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能工巧匠(工) > 第25章 第 25 章

能工巧匠(工) 第25章 第 25 章

作者:黄姜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04 21:18:29 来源:文学城

在织造局里当幼匠,轻松确实是轻松,就是有些无聊。

杨温他们织造的锦缎贵重得很,轻易不敢让幼匠上手。据说是得在旁边学上个两三年,把技艺烂熟于心之后,又碰见不那么贵重的布匹时,才敢让幼匠上机试试手。

至于在此之前,如何避免光看不练纸上谈兵的危害?在家多练习罢!

第二次入局应役开始了。

杨绦依旧是站在一旁干看着,不能乱跑动,他的活动范围只在第九织房,以及外面屋檐下和院子里。

不过在杨绦这具十二岁壳子之下的芯子,早已不是脚底长毛站不住的毛头小子了。即便无所事事干看着,他也能安下心来,在赵竟和钱勤等人不时的大方指点之下,尽力偷师学艺。

此外,杨绦也像以前一样,眼勤、脚勤、手勤。但凡见到有需要他帮忙的时候,都会前去跑腿搭手,工匠们不忙时他还去给人捏个肩、捶个背。

嘴巴也殷勤,见着人了就笑容爽朗地打招呼,好听话那是张口就来。

如此一来,本就因织条纹浮纹布这事,而和杨绦亲近起来的同班赵竟、钱勤和周光仙,如今是越来越和他亲近了。

几人真是把勤快、嘴甜又好学的杨绦,当成自家亲的子侄在带教了!直叹自家儿子,怎么就不像杨绦一样呢?

不仅如此,除了同班的这几个工匠,之后杨绦又把他的交际圈,从同班工匠扩展到了相邻织机的几班工匠。

因为那几班工匠之中,都没有幼匠,杨绦就时不时地去搭把手,或者帮忙跑跑腿,自然而然地就与他们说上话了。

管工杨志成因为上次落枕被杨绦捏肩捶背,又得知他有两个读书人兄弟,之后就看杨绦这幼匠越来越顺眼了:看他勤快地跑来跑去帮忙,学艺也没耽搁,说起来也都头头是道,可见是个勤快机灵的好幼匠。

可见哪怕幼匠在织造局里无所事事,杨绦也能没事找事做,让自己每天都有所收获。

不管是偷师学艺,还是结交人脉,都属于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经营,有朝一日终将能收到好处。

……

杨绦和杨温一道,刚一到家,就听老爷子说起袁氏布店的老板袁宁,中午时来找过他。

主要是为了那条纹浮纹布布卖得很好,过来催着他交货。

这事既在杨绦意料之中,又出乎他意料之外。

条纹浮纹布,有着不可忽视的优点——好看又体面、耐脏又耐穿还平价,这些优点转化为了卖点,自然就会带动布匹的销售。

意料之外的是,杨绦没想到会卖的这么好,都让人家袁老板上门来催货了。

杭州这里,如今在市场上流通的布匹,惯例是四尺宽、四丈长,也就是宽约一米三、长约十三米。

所以别看当时那个婶子一次就买走一整匹布,其实大多数人买布都是三五几尺的,一匹布得卖上三五几个人不等,才能卖完。

七匹布,竟三天就卖完了?就算还剩下些用来应急的,也该是所剩无几。

“爹,陪我去一趟王织匠和赵伯父家。这会儿天还没黑,应该能在宵禁前赶回来。”杨绦也顾不得坐下歇会儿,喊了杨温就欲往外走。

杨温屁股才刚落座,就要被儿子喊走,瓮声瓮气的不乐意:“做什么?都要吃晚饭了,这时候出去。”

没等杨绦多说,老爷子就开口了:“袁老板都亲自来催了,老二当然是去收布回来,给尽快送去啊!这天要黑了,难不成让老二一人去抱着布匹回来?万一被抢了呢?你跟着去走一趟!”

在银钱面前,李桃花也贤惠了一回,温声劝道:“孩他爹,你快一起去,到时我把你和老二的饭给温在灶上,会有热菜热饭给你吃的。快去快去,肚子可以饿一饿,这赚钱的事儿可不能耽搁!”

