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娘娘圣宠不衰 > 第3章 恰如人意,否?

娘娘圣宠不衰 第3章 恰如人意,否?

作者:石榴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1 04:52:03 来源:文学城

竹姑姑也没想到,自己认的便宜女儿居然掐算得这么准。自己才从长春宫出来不到半天,翊坤宫的谕令就下来了。

“姑姑,贵妃娘娘吩咐了。让叫崔澄的绣女,即日去皇子所侍候七殿下。”翊坤宫大太监丁福海带着两个黄门,就要把人领走。

“菱儿,还不去找你崔姐姐。叫她快些收拾,别让丁公公好等”,竹姑姑一边吩咐,一边脸上堆起笑意,对着丁海奉承道,“娘娘看上崔澄,是她的福气。怎敢有劳丁公公大驾,叫两个孩子领她去便是了。”

丁公公轻轻抖了抖拂尘,“姑姑说笑了。咱家不过是奴才,崔姑娘既能够有幸侍奉七殿下,那就是半个主子。奴才等主子,自然是天经地义。”

竹姑姑连忙夸道,“丁公公仁厚,奴婢就先替阿澄谢过丁公公。”

说话间,崔澄已经出来了。她虽然算得精细,也不曾料到翊坤宫的人来得如此之快。来不及再同菱儿多说两句体己话,只能匆匆忙忙收拾了个小包袱,对镜整了整衣衫,就快步向丁公公迎了出去。

只见她朝着丁福海恭敬屈膝,“奴婢见过丁公公。”

音落婉转,丁福海又瞧见了崔澄如云似雾的鸦鬟,眯了眯眼道,“好孩子,抬起头来给咱家瞧瞧。”

待崔澄微微抬首,丁福海面上的讶异却是藏不住了。贵主的谋划自然不会瞒着他这个心腹,此前只晓得这是个绣工拔尖的,没想到长相也这样出挑。怨不得玉澜都已经离开织绣局了,还心心念念把人踩在脚下。

丁福海上下打量着崔澄不作声。崔澄虽然心中还算沉静,但自从刘永一事后,最厌恶被太监这般眯眼盯着。可她知道,丁海能做到翊坤宫的大总管,必定眼光毒辣,因此,无论心中如何作呕,手下连帕子都不敢悄悄扯一下。

寒冬腊月,崔澄的额上几乎要被他看出汗来。

丁福海心下一番计量后,终于说道,“嗯,是个拔尖的。记着,可莫辜负娘娘的美意。随咱家走吧。”

出了织绣局,丁福海引在前,崔澄提着包袱紧随其后,两个小黄门手中各自端着漆盘,默默缀在后头。

崔澄此时故意让脸上显露出一两分不安,从袖中掏出一个荷包,捷步上前,将荷包往丁福海手中一塞,“能得贵妃娘娘青眼,是奴婢的福气,只是不知七殿下处,可有什么忌讳?求公公指点。”

丁福海瞧见崔澄的忐忑,自以为后者的心思了然于心,颠了颠荷包的分量,想着后头到底是娘娘得用的棋子,故意透露道,“娘娘确实慧眼识珠。不过咱们娘娘素来恭谨,纵然协理六宫,但织绣局并非下辖,姑娘此番际遇,还要多谢旁人提点。至于七殿下,那自然也是宽和规矩的。”

崔澄脚下一顿:规矩与否,这是上位对下位的评价,就连一个太监都敢这样评价七皇子,不说七皇子地位如何,翊坤宫是确实与“恭谨”二字毫不沾边。脚下的破绽被丁福海不轻不重地瞥了眼,崔澄不敢再在心中乱想,只连忙扬起笑,“多谢公公指点。”

织绣局慢慢地被落在崔澄的身后,她踩着积雪渐渐地远离了已经生活了近两年的地方。皇子所离内廷太远了,眼前朱红悠长的宫路几乎看不到尽头。

她心中莫名有些慌张,或许是因为她猜出了些许贵妃的心意,知道无论如何都会卷入主子们的斗争之中。崔澄心中的期盼,也从回家,变成了在这里活下去。

夕阳沉沉,余霞落在金黄色的琉璃瓦上,被崔澄收进眼底。寒风扑面,她只能从这带着权力气息的暖色中,一点点汲取力量。

走了约莫小半个时辰,终于看见了皇子所的牌匾,上书三字——“南安殿”。目前,宫中大皇子、也就是太子殿下独居文华宫,南安殿中住了行二、四、五、七的四位成年皇子。余下年幼的皇子,尚且与母妃同住一宫。

