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能工巧匠(工) > 第7章 第 7 章

能工巧匠(工)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黄姜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04 21:18:29 来源:文学城

杨绦沉默着,不说话,不表态。

屋中气氛僵滞片刻,老爷子杨英几欲翻脸,正打算强势施压。

就在此时,十六岁的杨谦开口了:

“二弟,我们是一母同父的亲兄弟,本该从家中获得一样的栽培。然而,我和谚儿花费家中银钱去读书,可二弟你不但没有读书,还小小年纪就要去局里应役做工,这对你并不公平。”

杨绦真是越来越欣赏杨谦了,深信他日后会有不错的前途。

正直却又能适度自私,明事理、有担当,这样说得上正派的人,只要时运不是太差,未来必定有所成就。

但是,他欣赏杨谦、打算以后向杨谦借势,和他不让杨谦占他便宜,这两者之间矛盾吗?

不,杨绦脸皮厚却不自知地认为,一点都不矛盾!

唉,这样一看,杨绦觉得自己更像是小说中的极品炮灰了。

然而……

在屋中众人的眼中,杨绦的样子就像是被杨谦说到心坎儿上一样,正戳中了他心坎软肉,神情尽是委屈。

积压许久的委屈,终于有人懂了,这是打开了他的心房啊!

杨谦看了他二弟委屈,又强撑着的样子,心中一时酸楚不已,又羞惭至极。

言语铿锵,由衷承诺:“但是,大哥今日在此承诺二弟:倘若我杨谦日后出息了,必定尽力照拂你!每月补贴你去应役的钱银这点小钱也就罢了,不说别的,若是你遇见了大笔花销——不拘是匠役上的还是二弟你过生活时的,大哥若拿得出钱来,一定二话不说就帮补你!”

杨谚也跟着承诺:“二哥,我也是的,以后二哥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能帮的我一定二话不说的就帮了!”

杨绦:这样把少年们的赤诚之心也算计进来,良心有点痛啊……

不!争取他应得的,这能叫算计吗?当然不叫。

他竟差点也被感动了,险些就失了自身的立场。

最多以后等他赚钱了,就给他们支援(投资)几笔银子,来一个‘权钱勾结’互相成就。当然,前提是杨谦和杨谚科举前途似锦,或者当上了官儿。

到此就已经承诺商定,杨家的匠户匠役由他们三兄弟共同承担。

如果杨谦和杨谚日后有出息了,那匠役负担他俩承担大头。

杨绦也满意了,终于给出一句准话:

“大哥和三弟这样说,我是再安心不过了,也确信我们之间有着牢固的兄弟亲情,而亲兄弟间就该互相帮扶,同甘共苦。

‘幼匠’和承袭匠户的事,就这么定下罢!等今年立秋时,我也跟着爹去局里当幼匠,若大哥和三弟都能脱籍,那以后就由我承袭杨家的匠户户籍!”

若杨谦和杨谚科举一途不顺,不能脱籍入官籍,那自然就都还是匠户户籍。

他们这一辈已经说定也就罢了,他们下一辈子孙,可就要一起承担杨家匠役了。

没得如果都是匠户户籍,却只有他杨绦的子孙承担匠役,而杨谦和杨谚的子孙却一身轻的道理。

虽然是这么考虑的,不过杨绦还是希望杨谦和杨谚能脱籍。

相比一起共沉沦,谁都得不到好,还是有亲兄弟脱了籍带他飞,如此你好我好才更好。

杨绦这来之不易的一句准话,让老爷子杨英都露出了笑模样:

“这样才对嘛,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你们兄弟团结,我们杨家复兴也就有望了。”

说过场面话,老爷子又鼓励杨绦:

“高/祖仁慈,允许灶籍和匠籍等贱籍者也可读书科举。虽绦儿你这辈子无缘科举脱籍了,但你好好栽培你的子孙后辈,来日他们定也能脱去贱籍身份的,不至于子子孙孙都是贱籍,来日也大有盼头。”

轻易得到的,不会被珍惜。或许正是因为杨绦的这句准话,实在来之不易,老爷子觉得这句话真珍贵。

在鼓励杨绦时,竟难得发自真心一回,能听出些许老人对子孙后辈的慈爱。

除非故意,杨绦一般都很会看气氛,而且他也很会营造各种气氛。看人脸色,他很在行。

就像现在,杨绦就不会破坏气氛,不会去说一些煞风景的话。

杨绦也一副被触动的样子,“我会的,爷爷。我以后一定好好栽培后辈,争取让有读书天分的孩子都读上书!更要教他们像叔叔伯伯一样,寻求科举脱籍。”

老爷子也是能听话听音的人,自然从二孙子的话里听出了些不同。

首先,老二今日终于开口叫他‘爷爷’了,这是软和下来了的表现。

再者,老二既然愿意他的子孙向谦儿和谚儿学习,那应该也不会再对送了兄弟读书,而没送他去读书这事心生怨怼了。

老爷子心想:看来事情是妥善解决了。

真巧,杨绦也是这么想的。

把话完全说开分配好了匠役,还互剖心迹,来了好大一出兄弟情深。

接下来,也该聊一聊其他话缓和一下情绪,让兄弟亲情自去慢慢发酵酝酿,方更显牢固深长。

恰好,眼下还有一个话题可聊。

投河自尽这事,得说清楚、聊透彻了才行,不可存着芥蒂。

不过杨绦也不想把这事说得像是老太婆的裹脚布一样,因果缘由不必都说给这些人听。

一是穿越这事不能照实说,二是杨二都已经不在,说再多也没有意义了。

“昨日投河那事……是我的错,是我让杨家被人议论了,定然不会再有下一次的。”

道歉是要的,反正就一句话的事儿,说出来身上又不会掉一块肉。

道了歉,在说起投河原因时,杨绦也没忘了给李桃花上眼药:

“我昨日也是……中午在外面听了长舌妇的挑拨,刚一踏进家门,又被娘好一通咒骂,直说我这么没用只能去当幼匠,又说我还不如投河算了,死了还干净!

