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能工巧匠(工) > 第24章 第 24 章

能工巧匠(工) 第24章 第 24 章

作者:黄姜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04 21:18:29 来源:文学城

有本地人李绒在前带路,很快就找到了赵竟和钱勤家里去,两家就住在李陈坊中。

听完杨绦的来意,又听李绒说了要如何织之后,都愿意改织条纹浮纹布。

“绦小子,伯父就知道你是个聪慧小子,竟能想到这主意!你尽管放一百二十个心,这等好事你都能想到带上伯父一个,伯父我也一定不会辜负你的好心,必然按时按质的、给你把那布织出来!”

杨绦又叮嘱:“尽量别让旁人家,把这织法学去了……”

“绦小子你且放心,伯父知道其中厉害,必不会把织法泄露出去半句的!”

杨绦明白,这条纹浮纹布的织法,恐怕守得住一时守不住一世,早晚都会被山寨去的。他再想独自吃肉,也杜绝不了旁人来偷汤喝,能守住一时就守一时罢。

最好的情况就是,他能一直保持走在前端,及时改换新花样,让山寨者只能在屁股后面跟风。这样他赚到的钱还是最多的。

杨绦付给赵竟和钱勤各半两银子的订金,他们也答应点灯熬油把织机上未织完的布匹给织完,然后就立马开始织他的条纹浮纹布。

这之后,杨绦和李绒两人,又找到挽花匠周光仙家。

果然,他家正在织一匹‘春花满园’的锦缎,方才织了小半匹,一时半会儿腾不开手。

“绦小子,你有好事了能想到周伯父,伯父很高兴,不过你看伯父这儿确实腾不开手,不能织你那布了。”

织一匹原胚布去卖,在九百文到一千文钱之间。织一匹条纹浮纹布,杨绦付一千一百五十文钱,虽加了‘条纹’浮纹花样,却几乎不费事、不费工,这可不就是好事吗?

“无碍,周伯父您正织着的锦缎极为贵重,小子明白的。”

三家都走完了,确定是要再找一家工匠的了。

之后李绒带着杨绦,顺路就找了一家王姓织匠。正是在杨家之前请李仙工打造织机的那家,他们进门时,正巧王家人在把新织机往屋里抬。

王织匠请了李仙工打造织机,当然去过李家,自然也认识李绒。

两人被请进堂屋坐下,李绒先是简单几句介绍了杨绦,然后说明来意。

王织匠很愿意织杨绦那布,“李大姑娘来说,老王我当然深信不疑,我们两家来往多年,你难道还会骗我老王不成?我很愿意织这布,刚好今儿新织机到家了,家中有了两架织机,每月织出两匹布绰绰有余!”

就如王织匠所言,王家和李家相交多年,是再靠谱不过的一家人,不然李绒也不会带杨绦过来。

王织匠的媳妇很高兴,同样织一匹布却能多得一两百文钱,谁会不高兴?

王家婶子热情地招呼着李绒和杨绦:“李大姑娘心好啊,有好事时也想着我家,来来来,杨小哥儿,你们都吃块炒米糕!自家炒了米花做的,喷香喷香!”

“王家婶子您太客气了。”杨绦客气地拿了一小块炒米糕来吃,“果然喷香喷香!”

李绒则在一旁,同王织匠讲解条纹浮纹布要如何织,“织起来是极简单的,不费事也不费工……”

两人坐了片刻,就和王织匠说定了。

杨绦一样付了半两银子做订金。

回去的路上,杨绦把剩下的半两银子付给李绒:“绒姐,你也别推辞。俗话说,亲兄弟也要明算账,绒姐你就收下订金吧。绒姐你放下先前织惯了的布匹,改织小弟的布,也是担了风险的。”

李绒从八岁起就开始一手操持家中内外琐事,脾性依旧傲气,但却极少使小性子。

可这会儿,她顺了自己的喜好,狠狠睨一眼杨绦,劈手夺过半两银子的订金。“那就给我罢!我何时说了不收你订金的?”

