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泥阶 > 第107章 淬火

泥阶 第107章 淬火

作者:王胤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8:11:14 来源:文学城

马副县长办公室外的走廊,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周砥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并不需要整理的衣领,敲响了那扇深色的木门。

“进。”里面传来马副县长低沉的声音。

推门进去,办公室里的气氛比预想的还要凝重。马副县长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色沉肃。两侧的沙发上,分别坐着县农业局局长赵卫国和县环保局局长钱斌。赵局长面色尚算平和,对着周砥微微点了点头;钱局长则面无表情,目光锐利,手里捏着一份文件,指尖轻轻点着纸张边缘。

“马县长,赵局长,钱局长。”周砥依次问候,姿态放得较低。

“周乡长来了,坐吧。”马副县长指了指对面空着的一把椅子,没有寒暄,直接切入正题,“今天叫你来,主要是听听你对柳湾乡近期搞的这个生态养殖试点工作的详细汇报,特别是关于技术安全性和环保合规性的问题。钱局长这边,有些情况需要和你核实一下。”

周砥心知肚明,重点在钱斌手里的那份报告。他稳住心神,将精心准备的汇报材料放在膝上,却没有立刻翻开,而是面向三位领导,从容开口:“感谢县长和两位局长关心柳湾乡的工作。关于生态养殖试点,起因是西山沟村爆发严重鱼瘟,养殖户王老五险些使用剧毒农药,为避免重大生态事故和经济损失,我们紧急联系省水产研究所专家指导,采用了以复合益生菌和中草药为主的生物防治方法进行应急干预……”

他条理清晰,从事件起因、应急必要性,讲到技术原理、专家背景、实施过程、水质和鱼况的显著改善,以及养殖户观念的转变和自发成立的互助小组,最后才提到参加市农业创新项目评审,意在为乡里争取发展资源。整个过程,他语气平和,数据扎实,重点突出成效和风险可控,弱化个人作用,强调上级指导和群众支持。

“……目前看,试点初步达到了控制疫情、改善环境、转变观念的效果。所有使用的生物制剂和中草药配方,均来自省水产研究所提供的成熟方案,本身无毒无害,且通过改善水体微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抑制病原体,避免了化学药物残留和二次污染的风险。这是详细的检测数据对比和专家意见复印件。”周砥将准备好的几份材料分别递给三位领导。

马副县长粗略翻了翻,未置可否。赵局长看得仔细些,偶尔点点头。

钱斌局长接过材料,却放在一边,直接拿起自己手中的那份报告,清了清嗓子,目光如炬地看向周砥:“周乡长,你的汇报很精彩,听起来确实是一片大好。但是,我们环保局根据近期对柳湾河流域,特别是西山沟村段的例行监测和取样化验,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他顿了顿,似乎在观察周砥的反应。周砥面色平静,专注地看着他,等待下文。

“首先,”钱斌拿起报告念道,“你们使用的所谓复合益生菌,其中几种菌株活性极高,在实验室条件下虽无害,但大规模投放进入自然水体,其生态效应和长期影响缺乏本地环境下的安全评估报告。省所的专家意见是基于实验室和个别理想环境,柳湾乡的地理气候、水体成分具有特殊性,是否存在菌群失衡或排斥反应风险?目前没有数据支持。”

“其次,中草药防治。部分草药成分在水体降解过程中,可能会短期改变水体的某些化学指标,比如有机物含量、酸碱度波动。虽然最终无害,但这种波动对下游敏感水生生物是否存在阶段性影响?也需要更长时间的观测。”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钱斌加重了语气,“根据我们对王老五鱼塘及下游五百米、一千米处的水样检测,塘水中的氮、磷含量虽然比疫情爆发期下降,但仍显著高于该河段历史平均水平和水产养殖排放标准。这说明什么?说明你们的方法,在控制特定病害上可能有效,但在根本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养殖污染的核心问题上,效果存疑,甚至可能因为鱼存活率提高、投饵量恢复,导致总体污染物排放量不减反增!”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钱斌提出的问题,专业、尖锐,直指要害。他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用环保的专业视角,挑出了其中确实存在的模糊地带和潜在风险,将“创新”置于“合规”和“长远安全”的放大镜下审视。这比简单的否定更难应付。

马副县长的脸色沉了下来,看向周砥:“周砥,钱局长提出的这些问题,你怎么解释?创新不能以牺牲环境安全和规避监管为代价!”