算了……不说这些了,我也是一时没想开钻进了牛角尖,总之以后再也不会了。”

杨绦上的这眼药,效果显著。

听了杨绦的话,老爷子杨英暗想:若果真今日老二投河之后没了,这事经过许多市井妇人一传,他们杨家必然要落下一个长辈偏心不慈,儿孙苛待兄弟,以至于逼死了人的坏名声。

这样一来,杨家的名声就全毁了!读书人最看重名声,对谦儿和谚儿的科举和仕途都会有影响,何况匠籍儿孙科举本就更为不易。往大了说,就是因此断绝掉两人的前途也未可知!

妇人坏事,果然妇人坏事!幸好还未酿成祸事。以后得好好管教才行。

杨谦听了杨绦的解释,则是暗自心惊:以前听着娘不时的骂二弟,只道寻常,没曾想竟会让二弟有忍不下去的一日,以至于选择了投河自尽!

在心中暗下决定:以后再听见娘骂二弟时,他就以打搅读书为由加以拦阻,平时也要多注意二弟心里想法,万万不能再让二弟无处诉苦、郁积于心以至于轻生。

不得不说,杨谦很有做兄长的责任担当了。

相比大哥杨谦自省己身,杨谚到底还小,在归咎错处时难免会觉得别人也有错:

虽然我也有错,但二哥投河这事主要还是那些长舌妇的错,还有娘也不该动不动就咒骂二哥,否则也不至于如此。

咒人骂人,不是什么好习惯(还有点丢人),他以后要多劝劝娘改掉这个坏习惯。

杨绦察言观色,老爷子他们的心思,也猜出了个大概。

所以说啊,想要有人宠有人爱,就要会作!说不定对方就是个抖M呢,越作越在乎你。

这是何等的虎狼之词啊。

在这以后,李桃花再泼辣又如何?

她能和老爷子顶嘴对吵,还能经得住她两个命根子的劝阻,更甚至于是嫌弃?然后不管不顾继续咒骂人?

就这一下,杨绦就紧紧扼住了李桃花的命脉,让她想骂他骂不得,想追着他打也更打不得。

男人嘛,除非必要,还是不要和女人逞口舌之快,婆婆妈妈、絮絮叨叨,别把自己活成了祥林嫂。

事情谈完,李桃花也将倒座房里的杂物规整好了。

“能用的木材都已经找了出来,改天就能提些礼品去请李仙工,帮忙做出一架织机来。

老二你去做了幼匠后,可要尽快用心学会织布!到时家里三张织机,刚好一人一张。”

李桃花念叨着念叨着,这一念叨到杨绦,就又想起他今天竟敢和她顶嘴!

于是,习惯性地开骂:“你个死伢子可得认真学,听到没有!别偷懒,否则看老娘不……”

“就你话多!”没等李桃花继续说,老爷子杨英就瞪了她一眼。

就这还没完,杀伤力更大的来了,杨谦神色不赞同道:“娘,你以后别这么骂二弟,听着……听着不好。”

而杀伤力最大的,则是她的心肝儿幺儿杨谚的劝阻,他还年少没有学会收敛情绪。

话语中带出的不满,对李桃花杀伤巨大!“娘!你以后可不可以、别这么大声尖酸地骂人?听着不文雅,给我的同窗听见了多不好啊。”

娘骂人习惯了,要是在外边也这么骂二哥,万一碰巧让他同窗听见,那多羞人啊?那样的话他都不知道要如何与同窗相处了。

娘这习惯可不好,他得帮助娘改掉这坏习惯。

李桃花:“……”

“我……我也没说什么啊。”

李桃花弱声反驳,却也没有再说什么了。

众夫所指之下,任李桃花再泼辣,也要怯了、闭嘴了。

……

通观今天从早上到现在,这一天事情发展和解决的全过程,杨绦的形象立即就鲜活了。

一个受了多年委屈的半大孩子,在钻了牛角尖投河自尽后侥幸活过来,谁曾想死里逃生醒来,不仅半点关怀也无,还被亲娘兜头一通咒骂……

经历过生死后的泥人,心里也有了三分火气,于是奋起顶嘴,豁出去吵闹!

吵完过后,就回房倒头睡了大半天,养回因投河而亏损的元气。

晚饭时,家里人把话掰碎了讲开,又说清楚家里的困境,承诺了公平分担家中匠役负担之后,又在兄弟和爷爷的亲情呼唤下,终于被劝服。

最终通情达理的他,答应了入局当幼匠,日后承袭杨家匠户户籍。

情有可原,真是情有可原啊。

半大孩子嘛,有点脾气,吵闹顶嘴再寻常不过了。

他能听懂道理,也知道为家里分忧,那他就还是一个好孩子。

一天时间,早上是能把人气得升天的逆子,晚上就是通情达理的好孩子了。

这变化无常的,令人唏嘘啊~

#半大孩子嘛,有点脾气不是好正常的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 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