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娘娘长命百岁 > 第14章 夭折

娘娘长命百岁 第14章 夭折

作者:番茄鱼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4 03:35:49 来源:文学城

“怎么回事?!”

宣亲王妃简直是又惊又怒,不知道这杨氏整的什么幺蛾子。这会子人是在给她请安回去的路上出事的,要是真有个好歹,保不齐宣亲王妃也得被迁怒。

虽来报信的小丫头被吓得话都说不利索,但慧心还是打发了个脚程快又口齿伶俐的小太监去了解来龙去脉。

原是杨侧妃回院子的路上越想越不忿。她好歹是献妃赐下来的侧妃,张氏不过是好命生了个儿子,宣亲王妃竟为了一个小小的侧夫人当众下她脸面!这一时气头没注意崴了脚往旁边倒去,虽身边的婢女金镯和金环有心扶一下,但杨侧妃身子重又事发突然,哪里是两个小丫头扶得住的?最后是主仆三人齐齐摔倒。

虽然两个婢女忠心耿耿当了垫子护在下边,但杨侧妃这一胎本就把安胎药当饭吃,这一摔当即见了红。

“蠢妇!”宣亲王妃没忍住怒骂一句。她知道杨氏气量小,却还是没成想小到如此地步!

就连李清平和李侧妃也是暗自骂了几句。

张氏此番生产伤了身子甚至影响到了生育本就是伤心事儿,杨侧妃非得忍不住嘴往人家伤口上撒盐。当时在座的不管生没生过孩子的,都知道妇人生产就是一道鬼门关,杨侧妃那番话任谁听了心里都不舒服。

那时要是宣亲王妃不发话或者打太极含糊过去了,反倒要叫后院众人心寒。没见当时人人面色都不太好吗?

李清平她们到的时候,其他人早候着了。

她们也不想来啊,谁让里头那个是侧妃。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她生孩子她们这些更小的妾室就得在外边候着。本来每逢五逢十到正院请安就得早起,如今还春寒料峭的,大家伙儿就盼着请晚安回到院里松快睡回笼觉。这下好了,人人被迫硬撑着等杨侧妃生产。

里头已经开始生了,痛呼声一声比一声高昂。

“侧妃这样喊,可别到时候不够力气生啊。”万夫人用帕子掩着唇看似关切说道。

宣亲王妃看了她一眼,不怒自威道:“妹妹慎言。”

万夫人也不装了,冷笑一声:“反正妾与娘娘都是有过生育经验的,妾这话也不假。”

经过刚刚早上请安的事儿,再加上之前的龌蹉,万夫人彻底对杨侧妃没了好脸色,当下心里冷笑不已:最好杨侧妃这回也落得不好,不然都对不住她那张嘴,让她自个儿也试试生不出来的滋味。

宣亲王妃虽不喜杨侧妃,但她还是不希望杨侧妃这一胎出意外的。

但是大家都知道杨侧妃这一胎情况怕是不好了。杨侧妃不过才八个月开头,这是属于早产,杨侧妃怀相又不好,即便能平安生下来那也是能窥见必然是个体弱多病的。

府上如今六个孩子,哪个不是平安降世的?哪怕是相对兄弟姐妹要病弱的二姑娘钰珍和二郎君和曤看着仔细养着也是能健康长大的。要知道太子都夭折过几个孩子呢,宫里夭折的皇子皇女更是数不胜数,可不突出他们宣亲王府来了吗?外头人人都说宣亲王是个好儿女缘的呢!如今可能要出一个“另类”,谁心里不骂一句杨氏晦气没福道。

果不其然,几个时辰后,稳婆战战兢兢出来回话,道杨侧妃产下一女。但三姑娘因在母体里憋的太久,怕是有些不好。

怪不得里头听着没有哭声。

宣亲王妃心里一咯噔,还是问了一句:“侧妃如何了?”

“侧妃脱力晕死过去了,所幸并未大出血,身子也得好好修养才是。”

闻言,在座的面色各有各的精彩。尤其是张氏,虽说表面不在意,但心里何尝没有痛快骂一句活该。

还没来得及再多说话,里边就传来另一个婆子悲切的声音,出来说三姑娘没了。

大家早有预料,并没有太多意外。

宣亲王下朝回来听说杨氏的孩子夭折了,叹了一声,没有到后院来,只让宣亲王妃按着规矩料理。

李清平到底是养着大姑娘的,骤然听闻一条小生命就这样没了,惋惜痛心之余说道:“可怜见的,寻个好地方安葬了吧。”

即便在皇室那么小的孩子根本没有陵寝可言,只能找个风水宝地葬下。有些不受宠的甚至一个小土堆就埋了。

其他有过孩子的也忍不住点点头。这是府上头一回碰见生下来没一刻钟就夭折的孩子,杨侧妃再讨厌,孩子也是无辜的,再想到自己以后可能不是每一回都会那么好运也有可能碰到这种事,难免更加痛心。

宣亲王妃就吩咐下去,好生将那小小的死婴安葬,再开库房赐下不少赏赐和名贵的药材,让杨侧妃好生养身体。

杨侧妃昏睡了两天终于醒来,听闻自己生了个女儿且不到一刻钟就亡了,一时疯叫着“还我儿子来”,大悲之下又昏了过去,醒了之后又不住反复念叨“我的孩儿”。宣亲王妃怕她太受打击想不开,又让罗氏进府陪伴,好歹劝住了。

