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能工巧匠(工) > 第15章 第 15 章

能工巧匠(工) 第15章 第 15 章

作者:黄姜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04 21:18:29 来源:文学城

杨绦他前世就算后来自考了一个成人本科,但学的知识也必然没正统大学生的成体系。学习这事上他又奉行‘实用主义’,历史知识这些并不太了解。

但他也知道明朝姓朱,有个永乐皇帝。那么,多半是不会有‘永明’皇帝的。

所以,现在的明朝虽还是姓朱,但多半已经不是他所在历史中的大明朝。这里应该是有的小说中,所说的平行时空吧?

可是历史总有许多必然和巧合。

虽然这明朝,多半已不再是那个大明朝,可杭州织造局的别称依旧是“红门局”,职能也差不多。

他上辈子在外流浪时,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杭州也来过的。又碰巧去过杭州织造纪念馆,于是对它有些粗泛的了解。

杭州织造局,以及这类地方局院,在这时都是直接由内官监的太监督管。太监是无依无靠的无根之人,靠着皇帝的信任宠爱求生存,相对也就更得皇帝信任。

于是,在锦衣卫之外,像织造局等这些官营地方局、院,就是皇帝掌控地方信息的又一个途经了。

别称红门局的杭州织造局,在许多局、院里,又属于最拔尖那一批的个中之一。

红门局即杭州织造局,拥有直接向皇帝递呈密折的特权。

督管太监可直接向皇帝禀报江南的钱粮情况,以及吏治贪腐、兵力营务、缉盗平乱、 荐举参劾、粮价收成和士人活动,还有民情风俗等江南地方情况。

换一个角度来看,杭州织造局就相当于皇帝放在江南的一只眼睛。

皇帝必定会投入更多关注,杭州织造局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在皇帝眼皮子底下’。

因此,杭州织造局并不敢过于盘剥局中的工匠。

否则一不小心闹出乱子来,皇帝知道的可能性相对就要大。事情一旦入了皇帝的耳,又或闹大了,到那时织造局里一众官吏甚至下到小小的管工,怕是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毕竟皇帝如何能容忍,自己的‘眼睛’里有脏东西?

往回走的一路上,杨绦心里琢磨着这些。

想到杭州织造局的特殊,在进家门之前,又放下一层心来。

从他这几个月里,在市井之中观察到的百姓面貌,以及从杨谦他们常谈论的都是诗词文章这些来看,至少先前一位和如今在位的这位皇帝,都不昏庸残暴之君,朝堂上也没有太监当道把持朝政的情况。

否则,市井百姓的生活面貌必会有所体现,读书人也会时常抨击时政,而非像现在这般:百姓安居乐业,读书人多谈论诗词文章。

所以大体上,眼下世道还是好的。

宁做太平犬、莫为乱世人,这世道好,他才可安心谋划开办纺织厂。

“爹,二弟,你们回来了。”

杨谦手拿一卷书,在院里一边踱步一边诵读,见杨温和杨绦两人回来便招呼道。

“二弟,你今日第一次上工,可还习惯?可累吗?”

刚才在回来的路上,杨绦才想着以后可以运作打点一番好免了商税。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又最好是家里就出一个靠山。

有潜力做未来靠山的杨谦,就在眼前……

杨绦哀哀叫苦:“从早忙到晚,中途吃个午饭啃两个窝窝头,都要着急忙慌的。从上工到散工整整五个时辰,今天第一次去,哪能习惯呢?一想到以后一辈子……”

话说一半才更引人猜想,‘一想到以后一辈子……都要过这样的日子’。

想想就令人怜惜,让人不忍。

一般人若想巴结杨谦,这会儿多半会善解人意的说‘习惯、习惯!不累、不累!’。但杨绦他偏不,他就要先叫苦,要让杨谦知道他的辛苦、他的不容易。

在叫苦之后,再说一两句好话,效果会更加显著。

“不过今天是我第一次去上工,不习惯也正常。想来时日一长,自然也就习惯了。就像爹回来时给我说的,我们工匠比农人其实还要好过,不必抱怨不平。”

哪怕杨温在这家里没甚话语权,但一句话的事情而已,杨绦也不在乎多句嘴在话里带上杨温,以此搏来他爹的好感。

杨温先前还奇怪,二儿子今天上工一整天都没做什么正经事,大多时候都是站在一旁观看学习,怎么就累着了呢?

