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娘娘和她的权臣 > 第113章 献舞

娘娘和她的权臣 第113章 献舞

作者:不觉夜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7:24:55 来源:文学城

大齐开国便有春猎习俗,每逢四月,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皇家依仗便浩浩荡荡赶赴猎场。此役虽以春狩为名,实则为一场彰显国威盛典,四方使节均于此时前来朝贺。

御座之下,王公大臣按品阶肃立。李玦身为天子居于首位,左侧是血亲胞弟齐王李钰,右侧则是功勋卓著的长公主李柔,亦是这文武行列中唯一能与男子并肩而立的女子。

隔着一段距离,谢芜与李柔正面相对。

谢芜颔首先行示好,然李柔目不斜视,不过一瞬的功夫便已然移开眼神。

紧接着响起唱名声:“突厥使臣率阿史那·阿依公主,贺天朝圣寿——”

谢芜视线循着声音看过去,只见突厥使臣携公主缓缓走上前,行礼,参拜。

今年来大齐朝贺新加入突厥使臣。

突厥是三年前新崛起的一支草原部落。

自李柔和亲又与李玦携手重创匈奴后,李柔凭着功绩还朝,匈奴遭遇重创势力逐渐瓦解,又逢灾年,匈奴势力进一步被被削弱,草原多部落,匈奴原为众部落之首,匈奴势弱后再难取信于草原部落,渐渐分崩离析,经历分散,奔走,逃亡,再度凝聚在一起,这时草原中以突厥最为强壮。

这支部落突厥,善骑术,善锻造武器,是以骑术,箭术甚佳,集结整合草原上的力量,迅速扩大成长起来。此次突厥便是代一众草原部落前来朝贺。

谢芜上前言道:“殿下。”

李柔并未抬眸,像是未曾听到言语般径自离去。

雨桐瞧着李柔离去的背影:“长公主好似还在气头上。”

“无妨。”意料之中的事,不过是被拒绝而已,下次再找机会言和便是。

“看来皇贵妃是碰了钉子。”

一道慢条斯理声音自身后响起,谢芜回眸,见说话之人正是李钰。

他站在不远处,唇角勾勒着温和的笑,眼神中却不带丝毫笑意,贺道:“还未来得及恭贺皇贵妃册封之喜。”

谢芜唇角扯出一丝讥讽,毫不遮掩道:“不劳烦齐王殿下记挂。”

李钰不恼,只侧眸看了眼李柔离去的方向,问候:“皇贵妃与阿柔素来交好,为何今日却一言不发,难不成是起了龃龉?”

谢芜自始至终保持冷漠态度:“不劳齐王费心。”

说完,便要离去,却先一步被李钰拦住去路。

谢芜瞧着日头底下衣冠楚楚之人,暗暗咬牙:“齐王这是何意?”

李钰微笑:“今日得见皇贵妃,自是有事想讨教一二。”

“说。”

只一字,已是嫌恶至极。

“听闻前些时日皇兄中毒……”他故意压着语调,“可有此事?”

谢芜心中冷笑,原是为着此事,她冷着脸迎上李钰目光,反问:“不知齐王从何处听来无稽之谈?”

李钰笑而不语,视线凝结在她身上:“看来此事当真。”

“齐王既听不得旁人言语,又何必有此一问,”谢芜不愿多留图惹是非,只道,“齐王随意。”

“皇贵妃可知晓是何人下毒?”他声音压得更低,目光锁死她面容每一寸细微表情。

谢芜脚步一顿,侧目,语带锋芒:“若齐王殿下知晓尽可告知。”

李玦唇角噙着笑,眼中却淬了冰:“只怕那下毒之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一言既出,空气仿佛瞬间凝固,谢芜睨道:“齐王难不成连装都懒得再装?齐王可知,身为人臣,便该守臣子规矩,齐王方才言语若被旁人听去恐疑齐王有不臣之心。”

“你不是我,”李钰骤然上前一步,逼得极近,他低笑着,戏谑的语调中藏着刀:“你怎知我有不臣之心?又怎知我所思所想?难不成皇贵妃并非与皇兄心意相通,而是与我?”

