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能工巧匠(工) > 第38章 第 38 章

能工巧匠(工) 第38章 第 38 章

作者:黄姜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04 21:18:29 来源:文学城

杨绦早就已经料到,会有山寨盗版出现,这避免不了。

到了十月末的时候,杭州布市上,条纹布果然纷涌而出!

有只是织了条纹、没有织出浮纹效果,更甚至有为图快捷、赚快钱,直接就只是印染上的条纹。

当然,肯定也有认真山寨,用心仿织他们两款新布的。不过如此一来,在时间上他们就落后一步了。

多半就会和杨绦他们先前所预料的那样,等那些布行山寨出来两款布时,在杭州城内,他们再想来分一杯羹就不容易了。多半只能运到外地,或者北方去卖。

后来的发展,也确实如此。

那些大布行,本就做着‘南布北市’的生意,把布匹运到外地去叫卖,也是顺道。

在极大可能上,还会比在杭州城内卖赚的更多,也会比袁宁和杨绦赚的更多。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一口气吃不成大胖子,他们两个还是先把眼前的饭,吃下肚、消化了,再去想其他吧。

在更早的时候,两款新布刚开卖的时候,袁宁就听进了先前杨绦的建议。

在客人中间,把‘山寨’、‘正品’、‘假冒’、‘仿制’……等概念,不断灌输出去。

随着这些颇有穿越感的概念,被越传越广,逐渐地,客人们于无形中、或浅或深也形成了一种认知:

穿条纹浮纹布做的衣服,布匹还得去清河坊袁氏布店裁买的才好,只有那里的布才是正品!

那一场发生在杭州城小富小官阶层,由王家姑娘举办的赏雪会上,赵姑娘和县令小姐等人间的小闹剧。

就是客人中间,众多次自发抵制仿冒布匹的,比较典型的一次。

虽然吧,起因只是小女子间的嫉妒小心思,并非是出于捍卫正版的正义感。

但不得不说,杨绦和袁宁提前布局的、树立客人正品意识的计划,已经逐渐在见到成效了。

再加上,袁氏布店的那两款布确实物美价廉,更是很好地抵挡住了山寨布匹的侵占。

肯下苦心认真去山寨的大布行,布匹还没这么快织造完成、投入布市,如今杭州布市上流通的仿冒品,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比如:

布匹上的条纹粗细、排列间隔,失了变化灵动之美,看上去死板呆滞得很。

亮蓝条纹的染色不正不牢,极易褪色晕染。

条纹没有织出浮纹效果,导致最后的布匹,就跟后世的一种床单一样!打眼一看,似乎是那么回事,可再多看一眼,就能看出布匹的粗制滥造和低劣村气。

还有那种为图快捷、赚快钱,直接在原胚布上印染蓝色条纹的,就更是比不上袁氏布店的正品布了。那甚至都已经是两种布了!

敌方太不争气,我方却很利害:‘官家工匠精工出品’,可不仅仅是噱头口号啊。

能入织造局应役的工匠,织布手艺明显强于民间普通织户,这是确实存在的事实。

杨绦凭借地利人和,请来的都是匠户织匠——即便不是织匠也是挽花匠、打线匠等,不管是本人应役、还是代人应役,都是能入局应役的手艺水平。

织起布来,可谓驾轻就熟、信手拈来,‘这布闭着眼都能织’这话真不是吹牛的。

如果把山寨布拿来,和杨绦所请工匠织出来的布匹,放在一起稍微一比较,一眼就能看出两者优劣来!

前者在大概率上,会出现经纬时疏、时密的问题,时不时还能看见线头、线疙瘩。而后者,处处都经纬细密,几乎无一处瑕疵!

于是,比袁氏布店所出条纹布便宜的,布匹质量要差上太多。和袁氏布店所出的布匹质量差不多的,价钱要贵上一截——否则没得赚啊!

总之呢,布市上出现的山寨布,在物美价廉方面,总要差上袁氏布店所出两款条纹布一大截。

偶有像那赵姑娘一样,因为实在等不及袁氏布店出货,去买了市面上仿冒布匹的人,总是不多久就后悔了。

布匹低劣还不说,要是被人指着鼻子说他们花银子买假布——实在有够愚蠢,那才真是丢尽了脸面!羞都羞死人了!