油嘴滑舌的小登徒子,她才不会让他占了便宜去呢!别家都拿了订金,她们李家自然也该拿。

“……”杨绦总觉得他被针对了,搞不懂啊搞不懂。“是是,绒姐肯收下当然好。”

……

如此一来,赵竟、钱勤和王织匠,再加上李家和杨家自家,一共五家工匠就全齐了。

难得除赵竟和钱勤是和杨温同班之外,王织匠竟也是每月上旬在局里应役,如此一来就更好统筹织布时间,他收布匹也更方便。

条纹浮纹布织起来并不复杂,李绒跟着走一趟,三两句也就教会了三家如何织,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至此,距离结束每月十天应役之后,就已过去六天了,他们几家工匠这一个月在家自由造作的日子,就还有十六天。

赵家、钱家和王家,还有李绒及自家杨家,一共五家工匠,先后如火如荼织起那条纹浮纹布来!

在此期间,杨绦隔三差五就去每家转一转,看看进度。

为了赶工、也为了多赚几文钱,更为了实践锻炼织布技艺,在老爷子他们将李仙工帮忙打造的那架织机抬回来之后,杨绦也把新织机用上,参与到了织布行列中来。

织布不是多需要高难技术的事情,难就难在熟能生巧,耗费日子把织布速度提上去。

杨绦新手织匠(幼匠)上路,织布效率都顶不上他爹杨温那样的四分之一个熟手,踏板提经、抛梭、打线……做起来笨手笨脚的。

不过动作就算慢些,也总比不做要好,技艺都是慢慢熟练起来的嘛。

就是总爱挑刺的李桃花见了,也只急得恨不能亲身上阵,教他如何又快又好地织布,而没大肆用言语刻薄他。

当然更可能的是,李桃花是看在那几两银子的份儿上。

而李绒,她既已经答应杨绦,也就摆开了架势认真织着条纹浮纹布,起早睡晚、挤出时间赶工织布。

以至于,对李仙工和李络的照顾,都因此疏落了些。

一日两日、一连几日过去,李络就吃味了:“姐姐,你一天就晓得织布,妹妹都懒得理了!姐姐~你看看你妹妹,都瘦了~”

“你又不是没长手,饿瘦了就自己烧火煮些好肉来吃啊。”李绒没闲心去哄李络。

成天无所事事,难不成还得专门配个人去理她、去陪她?瘦了?瘦了就自己开火煮好菜好肉来吃啊!

“姐姐,你怎么这么说话?果真是:在乎你时千依百顺,不在乎你时,便连随口的一句话,都能找出错处来!”

“你从哪儿学来的这些话?”家务女红什么都还不会,却先学会了说这些哀怨情话!“你一天都在些什么地方出入呢!这些话是从哪里学来的?”

李络并不搭理她姐姐的质问,只是更加委屈地揪住‘冷落了妹妹’这一点,不依道:“难道姐姐你不是这样的吗!明明我就随口一说,向你撒一句娇,你就百般挑我的错处,竟说我‘又不是没长手’!”

李绒神情一滞。

还真是这样,因为上辈子的事情,她已经无法像以前一样百般宠着李络。如今事情正忙、难免心绪烦躁,要是以前,她无论如何也是舍不得对着妹妹大小声的。

但现在,她已经没耐心去哄着李络了。果真是:在乎她时千依百顺,不在乎她时,便连她随口一句话都能找出错处来。

至此,李绒也终于明白。她如今才算是彻底走出了李络‘团宠’女主光环的笼罩范围,她不愿宠着李络了,便可不再宠着。

不像刚刚重来时,心里想着是不再宠着妹妹了,这女主妹妹寡恩薄义,不值当她宠着!但言行上,总不由地依旧对她好。

“罢了,我也懒得管你。”李绒如今是连教导的话,都不愿再多说两句了。也不去管她从哪儿学来的哀怨情话,也不去管她出入的是什么场所,反正她是团宠女主,老天爷总不会让她吃亏了去的。

“姐姐,你怎么可以这么和妹妹说话?”

