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露,梨璐在画架前轻轻放下画笔,端详着刚刚完成的水彩小品。画中是工作室庭院的一角,晨露未干的竹叶在淡金色的光线中泛着柔和的光泽。她看了眼时间——离与风檐约定的碰面还有半小时。
手机屏幕亮起,是风檐发来的照片。画面里,艺术村工地的晨曦中,一抹彩虹意外地出现在喷水雾的绿化区域上方。
“今早的意外礼物,想起你画中常用的光影。”附言简单,却让梨璐会心一笑。
这种不约而同的想起,已经成为他们这段时间的常态。自江南归来已半月,艺术村项目顺利破土动工,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在日复一日的默契中悄然生长。
梨璐提前十分钟到达工作室,却发现风檐早已在会议室忙碌。晨光透过百叶窗,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条纹。他正在调整艺术村模型的灯光效果,手指轻柔地拨动微型开关,神情认真得像个在完成重要作品的孩子。
她没有立即打扰,而是站在门边静静观察。这半个月来,她见过他在工地戴着安全指挥施工的严谨,在会议室与团队讨论的专注,在深夜独自完善设计的执着,却很少见到如此刻这般,带着近乎温柔的耐心调试着模型的每一处细节。
“早上好。”他终于注意到她的存在,抬头时眼中自然流露的笑意让梨璐心头一暖。
“这个灯光效果比以前更柔和了。”梨璐走近,注意到模型中的光线层次更加丰富。
风檐轻轻按下最后一个开关,整个艺术村模型在模拟的晨光中苏醒:“调整了角度,更接近自然光的漫射。记得你说过,清晨的光线最能激发创作灵感。”
梨璐俯身细看,模型的每一个细节都近乎完美,连她上周随口提过的工作室窗帘材质都被精细地再现出来。这种被认真对待的感觉,让她心中泛起细微的涟漪。
上午的工作会议中,他们的默契让整个团队都感到惊讶。风檐刚提出一个结构上的调整,梨璐已经拿出相应的色彩方案;梨璐刚描述完一个空间感受,风檐的草图已经捕捉到精髓。不需要过多解释,一个眼神、一个停顿,彼此就能理解未尽之意。
“你们是不是偷偷开了小灶?”休息时,林薇打趣道,“这配合度也太吓人了。”
梨璐与风檐相视一笑,没有解释。有些理解,本就无需言语。
中午,风檐变戏法似的从办公室冰箱里拿出两个便当盒:“今天试试我做的便当。你说过想尝尝我拿手的照烧鸡排。”
便当盒里的食物摆放得如同艺术品,照烧鸡排色泽诱人,配菜色彩协调,连米饭都细心地用模具做成了小动物的形状。
“这是...”梨璐惊讶地看着那些憨态可掬的饭团。
风檐略显不好意思:“小时候母亲总这样给我做便当。她说,美食首先要取悦眼睛。”
他们在庭院的老位置上享用午餐。秋日的阳光恰到好处,温暖而不灼人。风吹过竹丛,沙沙作响,与远处城市的喧嚣形成奇妙的对比。
“下周要去选艺术村公共区域的雕塑材料,”风檐自然地把自己便当里的西兰花夹到梨璐盒中,又自然地取走她不爱吃的红椒,“你有什么想法?”
这个小小的动作如此自然,仿佛已经重复过千百次。梨璐怔了一下,随即微笑:“我觉得可以选用本地石材,与建筑主体呼应。而且...”她停顿片刻,观察他的反应,“时间会在石头上留下痕迹,让雕塑与建筑一起成长。”
风檐眼中闪过惊喜:“这正是我想说的。看来我们连审美进化都同步了。”
饭后,他们继续各自的工作。梨璐为艺术村的导览手册绘制插画,风檐则审核施工图纸。两人各据会议室一端,安静的空间里只有画笔的沙沙声和翻动图纸的细微声响。
偶尔抬头,目光在空气中相遇,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微笑,然后继续各自的工作。这种安静的陪伴,比任何甜言蜜语都让人安心。
下午三点,梨璐完成了一系列插画初稿。她舒展有些僵硬的肩颈,发现风檐正站在窗边讲电话,眉头微蹙。
“...材料延迟会影响整个工期。对,必须本周内解决。”他的声音依然平静,但梨璐能听出其中的压力。
结束通话后,他站在窗前沉默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敲着窗框。这是梨璐第一次看到他显露焦虑的一面。
她轻轻走过去,递上一杯刚泡好的茉莉花茶:“需要帮忙吗?”
风檐接过茶杯,茉莉的清香似乎让他的眉头舒展了些:“进口石材通关延迟,可能会影响艺术村主入口的施工进度。”
梨璐思考片刻:“我记得本地有个石材厂,他们的青石质感很特别。上周考察时还留了联系方式,要不要问问看?”
风檐眼睛一亮:“我怎么没想到!”他立即让助理联系,半小时后得到回复:该厂正好有一批符合要求的库存石材。
问题迎刃而解,风檐明显松了口气:“谢谢你。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发现了更好的选择。”
梨璐微笑:“有时候,最近的解决方案反而被忽略了。”
夕阳西下时,一天的工作接近尾声。风檐站在模型前,再次打开灯光。温暖的光线充盈着那个微缩世界,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共同的梦想。
“知道吗,”他轻声说,“与你一起工作的每一天,都让我对设计有新的理解。”
梨璐站到他身边,两人的影子在墙上交织:“对我来说也是。你让我看到了空间中的诗意。”
他们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站在渐暗的会议室中,看着模型里的灯光一盏盏亮起,如同他们心中悄然点亮的感情。
下班时,风檐送梨璐回家。车经过一家新开业的花店,他停下车,片刻后拿着一小束铃兰回来:“路过看到,觉得很配你今天的气质。”
铃兰并不张扬,洁白的小花低垂,香气清幽。梨璐接过花束,想起今早自己画中那些带着露珠的花朵。
“谢谢,我很喜欢。”她轻声说,心中满是柔软的感动。
到达公寓楼下,梨璐正要道别,风檐却轻声问:“明天是周六,有没有兴趣一起去选雕塑石材?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当然。”梨璐毫不犹豫地答应。
“那么,明早我来接你。”他微笑着为她打开车门,“晚安,梨璐。”
“晚安,风檐。”
看着他的车消失在街角,梨璐低头轻嗅铃兰的清香。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比任何热烈的告白都更让人安心。他们之间,不需要刻意确认什么,一切都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自然生长。
就像晨光总会如期而至,他们的感情,也在每一个默契的眼神、每一次自然的触碰、每一份用心的关怀中,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