因为杨绦和袁宁颇具前瞻性的布局,在纷涌而出的山寨布匹上,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

当然影响有,很小而已。所以,袁氏布店所出‘厚棉条纹浮纹布’,在一月之内就风靡了杭州城!

……

在此之前,十月初,两款新布面市不久。

尽管先前杨绦已经把两款新布上市后的行情,往走俏之上看齐——定位在了极其走俏,并为此提前备下了不少的存货。

两款新布上市后,三十几家工匠家的机杼声,那也是从天没亮就响了、天黑透后也久不见停下,都起早贪黑地赶织布匹。

但是,算一算工匠们的布匹出产量,再数一数每天袁氏布店售出的布匹数量……

这不行啊!撑不了一个月,就要断货啊!

于是,杨绦紧急去和袁宁商量,“宁兄,你这边先限量出售,两款布每天各拿出两匹布来售卖。依旧想买的客人,就像以前一样交订金预定。”

“我这边,会赶紧再去找工匠,尽快赶工织造。”杨绦道。

接着又提点道:“布匹织造的足够多了之后,宁兄也不必撤销每天限量出售的规矩。如此,方显示出布匹的行情紧俏,引来客人争相抢购。”

“而那些交订金预定的客人,布匹稍微宽裕后,宁兄你可以让人送布上门,布匹不算在限量之中。”

“以后呢,就把他们当成尊贵客人对待。就比如:每季新款面市前三天,大可差人带着成衣图上门,去让他们翻看挑选,询问其是否有看上眼了的,也好给他们预留上。”

袁宁的经商天赋本就绝佳,稍一细品杨绦建议,立即就明白了话中的无穷奥妙!无穷钱途!

“绦弟,为兄承你一个大人情!”

杨绦:“好说好说。”

他和袁宁毕竟也算合作伙伴,合作以来一直很愉快,提点一句,既能让他自己多赚钱,又得了一个人情,何乐而不为?

杨绦在织造局里结交的、临近织机的几班工匠,这些人脉资源,立即就被他用上了。

先去找到平常闲谈中,透露过住址的几家工匠,然后‘拔出萝卜带出泥’,一家又一家全都找到了!

挨家邀请了他们,一起去织两款新布。虽然或许只能织到年前,以后还要不要他们继续织,得视情况而定。

但是啊,每匹布的价格,比寻常市价还多上两百文呢!到年前能多赚……嗯、一两多银子呢!

要同意吗?那是当然同意的。除了几家实在和其他布行签订了契书、想赚这银子也赚不着的工匠外,找到的其他几家,都满口应下了。

这些都是在局里应役的工匠,杨绦教过他们织布要求之后,再像织布技艺和布匹质量这些方面,就不用他多操心了。

这一次,杨绦找来了一共十二家工匠,增援织造两款新布。

因为找这些工匠来,是为应对节前年货旺市,算是临时工,也就没签契书、下订金。

不过呢,这十二家都是第九织房的工匠,应役时间又相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他也不怕这些工匠使坏。

若果真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他杨绦可不是甚良善人,必会整治得使坏的那人悔不当初!

包括自家在内的这十七家工匠,杨绦没让动,照样让他们织造春节特别款新布——厚棉正红条纹浮纹布。

那是年前的主打款,从眼下两款布的行情推测,特别款新布的备货,多多益善。

……

时间回到冬月初,杨绦推出的两款新布的生意,已经走上正轨,并且行情愈见火热,那风靡之势一往无前。

生意好,赚的钱自然也更多了。

十月尚未到来的最初,杨绦第一批就交货:原色素条纹款、二十匹,亮蓝条纹款、三十五匹,一共五十五匹。

十月中旬,杨绦再次交货:原色素条纹款、十匹,亮蓝条纹款五匹,一共十五匹。

杨绦调整过了每一款的织造匹数,十月末,再次交货:原色素条纹款、七匹,亮蓝条纹款、八匹,还是一共十五匹。

在此同时,紧急新招的十二家工匠,十月末也织造出了第一批布:两款各六匹,一共十二匹。

十月结束,来到冬月初。

杨绦一共向袁氏布店交货:九十七匹。

只按每匹布赚二百五十文钱来算,这一个月他就赚了——二十四两银、又二百五十文钱!

实际上,因为李绒在彩线上的让利,杨绦赚的银钱有近二十五两银子!

这世上,用钱解决不了的事情占少数,大多数的烦恼和难事,在你有钱时,立时迎刃而解!

