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远就看到几人说说笑笑走过来,为首的自然是夏衙内,而他身边好几个人都不认识,但看身上的穿着也能猜出都是年轻学子。
不过其中一个人格外熟悉,邵远顿时盯着他不放。
那人也看到了邵远,神情一怔,却很快恢复了说笑。
夏衙内在工事上去了几日,对邵远有些眼熟,看到他手里拿的盒子,顿时笑了起来:“看来朱娘子已经完工了。”
随后取了扇子细看补好的地方,果然是丝毫看不出来曾经污洇过,完好如初,手艺当真不错。
站在夏衙内身后的几人都显然是以夏衙内马首是瞻,瞧见上头题的诗句,纷纷问那是什么。
得到答案后,又都齐齐促狭笑了起来,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夏衙内侧头看向右手边第二个人:“邵兄,还是你有福些,我可是给苏鲜灵送了不少东西,可人家愣是不点头,就喜欢你这样的文采卓然的大才子呢。”
邵远心里气愤,一双眼睛就满含愤怒地盯着邵堂。
邵堂心虚,却保持着镇静,淡淡道:“堂不过是侥幸写得两篇好诗文罢了,现在连一甲都上不去,哪里还有颜面称自己文采卓然,夏兄别取笑我了。”
另外几人穿着虽然比夏衙内差一些,可却明显和邵堂一眼就能区分开来,显得邵堂格外扎眼。
夏衙内吩咐老仆取了五百文尾款付给邵远,给钱的时候邵堂扫了那半吊钱一眼就移开了目光。
“多谢衙内信赖。”邵远也说了句漂亮话,“不过我回家一趟身上带钱不方便,能不能暂且寄存在您这,等我回檀州时再取走?毕竟是我娘子接您的单子,钱也要原封不动给她我才好交差。”
半吊钱有什么不方便的,夏衙内听出他话里有话,不过他根本不在意这些,挥挥手就算同意了,老仆得了示意又将给出去的钱收了回去。
“你姓邵,你也姓邵。”夏衙内的目光在邵远和邵堂之间来回流动,“莫非你们是亲兄弟?”
邵堂不吭声,邵远暗自冷笑一声,面上不露:“衙内抬举了,我怎敢和邵学子攀亲,不过是同村认识的人。”
这里的几名学子除了邵堂,都是夏衙内从前的同窗,因此并不知邵远当初去县学找人的事。
夏衙内不过打趣,见状不再多言,跨进了门槛。
其余的人都跟着进去,邵堂见邵远对他一句话没有,转头就走,咬了咬牙跟了上去。
兄弟俩一前一后走到渡口,邵堂终于追了上去:“二哥!”
邵远脚步不停,根本不想理他:“我不是你二哥,我一个泥腿子,不敢高攀秀才相公。”
邵堂伸手企图拉住他,可对方身材比他高大壮实许多,常年种庄稼和体力活更是让他差点没拉住不说,反倒被绊了个趔趄。
周围的人都被这动静吸引,看了过来。
邵堂觉得丢人,心里暗骂他是块臭石头,要不是今天在夏衙内门前的事,他根本不想理会他。
可邵远对他还有用,听夏衙内说,还牵扯了朱氏,邵堂觉得自己必须要问个清楚。
“你等等!”
邵堂顾不得周围过路人的眼神,快跑两步直接拦在邵远面前,“你今日回来,朱氏怎么没跟你一起回?”
邵远被迫停下,眼神却冷地看着他:“朱氏,这是你叫的?还有没有规矩,她是你二嫂!”
“好好好,二嫂二嫂。”邵堂并不想和他争这个,虽然对于朱颜他并不认同,毕竟只是个买来的,但当下形势他并不想惹恼邵远,于是对他采取顺毛摸,“二嫂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她一个妇人留在檀州做什么?”
邵远张了张口,本来不想说,但想到方才他已经看到了,就转了心思:“你二嫂在灯笼铺做事,夏衙内委托她修复扇子,我回家正好替她送货上门。”
邵堂追问,口气很是不客气,“她怎么会替夏衙内修扇子?尾款怎么才五百文?夏衙内那个人不缺钱,怎么不趁机多收一些?”
邵远被他这语气弄得一阵堵心,他从前怎么没发现邵堂是这样的钻营好钱的人?亏他当初还觉得他有文人士骨之相,现在看来,也就是白马一张皮!
他懒得对邵堂多说什么,语气冷漠:“那是你二嫂的事,我不清楚,我只是帮她跑腿而已。”
邵堂脑子里胡乱想着,追溯到了朱颜曾经的来历,顿时有些了悟,正好忽略了邵远那冷漠的眼神。
船公经过靠了岸,喊道:“秀才相公要回家里去?快上来,还有一个位置!”
转头看见邵远,又是招呼:“你们俩兄弟今日齐全,都要回村里?”
