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农家娘子改造日记 >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农家娘子改造日记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作者:织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0:47:34 来源:文学城

他不死心,这几日下了差,又去几家铺子里打听了,还是那个话,不是说补不了,就是要好几两银子,总之没一个能行的。

他已经下了心,若朱颜这里依然要价高,他就干脆和闺女说没买到鱼灯。

就是可惜了这生绢的鱼灯,要不是当地一家祖传鱼灯铺老板卷入案子,他趁着机会半买半胁迫只用一两八就买下来了,这正价至少值五六两呢。

再说若是闺女玩厌了,拿去典行也能转手个几百个钱。

他心里有了准备,谁知朱颜细看过后,就道:“能补,但是底片生绢破了一些。有两种法子,一种用生绢布头往上贴布,这样不费钱,但后补上颜料在接缝处避免不了晕堆积色。”

朱颜一譬说一譬打量他的神色,故意不说下去。

朱颜耍了点心眼。果然,宋监工就追问:“还有一种是什么 ?是不是更好?”

“对。”朱颜给他在灯上比划,打粗略的比方,“这里好比人身上摔了的破口,若是能用绢丝一根一根织补上,这样费些事,但出来的效果与才买时一模一样,肉眼几乎看不出来。”

“如此,后续填补上色以及勾线,也能不积色,崭新如初。”

宋监工听不得费事二字,顿时犹豫起来,毕竟这俩字向来代表了要加钱。

“不过这鱼灯上的绢丝用的并不是上等,也不必去丝线行买,若是能得一块大布头,用来当抽丝的料。”她虽然针线上手艺不行,但这些她还是懂,“不过就是工费要比贴补高一些。”

她算了算,将夏衙内来找她补扇面的事“无意”透露了,给了个数:“颜料您不用买,夏衙内那边有,多余的给您补这个也够了。只是生绢布头同蛤粉泥金粉材料得您出,桐油我出,您另外给五百文的工钱就行。”

原料都要宋监工出了,桐油再让他出恐怕显得太算计,再说桐油她之后的活恐怕也用得上,不算浪费。

光是这点就留下了她比旁人多一点的好处,以后再有这样的活也会想起她,好处比抠那一点桐油更划算。

这已经是很透明的价格了,若是旁的匠人,不得将材料费也抬高了收挣他一笔才怪。

就说里头的泥金粉,若是混合一半的下等铜粉搅合了胶,只要工匠不说谁也看不出来,这两者可差了三四倍的价格。

算算下来朱颜这里连着材料工费顶天也就一吊钱,比起动辄二三两的地方,这样的价哪里不愿意。

宋监工才听完就点头,将灯给了她:“好好好,我给你付一百的定金,待会去买了材料就让小伢子给你送过来。就是要紧些工,我这拖了这几日,再久了糊弄不过去了。”

夏衙内近来在做民生有关的策论,因此老是去看修筑城墙的工事,他也和对方搭上了话,可不过闲谈几句。

如今蹭了夏衙内的颜料,他就更有由头上门去道谢来往了。

他看了这个面上有损却不减分毫光彩的小娘子,心里更觉得找她真是找对人了。

“连带着上桐油,一共六日,保管还您一个完整的鱼灯。”朱颜送他出去。

回来时,就看到冬云冲她笑。

“方才你也听到了,这人是衙门里的公人,我也不好收的太贵了。五百文,你抽三成的利,就是一百五十文,用不着你自己出资买布头,等东西交了没问题收了尾款,我就按数给你。”

冬云黄瘦的脸上自然露出个喜滋滋的笑,“多谢朱娘子,等这活完了我请您吃馄饨。”像是怕朱颜看不上,添了一句,“大馅的那种。”

馄饨担子一般有荤素两种馅儿,素馅儿叫小馅,一碗五文钱。荤称大馅,得要八文。

上回邵远买的就是大馅,她尝过。

俩人散了,冬云回屋兴冲冲地跟梁娘子一说,梁娘子虽然面色微带了喜色,听到工钱一百五十文时喜色顿时散了一半。

“活这样难做,工钱只有这点。”梁娘子叹气,“方才我听你在外头还说要请她吃馄饨。”

冬云的笑容也散了,平静道:“若这个还不愿意接,过两日等娘的最后一个箱笼一卖,吃干抹净,真只有张着口喝西北风了。”

梁娘子捏着绣花针,有些勉强:“既如此,也只有这样了。”

冬云越来越看不懂她在想什么,却又不能斥她,只能坐在一旁绣花。却只将那针当凿,布当木,各样鼓了劲儿钻,却依然不得散了气。

一下接了两个大单子,朱颜心里欢喜,就去东面靠近集市口的东渡口鱼市,在一家卖鱼的篓子里拣了两条鲫鱼,打算回去做个豆腐鲫鱼汤,再扯了面就着汤吃。

渔民们是附近河流的渔村而来,一早从东城门驶船入城,在集市渡口摆鱼。

这会天色不早,好些卖菜的船娘和菜农已经撑着篙回去,只剩一些还没卖完的船在渡口守着。

朱颜挑的这卖鱼的船家经常卖鱼,却没见过她,就说一斤六文钱,两条十三文钱。

朱颜也不废话,顿时将鱼丢回篓子,起身换下一家。

那人就急了,一般辰时买鱼的人多,这会正是收摊的时候,有一条算一条,若是等明日只怕鱼要翻肚。

“你这个小娘子性子太急了,别走别走,你说多少嘛。”