阴冷,潮湿,恶寒。

这便是谢芜这一瞬对李钰的感觉。

甭管李钰在人前如何风度翩翩如何温润有礼,他骨子里就是条冰冷毒蛇。

谢芜强压内心激起的冷颤。

她永远忘不掉李钰前世血染战甲屠戮皇城的模样,尽管站在阳光下衣冠楚楚,但她知晓,他骨子里却压抑着猛兽,是个彻头彻尾桀骜狂徒。

“放肆!”只一瞬的功夫,谢芜已然将眼神移开,竭力稳住呼吸,强压怒气道:“齐王莫要忘记身份,莫要图惹是非。”

“别以为我不知晓,”李钰低头,只用他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言道,“倘若你对我心存恨意,对他又能有几分真心?”

真心?

可笑!

这世上最荒唐之事莫过于李钰同她论真心!

一句话宛如淬了剧毒的钥匙,猛然打开记忆的牢笼,她仿佛又看到前世福宁殿前那场大雪,看着他提着剑闯入昏暗宫殿,看着他滴着血的剑上映着她苍白的脸。

她记得扔在福宁殿砖石上的匕首。

记得匕首吻上脖颈时他那句“身在皇室何来真心”。

分明无情的是他,如今竟与她来论真心!

一时间脖颈又开始痛起来。

愈合的伤口在这一瞬被用力撕扯开,暴露出血肉,让她变得鲜血淋漓。

痛极了,冷极了,可她在心中告知自己不能倒下去,坚决不能倒下。

她扣紧双手,毅然回击,“齐王果真是糊涂了,竟整日胡言乱语。”

她扬起脖颈,不惧不退,丝毫不掩饰讥讽之意:“齐王竟与本宫论真心?呵!”

她逼视着他,一语双关道:“倘若齐王有真心,我怎会是如今模样!”

李钰目光一震,他本欲争执却发现对上她的眼神喉咙如同卡住般,吐不出一字。

将他嚣张气焰硬生生逼退,她的目光从他手背转移到他的脖颈,冷道:“看来先前的教训齐王未得半分醒悟,若再冒犯,下次伤的便不再是手背。”

说完,谢芜不再多留,径自离开。

当日她刺在他手背的伤口颇深,已然在他手背留成疤,可若他再敢冒犯,她一点不介意下次直接刺穿他脖颈。

李钰站在原地良久。

方才他清清楚楚看明白她眼中杀意。

果然,她比他想象中更是恨他!

一阵风过,扬起猎场细微的尘埃,他抬手,似乎想拂去什么,最终却只是任由那点微尘,落在手背狰狞的疤痕上。

日头正好,他却觉得四周的光线蓦地暗沉了几分,仿佛有看不见的蛛网,在方才那一瞬,层层叠叠地缠绕上来,缚住心跳。

另一边离去的谢芜明明是在日头底下,她只觉身陷寒渊一般。

她强制让自己脊背挺直,强制不让自己回头,告诉自己,撑下去,一定要撑下去,可她能察觉出无论她走出多远,身后总有一双眼睛跟在身上。

她紧紧捏紧拳头,上天既让她再来一次,她的命便是捏在自己手中,无论如何,她绝不会是先死那个。

**

夜幕低垂,宴席之上载歌载舞,突厥公主瞧了会儿歌舞,抿了抿唇,乏味道:“听闻中原人善舞,可真?”

她盯住坐在皇帝身边的人:“在来中原的路上本公主听闻皇贵妃善舞,何不展示一二。”

突厥使臣面色一变:“公主,慎言。”

突厥公主一横眼,爽朗道:“既然有本事自然要出来展示的,难不成是虚名?有什么好扭捏的?”

旁边人言道:“若为公主想观舞自可请舞姬一舞。”

突厥公主昂首傲然道:“舞姬怎可与皇贵妃之舞相较?”