之后杨侧妃倒是安静了一段时日,也不再提那夭折的女儿了。

四月,皇帝决定奉皇太后巡幸塞外。

宣亲王、太子、肃亲王、越亲王、灵郡王并开年刚大婚被允出宫开府的六皇子照郡王这六个已成家封王的皇子伴驾左右。由皇帝一对兄弟善亲王和简亲王坐镇京城监国。

这回李清平和刘氏都没得跟着一起去了,由宣亲王妃、杨侧妃、万夫人和赵氏随行。

大姑娘还是跟着一起去,知道李清平不去后还失落了好一阵。不过孩子嘛哄一哄就好。李清平和她约定,等大姑娘回来不止要带礼物还要和李清平讲塞外的风土人情,大姑娘自觉肩负好大一项任务,高兴又郑重地点头应了。

至于李侧妃被查出怀有两个月身孕,正好和李清平一道留在王府做伴。

对于李侧妃这一胎后院众人百感交集。之前李侧妃那样受宠却迟迟未怀上,原以为是个子嗣艰辛的,哪里想到生了一个之后反倒好起来了,三郎君还没满一岁李侧妃居然又怀上了。且这段时日大家伙看在眼里,李侧妃本就生的明艳动人,生了孩子之后非但没有憔悴反倒前后丰腴不少,像水一样柔润,又有妇人的妩媚,更得宣亲王喜欢了。

总之把大家都比下去了。

不过去塞外那么久,没了后院第一美人李侧妃的对比,她们多的是机会再怀上一胎。

留在府里的五个孩子中,三郎君和显、四郎君和昀亲娘都在身边不用担心,二郎君和曤由宣亲王妃放心地交给了李清平照顾,剩下二姑娘钰珍和大郎君和晏,宣亲王有意留下自己两个信重的嬷嬷照顾,平时让李侧妃和李清平多留意一下。毕竟是在王府里两个孩子也不会有什么意外。

赵氏思来想去还是下定决心,对宣亲王提议说:“爷,不如让钰珍暂时住到李姐姐院里吧?”

这里李姐姐指的是李清平。后院里三个李氏,赵氏平日里称宣亲王妃为娘娘;因为李侧妃看她不顺眼她也不愿热脸贴冷屁股,称李侧妃就是李侧妃;和李清平能说上两句话就是李姐姐。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惊诧地看了赵氏一眼。

宣亲王妃能毫不犹豫地放心将二郎君交给李清平是因为人家是亲亲姐妹,在这后院里自成一派,自是信得过。赵氏又是为什么?

李侧妃捏紧帕子,一双杏眼不悦地瞪着赵氏,似乎是在警告赵氏不要多惹事。要不是宣亲王还在,她定要说上几句。

李清平本人也很意外,也没有立马答应,淡笑道:“我那院子里倒是还有空置的屋子,让二姑娘住进来倒是不妨事。只是好端端的,赵妹妹怎么突然这般提议?刚刚爷也说了,会让嬷嬷前去照顾,我与侧妃平日也会过问,妹妹不用担心。”

赵氏看了眼宣亲王,似乎也觉得自己刚刚的话不妥,尴尬地摆摆手说:“爷恕罪。并非我不信任嬷嬷。只是二姑娘就要启蒙了,过两年也得去宗学。妾知晓李姐姐饱读诗书,又精通西洋算术,妾只会认几个大字,多的实在教不了,便想着让二姑娘与姐姐多些亲近好沾上点文气。再说,如今大姑娘的优秀是有目共睹的,想来也有李姐姐的功劳在。妾自知愚钝糊涂,不想二姑娘也这般,要是能学得大姑娘一二妾也知足了。”

简单来说就是赵氏想给二姑娘寻个好榜样。

一番爱女慈母心宣亲王也不好拒绝。何况大姑娘无论是学业还是为人处世的性子的确是他如今最得意钟爱的孩子,连宫里都对其称赞连连。宣亲王妃生产后大姑娘还是没搬回正院,仍由李清平带着教导,可见李清平养女的确是有一套的。

二姑娘同样是自己的女儿,宣亲王当然不希望她差姐姐太多。赵氏偶尔有些娇怯的性子也的确不大合适养出那么一个大方得体的姑娘来。

“清平,你觉得呢?”

想了想,宣亲王还是决定由李清平自己说了算。毕竟是她的院子要住人。

李清平不觉得是大事,点点头说:“既是妹妹信任我,那回头便让二姑娘过来小住一段时日吧。”

赵氏开心地笑了:“多谢姐姐!”

万夫人瞧着,觉得赵氏这一步棋走的真是妙。

这大庭广众之下过了宣亲王和宣亲王妃的明路,大大方方将二姑娘送了过去,即便是二姑娘出了什么事也不用担心寻不到苦主。虽然以李清平的性子也不至于毒害一个孩子。但无论如何说有李清平一个正经主子照顾着,那些个奴才更加不敢怠慢,可不是一个嬷嬷能比得了的!且赵氏自己也落了个好名声。再说二郎君是嫡子,也暂时住在李清平那儿,去一趟塞外起码四五个月,几个月下来朝夕相处,二姑娘也能和二郎君亲近不少。虽说不一定是嫡子世袭,但打好关系总没错!好一个赵氏一箭三雕!

只可惜被赵氏先开了口,万夫人此时再开口就不妥了,没得道理全部孩子都往一个院里塞。再说她和赵氏不同,也不会这样委屈自己低声下气一番。大郎君才两岁多忘性大,她还怕让李清平把孩子养熟不认她这个娘了呢!

万夫人只能是狠狠地剜了赵氏一眼。瞧这人做的蠢事!

赵氏只当瞧不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