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能工巧匠(工) > 第39章 第 39 章

能工巧匠(工) 第39章 第 39 章

作者:黄姜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04 21:18:29 来源:文学城

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杨绦把年前最后一批布送到袁氏布店去了。

下一批再送过去,就要等过完年元宵之后了。

原色素条纹、亮蓝条纹和正红条纹,推出三款冬季新布,十月、冬月和腊月这三月,呈递增趋势给杨绦分别带来二十五两、三十两和四十两银子的盈利。

三个月加在一起,一共就是九十五两银子的盈利。

还有最初那一笔五十匹布的生意,也给杨绦带来了十两银子的盈利。虽然那些钱都拿去付给工匠们做订金了,但也还是要算进去的。

两笔相加,杨绦下半年做生意赚的钱,就超过一百两银子了。

一百两……

一百两啊!李桃花嫁到杨家十八年以来,她第一回在小半年内见到可这么多银子啊!

这种大笔的银子,都是老爷子管着的。她也不怕身边那个闷葫芦样的男人说出去,说句实话,她真是夜里睡觉都不敢睡得沉了!

她夜里睡着后,不时就会惊醒,然后竖耳听一阵外面的动静,生怕有贼人翻进来院里,把她家银子给偷走了。

确定了院里没有动静,老爷子屋里也没传出尖叫呼救声,才能放心睡下。

接下来,再次惊醒,又再次睡着,周而复始。

虽然折腾人,白日里时常头昏脑胀的,但她心里又高兴又火热,丁点不觉得累。

再给她家一百两银子,让她整夜不睡觉地守着,她也愿意!她也不会累!

老爷子手里第一次管着这么大一笔钱,夜里都是躺在这一大笔银子上面睡觉,心里那火热澎湃啊,较之李桃花更甚。

老爷子夜里也更警醒了,就算是有老鼠在他床下叽叽窸窣,他都会被惊醒。

晚上上床前,甚至会咬牙在心底暗暗发誓:‘即使贼人闯进来了,也定不夺门而逃,要与藏在身下稻草席里的银两,共存亡!要想抢走他的银子,除非先把他的尸体挪开!’

虽然老爷子内心火热澎湃至此,但他更会装,尤其是在见过李桃花那副惊弓之鸟的模样,看起来是有多愚蠢之后。

“你们的娘啊,就是没见过世面!我啊可是多次进京应役过的,皇城都见过。这世面见得多了、历练出来后,自然就不会一惊一乍了。”

杨谦:“……”那就当自个儿背书到深夜时,看见的那个隔一会儿就起夜小解的老爷子,并不是您老人家吧。

杨谚:“……啊,爷爷您言之有理。”

您曾多次进京应役过是没错,但皇帝处所的皇城?您只远远见过一眼皇城最外围的红墙吧?

“嗯,啊。”杨绦懒得理会老爷子。

老爷子和李桃花两个,就是大哥莫说二哥——脸上麻子一般多,谁又比谁姿态好看呢?

所幸的是,随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李桃花和老爷子也渐渐适应了。

虽然还是紧张,终究不像最初那样,一有丁点动静就疑神疑鬼,夜里也不再时不时就大喊起来捉贼了。

因为今年赚了钱,李桃花难得大方一回,在织布之余还抽出时间来给兄弟三人,都做了一套新衣,就用那春节特别款的正红条纹的布。

“还真别说哈,难怪这正红条纹款卖的那样火,好些人是拿着银子抢都抢不着!这布做出的过年新衣,是真好看啊,一点都不俗气,哦、就像他们说的“雪里红梅”,既衬气色又喜庆!”

给做衣服了就接着呗。他才赚了这么多钱,过年时杨谦杨谚都穿得一套新衣,他反而还穿不得吗?

杨绦坦然地接受了这套新衣。

并没有对李桃花和老爷子感激涕零。就因为以往给杨谦杨谚两做新衣时都没他的份儿,而今年他也跟着兄弟们一样,有两套新衣了?

老爷子和李桃花总觉得,像是哪里没有搔到痒处,但细细去想吧,好像又没有哪里不对的。今年过年老二不该穿新衣吗?

自然是该的,家里那一大笔钱都是他挣来的,他理当穿新衣的。

李桃花固然泼辣,却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勤俭妇女,一直以来形成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亏自个儿是应该的,但一定不能亏了老人和后人。

给三兄弟做了过年新衣,自然也不能少了老爷子的一身啊。

正红条纹这一款,还是不太适合给一个干瘦小老头穿,于是李桃花上街去,从布店里花钱扯了十尺靛蓝色厚棉布回来,给老爷子也裁了一身新衣。

至于她自己和杨温?那是没有过年新衣的。

“孩他爹,我看你还有衣服穿,我们过年便不做新衣了。”李桃花把杨温也拉了进来。

“我们都是大人了,过年还穿什么新衣?虽然家里现在是有点钱,但钱又不嫌多,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哪能大手大脚花用?”

