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能工巧匠(工) > 第8章 第 8 章

能工巧匠(工) 第8章 第 8 章

作者:黄姜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04 21:18:29 来源:文学城

匠户为了减轻匠役,除了先前所说的收养义子之外,还有通过‘合户’由几家人一起承担匠役的方法。

合成一个户头的几家人,都不一定同姓。不过,在户籍黄册上是登记成一户人家的,视作同一宗族的不同分支。

所以如果不是某支脱籍了,少有匠户人家会分家分户。即使儿孙长大后成家生子了要分家,也是分家但不分户。

值得额外提一句的是,不止是匠户,还有军户甚至是普通民户,为了减轻军役或赋役负担,也都有异姓合户的情况出现。

为减轻负担,异姓人家都能合成一户了,亲兄弟之间就更不会分家又分户了。这样一户人家之中,内部小家庭越来越多,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大户人家’。

由此可见,古代封建社会里,形成宗族社会、家族抱团聚居,有其客观的现实原因存在。

杨家请的帮忙做织机的李仙工,住在下积善坊,与杨家所住上积善坊中间隔了一个李陈坊,走路一刻钟的功夫就能到。

李仙工李家所在的家户,就是由李、钟、倪三家‘合户’成一户的。

合户是在李钟倪三家曾祖时候的事,自然是为了分担匠役,李家祖先年龄最大,李家便做了‘大房’。

虽说是一户人家,但有名无实并无血缘羁绊,三家也并不住在一起。平时除了匠役上的事情之外,各家互不干涉。

当然,毕竟来往联系这么些年了,三家之间也有走动,与关系亲厚的邻里差不多。

说起来杨英老爷子之所以能请动李仙工帮忙打造织机,是因为杨家和李家有些渊源:两家是儿女亲家。

……

当初杨家还是住坐匠,老爷子杨英去京城服役,返程时走到杭州城外,银钱已经用光,只能在城隍庙里露宿一晚。

人有旦夕祸福,一场风寒来势汹汹,杨英一夜醒来,就烧得头脑昏昏起不来了,随后又腹泻不止。

当时杨家还住在杭州城外三十多里远的乡下,杨英这急病来势如山崩,哪能走那么远的路回去拿钱治病呢,眼看竟是要死在半道城隍庙了!

幸好碰见年轻热心肠的李仙工,为他付了看诊费又垫付了二两银子的药费,这才救下杨英一命。

李家从李仙工的高.祖父时起,就是杭州织造局的住坐匠了,李家几代人也都勤奋持家,终于到李仙工的父亲时,在杭州城里置办了一座宽敞四合院院子,在匠户里已经算是富户。

那时急病痊愈的杨英,倒也是真心感谢李仙工的救命之恩,加上李家家境在匠户中出类拔萃,于是心生结亲之意。

但杨英只有一独子杨温,没有女儿可以嫁给李仙工的。

不过,杨温与李仙工年龄相仿,到时两人所生儿女也会年龄相仿,倒是适合结亲。

于是老爷子就和李仙工定下了娃娃亲约定:他的孙子或孙女,与李仙工的女儿或儿子,长大后结为夫妻。

不过杨温成婚比李仙工要晚,李仙工都已经有两个儿子了,杨温才成亲并先后有了三个儿子:杨谦、杨绦和杨谚。

随后,李仙工又先后有了两个女儿:李绒和李络。

如今,李仙工的两个儿子都已经结婚成家,他两个女儿李绒十六岁,李络十二岁。

在杨谦出生后的同年,李绒出生且是女孩儿,两家就默认了:杨谦和李绒年龄相仿,定下娃娃亲。

杨谦和李绒年龄相仿,恰好又是一男一女相配,由他们两来履行杨李两家的结亲约定,顺理成章。

杨李两家都为匠户,杨家从当官的祖宗因获罪被充为匠籍时起,就一直是轮班匠。

而李家却是高·祖皇帝在时,最初被从民间签发来的工匠,一直是住坐匠。

要真追根溯源论个高低,李家的家世还更清白。

杨家直到去年时,才由轮班匠转为住坐匠(还有李家的功劳在里边),李家家境又比杨家要好许多——至少有自家的大房子,算得上家有恒产了。

按理来说,杨家算是高攀了李家。

不过两家都是匠户,属于同一阶层,也能说是门当户对了。

但是,大概是随着时间的过去,记忆消褪,老爷子杨英淡忘了李仙工的救命之恩。

又或者是杨家的杨谦和杨谚读了书,成为了读书人,老爷子想着有朝一日会有出息的,杨家也会兴旺显赫起来的。

总而言之,老爷子和李桃花,日渐对与李家的这门婚事不满了。

可杨家又自诩是讲究人家,祖上是官宦,曾是官籍。

不能做出悔婚的失信事情来,两家之间的婚约就一直存在着。

可是每每想到,杨家长子长孙杨谦以后多半是能当官的,却要娶一个匠户人家出身的女子……

老爷子和李桃花就心里不痛快,总觉得李家占了大便宜。

这么想的时候多了,在和李家相处时,就难免带出来一点优越感,进而发展到占李家便宜都理直气壮了。

……

老爷子杨英提着两条咸鱼干,到了下积善坊的李家。

得到了李仙工的热情迎接,坐下寒暄了两句,老爷子就以长辈吩咐后辈的语气,一点也不见外,说:

“我家还缺一张织机,要让仙工帮忙打一张了。”

李绒坐起居室外间的窗下织布机前,手上娴熟地抛着梭子,织布不停,心中暗嗤:杨老头子这话是第三次说了,亏他还说的出口!