朱颜回头看他:“辰时也才卖四文钱,这会你还要我六文,留着明日再卖好价吧。”

说着看也不看他,换了一家年岁大的老渔翁篓子前蹲下细看。

老渔翁口舌不行,不过也听到方才的对话了,于是低声道:“我这就三条鲫鱼,一条大花鲢,你都要的话好说。”

朱颜摇摇头:“那我要三条鲫鱼,其余的不要,吃不完。”

鲜鱼可不似炊饼能放三两日,鱼就要吃最鲜的。

现在也不是做腊鱼的时候。

老渔翁也利索,见她只要鲫鱼,就拿了草绳将鱼从鳃穿进鱼嘴,成了一串递给她,“原本四文一斤,早卖早收摊,算你三文钱,这儿一共四斤,十二文。”

朱颜痛快数了钱给老渔翁,提了鱼串走人。

她提前向庄嫂子打听过鱼价菜价,对于省钱抠门的事庄嫂子门清,见她问哪有藏着的,全都一股脑说了,这渔翁想坑她还差点本事。

回去的时候天色不早,邵远也回来,正用院里公用的扁担,从外头的井往吃水缸里挑水。

朱颜回来的时候,他正挑第二担,刚好水缸满。

今日灶晾干了,终于可以起火烧饭,这些日子用小坑灶可把她憋屈了。

见她买了鱼回来,邵远就问:“什么喜事?”

朱颜让他别问,等吃完饭再说。

邵远也就乖乖不问,揽了杀鱼的活,破开鱼腹掏内脏,连带着将鱼腹里的黑膜都刮地干干净净。

朱颜淋了一圈薄油将鱼煎两面微黄,下葱下姜片和水熬煮,再放切成块的半边豆腐,等到鱼肉软烂翻花,鱼汤变得浓白不见底的时候就可以起锅了。

不过起锅前调味的时候还需撒一点胡椒粉增加口味。

三条鱼半块豆腐,整整装大半陶盆。熬鱼汤的时候另只小锅同时烧水,邵远手劲足,做了扯面下锅,再将鱼汤当浇头,鲜得朱颜的舌头都化了。

吃了几口,感觉胃里抚平了一些,朱颜才将今日一前一后两个大单的事告诉了邵远。

邵远却并不见喜色,反而有些担忧:“宋公人就算了,夏衙内可是有些来头的,城里这么多画匠怎么会挑中你?”

朱颜知道他担心什么,猜想道:“或许有钱人的想法与咱们不一样。”

“要不然这单我替你去退了,稳妥些的好。”

朱颜却摇头,与他分析,“他既然找我自然也是信我,再说我一个破了相的小画匠,难道他还会看上我不成?也没有为难我的道理。”

看他还是神色不好,朱颜就放下碗筷,正经问他:“那好,我问你,他之前可有什么欺男霸女的行径?”

邵远摇头。

“借着夏知府的名头在外招摇过市,鱼肉乡里?”

邵远还是摇头。

“那不就结了。”朱颜笑道,“他若是名声在外,不用你说我也断然不会接他的活,但既然没有,那有什么好怕的。再说你不是也能借着名头进出衙门?而且他可是有秀才功名的,真有什么事他还能一手遮天?”

邵远被她说服了。

他认真地说:“要是有什么事,你一定要告诉我。”

朱颜被他认真到可爱的模样逗笑了,然而他也没跟着笑,朱颜就收了笑,也郑重地点点头。

*

三月二十八。

没几日就是浴佛节,夏知府留下的宅子里,就余了夏衙内一人。

也不似旁人要祭祖,只是每日都要上香敬祖走个过场,早起后仍然睡意朦胧,于是回屋睡了个回笼觉。

夏衙内的小厮不敢打扰他睡觉,只轻轻叩了叩门问:“郎君可起来了?外头宋公人来了,在小花厅等了好一会,茶都吃了两盏了。”

夏衙内一向不怎么发脾气,对人也都是客客气气的,小厮自小伺候他,最是晓得不能扰了他早上的觉,若是不然一整日都不得安生,问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

屋里传来一声懒怠的嗯声,过了会儿夏衙内从里头出来,还打着呵欠。

“这样早,他来做甚。”

能和他结交有来往的都屈指可数,这宋公人忽然上门,小厮也觉得奇怪。

才去小花厅,吃了好几碗茶的宋监工也不冷脸,上来就笑呵呵地拱手:“衙内好早,我来讨了几碗茶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