邵堂先转头对他说:“我不回去,我送我二哥的,我们俩说几句话,您稍等等。”
船公很客气:“几句话的功夫有的。”
邵远甩开他的手,好似沾了苍蝇似的嫌弃,“你有什么要说的就快说,我要回去了。”
邵堂被他这一套动作弄得很是起火,却依然按捺忍住,问出了开始就想问的话,“二哥,二嫂是怎么和夏衙内认识的?她又怎么接到了夏衙内的活?怕不是有其他的……”
“你到底想说什么?”
邵堂看着他,过了一会才说出了一句令人恶心的话,“夏衙内那个人看着是个才俊,实则风流无度,而且好寡妇人妻,莫不是看上了二嫂,所以才刻意请她修补什么扇子?隔了这么远还记得要收半吊钱,你可得上心。”
“邵堂。”邵远喊了他一声,随后就用两只筒子一样大的眼睛直愣愣盯着他,看得邵堂心里有些发毛。
他赶紧补充:“二哥,我都是为了你好,你整日里忙着干活,不知道这上头的门道……说到底还是怪娘,当初怎么会想着给你买这么个妇人当媳妇,隔壁几个村里就没好人家的姑娘了?也花不了几个钱,偏要贪这个便宜……”
谁知道邵远直接打断了他,质问他:“你这些年在县学,读得都是什么书?礼义廉耻你还记得吗?朱氏虽然不是明媒正娶的,可在我心里她就是我的娘子,谁来换也没用!你不尊她一句二嫂,反倒处处在我这上眼药,挑拨我们夫妻关系,你可真是好样的,真是读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邵堂根本不知道当初夏衙内是怎么找上朱颜的,可他在场可是一清二楚。
邵堂张口就胡说八道,邵远非常清楚他就是怕自己回村里后散播他和夏衙内去妓院厮混的事。
邵堂被他这番话气得半死,却还要维持着体面,只好压低了声音:“二哥!你说的什么话!我们才是亲兄弟,朱氏才进门多久,你就被她迷了心窍?你还是不是邵家的人了?”
邵堂自从生下来,除了考中秀才进入县学后,此外就没受过丁点体力上的苦,家里好吃好喝的都紧着他,衣裳也是穿得最好。
在他看来,只要自己将来考中,光耀门楣,让一家子都抬头做人,这些好他受的理所应当。
即便县学几年他过得忍气吞声,不过他坚信只是现在吃些苦头,受些白眼,比起将来算不得什么。
邵远不同,他是个老实的人,勤勤恳恳为家里干活,给他挣路费挣花销,苦吃得累受得,一切都很好。
可自从朱颜来了家里,二哥就渐渐变了,还生出了其他的心思,知道将那半吊钱暂存在夏家,等回檀州的时候再回来取走,而且现在连他都敢骂了。
这是个很不好的兆头。
邵远却不打算跟他争输赢,哼了一声,冷淡看他一眼:“你说她是外人,可她没背着我去青楼,反倒是你,我供养了多年的兄弟,拿着我的血汗钱学那些官宦子弟吃酒狎妓,你说我该信谁?”
邵堂听这话脸一白,却依然忙不迭按照当初和邵父商量好的说辞辩解。
邵远嗤笑:“你说的你自己信不信?要是嘴硬你现在就跟我回去,让娘将那九十两银子拿出来,只要能拿得出来,我就信了你。”
当初劳兵营征劳兵,是朝廷的积存库银专款专拨,用的先皇帝在世时天宝三年的特造银,每一锭银子座儿下头都刻着特造二字,一锭三十两,一共三枚。
因邵母当初劝他去时说过,这钱是专程留给邵堂将来进京赶考的路费和打点住宿等等,差不多是小半年的花销,因此是绝对不会动,他这才点了头,心甘情愿让邵母报了名字上去。
在此之前,他信那九十两的名头化成公中其他的钱被邵母拿给邵堂花销了,可这三锭特造银她是绝对不会动的。
不过,这都是得知邵堂去青楼之前的想法了,现在他怀疑那九十两也被拿去用了。
果不其然,邵堂顿时哑然。
邵远看他一眼:“这件事无论是拿在村里还是乡里,都没人能骂我一句不孝,因为我占着理,爹娘也对我责难不起来。我现在就守着颜娘过日子,我心甘情愿,轮不到你这位秀才公来指手画脚。”
“你要是认真读书,以后中了举人,我也不念你还报我什么,也无需沾你的光,只要你到时候还记着咱们的兄弟情分就成。”
他说到这,将包袱里的一包银子掂了掂,“这是我在檀州修筑城墙四十天挣的十二两银子,一分不少。我答应回去就会交到公中,说到就会做到,但是我希望你不要转头就送到林楼东街巷子去。”
邵堂的脸色更加白了三分。
船公最后一次招呼,邵远不再理他,跳上船付了船资坐下就不再看岸边的邵堂一眼。
看着船驶远,邵堂才气得浑身发抖,连拳头都紧紧握得发白,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0章 第四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