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泥阶 > 第122章 检阅前夜

泥阶 第122章 检阅前夜

作者:王胤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8:11:14 来源:文学城

“昭苏省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创新现场会”备选参观点——这十六个字,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瞬间改变了柳湾乡的空气。先前抗旱救灾凝聚起来的朴实干劲,迅速被一种混合着兴奋、紧张、焦虑乃至功利的气息所取代。

乡政府大院前所未有地忙碌起来。电话铃声、打印机嗡鸣声、干部急促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各种请示报告雪片般飞向周砥的办公室,内容从路线规划、参观点布置、汇报材料撰写,到环境卫生整治、安保预案、甚至接待用餐的菜单细节,无所不包。

党委老韩主持召开了紧急动员会,语气激动又带着压力:“同志们!这是省委省政府对我们柳湾乡工作的最高检阅!是天大的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必须举全乡之力,确保万无一失!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唯谁是问!”

会议决定成立现场会筹备领导小组,老韩亲任组长,周砥任常务副组长。然而,实际的筹备重担,毫无疑问地压在了周砥肩上。老韩更多地是把握方向和协调上级关系,具体繁琐到极致的落实工作,都需要周砥一一定夺。

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县里各个相关部门——县委办、政府办、农业局、环保局、交通局、公安局——的工作组和指导人员陆续进驻,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要求和标准,有时甚至相互冲突,都需要周砥去沟通、协调、平衡。

“周乡长,参观路线一定要突出我们农业局的亮点,生态养殖的展板必须放在最显眼位置!” “周乡长,环保指标是底线,沿途的卫生死角必须彻底清理,尤其是那些散户养殖区,味道太大!” “周乡长,安保预案还需要细化,领导车队经过的路口,需要增加警力布控,闲杂人等要提前清场。” “周乡长,接待用餐要体现本地特色,但必须注意食品安全和标准,不能超标……”

周砥的办公室成了临时指挥部,他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处理着无数信息,做出各种决断。他深知,这种高规格的检查,往往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不协调的标语,一处不整洁的角落,甚至一个村民不得体的言辞,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导致前功尽弃。

但他也保持着清醒。在一次次筹备协调会上,他反复强调:“现场会的核心是看我们的创新和治理实效,不是看表面文章!环境卫生要搞,但不能为了迎检搞得鸡飞狗跳,扰民伤财!亮点要展示,但绝不能弄虚作假!我们要呈现一个真实的、有生命力的、正在努力改变的柳湾乡,而不是一个粉饰过的盆景!”

这话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底下的一些干部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开始搞层层加码。有的村为了整治村容,要求村民把堆放在房前屋后的柴火全部搬走;有的为了统一观感,打算临时给沿街墙面刷上一层新漆;甚至有人提议,到时把那些可能“乱说话”的刺头村民暂时“请”出去“旅游”几天。

这些情况反馈到周砥这里,都被他坚决制止了。“柴火是农民的生活必需,堆整齐就行!墙面干净整洁就好,没必要劳民伤财刷漆!至于村民,谁也无权限制他们的自由!我们要相信群众,相信我们自己的工作经得起看,经得起问!”

他的坚持,避免了一场可能变味的“形象工程”,但也让一些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的干部感到不解和抱怨,觉得周砥“太轴”、“不懂变通”。

更大的压力来自暗处。马副县长作为县里分管农业和乡村振兴的领导,自然是上级对接的主要负责人。他频繁下来“检查指导”,每次都能挑出“不足”和“问题”,然后提出一堆需要“立即整改”的意见,这些意见往往代价不菲且时间紧迫。

“周砥啊,这个参观点的介绍牌档次不够,要换成LED电子屏,动态展示,效果才好。” “沿途的绿化太单调,要赶紧补种一些开花苗木,增添色彩。” “汇报材料的站位还要提高,要突出县里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

周砥一边虚心地记下这些“指示”,一边在心里快速评估成本和可行性。换电子屏?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后期维护麻烦。补种花木?季节不对,成活率低,纯属浪费。提高汇报站位?这倒是必要,但分寸需要仔细把握,不能变成**裸的邀功请赏。

他采取的策略是:对合理且必要的,立刻落实;对华而不实、铺张浪费的,则想办法软磨硬泡,或者用更务实节俭的方案替代;对涉及话语权的,则在满足上级要求的同时,巧妙地将柳湾乡基层的探索和努力镶嵌进去。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如同在钢丝上跳舞。他不能直接顶撞,也不能全盘接受,需要在维护乡里利益、确保检查效果和顺应上级意图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连续的高强度工作和精神压力,让周砥 visibly 消瘦下去,眼窝深陷,嗓音沙哑。妻子从县城打来电话,听到他疲惫的声音,心疼不已,却也只能默默嘱咐他注意身体。

夜深人静时,周砥独自一人在办公室,对着巨大的柳湾乡地图和筹备进度表,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他推开窗,夏夜的风带着泥土和禾苗的气息吹入,稍稍驱散了一些疲惫。

他知道,这次现场会,不仅仅是对柳湾乡工作的检阅,更是对他个人四年乡长任期的总评。成功,则前途一片光明,之前的种种打压和阻碍或许能一扫而空;失败,则可能万劫不复,所有的努力和心血都将付诸东流。

更让他隐隐不安的是,马副县长等人近期的“热情指导”背后,总透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他们似乎比自己更希望现场会成功,但这种希望背后,是否藏着将他功劳据为己有、或者在他成功后再行摘桃的算计?

他想起沈清荷那句无声的提醒。在这看似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关键时刻,更需要冷静和警惕。

他拿起红笔,在地图上几个关键点位做了标记——那是王老五的塘口、新建的生态理事会办公点、红旗水库闸口、还有几户他随机选中的普通农户家。这些地方,是柳湾乡变革最真实的缩影,也是他准备让领导们真正“看”和“问”的地方。

无论外界如何喧嚣,他必须守住这些核心的、经得起检验的“基石”。

就在现场会召开前三天,一个突发事件再次考验了周砥的神经:王老五塘口一批即将上市的成品鱼,突然出现了轻微的病态反应,食欲不振,活跃度下降!

消息传来,周砥的心猛地一沉。如果现场会当天鱼塘出现问题,那将是致命的打击!所有光鲜的汇报和展示,都会瞬间失去说服力。

他立刻叫上刘茂才和省所专家视频连线,连夜赶到西山沟。经过紧急排查和检测,初步判断是由于近期天气突变、水温波动较大,加上新投放的鱼苗密度稍高,导致了轻微的应激反应,并非疫病,只要及时调节水质、增氧,很快就能恢复。

虚惊一场!但足以让所有知情人惊出一身冷汗。

周砥盯着塘口微微泛浊的水面,对王老五和刘茂才沉声道:“这件事,严格保密。按照专家方案,连夜处理。现场会那天,这个塘口,必须是最佳状态!”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王老五擦着额头的汗,连连点头:“乡长放心!我就是不睡觉,也把鱼给你伺候得精神百倍!”

走出西山沟,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浓重。周砥抬头望向天际,一丝微光正在艰难地穿透云层。

检阅的时刻,即将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