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南枝寄北阙 > 第17章 谷雨(一)

南枝寄北阙 第17章 谷雨(一)

作者:不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0:23:40 来源:文学城

或许是那支白玉簪子,或许是那句“新年了”带来的微妙氛围,裴冶觉得这个年节似乎真的有些不一样了。萧烬依旧忙碌,但留在府中的时间似乎多了一些,而且……他书案上的东西,对裴冶的限制似乎放宽了。

以往,裴冶是绝不敢靠近那张堆满了文书、象征着权力和机密的紫檀木书案的。但如今,萧烬偶尔在书房处理一些不甚紧要的公务时,会允许裴冶待在书房里,摆弄他那几件小玩意儿,或者只是安静地发呆。

这日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书房地上投下温暖的光斑。萧烬正批阅着几份兵部的寻常文书,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

裴冶蜷在软榻上,手里拿着那本早已翻旧了的奇花异草图册。上面的图画他早已烂熟于心,甚至能凭记忆描摹出那些花朵的大致形态。但他始终不明白,旁边那些密密麻麻的、工整又陌生的墨迹,究竟代表着什么。

他偷偷抬起眼,看向书案后的萧烬。男人微低着头,侧脸线条冷峻,神情专注。阳光勾勒出他挺拔的鼻梁和紧抿的唇线,有一种令人心悸的威严,却也……莫名地吸引着裴冶去探究。

那些字……大人看得那么认真,它们到底说了什么呢?

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混合着想要更靠近、更了解这个男人的隐秘渴望,在他心底蠢蠢欲动。

他犹豫了许久,终于鼓起平生最大的勇气,抱着那本图册,赤着脚,像只小心翼翼靠近猛兽的小动物,一点点挪到书案旁。

萧烬并未抬头,但笔尖微微一顿,显然察觉到了他的靠近。

裴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屏住呼吸,将图册轻轻放在书案一角,指着上面一行字,声音细弱,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软糯的迟疑,那是他极力压抑家乡口音时的调子:“大人……这个……念什么?”

问完,他立刻低下头,不敢看萧烬的表情,尾巴紧张地蜷在身后,耳朵也微微抿起,准备承受可能的呵斥或是不耐烦。

预想中的斥责并未到来。

萧烬抬起眼,目光落在那本粗陋的民间图册上,又扫过裴冶因紧张而微微颤抖的、指着字迹的纤细手指。那双眼眸里盛满了小心翼翼的期待和害怕,像初春湖面上脆弱的薄冰。

他沉默了一瞬。似乎有些意外,又似乎觉得这问题无足轻重。

然后,他开口,声音平稳无波,听不出情绪:“‘霓裳’,牡丹的一种。”

他的发音字正腔圆,是标准的洛都官话。

“霓……裳……”裴冶跟着小声念了一遍,努力模仿着萧烬的发音,但尾音还是不自觉地带上了一点点下滑,不像萧烬那样干脆利落。他仔细看着那两个字复杂的笔画,试图将它们的样子和读音记在心里。

原来这种漂亮的花叫这个名字。

“那……这个呢?”他又指向旁边稍小一些的字。

“‘重瓣,色绯,香气清远’。”萧烬看了一眼,直接念出了一整句,依旧是简洁的解释。

裴冶努力地听着,记着。他很聪明,记忆力极好,虽然不理解每个字单独的意思,但整句话连着图画,他大概明白这是在描述这种牡丹的样子——花瓣很多层,颜色是红的,香味清雅传得远。

“谢谢大人。”他小声说道,黑眸里闪过一丝满足的光亮,像是偷到了油的小老鼠。

他本以为到此为止了,正想抱着图册退回安全距离,却听萧烬忽然问道:“想认字?”

裴冶猛地一怔,抬起头,撞入萧烬深邃的目光中。那目光里没有嘲讽,没有戏谑,只有一种纯粹的、带着审视意味的探究。

他心脏狂跳起来,手指攥紧了图册的边缘。想吗?当然是想的。认识了字,就能看懂书上的话,就能知道大人看的文书里写了什么,就能……不再是完全的睁眼瞎。

可是……大人会允许吗?会嫌他麻烦吗?

他迟疑着,不敢立刻回答,怕显得贪心,怕惹厌烦。但那渴望实在太过强烈,最终,他还是极小幅度地点了点头,声音更轻了,那点口音因为紧张而稍微明显了些:“……想。”

萧烬看着他这副又想又怕的模样,没说什么,只是收回目光,重新落回自己的文书上,淡淡道:“有空时,可让常嬷嬷教你《千字文》。”

《千字文》?那是什么?裴冶茫然地眨眨眼。

但萧烬没有再解释的意思,似乎这只是随口一提的小事,远不如他手头的公文重要。

裴冶却像是得到了莫大的恩典,心脏被巨大的惊喜填满。他抱着图册,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雀跃,那点口音几乎藏不住了:“谢……谢谢大人!”