“怎么?我说错了吗?既然你是长手了的,那你就先从洗自己的衣服开始吧。十二岁的女孩子了,不说孝顺爹、给爹的衣服洗了,你的衣服总该自个儿洗吧?”

李络听的戏班子里唱的那些个才子佳人戏目,都是花前月下,就没有唱佳人做洗衣扫地这等俗事的!“姐姐,你……你负心薄幸!”

负心薄幸?是这么用的吗?她没读过书,可别骗她。“随你高兴怎么说吧。”

不过,她李络很乐意做这负心薄幸的人,心念都通达了呢!

李绒和李络姐妹间的小争吵,只是织布日子中的一个小插曲。

……

在入局应役的前两天,各家紧赶慢赶之下,都织出了至少一匹条纹浮纹布。

杨绦走家串户去收拢上来,一共有七匹,质量皆是上等。

当天,杨绦就把这七匹布送去了清河坊的袁氏布店。

契书上约定,每月至少交货十匹,是自契书签订之日起一月内。眼下距签订契书满一个月的时间,还剩半月呢,先交货七匹让袁宁暂且卖着,剩余的之后再交是没问题的。

袁宁拿到布匹,凑近仔细翻看过,确认了并无大的瑕疵:“每匹布颜色上略微有些差异,不过没有妨碍。经纬细密,布匹质量也都算上等。”

这七匹条纹浮纹布,至少出自七个人之手,织布的纱线全都是天然麻线和棉线,又都是手工织就,不比大机器生产出来的,颜色难免有细小差异,这再正常不过了。

“工匠织布时,小子我见天儿的跑来跑去监工,没允许出一丝差错瑕疵。小子我真是费心费力,才确保了布匹品质上乘。”在生意对象面前,杨绦不余遗力地夸耀自己的辛苦和努力。

“哈哈哈,是是,杨小兄弟一看就是个踏实负责之人。”否管如何,与注重货物品质的人做生意,能省心省力许多。“稍坐,我去去就来。”

袁宁也不挑日子,验完货就抱着布匹去交给布店的小厮:“把这布摆在进门最显眼处,并多多向进店客人甚至街上路过的客人兜售,就按先前教你的说词。好好干,卖好了少不得你的好处。”

小厮手脚麻利,长相看起来也分外机灵,连连点头迭声答应:“是是,放心放心,老板您且看着就是!”

果然,小厮把布放了六匹在进门显眼处的货架上,怀中抱着一匹,转身就挂上热情洋溢的笑容,站在门口招呼起打布店门前过的路人来:

“来来来!看一看哟、瞧一瞧咯~店内新进的浮纹布!花一匹寻常彩布的钱,就可买一匹锦缎回家!织造局里官家织匠织就的上等布匹,好看耐脏还耐穿,男女老少都能穿!客人,进来看一看呀……”

小厮这一番吆喝,果然有路人被吸引过来,凑近询问:

“小哥,花寻常彩布的钱,就可买到一匹锦缎?真的假的呦?”

“什么样的布,是男女老少都能穿上身的?”

小厮被围着问,也是不急不躁,条理清晰地回答:“自然是真的!婶子你们过来看看,这布是不是浮纹布?一匹才一两七钱银子,不比同等彩布贵多少,但却是男女老少皆可穿的。便是买给家里学子,去做一身宽袖袍服来穿也使得!且让我拿了成衣图给你们看……”

袁宁开锁拿货款去了,杨绦于是就坐在店内小几边,瞧着门口的热闹。

这不一会儿功夫,就有一个婶子被说动,把布匹拿在手里仔细翻看,小厮显然也发现了,转而主攻那位婶子:

“看婶子您家里应该不难过,那买这浮纹布就正好!虽然贵了一两百文钱,但它耐脏、耐穿、好看且还贵气啊!不论是买给您自个儿,做一身像这幅成衣图上的衣裙,还是买给您家中子孙,做一身图上这样的书生袍服,都是很好看!”