不过听了杨绦后面的话,杨温立即就忘了先前的疑惑,深以为然:“你能理解并记住为父的话,这很好,确实是习惯了就好。”

二儿子这么说,就是把他的话记在了心里。以前从来没人把他的话,当过一回事……

在这杨家,杨温真的就是一个用来上工应役的工具人,在强势的老爷子和泼辣的李桃花的笼罩下,杨温没有什么存在感。

不说家中三子杨谚,就连长子杨谦也习惯了听他爷爷和娘的话。

不过就跟在局里,同班工匠不带杨温一起聊天一样,更多还是因为他本人的缘故。

听了二弟的话,杨谦只觉心里发软,“二弟你的辛苦,大哥和你三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该是饿了吧?娘已经做好晚饭等着了,走、快去吃饭!”

要的就是你们看在眼里,还记在心里,“确实有些饿了,好,那我们快去吃饭吧。”

杨绦一副饿惨了的样子,小跑着穿过小院往堂屋里去。

这让后面的杨谦看着,心里更软下去一分。

二弟受累了……

……

一个本性勤快机灵,不过初来乍到稍显拘谨的半大小子,是如何慢慢与人熟悉起来,直至受到喜欢的?

在之后几天的上工日子里,杨绦把这一过程,表现得非常完美自然。

从与人生疏到熟悉这过程过渡得很顺畅,没将他自己显眼于人前。

从第二天上工时起,杨绦就好似是对地方和人慢慢熟悉起来的缘故,逐渐就放开了那股子拘谨。

从无话、插话到有话说,从少话、捧哏到畅聊,非常自然地就加入了同班赵竟、钱勤和周光仙他们的聊天队伍中。

正如杨绦表现出的那样,这个幼匠人勤快机灵,长得又蛮可爱好看的,嘴巴甜说话好听,给他们捏肩捶背捶得很舒服。

这样一个后辈小子,有谁会不喜欢呢?

“带教幼匠这事儿,也不是多难嘛!反而多了个人帮忙,还能轻松很多呢。”

赵竟等人还没带教过幼匠。不过同织房其他带教幼匠的工匠,时常在抱怨幼匠很难,要带出师得花大功夫……

如今一看杨绦这样子,赵竟不以为然:“喊得那叫一个响,其实带起来并不难嘛。”

杨绦立马注意四周。幸好赵竟声音不大,应该没人把他这话听去,不然不是给他拉仇恨了吗?

杨绦不光想与赵、钱、周三人交好,也还想要和其他更多工匠交好。人脉资源嘛,当然是多多益善。

他入局应役,可不止是为了来见见世面和偷师学艺的,还打算为以后开办纺织厂结交人脉呢。

尤其是这古代,人脉广总归会有助益,不会有坏处的。

“是三位伯父教得好,对小子我因材施教,且还从来都不吝指导。”

不管以前有没有或是否用心教授技艺,好话奉承多了,把人吹得飘飘然之后,自然也就言行松动愿意教授了。

且之后继续奉承,让对方把一身技艺倾囊相授也不难。

杨绦以前亲身实测过,这办法好用。

杨绦想学的,不仅是杨温会的一门抛梭织布手艺!

