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仔细想过,摆摊时间灵活,街上申时就要收摊,他们还想早点回家,那就只能快点儿把吃食卖完。
既然芋泥凉糕这么受欢迎,那也可以搞一个饥饿营销,每日限量只做两盆,先到先得,把客人的胃口掉的足足的,还能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于乔认真解释完,杨桦正在活面的手忍不住拍拍,指尖点了下他的额头,不小心留下一个白印子。
“而且只靠咱们三人,下午回来也做不了太多,我也想好了,咱们摆摊不图能大富大贵,能赚个家用再存下一点儿就行,照目前的势头,估计这个小目标很好实现,我们也不用那么拼,累坏了身子多不值当啊。”
身体才是本钱,小本买卖赚的就是辛苦钱,单说上山去挖芋头就挺累人,于乔可不想光顾着挣钱损了根本,日后有福也享不了了。
他一边烧火一边嘟囔,说了会儿却未听到杨桦的应声,抬头一瞧,杨桦眉眼压低,眼神虚虚地瓢着,好像在想事情。
“桦哥,我说的话你听到没,咱们要爱惜身子。”
这会儿杨桦的视线渐渐聚焦,炽热的目光落到于乔脸上,磁性的嗓音打着旋儿钻进于乔耳朵里。
“小乔说得对,日后我们还得要孩子呢。”
于乔闻言像是被人定住了身子,又像脚底下有火烧一样,刹那间脸蛋通红,一双明眸也染上了绯色,羞赧地瞪了他一眼。
这一句话打乱了他的思绪,不知说什么好,脑海中乱蓬蓬一团好像都是白茫茫的蒸汽,时而闪过那包袱里的几片布料。
乔哥儿顶着张红脸蹲在灶前,埋着头拨着烧火棍,“桦哥你别逗我了。”
杨桦瞧着他的小夫郎羞得像院子里抱团的小鸡仔似的,身子团起来只觉得可爱,故意说,“怎么脸红了,难道小乔没想过孩子的事?”
想是想过,于乔耳朵通红,嘴角轻翘认真地回,“上次回娘家,我娘还问过呢,我也说了,咱俩年岁还小,不着急。”
“好,听小乔的。”杨桦本也是想逗逗他,听罢心里却软了下来,忍不住摸摸他柔软的头发。
这之后两人在灶房里有序的处理食材,不时对上的带着羞涩的双眼给本就热气蒸腾的屋子添了许多暧昧。
夜色渐浓,里屋翻书的窸窣声停了,桌上的油灯也吹灭了,小窗子上的碎布窗帘拉的严严实实,一夜好眠。
次日,刚到摊位上,一旁的面摊老板娘就凑过来,瞅着他们带的东西纳闷,“昨日那么多客人,都不够卖的,咋今日还带这么少呢,怕卖不出去啊?”
于乔笑了一声,只说,“我和夫君人手少,也做不了太多,做多了剩下也怕亏本。”说着指了指摊位上的糖水和凉糕,“这不这些吃食都能卖光就行了。”
老板娘若有所思,拍拍手道,“我发现你这小哥儿还真聪明,做买卖不贪多,合该你挣钱呢。”
“借您吉言。”
摊子还没摆好,前头就来了人,昨天花了二十多文的那个小姑娘今日排在第一个,从荷包里仔细数了八十个铜板递给于乔,朗声说,“给我来十块芋泥凉糕!”
这小姑娘年岁不大,也就十三四岁的模样,银子倒是挺多,于乔担心怕是家里人不知情,本着小心谨慎的态度,还是问,“凉糕里加了羊奶,需得放阴凉地方存着,若是姑娘一个人吃,吃不完一定要放好否则容易坏了味道,若是送人我给您分开包起来。”
“包一起就行了,我奶奶昨天听说镇上有摊子卖新点心了,今日特意给我的零花让我多买些回去,一家人吃得完的。”
于乔听罢才放心了,忙手脚麻利地包好凉糕递给她,又额外赠了一块,耐心嘱咐,“里头有羊奶,若是老人家肠胃不好,要少食。”
小姑娘点点头喜滋滋地走了,后头的几个客人也赶紧上前,都是要一块凉糕,一碗芋头糖水就坐在摊前吃,边吃还边点评,“这凉糕入口甜糯,还有奶香味,可比那个酥点铺卖的糊嘴巴的桂花糕好吃多了!”
“是啊,这里头放的啥东西又软又糯啊,好吃,真会做!”
糖水小摊很快就成了附近客人最多的摊子,面摊老板娘的摊子前客人也不少,但大多都是干活儿的汉子,一碗素面六文钱,加鸡蛋肉丝的也才八文九文,有的人还要讨价还价呢,可那一块巴掌大的凉糕就要八文钱,这些人还抢着排队买,老板娘撇撇嘴,心道真是有银子没处花了。
于乔也听到有人含糊说贵,可虽说村里人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可镇上的物价也不便宜,甜点这种东西定价八文自然有吃得起的。
还没到晌午饭的当口,不论是面食还是肉类的摊子都没几个客人。
可于乔的糖水摊子却没断过人,两盆凉糕意料之中早都卖光了。
面摊老板娘抱着胳膊倚着面案偷偷往那边瞧,瞧着瞧着心里就不大是滋味,早上还夸过人家会赚钱,这会儿看到自家冷冷清清的小摊,再看一旁差点忙不过来的摊子,说不羡慕是假的。
正胡思乱想呢,就见于乔已经抱歉地回了好几个客人了。
“咋又卖没了,昨日来买就说没了,今日又来晚了!”
