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南山茶事 > 第2章 三年后,一盏茶(1)

南山茶事 第2章 三年后,一盏茶(1)

作者:徊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8 13:24:25 来源:文学城

小番外:三年后的一盏茶

三年后的春天,南山茶园已经大变了模样。

新栽的茶树已经长得齐腰高,绿油油地连成一片。陈林又雇了两个镇上的小伙帮忙,炒茶房也扩了一间,灶台从一口变成了三口。

生意好了,名气也传开了。城里来了个记者,说是要写篇关于年轻人回乡创业的文章,对着茶园和炒茶房拍了不少照片。

送走记者,陈林泡了壶新炒的明前茶,坐在院里的石凳上歇口气。夕阳西下,远处的山峦染上了一层金边。

帮忙的小工下班回家了,茶园里忽然安静下来。只有风吹过茶树的沙沙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叫。

陈林端起茶杯,吹开浮沫,啜了一口。

茶是好的,清香甘醇,是他按照秦海笔记里的方法炒制的。可不知怎的,他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老板,有您的信!”邮递员在院门外喊了一声,递过来一个厚厚的信封。

陈林道了谢,拆开一看,是那位记者留下的采访稿复印件。附着一张便条:“陈老板,这是初稿,您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文章写得不错,夸他年轻有为,把祖传的茶园经营得红红火火。还配了几张照片:他站在茶园里指导工人采茶,他在炒茶房里挥汗如雨,他坐在院子里品茶...

陈林看着看着,忽然笑了起来。照片里的他,不知从何时起,也有了那种沉静如山的眼神,和秦海当年一模一样。

文章最后一段写道:“陈林的茶园如今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品牌,但他至今未婚。问及原因,这位年轻的茶园主只是笑了笑,说‘还没遇到合适的’。”

陈林放下稿子,目光落在石桌对面的空凳子上。

这三年来,不是没有人给他说媒。镇上的姑娘,邻镇的老师,甚至城里来的茶叶经销商...可他总是提不起兴趣。

王婶说他眼光太高,他也不辩解。

只有他自己知道,不是眼光高,是心里已经住了一个人。一个沉默寡言,却把什么都写在笔记里的人。

他起身回到屋里,从抽屉最深处拿出那个已经翻得卷边的笔记本。翻开最后一页,那片压平的茶叶还在,下面的字迹依然清晰:“此山此茶,甚好。珍重。”

三年了,他没有秦海的任何消息。不知道他父亲的病好了没有,不知道他在南方过得好不好,不知道...

“老板,有您的包裹!”邮递员去而复返,抱着一个纸箱子走进来,“从南方寄来的。”

陈林的心突然跳得快了起来。他道了谢,几乎是颤抖着手拆开了箱子。

里面是一包茶叶,和一本崭新的笔记本。

茶叶包装很简单,白纸上用工整的字写着“凤凰单丛”四个字。陈林打开闻了闻,香气独特,是他从来没接触过的品种。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那本新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写着:

“陈林:见信好。南方湿热,与南山大不相同。这里的茶树品种独特,制茶工艺也自成一派。三年来,我学了不少新东西,都记在这本笔记里了,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父亲去年冬天走了,走得很安详。谢谢当年你那床厚被子。

另:凤凰单丛需用沸水冲泡,第一泡洗茶,第二泡十秒即可出汤。滋味可能与你常喝的茶不同,但愿你喜欢。

秦海”

没有地址,没有联系方式,没有说会不会回来。

陈林捧着那本笔记,在原地站了很久。然后他拿起那包凤凰单丛,烧水,烫杯,按照秦海说的方法泡了一壶。

茶汤金黄透亮,香气扑鼻。他小心地啜了一口,滋味果然独特,不同于南山茶的清醇,带着一种浓郁的花果香,回味甘醇。

他放下茶杯,望向南方。天空已经染上了晚霞,一片绚烂的橙红。

“这茶...不错。”他轻声说,仿佛在对着什么人说话似的。

茶园里依然安静,只有风吹过茶树的声音。但在这寂静中,似乎又多了些什么——一种淡淡的期待,如同茶香般萦绕不散。

陈林拿起那本新笔记,坐在石凳上翻看起来。字迹依然是那么工整,记录着各种茶树品种、栽培技术、制茶工艺...

