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村项目的深化设计需要考察江南地区的传统建筑,风檐将考察地点选在了梨璐画作中那个小巷的所在地——一个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飞机上,梨璐望着窗外的云海,心情复杂。一方面是因专业考察而兴奋,另一方面则是要回到充满童年记忆的地方,那些与外婆有关的回忆让她近乡情怯。
“您还好吗?”风檐敏锐地察觉到她的情绪波动。
梨璐转过头,对上他关切的目光:“只是有些感慨。很久没回去了,自从外婆去世后...”
风檐轻轻点头:“我理解这种感受。但也许这次回去,能创造新的美好记忆。”
三个小时后,飞机降落,接着是两小时的车程。当熟悉的江南风光映入眼帘时,梨璐感到眼眶微微发热。风檐体贴地没有打扰她,只是默默递过一瓶水。
入住的是当地一家精品酒店,由传统民居改造而成,保留了原有的木结构和白墙黛瓦,内部却是现代化的舒适设施。风檐特意选择了相邻的两个房间,共享一个小庭院。
“这里原本是个书斋,”风檐帮梨璐放好行李,“我觉得您会喜欢这个环境。”
梨璐走进房间,惊喜地发现窗外正对着一片小花园,园中的芭蕉和竹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房间内摆放着文房四宝,墙上挂着当地艺术家的水墨画,处处透露着雅致与文化气息。
“太美了,”她由衷赞叹,“您怎么找到这个地方的?”
风檐站在门边,微笑:“做了一些功课。我知道您对这里有特殊情感,希望考察过程能尽可能舒适。”
简单的休整后,两人开始了第一天的考察。时值梅雨季节,天空飘着细雨,为古镇蒙上一层薄薄的水汽,恰如梨璐画中的景象。
风檐撑着伞,细心地将伞倾向梨璐一侧。他们沿着青石板路慢慢行走,风檐不时停下拍照、画草图,记录建筑细节。梨璐则从艺术家的角度补充观察,指出那些容易被忽略却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
“看这个屋檐的曲线,”风檐指着一处老宅,“不是简单的弧形,而是有微妙变化的,既符合排水功能,又极具美感。”
梨璐点头:“还有瓦片上的青苔,不同朝向的颜色深浅不一,像是自然的渐变色彩。”
走到一条小巷深处,梨璐突然停下脚步,眼中闪过 recognition 的光芒:“这就是我画中的小巷。”
风檐对比了一下周围环境和她那幅名画,确认道:“确实是同一个地方。比画中更加...生动。”
他们静静地站在巷口,雨水从屋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远处传来若有若无的评弹声,混合着雨声,构成独特的江南韵律。
“要进去看看吗?”风檐轻声问。
梨璐犹豫了一下,然后点头。小巷比记忆中狭窄一些,墙面的斑驳也更加明显,但整体氛围依然如故。走到巷子中部,梨璐在一扇木门前停下。
“这是我外婆家,”她声音轻柔,“现在应该已经换了主人。”
正当他们准备离开时,木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位老人探出头来:“你们找谁啊?”
梨璐连忙解释:“不好意思,打扰了。我小时候住这里,只是回来看看。”
老人的表情由疑惑转为热情:“是璐璐吧?我是你外婆的老邻居陈爷爷,还记得我吗?”
梨璐惊喜地认出了老人:“陈爷爷!您还住在这里?”
“是啊是啊,快进来坐!”陈爷爷热情地邀请他们进屋。
小屋内部基本保持了原貌,梨璐激动地发现甚至连家具摆放都和她记忆中相差无几。陈爷爷泡了茶,絮絮叨叨地讲起这些年的变化,以及梨璐外婆生前的一些轶事。
风檐安静地坐在一旁,专注地听着,不时用目光安抚情绪激动的梨璐。
“你外婆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你成功办画展,”陈爷爷对梨璐说,“她知道你一定会成为出色的画家。”
梨璐眼眶湿润:“我真希望她能亲眼看到。”
陈爷爷看向风檐:“这位是?”