对于杨温隐晦望过来的求助眼神,杨绦只是眨眨眼回应了。

然后,杨温立即就眼睛晶亮,瓮声应着李桃花:“嗯,好,不做新衣便不做吧。”

‘穿不穿新衣有什么要紧,都多大年纪的人了,还爱甚么俏?老二答应了好吃的,这才重要呢!已经吃过好几次卤羊肉了,下次去吃什么好呢?要不,烤鸡?吸溜……’

第二天杨绦果然找了个借口,需要杨温一道走、也好护卫他一二,以免这年尾碰着个贼人对他不利,这样就把杨温一起叫出了门。

去工匠家巡看完之后,两人就找了离家远远的一条无名小巷子里的一家烤鸡店。

点了两只烤鸡,一人一只,吃得是满嘴流油!

“这家店烤鸡的味儿,还真不错哈?”

“既然不错,那您可记牢位置了,以后再来。”

“好啊!爹已经记牢了!”

……

小年一过,离过大年也没几天了。

老爷子坐镇指挥,李桃花风风火火地去执行,而杨温和杨绦两人则跟在后面当起了苦力。

后世有关杭州古城门的,有一首民谣:“ 武林门外鱼担儿……清泰门外盐担儿,望江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清波门外柴担儿……”

古今地名有所不同,加上又还换了个时空,城门名是不是对不上?还真没有。

很巧的是,不仅城门名对上了,各城内外的主要出产,也都对得上。

杨家平常居家过日子的时候,倒不会出城去买东西,为了三瓜两菜的出一趟城门,就算买一回菜能省下一两文钱,那也还是太不划算了。

有那时间去耽搁,还不如在家织布来得划算。

不过这次年前采买年货,就不一样了。

李桃花大动干戈,带着杨温和杨绦父子两,先是去武林门外。在卖鱼桥上,直接找鱼贩买了一筐鱼!

“今年银钱宽裕些了,我们就自己买鱼、买盐回去做咸鱼干。虽然开始花的钱多,但以后算下来,反而要划算很多。”

杨温挑着一筐鱼跟在后面,早走一步去将鱼顺道送回了家,才又一起赶去清波门外。

城门外空地上,已有许多柴夫砍了柴,一摞一摞堆起老高。

李桃花:“既然我们自家有壮劳力,就不必让柴夫再赚去了送柴上门的脚力钱!来来,老二你扛一捆,孩他爹你扛三捆柴,我再扛两捆柴。这样只要再来一趟,柴火就能买够了。”

第一天,买好了鱼和柴火。

第二天,李桃花再次带上杨温和杨绦。

先是去到清泰门外,在沿江盐田边找到相熟的小盐商,一次就买了三斗盐——约后世的二十斤。

“做咸鱼干要用不少盐,平常吃饭也要用,趁着现在买得多有实惠,买一回就多买些,回去屯着也放心。”

杨温沉默地挑着盐在后面走,往南一直走,来到望江门——望江门外菜担儿。

“这雍菜不错,立在水盆里养着能放很久,买大一捆回去。

这地栗子也个头均匀,蒸了煮了都好吃,通风处放一整个冬天也不会坏,买一小篮子回去。

这胡萝卜也还行,买一小篮子回去……”

胡萝卜是叫胡萝卜,雍菜在后世叫空心菜,地栗子就是后世的香芋。

好吧,这一大篮子菜,依旧都由杨温挑着。他一头挑盐、另一头挑菜,倒也刚好合适,扁担没有一头高一头低的翘起来。

“侯潮门外的酒,是比城里要实惠,但要不要打一两斤回去呢……”

杨绦开口:“既然带了葫芦,那就打个几斤回去吧。不管是袁老板,还是李姨父家,又或是杨管工等等,今年都承蒙他们关照许多,一顿饭还是要请的。”

“你说请客吃饭,那便请呗。”李桃花习惯了抠门,就有些不乐意,但她到底也知道人情世故,最后还是没有反对。

“好吧,那就去侯潮门外打几斤酒回去。”

“虽然已经买了这些菜,家里又还买了鱼,不过回去时还是要顺道去羊巴頭一趟,买一只鸡做成烟熏鸡、买一只鸭做成酱板鸭,再砍半扇羊肋回去风干到时炖汤,还切几斤夹瘦猪肉做红烧肉。”

李桃花琢磨起到时请客吃饭的菜色来。

杨温和杨绦跟在身后,不自禁地咽口水。

别的不说,李桃花的一手厨艺那是真不错,比外面做生意的厨子的手艺都不差多少。

杨绦只是沉默地,当了三天的苦力。

跟在李桃花这样花钱节俭的妇女后面,根本就不着他出面去讲价。她冲在前面、撸起袖子,和摊贩战个十来回合后,总能讲下来一个合适的价位。

末了临走,还要拿点搭头。

果然,家庭妇女买菜讲价的能力,真是不可小觑。不过如果真让李桃花去谈大生意,她绝对是不敢出声的。

杨谦和杨谚学院终于放假的时候,家里年货全都备齐了。洒扫除尘,整理房屋,这些活儿李桃花也都做完了。

两人放假第一天,杨绦就拿出买回来的红纸,让两人去写了福字和春联,又一起贴好。

到此为止,过年前的准备才算是做完了。

除夕前一天,杨绦有一点生意上的事情,去了一趟李家。

……真正的作话↓……

谢谢小天使们给出的意见,渣作者看后觉得有些很后道理,都记在注意事项tips上了,然后琢磨着改进、不断进步,mua~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章 第 3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