焦到了殿中的李侍郎和御座之上的皇帝身上。

北伐这个敏感的话题,终于在这歌舞升平的除夕夜,被抛到了台面之上。

皇帝陆天祈抚着须,脸上的笑意淡去了几分,沉吟片刻,方才缓缓开口:“李爱卿忠心可嘉,赤诚可表。北伐一统,乃朕之夙愿,也是先皇之遗志。”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众臣,“不过,北伐关乎国运,须从长计议,周密准备,未有万全之策,不可轻启战端。”

皇帝的态度,一如既往的持重,既肯定了北伐的正当性,又强调了谨慎的必要。

这时,睿王陆羡之率先站了起来。他先是向皇帝行了一礼,然后面向李侍郎,语气温和,甚至带着几分悲悯:“李侍郎所言,虽是忠君爱国之思,但是不是过于急躁了?”

他转向皇帝,言辞恳切,“父皇圣明。兵者,实乃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北伐绝非小事,需天时地利人和。近年来我国虽国力有所恢复,但连年安置边境灾民、兴修水利,亦耗损大量钱粮。北地苦寒,地形复杂,一旦开战,旷日持久,国库耗费甚巨,若稍有差池,恐伤及国本。”

“依儿臣之见,不如继续休养生息,缓图北进,待国力鼎盛,北雍内部生变之时,再行雷霆之举,方为万全之策。”他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处处彰显仁爱与持重。保守派的丞相张铭勋略点了一下头。

赵王陆羡明闻言,却发出一声毫不掩饰的嗤笑。他豁然起身,身形魁梧,带着一股武人的悍厉之气,声音洪亮地压过了睿王:“皇兄此言,未免太过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岂不闻‘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北雍如今朝局动荡,几个皇子争权夺利,正是一片混乱之时!此乃天赐良机,岂能错过?”

他转向皇帝,抱拳道,语气激烈:“父皇,儿臣以为,当立即着手整顿军备,筹措粮草,招募勇壮,待春暖后便可挥师北上!以我南雍锐士之勇,父皇之神武,必能势如破竹,一举统一大雍!届时,父皇之功业,必将超越历代先皇!”

他的话语充满了煽动性和对战争的狂热,仿佛胜利唾手可得。

两位皇子,一个略显保守,一个则过于激进,殿内群臣窃窃私语,目光闪烁。

老皇帝将群臣的言行看着眼里,右手食指不动声色地点了一下身前的桌案,“初儿怎么看?”

陆羡初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起身。她姿态从容,先向御座微微一福,然后目光平静地扫过睿王与赵王。

“父皇。”她的声音清朗如玉磬,不高不低,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大皇兄体恤民力,仁爱为怀,所言不无道理。二皇兄锐意进取,志在收复失地,其心赤诚,亦堪嘉许。”

注意到两位皇子微微颔了首,随即话锋微转,“但儿臣以为北伐大业,关乎国本,非匹夫之勇,亦非空谈可成。当务之急,非急于求战,而应稳扎稳打,做好万全准备。”

她略一停顿,目光变得锐利而深邃,“首先应继续推行富国强兵之策,鼓励农耕,发展商贸,此乃北伐之根基,无根之木,无水之萍,岂能长久?其次,应加强边境建设,固我防线,操练精兵;再可遣细作、派商队,深入北境,绘制山川详图,探明军政虚实,更可散播谣言,分化其君臣,拉拢其失意贵族,此所谓‘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她一席话,有理有据,策略兼备,殿内许多务实派和中立大臣闻言,不禁暗自点头。

她再次面向皇帝,语气无比恭顺与诚恳:“待时机成熟,儿臣不才,愿为父皇分忧,助父皇成就千秋功业!”

陆天祈看着自己这个女儿,眼中闪过一丝极为复杂的情绪,有赞赏,有欣慰,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深沉。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初儿所思颇为周全。北伐之事,确需从长计议,具体方略,容年后详议。”他目光扫过全场,语气加重,“今日除夕,暂不谈国事。来人,奏乐!”

皇帝一语定音。丝竹声立刻再度响起,又一队婀娜的舞姬翩然入殿,试图重新点燃宴会的热闹气氛。百官们纷纷举杯应和,只是那歌舞声浪之下,多少人心思已不在宴饮之上。

赵王面色不豫地坐下,看向陆羡初的目光多了几分阴鸷与嫉恨。睿王则松了口气般,端起酒杯掩饰神情。

陆羡初安然落座,端起面前的白玉酒杯,指尖微凉。她目光掠过殿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能看到远方连绵的烽燧。

南都城南的小院内。

与宫廷的奢华喧嚣相比,这里显得格外简单而温暖。小小的堂屋内,炭盆烧得正旺,驱散了冬夜的严寒。

方桌上,摆着几样虽不名贵却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浓油赤酱、香气扑鼻的红烧鱼、圆润饱满的四喜丸子、氤氲着红枣与鸡肉甜香的炖汤以及一碟翠绿欲滴的时蔬,中间还摆着一盘刚煮好的饺子。

孤鸿看着这一桌充满烟火气的年夜饭,与北雍年节的大块牛羊、喧嚣烈酒截然不同,是一种更细腻温馨的滋味。

“听说宫里今晚也有夜宴,想必极是热闹。”苏星言随口道,夹了一个丸子给孤鸿。

孤鸿端着酒杯的手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随即恢复自然,饮了一口酒,醇厚的米香和着暖意直透丹田。她淡淡道:“宫宴自是繁华,钟鸣鼎食,歌舞升平。”她的语气里听不出什么情绪,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

“那必定是了。”苏星言想象了一下那场景,随后莞尔一笑,“还是我们自在。要是能一直这样也不错。”穿越过来大半年的时间,她已经渐渐习惯了古代的生活。

孤鸿的眸光放下酒杯,“如果再没有战乱的话,自是好的。”

“我看现下百姓生活和乐,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打仗了吧?”

“那些大人物们,总是不乏雄心壮志,你等着瞧吧。”她语气平静,嘴里咀嚼着鲜嫩的鱼肉,仿佛在评论一件遥远的事。只是垂放在膝上的手,指节却无意识地微微收紧。

苏星言并未察觉,只是叹了口气,内心也觉得自己有些天真了,她摇摇头,举起酒杯,“不说这个了,孤鸿,新年安康!”

孤鸿抬眼,看着对面人衷心的眼神,心底某处被轻轻触动,也举起了杯,与苏星言轻轻一碰。

“新年安康。”

两只陶杯相碰,发出清脆的轻响。杯中之酒微微晃动,映照着堂内温暖的灯火,也仿佛隐约倒映出远方宫廷冰冷的玉液琼浆,以及那盘旋在歌舞升平之上渐渐开始凝聚的阴云。

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又悄悄落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