翻到最后一页,那里没有压平的茶叶,只有一行新添的小字:

“南山茶,亦甚好。”

陈林的嘴角微微上扬。他拿起茶壶,又倒了一杯凤凰单丛,一饮而尽。茶是好茶,可他这会儿品不出滋味,只觉得心里那头沉寂多年的老鹿,似乎跌跌撞撞地又想爬起来撞两下。

他拿起那个没有地址的空信封,翻来覆去地看,甚至对着日头照了照,仿佛这样就能显出什么隐藏的信息来。自然是什么都没有。

“这人…”陈林嘟囔一句,像是抱怨,又像是无可奈何的认命,“还是这个德行。”

话是这么说,嘴角却忍不住弯了起来。他宝贝似的把新笔记本和那包茶叶收好,想了想,又觉得不放心,干脆把笔记本塞到了枕头底下——仿佛那不是一本种茶笔记,而是什么了不得的密信。

那一晚,陈林睡得并不踏实。半梦半醒间,总觉得院子里有脚步声,像是有人踩着月光在巡山。天蒙蒙亮时,他索性爬起来,鬼使神差地多泡了一杯茶,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对着那个空石凳。

新的一天开始,茶园照例忙碌。工人们来了,采茶的,炒茶的,各司其职。陈林指挥着,却有些心不在焉,目光总往山下那条小路上瞟。

晌午过后,邮递员又来了,却没带来新的包裹,只说是路过讨杯水喝。

陈林给他倒了茶,状似无意地问:“昨天那包裹…从南方哪儿寄来的?”

邮递员咕咚咕咚喝着水,抹抹嘴:“单子上没写详细地址,就盖了个南方某地的邮戳。咋了,陈老板,东西不对?”

“没,挺好。”陈林摇摇头,不再多问。

日子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却又分明有什么不一样了。陈林巡山时,会多看看那些新栽的茶树,想着秦海笔记里提到的新培育方法;炒茶时,会试着融入一点他描述的南方工艺;甚至晚上对着账本算账时,也会忽然走神,想着南方那样湿热的地方,那个人手上的茧子,是不是又厚了些。

他把那包凤凰单丛喝得很慢,很省,每一次冲泡都严格按照秦海写的方法,仿佛在进行某种仪式。

转眼又过了半个月。这天下午,陈林正在炒茶房里忙得满头大汗,一个新来的小工慌慌张跑进来:“老板!外面…外面来了个人,说是…说是…”

锅里的茶叶正到关键时候,陈林头也没抬:“说是啥?买茶的让他等等。”

“不是买茶的!”小工急得结巴,“他说他姓秦!还说这锅火候到了,该起锅了!”

陈林的手猛地一抖,锅铲差点掉进灶里。

他猛地转过头,透过炒茶房氤氲的热气,看见门口站着一个身影。个子挺高,身板结实,穿着件半新不旧的灰色衬衫,皮肤比三年前更黑了些,眉眼却还是那样深刻,沉静如山。

是秦海。

他就那么站着,看着陈林,目光一如当年,没什么波澜,却好像又藏了许多话。

陈林觉得喉咙发干,心脏跳得比灶膛里的火还旺。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自己发不出声音。炒茶房里的热气熏得他眼睛发酸。

倒是秦海先开了口,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说的却是最无关紧要的话:“火候到了,再不起锅,这锅茶就老了。”

陈林如梦初醒,手忙脚乱地把茶叶铲出来。动作间,汗水滴进眼睛里,刺得他眯起了眼。

一条干净的毛巾递了过来,就像三年前无数个夜晚那样。

陈林接过毛巾,手指不可避免地碰到秦海的。两人的手都顿了一下。秦海的手,依旧粗糙,温热,带着厚厚的茧子。

“你…”陈林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却干巴巴的,“你怎么回来了?”

秦海收回手,目光扫过炒茶房,扫过院子里新扩的灶台,扫过那些长势良好的新茶树,最后落回陈林脸上。

“南方的茶学研究告一段落了。”他说得简单,仿佛只是出门巡了个山,“那边…终究不是家。”

陈林的心猛地一跳:“那…还走吗?”

秦海没有直接回答。他走到炒茶锅旁,拿起一把新采的茶青,掂了掂,又闻了闻。

“南山的新茶,品质比三年前更好了。”他顿了顿,侧过头看陈林,“你一个人,打理得不错。”

“靠着你的笔记。”陈林说,声音有些发紧。

秦海极轻微地笑了一下,几乎看不见弧度:“笔记是死的,人是活的。”他放下茶青,转过身,正对着陈林,“我这次回来…带了些新的嫁接技术,或许可以试试。南山的气候土质,应该适合。”

两人之间沉默下来,只有炒茶房余温未散的热气在无声蒸腾。空气里弥漫着新茶的清香,和一种难以言说的紧绷感。

最终,陈林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

“厢房还留着。”他说,语气努力装作平常,耳根却不受控制地红了,“就是被子…可能还得晒晒。”

秦海看着他,那双沉静的眼睛里,终于闪过一丝清晰的笑意。

“嗯。”他应了一声,顿了顿,又补充道,“不急。”

夕阳从门口斜照进来,把两个人的影子拉长,投在斑驳的墙上,靠得很近。

茶园外,传来工人们收工的谈笑声,渐行渐远。

茶园里,茶香正浓。

——写于25年8月22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三年后,一盏茶(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