赵局长也皱起了眉头,显然钱斌的话也引起了他的担忧。

周砥感到后背渗出细微的汗珠,但他知道此刻绝不能慌。他迎向钱斌的目光,语气依旧沉稳:“钱局长的问题非常专业,切中要害,感谢环保局为我们指出了下一步需要重点关注和完善的地方。这正说明了任何新技术、新模式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修正。”

他话锋一转:“关于菌株安全性和中草药影响,省所专家团队已经表示,愿意与我们柳湾乡建立长期观测点,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监测,全面评估其在本地环境下的生态效应,并出具权威报告。我们可以立即启动这项工作。”

“至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周砥继续道,“钱局长观察得非常准确。生态养殖,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我们只是解决了迫在眉睫的鱼病问题,使用了生物手段替代化学手段,这是第一步,减少了剧毒化学品输入这个最大的环境风险。但要实现减少氮磷排放、从根本上改善水质,确实需要配套的措施,比如科学投饵、种植水生净化植物、构建塘底生态系统、甚至对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这正是我们规划中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的核心内容!单一技术只能治标,系统循环才能治本。我们正在迈出第一步,迫切希望能在县里的指导和支持下,尽快启动系统性的建设,而不是因为第一步还存在局限,就全盘否定整个方向。”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恳切:“马县长,两位局长,柳湾乡的养殖污染问题积弊已久,用猛药是饮鸩止渴,放任不管则遗祸无穷。现在终于找到一条有望根治且能增收的新路,尽管起步艰难,存在不足,但方向是对的,群众是支持的,专家是认可的。我们不能因为它刚开始走路姿势不够完美,就责令它回到爬行状态。我恳请县里,能给我们一个继续探索、完善的机会,而不是简单地叫停。我们可以接受最严格的环保监测,定期汇报进展,所有数据公开透明。”

周砥说完,办公室里再次陷入沉默。马副县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显然在权衡。赵局长若有所思。钱斌局长看着周砥,锐利的目光似乎缓和了一丝,但依旧严肃。

良久,马副县长开口,语气缓和了不少:“周砥啊,你的出发点是好的,干劲也足。但是,钱局长提出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忽视。县里支持创新,但前提是稳妥、安全。”

他做出指示:“这样,你们乡里,立刻和省所专家团队签订正式协议,设立长期观测点,环保局负责监督,每季度出具评估报告。在那份最终的安全评估报告出来之前,生态养殖试点,仅限于目前西山沟互助小组的这几户,绝对不允许扩大范围!你们要严格控制规模,加强管理,确保不出任何环保事故。至于示范园区申请的事,暂时搁置,等评估结果出来再说。”

这相当于给热火朝天的试点工作套上了缰绳,限制了其发展速度,但也留下了活口。

周砥心中五味杂陈,既有未被完全否决的庆幸,也有被束缚手脚的憋闷,但他知道,这已是目前情况下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是,县长,我们坚决执行!一定严格落实要求,做好监测和管控。”他立刻表态。

从县政府大楼出来,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周砥长长吁了一口气,仿佛刚经历了一场鏖战。虽然过程艰难,结果也非尽如人意,但终究没有倒下,还为未来的发展保留了一线生机。

他知道,真正的淬炼,才刚刚开始。脚下的路,依然泥泞而漫长。他拿出手机,拨通了刘茂才的电话。

“老刘,通知互助小组核心成员,晚上开会。我们有新任务,也有新规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