那人一噎:“……”

“听闻你们中原人最是讲礼数,那本公主问你,名动长安的舞姿是皇贵妃绝非舞姬,你以此言搪塞本公主,岂不是是轻慢于本公主?亦或是大人眼中皇贵妃与寻常舞姬竟是一般无二?若是如此那才真的失了体统吧。”

气愤一时静默凝重,倘若不舞,岂不是显得大国是虚设,可若去舞,堂堂一国皇贵妃怎能如此行事。

正在众人神色凝重为难之际,李玦视线寻上谢芜,将要启唇之际,先听得谢芜言道:“臣妾愿为皇上分忧。”

李玦眼中有难得的浮光感动。

谢芜牵唇微笑以对。

早在春猎前李玦便对她提及突厥新部落。

突厥兵强马壮,发展迅速,可谓是继匈奴之后又一强敌,反观大齐,大齐先祖英勇善战,然历经百年如今鲜有良将,世家子弟虽是从军,然李玦疑心深重不敢重用,如今定国公负伤,外有突厥之流游牧强敌,内有赵氏一党隐患,李玦自然不愿在这时与突厥起干戈,选择息事宁人,顺水推舟便是最合适做法。

是以,谢芜知晓李玦看似宽和,却隐含威逼之势,她的一切都是李玦赐予的。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李玦给予她许多,有为难之处时,她自然要挺身而出。

这一遭,既躲不过,那她总得为自己争得更有利局面,主动为圣上‘分忧’,总比李玦‘命令’来得更得利。

谢芜起身更换舞衣之时,身后已有言官窃窃私语。

“身为皇贵妃怎可自降身份,舞之蹈之娱乐众人眼前?身为皇妃,这!这可是关乎一国体面!”

“难道你没瞧见,方才是皇贵妃主动请缨?”

连续摇头,“妇人之仁,妇人之仁!女子之流,目光终是短浅。”

“谁说不是?靡靡之音,谄媚之流,怎能登得上大雅之堂?”

“诸位既知关乎国体,”一道清冽音色猝然响起,音调不高,却清晰压过所有非议,李柔端坐席间,眼皮未抬,唇角却含一抹冷笑,“方才突厥公主发难之事,怎不见尔等挺身谏言?如今倒学起市井长舌,妄议宫闱。若再饶舌,修改本宫请诸位去宗圣寺绕一绕,也好让诸位晓知何为‘臣子体面’。”

一番话掷地有声,几位大人面色羞红,再不敢言语。

不多时,舞起,众人初见只见舞台幽寂,仿佛大战前的死寂,一束顶光如冷月,孤绝打在舞台中央。

鼓声响起,如惊雷裂空,水袖飞扬,如银龙一般,带起一道裂帛之风,宛若刺破夜空凌厉长枪。

众人这才发觉,皇贵妃这支舞不似寻常软舞,这鼓声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倒是格外新奇。

席间有人听着舞曲新奇,再瞧舞姿,困惑出声:“这是——”

“秦王破阵舞。”

人群中不知是谁浅道一声。

“不错,这正是秦王破阵舞,”席间有一文官拂着胡须,眸中不乏赞赏之色,叹服,“终归是裴大人好学识,不仅博览群书,连音律亦通晓,这曲子改编自古谱,极难辨认,裴大人竟能一语道破。”

裴衡静坐席间,谦和道:“张大人过誉,裴某不过偶有涉猎。”

张大人摆摆手:“裴大人何须如此谦虚。”

一旁另有人出声:“秦王破阵舞?这名字听起来倒是有些熟悉。可有何出处?又有何典故?”

“刘大人有所不知,这秦王破阵曲便是由*朝虎牢关之战战后所做之舞。当时秦王尚未继位,率千骑抢占虎牢关,只一役便大败敌军,一举平定中原,秦王得胜为庆祝便做了这支曲,是在旧军歌中加入了新词之舞。这舞起先为军中男子演奏,为战前鼓舞士气,*朝覆灭后,这舞便没着落,却不料今日竟能在此得见。”

“果真,与寻常婉约柔美舞姿不同,这舞颇具威势,刚柔并济,这鼓声也鼓得极妙,让人听之油然而生慷慨激昂之感,如同亲眼得见当日军队大胜愉悦之情,实在令我等大开眼界,原来舞蹈也能舞得这般叹为观止。”