还有赵竟的牵经手艺,钱勤的打线手艺,周光仙挽花手艺,也都可以学来,技多不压身嘛。

周光仙这人有些颜控,初见杨绦时就因为看他长得精致可爱,而愿意多与他敷衍一句。

这七八天时间下来,周光仙已是几人之中最喜欢杨绦的了。

周光仙搭话:“主要还是我们绦小子自个儿机灵,一点就通,不光机灵且嘴甜还勤快。这样好资质的幼匠,带教起来自然容易。”

现在赵、钱、周三人,竟是将杨绦这个本该只由杨温带教的幼匠,当成是他们共同的幼匠了。

杨绦围在他们身边上时,也不将他哄赶走,有时甚至愿意指点杨绦几句,像是牵经力度、打线诀窍和挽花手势等。

对此,杨温心中的惊奇和不解日渐增加。

这天散工回家路上,杨温终于问道:“我看你对你赵伯父他们殷勤得很,近乎阿谀奉承了,竟是没有骨气一样。”

对着不是读书人的二儿子,杨温认为他说话不必委婉。

“……”他爹现在的微妙心思,杨绦也能猜中几分。

无非是看他给赵竟三人捏肩捶背、说好话奉承,他爹生出了微妙的嫉妒。但话说的未免太难听了吧?

他的殷勤奉承、没有骨气,是因为有需要才装出来的。他这爹才是真没骨气吧?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局里,也就在他这个没出息的二儿子面前,来抖一抖威风了。

但是巧了吧,他杨绦也是个‘欺软怕硬’的人!

“爹,如果你能像我一样,多交好几个人。那么如果遇到事情时,比如:明明不是你路过碰坏了别人织机上的一根经线时,至少会有人站出来为你说句话、做个证。”

这会儿,杨绦披上他自投河醒来之后,一旦生气就嘴下不留情的人设。毫不客气地挖苦道。

这样的人设,还真是爽啊!

“但结果如何?没一个人站出来为你作证――这是多简单的事啊。最后,你挨了杨管工一顿训,低头哈腰没骨气地去和那班的牵经匠说尽好话,又用了两斤稻米作赔礼,才求得人家出手续上经线。”

“这幸好是能续上,若不能续上呢?不就要赔银子才能赎过了吗?旁人的一句帮嘴:‘我没见到杨温碰坏’,就是这么值钱!可爹你就是没有人为你说上这一句。”

“爹,你再说,我好话奉承交好赵伯父他们三人,有没有用?至少以后我遇到不平之事时,可以请得动人家,在旁边帮一句嘴。”

遇见不是非黑即白的事情了,本人无罪,却可能背上黑锅时,有人帮嘴真的很重要。

人多势众,就是这么个意思,也是真的很好用。

杨绦说的这件事,就发生在今年年初,杨温在那段时间里,因此可没少受李桃花的念叨。

杨温:“……”无法反驳。

不过杨温又问:“你以后要继承的是我的织匠身份,去学他们的牵经、打线和挽花技艺做什么?学好你本职的技艺就够了,何必再去多那些事!”

“……”可怜之人必有其可恨之处啊。

杨绦直言怼过去:“这就是爹你一辈子只能做一个织匠,而爷爷却能叫哥哥和二弟日后有可能当官做宰的缘故。”

“要照你的说法,我们反正是匠户人家,哥哥和弟弟读书做甚?考科举做甚?安于本分,学会织布也就够了,或者承袭匠户入局服役,或者像旁人家一样儿子都在家织布造作。”

“……这,你……”杨温被怼得一时哑口无言,最后强撑气势嘀咕:“你果然也不是个好相与的!”

杨绦轻易就看穿他爹此时的外强中干。

才没抖几天威风呢,就发现他这个二儿子和家里那些人一样,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之后的话,应该会乖乖缩回壳里去了。

杨温近些日子的言行,就如同老虎只是片刻没在身边,猴子就妄想在虎崽子面前抖威风。

何况杨绦他可不是虎崽子啊,只论心智的话,他已然是一只大老虎了。

虽然杨温没有老爷子和李桃花杀伤力大,可杨绦觉得,还是不能把他养得刁了。

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他都要和他这爹一起去局里做工。所以最好这样在一开始,就把杨温压服,让杨温不再想着从他身上找存在感,也能免去一些麻烦。

#猴子和老虎‘崽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第 15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