“您看看,这成衣图的样子,您买布回家去做,做出来也是这样的!”

这婶子的家中,正好有一儿子是读书人,虽没在学院就读,只在城中一家私塾里求学,但家人也都对他寄予厚望。

她家中日子也确实不算难过,但却也不能阔绰地买一匹锦缎回去,给他儿子做一身体面衣服。这布匹倒是正好,且这成衣图上的书生袍服着实好看,正符合他们读书人正好讲究的一个超脱出尘……

“来,杨小兄弟,七匹布,九两银并四百五十文铜钱。”袁宁拿了货款回来。

杨绦收回视线,接过银钱也没清点,“好的,收到袁老板九两银并四百五十文铜钱。”

袁宁神情纳罕,“不点点数目?”

杨绦豪爽说到:“小子相信袁老板,这钱的数目只会有多余的,却绝不会少我一文!”

“哈哈哈,杨小兄弟这话真好听!”

两人又随意闲聊两句后,杨绦就注意到门口那位婶子,已经选好一匹条纹浮纹布,打算付钱了。

袁宁这个既当老板又当掌柜的,自然就要到柜台后去面结账的。

杨绦交了货、货款也拿到了,再没有其他事情,就顺势站起身来,拱手告辞:

“恭喜袁老板生意红火,布匹才一摆上去就开张了!天色已经不早,小子回去后还要挨家挨户去把工匠那里的钱付清,这就告辞了。”

“同喜同喜,杨小兄弟。”袁宁和杨绦一道,起身往外走。“哈哈哈,客人还等着我去结账呢,就不远送了。”

这么快就做成第一笔生意,可不就是开门红吗,袁宁也很高兴。

杨绦出得袁氏布店,来到大街上,回头看去:袁氏布店门口围着几个看布的客人,街上也有新的路人,被布店小厮的吆喝声吸引去,一派热热闹闹的场景。

至少就现在看来,这条纹浮纹布的生意是能做起来了的。

当天,杨绦就去了赵竟、钱勤和王织匠家,付清了布匹的钱。因为他们都愿意继续织条纹浮纹布,第一次给的五百文订金就没有抵消或收回,而是又转成了下一批布的订金。

而李绒那里,按照事先约定的,按自家原价——一匹一千三百五十文钱,付给了她一两银子并三百五十文钱。

在这件事上,李桃花颇有微词:“凭什么给她原价!她把钱赚去了,我们还有什么可赚?”

杨绦的话说的是一点都不委婉:“就凭人李姨父,白给我们打了一架织机,而我们家别说做一桌饭菜以作酬谢,就连一口水都没请李姨父喝!就凭绒姐她帮忙去找了一家工匠,说不得以后还要麻烦她帮忙介绍来更多工匠!您说凭什么?凭我们该谢谢李姨父家。”

“且只是织布给原价,这又够谢什么的呢?”

杨绦很是看不上李桃花的恶婆婆嘴脸,别说李绒还没嫁给杨谦呢,就是嫁进来了,杨家也不该不知饱足地占李家便宜。

杨家这一家人,不管是由心而发,还是装模作样,都还是讲‘廉耻’的。杨绦都这么说了,李桃花也不好再反对了。

老爷子杨英甚至开口:“改日,我提些礼品去李家,谢过李仙工。”

虽然杨绦已经料定,所谓礼品,怕不是依旧是两条咸鱼干,但老爷子去这一趟的话终究是不一样的,至少还能往‘礼轻情意重’上扯嘛。

如此两家的关系,至少也能保持住虚假繁荣嘛。

……

条纹浮纹布的生意,确实是做起来了。

就在七匹布交货之后的第四天,即是杨绦第二次入局应役的第二天,袁宁便找到杨家催货来了。

#李络:你负心薄幸!绒姐: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恶婆婆嘴脸要不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第 2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