他几乎是踮着脚尖,轻快地退回了软榻上,抱着那本图册,反复回味着刚才学到的两个词——“霓裳”、“重瓣,色绯,香气清远”。他看着画上的牡丹,再看看旁边那行墨字,第一次觉得这些陌生的方块字,似乎不再是冰冷无意义的符号,而是与真实世界连接起来的桥梁。

自那日后,裴冶的生活里多了一件顶顶重要的事情——认字。

常嬷嬷果然找来了一本略显陈旧的《千字文》。她识得一些字,但并不多,教导起来也只是照本宣科。但这对于裴冶来说,已经足够了。

他聪明得出乎常嬷嬷的意料。那些对常人来说枯燥乏味的笔画和读音,他却学得津津有味。他有着狐族天生的敏锐观察力和强大记忆力,往往常嬷嬷念过一两遍,他就能记住那个字的读音和大致形状,还能举一反三,将字形和意思联系起来。

只是,他的官话发音,偶尔还是会露出一点马脚。尤其是当某个字的发音与他家乡话有些近似时,那点软糯的、带着微妙韵律感的尾音就会不自觉地溜出来。

比如读“天地玄黄”的“黄”字,他的尾音总会微微上扬,带点黏连,不像洛都官话那样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读“宇宙洪荒”的“荒”字时,也会无意识地带上一点轻微的鼻音,听起来有点含糊。

常嬷嬷有时会纠正他,但更多时候只是笑着摇摇头,觉得这少年说话轻声细语,带着点特别的腔调,反而怪好听的,并不惹人厌烦。

裴冶学得极其刻苦。他做了个沙盘,用树枝在上面反复练习笔画。软榻上、窗台上,常常能看到他用指尖蘸着水,一遍遍在木头上描摹字形。连睡觉时,手指都会无意识地在被子上划拉。

他的进步是飞速的。很快,他就不再满足于《千字文》,开始抱着那本奇花异草图册,对照着上面认识的字,连猜带蒙地去理解旁边的注释。遇到实在不认识又猜不出的,他会记下来,然后小心翼翼地寻找机会。

有时是在萧烬心情尚可、看着不太忙的时候,有时是在萧烬偶尔会随口问几个字,看他是否记住之后,裴冶会趁机拿出图册,指着那个不认识的字,用尽量标准的官话问:“大人,这个……念什么?是什么意思?”

他问得小心翼翼,眼神里充满了求知欲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讨好,像捧着宝贝请求师长赐教的学生。

萧烬通常只是瞥一眼,然后简洁地给出答案,偶尔会多解释一两句词意。他的教导方式冷硬直接,毫无温情可言,但对裴冶来说,每一个字都如同金科玉律,被他珍而重之地记在心里。

他发现,大人似乎……并不反感他问问题。甚至有一次,他问到一个比较生僻的花草名,萧烬竟然放下笔,多说了几句关于那植物的习性产地。虽然语气依旧平淡,但裴冶却听得眼睛发亮,尾巴尖都忍不住悄悄摇晃起来。

认字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他开始能看懂常嬷嬷话本里的一些简单句子,开始能分辨出萧烬书架上那些厚重书脊上不同的书名。虽然依旧有很多不懂,但世界在他眼中,不再是一片混沌的图案和声音,而是逐渐有了清晰的、可以理解的脉络。

他甚至开始偷偷观察萧烬批阅文书时的表情,试图通过那些认识的零散字眼和男人的反应,去猜测文书的内容。是边境的军情?是朝中的议政?还是……

这种偷偷的“解读”,像是一种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秘密游戏,让他觉得自己和那个高高在上、莫测高深的男人之间,似乎有了一根极其细微、却真实存在的连线。

而萧烬,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他看着那只小狐狸从战战兢兢地指着图册问一个字,到如今能磕磕绊绊地读出一小段简单的注释;看着他那双眼眸因为获得新知识而焕发出越来越灵动聪慧的光彩;甚至能敏锐地察觉到,裴冶在极力模仿标准官话时,那偶尔泄露出的一丝口音,以及……在自以为不被注意时,看着他批阅文书那若有所思的、带着探究意味的小眼神。

很聪明。

比他想象中还要聪明得多。

学习的速度快得惊人,而且善于观察和联想。

这种发现,让萧烬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愉悦。如同发现了一块未经雕琢便已熠熠生辉的璞玉。这聪明劲儿,用在这等琐事上,倒是可惜了。

但他并未表露什么,依旧只是在那小狐狸捧着书册来问时,给予最简洁的回答,仿佛这只是闲暇时打发时间的一点无足轻重的小事。

只是,他留在书房的时间,似乎不知不觉又多了一些。

窗外的积雪渐渐融化,露出底下深色的泥土和枯黄的草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