“赵伯父今日在局里时说起,他家有一匹布只待收尾了,想来今天应该就已经织完。再有王织匠,他家有两台织机,之前只收上来一匹布,如今过了四五天,另一匹布应该也织好了的。”

杨绦盘算着,直接先往王织匠家去。

杨绦和杨温父子两,连夜去了王织匠家和赵竟家,天色黑尽好一会儿时,收回来了两匹布。并让老爷子第二天跑一趟,送去清河坊的袁氏布店。

收布回来了,杨绦和杨温方才吃上了一口晚饭。吃完饭,又要赶紧进屋睡下,第二天还得早起去局里上工呢。

杨绦临睡前,听见杨温他们房内还在传出织布声,唧唧——哐当——唧唧,是李桃花在熬夜织布。

虽然李桃花有许多缺点,但她在勤俭持家这一点上,做得确实是好。

对杨家(除了杨绦之外)的人来说,不去计较李桃花身上的一些缺点,她也算是一个好儿媳、好妻子,以及好母亲。

……

七匹条纹浮纹布,全卖完,袁氏布店也就赚二两半银子。

但是有这物美价廉的新布料,却能吸引来一些客流量,带动售卖出店里的其他布匹。以袁宁和他那小厮的嘴皮子,路人一旦进到了店里,就一定会全力将其变成客人!

再把客人培养成回头客,又进一步发展成为老客,这生意不就做起来了吗?

做生意嘛,别总是想着一笔暴利成为富豪,积少成多稳扎稳打慢慢地做起来,方为正道。

袁宁就是这么一个想法。

时下各家布店卖的布匹,都是那么些个花样,价钱也都大差不离,他这新开的布店要如何吸引来客人,然后把生意做起来呢?

得有新花样!有了新花样,就可以先得把路人吸引过来!再把路人变成他店里的客人,再变成回头客,最后变成他袁氏布店的老客。如此一来,生意就做起来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条纹浮纹布还剩下一整匹的时候,袁宁就提前找去上积善坊杨家催货的缘故。万万不能断了招揽客人的利器。

何况,又有从之前客人那里知道后,特意找来的新客,那些人日后都可能是他袁氏布店的老客啊!

“……袁老板,您请仔细查验。”老爷子杨英,甫一吃过早饭就出门了,在巳时末、午时前,把两匹布送到了袁氏布店。

袁宁不着痕迹地看一眼极为拘谨的老爷子,心中暗奇:如此寻常一个工匠,竟养出了杨绦那样利落大气的一个小子。

“没有问题。收您两匹布,付您二两七钱银。”袁宁当着老爷子的面,又称量了一遍银子。秤杆平直带翘——足称二两七钱银,然后才交付出去。

老爷子的眼睛因长年织布,加上年纪已大,有些眼花看不清。接过银子后,又再三掂量掂量过之后,才小心地收起来揣进腰间。“是,重量不错。”

交了货,货款也已结清,老爷子就没其他事情了,于是告辞离开。

袁宁:“老爷子,在下昨日忘了说,所以还请您帮忙给您孙子杨绦带个口信,这两匹布恐怕卖不了两天,让他尽力多织些布送来。”

“好,袁老板的话我一定带到。”老爷子满心欢喜地走了。那布卖得好,他们家就有更多钱赚!心里能不欢喜嘛?

老爷子杨英离开店里,又走了好远之后,小厮才撇撇嘴:“看老爷子那小气样儿,难不成老板您还会少给他一文钱吗?您都当着他面儿又称过一遍了,他接过去后,竟又拖拖拉拉地掂量一遍!”

老爷子的行为,小厮很是看不上眼。“他用手掂量又有多准呢?真要少他一二分银,还能掂量出来不成?”

“好了好了,老爷子人老了眼花也是可能的,看不清称,总要过手仔细掂量过才能放心的。银钱当面点清才是正理,免得事后出了差错再扯皮,那才是麻烦。你啊,还是太年轻气盛了。”

袁宁摇摇头,把布匹往架子上放。

“老板我来我来!这些杂活儿哪能劳动老板呢!”小厮机灵着呢,连忙接过袁宁手上的布匹。

“好嘛,知道了,小子我还有的学呢!不过他自家亲孙子揽来的生意,不信您也该信他孙子啊,怎么竟像是不信任?”