“‘世治兴和乐,阳来浮正声。纯能格天地,幽可逮神明。协气流无外,灵心识太平。九歌以鬼享,八遍地袛迎。翕纵多祥集,欣欢万祉生。须知勋德大,圣作掩英茎1’。礼记亦有云:‘乐者,天地之和也’,可见乐声纯粹,可感动天地,可与神明相通。这秦王破阵曲战前演奏,鼓舞士气,激发将士同仇敌忾,此战必胜信念,其效果堪比千军万马,古人所言,‘乐能通神,舞亦神兵’,今日所见,诚不欺我。”

果不其然,众人眼见随着鼓声节奏变快,舞台中央那人舞步也变得复杂,诡谲,或提或点或腾空而起,既有将士陷阵的刚烈,身姿回转间又颇具胡璇流利,飞舞长袖不再柔弱,反倒成了颇具杀伐之器,时而游龙探海,时而如柳枝迎风。

谢芜知晓让她一舞名动长安的是凌波舞。

凌波舞易学难精,要求舞者身轻如燕,以呈现纤弱轻逸之美,然两国会面若此时再挑凌波舞来跳,难免轻浮,所以择曲之时谢芜择了秦王破阵曲。

自小她得坊间教习传授,常跳软舞,可鲜有人知晓,她会秦王破阵舞。

每次她跳这支舞,听着那迅速鼓点,都会忍不住想,快一些,再快一些,心跳如雷,一场舞更是跳得酣畅淋漓,跳得痛快。

李玦瞧着舞台舞动身影,唇角原是紧抿着,随着鼓声响起,那人身形舞动,他唇角渐渐松懈,眼中升腾出惊喜之色,不觉察间唇角已染上笑意,目光情不自禁落在那人身上,仿佛舞台上展现的并非舞者,而是时间最完美的艺术品。然不知下一瞬又不知想到何处,他目光沉下,环顾四周,瞧见旁人眼底艳羡之色,唇角笑容悄无声息再次压下。

李柔歪着身,手肘撑在案几上,她托着腮,正遥望舞台方向,醉眼朦胧瞧不清眼底情愫,唯有在作舞之人腾空而跃,水袖如银龙裂空的刹那,手指微不可察收紧一下,随即又恢复了漫不经心模样。

正在李柔对面的李钰身旁已有随侍添酒。

李钰执杯,低眉,眼角余光瞥过舞台之人身姿,只一瞬迅速掩下眼底晦涩,唇角却不由扯出一抹讥讽,心道,他一直以为他已将她彻底看透,原来她竟藏得这般好。

众人只听激烈鼓声之后,鼓声变得沉重而富有节奏,如同胜利后的心跳,而舞台中央之人动作慢下来,举手投足间张力却并未消失,长袖舞动,杀伐之气渐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悲悯与苍凉,只俯身一个动作,轻柔沉重,如同在抚慰每一个在战争中倒下的战士。

一舞完毕,众人仿若身临其境般,久久未能回神。

“好!”

一声赞赏中众人回神,只见突厥公主率先起身,赞叹道:“难怪人人都说中原好,今日一见确实不错。你跳得真好,我们草原就没有这般舞蹈。”

谢芜微笑,不失端庄回礼:“多谢公主称赞。”

此言一出,突厥使臣变了脸色劝道:“公主不可无理。”

说完,使臣向上首皇帝行礼:“公主年幼无知,请皇上宽恕。”

突厥公主努了努唇不再做声,脸上却是满脸不服:“她跳得好,难道本公主夸一声也是错?”

李玦龙心大悦,自是不做计较,待谢芜回到座位,李玦执起她的手,掌心温热,言语亦是温和:“芜芜今日实在令朕惊喜。”

谢芜莞尔,只当看不懂他眼中情愫,柔声道:“雕虫小技,皇上谬赞。”

1,出自《乐通神明》,宋代范祖禹所作

阿史那是突厥姓氏,阿依意为“月亮”,月亮在突厥文化中是美丽、纯洁和神圣的象征。

秦王破阵舞,稍有改动,选的就是唐朝的秦王破阵舞,因为是架空所以有所删改,有杜撰……

写这章的时候为了找找感觉整天都在听打鼓,听得是山川鼓语的王者战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3章 献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