文华宫内有六个独立的院落,目前四个皇子各自独占一院。二皇子居东侧惇安院,四皇子居东侧笃祜院,五皇子居西侧同道院,七皇子居西侧漱芳院。

崔澄一行才入漱芳院,就看到门口等着一宫女、一太监。二人看见丁福海,连忙上前行礼,“见过丁公公,见过崔姑娘。”

丁福海抬了抬下巴,示意后头的小太监将手中漆盘交给此二人,随即对崔澄和蔼地说道,“崔姑娘,这天寒地冻的,娘娘慈爱,担心姑娘衣帛不丰,特赐——绛紫色绣桃花团寿漳绒两匹,银灰色方胜纹缠云缎两匹,银鼠皮四张,灰鼠皮六张。”

崔澄连忙低头谢过,“崔澄多谢娘娘厚爱。”说着,她上前一步,低声问道,“娘娘如此仁德,奴婢即使不能当面拜谢,便只在翊坤宫前磕个头,以示心意也是好的。只是奴婢不知翊坤宫的规矩,担心冒犯了娘娘,还请公公指点。”

丁福海瞧见崔澄如此上道,脸上顿时堆满了褶子,露出了“孺子可教”的笑意,“哎呦,谈不上指点,姑娘真是折煞奴才了。既然姑娘有这个心意,奴才必定好好地传达给娘娘。只是最近娘娘受了寒气,暂时不便见人,等娘娘身上大好了,姑娘再来拜见也不迟。”

“天色不早了,奴才这就告退了。”

看着丁福海的背影,崔澄的心思转了几转,约莫咂摸出了点意思。

今日让大总管来提点、并送了颇为费心的赏赐,这是让她心里亲近翊坤宫、为娘娘所用的意思;不愿意自己去翊坤宫见,就说明明面上不想与她牵涉干系——贵妃想让她当借刀杀人的那把“刀”,却又不想和“刀”走得太近,以免出了事情被牵连。

崔澄对自己的处境已经有了些把握。她回过身望向还等在漱芳院门口的二人。

二人会意,连忙上前挨个通了姓名。

先是身穿草绿色棉袄的宫女行礼道,“奴婢云佩,见过崔姑娘。”

另一个瞧着不过十一二岁的小太监也紧随其后,“奴才小远子,见过崔姑娘。”

“奴婢和小远子,都是漱芳院的嬷嬷点来侍奉姑娘的。”接着,二人引着崔澄入内的同时,将漱芳院的情形简单道来。

漱芳院后院里有一位掌事的嬷嬷,姓周,以及一位总管大太监,姓黄。周嬷嬷主要负责掌管衣、膳、玩器,以及内院的金银、缎匹、冰炭、蜡茶等出纳,手底下共四名宫女;黄公公主要负责掌管医典、内院营建与修缮以及刑责处置,手底下共六名小太监。

前院的情形二人并不是很明了,只知道一般跟着伺候的只有七殿下的两名心腹太监,一个是圆脸白面的笑面虎,叫孙承福;另一个高挑阴沉,脸上有疤痕的叫张德全。

“姑娘,周嬷嬷将您安排在了东侧院的清望阁。嬷嬷说了,等您安顿下来了再去找她请安也不迟。”

景祺阁已在崔澄眼前,她点点头,抬步入内。

阁座是一个上下两层的三开间。妙的是阁之上层有迴廊环绕,玲珑轻盈。阁前两颗古柏,凌霜不凋,青翠苍劲。

两颗柏树倒是好寓意。只是这阁前积雪成堆,枯叶未扫且扇门紧闭、积灰不理,竟有一种萧条破败之感。

云佩见崔澄的目光凝在积雪、枯叶上,呐言解释道,“姑娘,并非奴婢们有意怠慢。只是漱芳院人手就不足,从来只清理正院和前院,谕令来得又急,便一时没来得及打扫。嬷嬷说了,既拨出了奴婢二人伺候您,这院子自然也是奴婢和小远子负责,就不额外拨人了。您放心,奴婢们干活很快,日落前总能收拾出来的。”

“罢了,云佩,你不必如此战战兢兢。我同你们一齐便是了,”崔澄有些苦笑不得,但还是弯了弯眼,“我在织绣局也是从洒扫开始做起的,也是是我的‘本行’了。”

云佩被她笑得脸上浮起红晕。连一路上安安静静的小远子,看见她如此亲和,都忍不住出言打趣道,“姑娘笑起来真美,云佩都瞧脸红了。”

崔澄与云佩都被他逗得羞颜低头。往常破败的小院中,一时充斥着活泼的笑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