“契书都签了,老板您和他们是在做长久生意,按理哪会少他们的钱?上次杨小兄弟来交货时,您把银钱交给他,他可是数都没数的。”

“不必管那些。不过,你小子倒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啊,当时你小子可还在门口招呼客人呢,竟就将你老板和杨小兄弟的话都听去了。”袁宁不愿再和小厮多讲,“你小子怎么那么多疑问?这习性可不好,去做你分内的事去吧。”

此时店内刚好没客人,补货后架子上的三匹布也经不住他吆喝,一旦卖完,几天之内可是没有补充的了。

小厮就腆着脸,笑嘻嘻的:“小子这就去做分内的事!不过,老板,这布卖得这样好,织起来也不难,您为何不自个儿找人来织布呢?”

“我为何要自个儿找人来织布?那我还卖彩布呢,那我是否还要去开间染坊自己染布?你老板是做卖布生意,不是开织布坊的。别总想着什么钱都要去赚,一口气吃不成一个大胖子,却能撑出病来。”

袁宁顿了顿,又说:

“其实也不是不能开纱坊、织布坊和染坊,只是你老板现在连布店的生意都还没做起来,不宜在这时候分力去做其他生意。以防妄想两头兼顾,然而却两头皆失。先把布店做起来,再论其他不迟……”

“老板真是沉稳又睿智!”小厮又问,“虽说老板您带话,让杨小兄弟想法多织些布来,可即便他今天就找人开始织布,也不是三两天就能织出来的,远水救不了近火啊……那这浮纹布生意,不就要断几天了?”

袁宁拍拍小厮的肩膀,吩咐:“你尽管站门口去吆喝罢,能卖出多少就卖多少!卖得多了,老板给你奖赏。”

“???”小厮满头问号。能卖出多少卖多少,可布匹从哪里来?

“记住最后留下三尺布来,一直摆在架上做小样儿。”袁宁见小厮难得露出蠢样,更为自己的灵光一现感到骄傲。

“卖到只剩最后三尺布时,就涨价,涨……涨一百文上去——一匹布一千八百文钱。至于那些没买到布的客人,可以让他们把名姓登记下来,提前预订。”

“预订者,可得到一匹布减价一百文的实惠!”

“涨一百文上去,减价一百文的实惠……那不还是原来的价钱吗?不!不一样……”小厮明白过来,“那布匹到货之后,还降价吗?”

“降价?何必降?多赚一百文钱不好吗?”袁宁目光赞赏,上下打量一番自家小厮,“小六,你小子脑子转得很快嘛!竟然立即就明白了你老板的意图。”

“哈哈哈,还是老板您最睿智,小六方才跟着学到了两分机灵。”小厮奉承过老板了,又问:“老板,万一杨小兄弟那里来不及织布呢?织布可是慢得很呢,也不知道他能找到多少工匠一起织,能否供应得上。”

“这赚钱的事情,杨绦会全力去做的。”袁宁说着,朝小六翻一个白眼,“刚还说你有股聪明劲儿呢,你转眼就犯起傻来!就算那条纹浮纹布物美价廉,可又不是甚么稀世珍宝,还能引来天南海北的人专门来买不成?”

“我又没有人手派到外面去叫卖,只有这一家店铺坐死在这里,别说天南海北,便是这杭州城,说不得十天半月都传不遍。

能在城西这一块传出点口碑,就很了不起了,又能卖出多少匹这布呢?这也就是下半年,越来越靠近年前,买布的人渐渐多起来了。”

袁宁暗自思量:能在过年前,卖出百来匹条纹浮纹布,那就太好了。

从中赚到的银子且不说,更主要是能引来更多客人,多出些回头客,把布店的生意慢慢做起来……

……

如袁宁所言,‘这赚钱的事情,杨绦会全力去做的’。

并且是在前一天晚上,得知袁宁来催货后,杨绦便把增加织布人手的事情放在了心上。

还没等老爷子把话带到呢,杨绦便在第二天上工之后,就立即开始扩充给他织布的工匠人手了。

家里今天吃团年饭,渣作者记着好像已经把更新放进存稿箱?结果并没有……渣作者的错,对不起(*  ̄3)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第 25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