风檐礼貌地回答:“我是梨璐的合作夥伴,风檐。我们一起做一个艺术村项目,来这边考察传统建筑。”
陈爷爷若有所思地点头,然后对梨璐眨眨眼:“很不错的年轻人。”
梨璐脸颊微红,匆忙转移话题,问起小巷近年来的变化。
告别陈爷爷后,雨已经停了。夕阳穿透云层,为湿漉漉的青石板路镀上金色。
“谢谢您,”梨璐对风檐说,“如果不是您提议来考察,我可能永远没有勇气回到这里。”
风檐微笑:“应该谢谢您带我见识了这么美好的地方和人情。”
晚餐时,酒店主人听说他们是来考察传统建筑的,特意推荐了几处不为人知但很有特色的老建筑。风檐认真地记在笔记本上,梨璐则被主人收藏的当地工艺品吸引。
“看这个竹编的灯罩,”她指着一个造型优雅的灯具,“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完美结合。”
风檐走过来仔细观看:“很好的参考。艺术村也可以考虑融入当地手工艺。”
第二天,他们按照酒店主人的建议,参观了几处特色建筑。在一座临水而建的老宅中,风檐对其排水系统和防潮设计特别感兴趣,而梨璐则被窗棂上的精致雕刻吸引。
“功能和美感的平衡,”风檐赞叹道,“古人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
梨璐指着窗外:“看那个角度,河水、石桥、屋檐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画面。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环境对话。”
风檐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然后拿出素描本快速勾勒:“您说得对。好建筑应该成为环境的一部分,而不是突兀的存在。”
中午,他们在河边一家小餐馆用餐。老板娘亲自下厨,做了几道地道的江南菜。席间,梨璐兴致勃勃地向风檐介绍每道菜背后的文化典故,风檐听得津津有味。
“您对家乡的了解真深入。”风檐感叹。
梨璐微笑:“小时候外婆经常一边做饭一边讲故事,这些记忆特别深刻。”
下午考察时,天空又下起了雨,而且比前一天更大。他们在一处亭子里避雨,看着雨帘中的古镇,别有一番意境。
“雨季虽然不便,但却赋予了江南独特的美。”梨璐伸手接住檐下落下的雨滴。
风檐看着她的侧脸,轻声说:“就像您的画中,雨水不是障碍,而是情感的媒介。”
梨璐转头看他,在雨声的衬托下,他的声音显得格外温柔。两人的目光在潮湿的空气中相遇,有一种微妙的情感在静静流淌。
雨稍小后,他们共撑一把伞往回走。狭窄的巷子里,不得不靠得很近。梨璐能感受到风檐手臂传来的温度,以及他身上淡淡的雪松香气混合着雨水的清新。
回到酒店,两人都有些淋湿了。风檐坚持让梨璐先回房洗热水澡,自己则去厨房准备姜茶。
当梨璐洗完澡出来,发现风檐已经端着姜茶在她房间的小客厅等候。茶几上还摆着几样当地特色点心。
“预防感冒,”他递过茶杯,“今天走了一天,又淋了雨,需要补充能量。”
梨璐接过茶杯,暖意从手心传遍全身:“您太周到了。”
窗外雨声渐大,敲打着瓦片和芭蕉叶,奏出自然的乐章。两人坐在窗前,品着茶,听着雨声,讨论着一天的收获。
“这次考察对我启发很大,”风檐翻看着素描本,“特别是传统建筑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梨璐点头:“我也有不少新想法,想尝试将江南水乡的意境融入新的画作。”
不知不觉,天色已暗。雨依然没有停歇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
酒店主人前来告知,由于暴雨,镇子部分低洼地区已经开始积水,建议他们明日再安排行程。
风檐看了看窗外,微微蹙眉:“希望不会影响后天的返程。”