在人情世故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就跟川剧变脸一样。不然怎么说,富在深山有远亲?

就连亲爷亲娘,也是一样适用。

在以前,李桃花嫌弃她二儿子,那嫌弃得跟个什么样儿的!

后来杨绦一顿爆发对吵之后,家里有老爷子和杨谦杨谚拦阻,她再不能肆意训骂了。

但那也只是迫于旁人阻拦,李桃花才稍稍收敛了脾性。

只等到杨绦开始做生意赚钱之后,李桃花想训骂他的时刻,才逐渐减少。

自打十月份以来,她又眼看着杨绦赚钱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直到赚的钱,超过二十两银子,有二十五两银子时!

李桃花被彻底震惊到了:杨绦这一个月以来,赚回的银钱,竟几乎抵得上他们这些年来的所有家底了啊!

以前日子抠抠搜搜地过,没有一天敢懈怠过织布,一家人勤勤恳恳这么多年,才挣下三十来两银子的家底。

可杨绦只花了一个来月,就只一个来月!就挣到了二十五两银子。

他只一个来月,就几乎挣够了杨家这些年来存的家底!

还想训骂二儿子吗?

李桃花:还想什么想,不想了!是真金白银不香吗?香,香着呢!

还嫌弃二儿子无用吗?

李桃花:虽然吧,和盼望着当官做宰的另两个儿子不一样,毕竟是经商嘛名头不太好听,但绝非无用!

李桃花觉得,二儿子平常说话确实直了些、气人了些,但或许正如她幺儿说的,是为了和人谈生意才练成的呢?讨价还价时言辞就得犀利,才能争取到更多让利、赚更多钱嘛。

所以,二儿子这般会赚钱,那么说话直爽这点,也可以不算缺点了。

平常他说话气人时,她多多包容就是了。

如此一来,近来杨绦面对李桃花时,总被她的过度慈祥殷勤,瘆得鸡皮疙瘩掉满地!

她太过周到了,为表一腔慈母爱,常常对他嘘寒问暖,日常还捏着嗓子和他说话――大概是想表现她的温声细语。

真是太违和了!

“您能正常些吗?就像平常那样说话,也别没事就凑到我跟前来。”杨绦不止一次这么说过。

但每当这时,李桃花就会觉得:这孩子,又说话气人了,唉,她就多多包容些罢。

“你这孩子,娘对你好,你还不乐意呢。好吧好吧,娘打扰到你了?赚钱重要、赚钱重要,那娘就不打扰你赚钱了。”

就跟李桃花对杨谦杨谚说,‘不打扰你读书’,是一样一样的。

眼下的永明年间,二十五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后世的二万五千元钱。

所以,一个来月赚来的这二十五两银子,其实并不是多大一笔钱。

但是吧,奈何杨家是供着两个读书人,还没有田地房屋的、家无恒产的平民人家呢?

这些年来,杨家能存下三十来两银子,真是殊为不易。

没见后世的一些年轻人,年近三十、工作七八年,却存款为零吗?

杨绦能理解李桃花,久贫之后乍然发了一笔小财,心里免不了是要激动上一阵的。

尽管杨绦能理解,他也还是不稀罕李桃花经常往他跟前凑,对他嘘寒问暖。

李桃花近来向他散发的丰沛母爱,并非真正的母爱,只是因他能挣钱,不由地来巴结讨好他而已。

别说杨绦不缺爱,就是缺,他也不屑于为李桃花这种母爱感动。

老爷子杨英,虽然表现得没有李桃花那般露骨,不过态度的转变,也很明显就是了。

相比以往,老爷子对待杨绦时,明显笑容更多了。再不是成日里冷肃着一张橘皮老脸,活像是欠他钱不还的模样。

对杨绦说话时,语气方面,用语方面,都表现得和蔼亲近了许多。

甚至表现的,他是一样喜欢着他二孙子的,就像喜欢他的大孙子和小孙子那般。

杨绦对老爷子,还是和对待李桃花是一样的心境:他不稀罕他们的亲近,不稀罕他们的祖孙之情、母子之爱。

不过呢,装模作样谁还不会了?

杨绦觉得,老爷子和李桃花愿意表现,只要不是特别妨碍到他,他也愿意和他们演一场祖孙/母子情深,维持脸面上的和谐。

甚至都不需要他费心去演,只要附和他们就行了,何乐而不为?