“是啊,昨个晌午我家小宝就吃了一口邻居家丫头买回来的凉糕,闹了一下午要吃,我这才得空过来,又买不到了!”
“几位别急,我们家芋泥凉糕每日只做两盆,您要是想买可以早些来。”于乔拿出最和善的态度应付这几个客人,“这样吧,我提前给你们留几块,明日保管能买到。”
语毕一旁一对小夫妻也附和,“给我们也留两块,要不我把定钱给你吧。”
于乔摆摆手,“大家伙这么照顾我家生意,自然信得过,明日早些来,一定给你们留着呢。”
说话的功夫杨小东给客人盛了最后一晚芋头糖水,端着空盆深深地吐了口气,回头说,“嫂子,卖光了,一会儿可以收摊了。”
有杨桦帮忙,杨小东轻松不少,还抽空去隔壁买了几个肉包子回来。
于乔还不饿只掰了半个,剩下的一半递到杨桦嘴边,“桦哥你吃一口,还挺香的,一会儿我们也买块猪肉回去,晚上做辣椒炒肉怎么样?”
杨桦边点头边收拾盆和碗勺,两人姿态亲密旁人更是一眼就瞧得出来小两口感情好。
刚到晌午来面摊吃饭的人不禁侧目,放眼整条街也没这么早卖完收摊的,可见这小两口有点本事。
一听面摊老板娘说人家铺子就卖两样东西,最便宜的也要八文钱,又都噤声了,岁数大的摇摇头,自是不可能花这么多钱去买那一小块东西的,年轻些的心思活络,想着等发了工钱也去尝尝鲜,这么多人排队买到底是啥味道的。
牛车已经装好了,留杨小东看着,杨桦和于乔一刻钟不到就买回了二斤五花肉,肥瘦相宜,做炒肉正合适。
杨小东想着今晚又可以去嫂子家蹭饭了,高兴地跳上了牛车。
糖水摊子连摆了三日,已经有回头客了,要不是真不认识她们,于乔还怀疑是自己啥时候请的托儿呢,那几人每次来都要花费三四十文,还不带一丝犹豫的,不免让人羡慕。
这日刚回村就听一个婶子喊,“杨桦你们咋才回来,你家门口有人等呢。”
于乔不知发生了啥事儿,刚到门口就认出是娘家那边的亲戚,于大伯着急上前招呼他们上牛车,“乔哥儿啊,你哥捡了个人回来,一家人都没主意呢,叫你俩过去看看,快走吧。”
杨桦看了眼天色让于乔先上车,自己回屋收拾了个小包袱也一道上车走了,走之前还嘱咐杨小东给院里的鸡添水喂食。
几人心里着急,到了于老爹家,才发现屋里头除了于家爹娘和于正,还有三个族里的亲戚,都围在正屋的炕边,正在看躺着的那个人。
乔母一见到儿子儿婿忙迎了上来,扶过于乔的胳膊肘,微抬下巴示意他往炕上瞅,“你们可算来了,我和你爹都慌神了,不知道咋办好呢,杨桦是读书人有见识,就等你们呢。”
杨桦安慰道,“娘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乔母把两人拽到门口,才讲。
原来是于正去山那头的一个村子里给牛看病,那村子离官道近,那片树林子里还有条小路能抄近道,于正走过几次熟悉得很,像往常一样钻进了树丛,结果就发现了一个人挂在一颗歪脖子树上,人还活着,只是晕了过去。
当时也没多想就把人带回来了,可回家后才犯了难,捡了个来路不明的人怕是会惹麻烦。
乔母一脸担忧,唉声叹气,“乔哥儿啊,这人回来两个时辰了还没醒,不会要死在咱家吧,那多不吉利啊,我这心一直提着呢。”
于乔和杨桦对视一眼,这确实是个麻烦,外人死在家中也说不清了,这种情况需得找人来担保。
“小乔我看不如先找村长来,把事说清楚,大哥是救人回来,一片好心,如果能报官就更好了,如果他醒了,镇上也有善堂,也能安顿他,如果醒不过来,找村长来作证也算有个交代。”杨桦说完询问于乔的意见,他也点头同意。
“娘,桦哥说得对,我们先把村长找来,大哥这是做好事,可不能让人误会了。”
乔母有了主心骨,就听他俩的话赶紧叫屋里人去请村长。
于乔和杨桦这才进屋也想看看那人是啥情况,走近一瞧,他不禁感叹,“娘,这人也是哥儿吗,长得还怪俊的。”
评论区掉落红包,感谢小天使看文[撒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8章 捡了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