梨璐却并不担心:“既来之则安之。也许这场雨能让我们看到江南的另一面美。”
晚餐后,雨势稍减,变成了绵绵细雨。风檐提议在酒店内的茶室继续工作,整理考察资料。
茶室位于二楼,窗外正对庭院,可以听到雨滴落在池塘里的声音。梨璐将白天的速写整理成更详细的图纸,风檐则开始将传统建筑元素转化为现代设计语言。
工作到一半,梨璐突然灵感迸发,拿起画笔在图纸边缘画起了水乡雨景的小插图。风檐注意到她的举动,但没有打扰,只是微笑着继续自己的工作。
当梨璐完成小插画,抬头发现风檐正静静地看着她,目光柔和。
“抱歉,我走神了,”她有些不好意思,“突然想画下今天的雨景。”
风檐拿起那张纸:“画得很好,特别是雨丝的表現,几乎能感受到其中的湿度。”他停顿了一下,“也许艺术村的导览册可以加入这样的插画,比照片更有意境。”
梨璐眼睛一亮:“很好的想法!我可以为每个区域创作小插画。”
两人越聊越兴奋,开始规划艺术村的更多细节。窗外的雨声成了他们创作的最佳伴奏。
回到房间时已近午夜。梨璐躺在床上,听着雨声,回想着这两天的点点滴滴。与风檐在一起的时间总是充满创意和发现,他既是最专业的合作伙伴,又是最懂她的知音。
而在隔壁房间,风檐站在窗前,看着雨中的庭院,脑海中浮现的却是梨璐介绍家乡时眼中的光彩,以及她作画时专注的侧脸。他发现自己越来越被这个才华横溢又情感丰富的女子吸引。
第二天清晨,梨璐被鸟鸣声唤醒。雨已经停了,晨光中的古镇清新如洗。她推开窗,深深吸了一口雨后的清新空气,却发现风檐已经在庭院中,正与酒店主人交谈。
见到她开窗,风檐抬头微笑:“早安。老板说雨刚停,河水上涨,有几处景观很特别,想去看吗?”
梨璐毫不犹豫地点头:“当然!”
早餐后,他们沿着河边漫步。暴雨后的河水略显浑浊,但两岸的景色却因雨水的洗涤而更加鲜明。在一些低洼地带,积水映照着古老的建筑,形成梦幻的倒影。
走到一处石桥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撼——整座桥和周围的建筑倒映在积水中,虚实难分,宛如仙境。
梨璐迅速拿出素描本记录这难得的景象,风檐则用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
“自然是最伟大的艺术家,”梨璐感叹道,“这样的美景可遇不可求。”
风檐看着她专注记录的样子,轻声说:“有时候,最美的风景不在眼前,而在观景人的眼中。”
梨璐抬头,对上他意味深长的目光,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回程前的最后一站是梨璐外婆的老巷。雨后的巷子更加接近她画中的意境,光线柔和,水汽氤氲。
陈爷爷特意在门口等候,递给梨璐一个布包:“你外婆留下的一些旧物,我觉得应该交给你。”
梨璐打开布包,里面是几本旧书和一本相册。相册中大多是梨璐童年时的照片,还有几张外婆年轻时的影像。
“谢谢您,”梨璐感动地说,“这些对我很珍贵。”
陈爷爷看看风檐,又看看梨璐,慈祥地笑了:“你外婆一定会为你现在的成就感到骄傲。”
去机场的路上,梨璐翻看着相册,时而微笑,时而眼眶湿润。风檐体贴地没有打扰,只是偶尔递上纸巾或水。
登机前,梨璐轻声对风檐说:“这次旅行,谢谢您。不仅是为了工作,更是...帮我重新连接了过去的记忆。”
风檐温柔地看着她:“应该是我谢谢您,分享了对您如此重要的地方和回忆。”
飞机起飞,梨璐望着窗外渐远的江南水乡,心中不再是离别的伤感,而是满满的温暖和期待。她转头看向身边的风檐,发现他也正看着她,眼中有着同样的光芒。
这一次的江南之行,不仅为艺术村项目收集了宝贵资料,更在两人心中播下了情感的种子,在江南的雨声中悄悄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