毕竟他也不愿整日针尖对麦芒,生活在鸡飞狗跳的日子里。

维持脸面上的虚荣和谐,和和睦睦的过日子,也很好嘛。

何必去和老爷子和李桃花他们,论什么感情真伪呢?

……

杨绦的两款新布生意,做的是轰轰烈烈,银钱赚得也不算少。

而与他合作彩线生意的李绒,生意也被带着一起红火起来,银钱也赚了一些。

原色素条纹款的布,用不着李绒供应彩线,在这一款的生意上,她赚不着钱。

不过面市一个多月的亮蓝条纹款,以及还在准备中的正红条纹款,都是由她供应的彩线。

只算如今已经进入布市的,亮蓝条纹款:五十九匹。按照一匹布用五锭彩线来算,彩线用量就是二百九十五锭——算作三百锭,她一锭彩线赚三文钱,就赚了九百文钱。

再还有正红条纹款,已经备下的存货:四十匹,她就又赚了六百文钱。

算下来,这就已经有一两半银子了吧。

彩线生意又还不同于布匹交货,彩线得在布匹开始织造之前,就提前采买妥当放在那里,免得织造半途因缺彩线而耽搁工期。

到目前冬月初为止,李绒和杨绦做的彩线生意,要在已经织造完成的布匹数量上,再加一倍。

即是总共两百匹的生意。

最后算下来,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李绒赚到手里的银子,就已经满三两了!

还不包含她织出的两匹布,杨绦收的价钱,就是他和袁氏布店的交货价。相当于只是帮着跑腿,原价帮她卖给了袁氏布店。

一匹布一千九百五十文钱,两匹布就是三千九百文钱——即三两九钱银子!

之前李绒让她爹给她做了一个钱匣子,用新木材做的一个全新的,用来存放属于她一个人的银钱。

李绒已经和她爹说过:“我年岁也已不算小,虽不知何时……但是,爹,我想开始存一些傍身银钱,以后我挣的钱,就不能拿来补贴家用了,爹,您看可以吗?”

“哈哈哈!爹的绒囡儿也晓得给自个儿攒嫁妆了啊,这事也怪爹是个大老粗,没想到。不过这事吧,爹觉得可以,同意了。”

李仙工大老粗一个,但他也还算得上是一个好父亲。

“你两个哥哥已经成家,分家出去单过了,他们两个男人自去讨食、养活妻子儿女,不用老子还去为他们操心。”

“你爹我每月能打造一两架织机,虽有时一整月也没有活儿,但摊平开来,每月也有四五两银子的进项。养家糊口已经足够,且还有给你们姐妹存着嫁妆呢,哈哈哈!”

“哪里还用你来,织布补贴家用?尽管把你自个儿挣的钱,都好好存起来吧。”

现在隔个几天,李绒就会把她的钱匣子拿出来,抱在怀里,仔细地数一遍匣子里的碎银和铜钱……

每回数完了,她就会觉得很满足、很踏实。

李绒想着,万一她再次陷入了前世那般的困境,她也已经有底气了,总能找着一个时机,哪怕是钻狗洞呢,她也要逃出去!

然后带着存得多多的银子,远走高飞,找一个穷乡僻壤,当一个没有身份的黑户,只要有钱她总能活下去!

开始存钱之后,李绒渐渐地就有底气了。随着存银数额的增加,她的底气也随之越来越足。

……

之前一直忙于生意琐事,两人有些时日没见了。

杨绦这次来找李绒,是为谈一谈腊月的彩线供应,再见到她时,觉得她愈发的明艳耀眼了……

是银钱养人吗?

还是因为好久没见李绒,对这副相貌生疏了许多,所以再见到,才会又有了初次见到她时的那种惊艳?

“绒姐啊,你日后还是少出门吧,不然许多少年的心都要丢了。”

李绒横一眼嬉笑的杨绦,“你个小孩子,你这就不晓得了吧?像你仙黛姐那般温婉出尘的相貌,才会一出街就俘获众多风华少年的心。”

“像你绒姐我这般长相的,吸引的不是老色鬼,就是浪荡子!

你绒姐我啊,自然是晓得要少出门的。我原本还打算去找一些挽花匠兜售彩线的,这不,我不就没出门吗?”

“……”老色鬼、浪荡子,那他位属哪一列?浪荡子吗?