如今杨家家里的那两张织机,就是之前两次说了之后,她爹给打出来的,工钱分文未收。

可没想到的是,在织机这件事情上,他竟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占她家便宜!

杭州近海,鱼虾海货算得上常见。老头子今天提来的那两条咸鱼,最多值个三十文钱,却拿来做三两银子才成的事,可真是聪明呢!

而且,请她爹做事,也没个请人该有的样子,甚至像是在使唤一个下人一样!

堂屋里的老爷子又说:“时间上不必太急,老二入秋时才进局里去当幼匠学艺,入冬时能把织机打出来就行。到时他应该也学得差不多了,闲在家里的那二十天,刚好使得上。”

李仙工满口答应:“好的好的,没问题,入冬时一定给您打好。”

他也没说前两天已经答应了一户人家,不然老爷子怕是会觉得他是找借口推脱。以后起早睡晚,两台织机一起打造罢。

“那就好,仙工你的手艺老头子我是知道的,我也不担心,不过你还是要尽心些才是。打织机要用的木材,过两天我让杨温给送来。”

“好好,温弟什么时候得空再送来就是。”

李绒把手中的梭子一扔,被气得没心情继续织布了。

到时把要用的木材送家里来……

这意思,那两条咸鱼干就抵了所有花费了啊!不但不付她爹三两银子的工钱,这次更是连她爹打织机期间的饭食,竟也一顿饭都不供了啊。

打造织机的事情说完,老爷子就说起了杨谦明年要下场一试的事情。

“……谦儿自己,还有教授谦儿的先生们,都觉得他明年二月可以下场一试了。若无意外,应能通过县试和府试,拿下一个童生功名。若是时运好,秀才功名也未尝不可。”

李仙工已在十六年前,他绒囡儿出生后,就将杨谦视作了女婿。

女婿要有出息了,他这做岳丈的,那是再怎么高兴都不过分的!

刚才因为老爷子又来占便宜而生出的些许不满,立即就消失了,直满口夸赞:“没看走眼,真没看走眼!谦儿果真是有出息的,这真是太好了。”

能有一个读书人女婿,这个女婿日后说不得还能当官老爷,身为一个贱籍匠户岳丈,高兴之余又觉得矮人一头……

“我听人说,下场科考很费钱,到时若银两不凑手需要帮贴,您只管开口,我能帮一定帮!”

老爷子心想,婚约已经有了,不好反悔。李仙工能主动提出帮补谦儿的赶考资费,也算他识趣了。

这也正是他今天亲自来这一趟的另一个目的。“那是一定的,到时银钱不凑手的话,老头子我一定会厚着脸皮向你开口的。”

杨谦明年会下场科考的事情,李绒是知道的。

不止是这事,她还知道杨谦在科考上的运道算不上好。

但这话是不能说给其他读书人听的,五六十岁,白发苍苍却还考不上的比比皆是,杨谦二十二岁考取进士,谁敢说运道不好?

但在那话本子里,男主角稍有小波折,就能让读者和那作者心疼死,没有一次就考中进士,那就是运道不好了。

杨谦会在明年八月院试前摔一跤,把捉笔的右手拇指挫伤,直到入场时伤都还没好,然后考试受到影响,没能考中秀才。

院试三年举行两次,大后年考院试时,杨谦才会考中秀才。

然后在考举人的乡试上时,因江南出了舞弊大案,导致整个南榜成绩都作废了大半。

然而,杨谦却是少数保留了举人功名的学子之一。他将于十九岁这年,考中举人。

舞弊案后第三年上头,也就是杨谦二十二岁时,他才一路通过会试和殿试,终于考中了进士。以二甲头名,即第四名传胪的名次。

之后的事,她就是在死后看过了那本《贱籍首辅》的话本子,才知道的了。

杨谦在之后的为官生涯中,一改在科考时的不顺。话本子里说的是,因为她妹妹李络旺夫。

不见杨谦十九岁考中举人后娶了她,之后的会试和殿试都没发生意外吗?

总之杨谦平平顺顺的当官,兢兢业业的挣政绩,从一个下县的七品县令开始,从地方到京城,进入内阁,最后成为内阁首辅,位至权臣。

缔造了一个出身匠户贱籍的贫家子,官至首辅的传奇。

想起前世种种,李绒至今依然觉得仿佛是在做梦……

#渣言渣语:好刺激!女主是男主大嫂!#

渣作者:bushi!别瞎说!别害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 8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