杨绦胸腔中的心跳,有片刻失序,然他面色不改。

笑道:“难道不是和小弟的这笔生意,足够红火、赚钱可观,再多、绒姐就忙不过来了,这才没有去向挽花匠兜售吗?”

“好、好,就你机灵!可满意了?”李绒被说中了,转过头,一副懒得和他辩下去的样儿。

“满意了。”杨绦笑眯了眼,颔首回答。

闲话过,李绒说起正事来:“要多少锭彩线?亮蓝和正红,各多少?”

“比照着十月份新增的数量备货吧,一共五百锭。其中,正红的要多一些,预备三百五十锭,亮蓝的就备一百五十锭。”

啊呀,很快就要有一两半银子,‘叮咚’掉进她钱匣子里来了!

李绒豪爽应下:“放心,还像以前一样,五日后第一批、先交一半的货,剩下一半分作两次交清,总归不会耽搁你的事儿的。”

“绒姐办事,小弟放心。”

杨绦又说:“冬季三款新布,最多售卖至开年后的正月和二月,且行情肯定远远不如这年跟儿前。布匹织造就会放缓,卖一卖尾货。在这期间,刚好准备春夏新款……”

杨绦还没说完,李绒便明白了他的意图,直接问:“我要提前准备哪几种颜色的彩线?你先说一说,看看能否染得出来。”

“样品布和成衣图都还没出,不过想法已经在心里了。”杨绦道,“鸭绒黄、嫩草绿,以及桃花粉。”

“你说的这些颜色,怕是染不出来啊……”听听,这什么鸭绒黄、嫩草绿和桃花粉,哪有那么容易染出那么好看的颜色?

“哈哈哈。”杨绦换了个说法,“就是浅黄、浅绿和浅粉。给它们取那些名儿,只是为了让客人们听了心动,然后让绒姐你也知道,大概要染成个什么颜色的,别深了、浅了。”

“你这样说的话,那我就明白了。放心吧,还是之前一样,我会把染好的样线…嗯、样品,先拿来给你看过,满意了再签订契书。”

“不过这次呢,要让绒姐预备的是细麻和细棉两种纱线,麻线染色较棉线稍难,还要绒姐你多费心了。”

“明白,我先谋划起来、先预备着吧,反正要明年开年才用、还有两三个月呢。”

“正是如此,小弟也只是先和绒姐说上一声。”

……

时间一晃而过,冬月十五,袁氏布店春节特别款——厚棉正红条纹浮纹布,一经推出,便火爆异常!

只敞开卖了五天,之后就又‘只能’限量售卖了。

那些交订金预定的客人不说,那些每天到店里来排队买现货布的,都是天还没亮,就已经在店外排上队了!

杭州已经进入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里,一大清早就出门排队买布,得多冷啊?

也由此可见,这一款春节特别款的新布,行情是有多走俏了。

终于山寨完成两款布的大布行:……争不过,争不过,这真争不过。

还是往外地运吧,或许还能抓住外地年货旺市的一截尾巴。总之钱也不会少赚了的。

到这时候,杨绦才算放心了。

那些山寨出来布匹后,就放在杭州城里售卖的小布店、小商人,在物美价廉上,总会有两项或一项比不过他们。

何况他们还失了先手,无需太担心。

让杨绦放下心来的是,他们赶在了大布行之前,占下了杭州城里的市场,成功将那些大布行挤了出去。

大布行山寨的布匹,这一次既卖去了外地,到时又发现钱竟然赚得更多,那以后他们也会习惯性地,运去外地和北方售卖。

那么渐渐的,大布行就不会来和他们抢杭州城里的生意,很大可能也不会出手打压他们了。

当然,这种相安无事的时期,只会持续到他们向杭州城外扩张之前。

总有一日,不管是袁宁,还是杨绦,大约都会把生意做往杭州城之外的地方。

到那时候,他们和那些大布行之间,谁胜谁负就各凭本事了。

……(作话有正文,手动防盗)

时间再一晃,腊八节就过了。

很快的,小年也已过去,离过大年没剩几天了。

……真正的作话↓……

昨天日万了,好像反而掉了收藏……本渣哭得好大声!!!

小天使们,到目前为止,本文的剧情和节奏等,给你们的感觉究竟是怎么样的?能不能说说,求求了T_T

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都砸向渣作者吧!(渣作者想要改正,想要进步,呜哇哇哇……)

今天渣作者哭好大声.gif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8章 第 38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