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军营后,元逸立即将自己关在营帐内,在脑海中急切地呼唤009。
"009,那些尸体的情况,你有没有更详细的资料?"
论坛里的内容出现在眼前,元逸迅速察看:
"这场大雪会持续半个月,至少要冻死上万人!"
"注意!这是高传染性呼吸道疫病,一人得病,全家感染!"
"紧急提醒:必须立即实施以下措施:1.焚烧或深埋尸体2.隔离病患3.饮用煮沸的水4.用布掩住口鼻"
"记载显示,这场大雪引发的疫病导致人口锐减三成!"
元逸眼前仿佛浮现出恐怖的景象,要是疫疾来了,没有足够的预防,到时候军营里到处尸横遍野,连幸存的将士们面带绝望...
他猛地站起身,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不,绝不能让这些发生!"
那些整日在校场上操练的士兵,那些围着大锅忙碌的妇人,还有襁褓中的弟弟元昭...所有人的面容在他眼前一一闪过。
"我要去见爹爹。"元逸下定决心,眼神变得坚定,"一定要让他立即下令预防。现在开始,还来得及!"
元逸掀开帐帘,大步走向中军大帐。
沿途经过的士兵们见他行色匆匆,都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元逸看着旁边巡逻的士兵,还在训练的传来的号角声。心中升起一个想法,无论如何,他都要说服父亲,来保住这座军营,保住这里的每一个人。
这边,元靖正在帐中和梁确商量事物,听到外面传话说元逸公子急着求见,不免有些诧异。
他这个做爹的还是比较了解元逸,若非紧要之事,逸儿绝不会在他办公的时候打扰他。
"爹爹,"元逸看见里面还有梁确顿了一下,但事情的急迫容不得他多想。
他深吸一口气,将路上所见细细说出。
元靖神色凝重不知思考着什么,梁确听闻其中的面容已经大惊:"小公子观察入微。据医籍记载,'大疫之始,多现于尸;一人染疾,可传一室'。若真是时疫,必须早做防范。"
"梁先生可知具体该如何应对?"元逸急切地问道。
梁确摇头苦笑:"我只知皮毛。倒是想起一人,是我的旧友,他正在编纂一部医书,对各种疑难杂症都有独到见解。若能请得他出手相助,或许他有办法。"
“这位先生是……”
“将军应该听过他的名声,仲颢,”梁确道。
“居然是神医”
“嗯,”梁确沉声应到,“我虽与他旧识,但仲神医行踪飘忽。”
“我这就修书一试,只是...山高路远,又值大雪封路,这信能否送到,全看天意了。"
元靖郑重拱手:"无论如何,麻烦先生一试。不过远水难解近渴,当务之急是先召集众将商议应对之策。"
这正合元逸的意思,“爹爹,我之前听祖父说过他小时候遇到这种情况,我先来试试吧。”
元靖立即召集将领商议,将路上元逸刚说的说见说闻告知后,军营里的人都正色了起来。
然而当元逸提出要全军预防时,却遭到了不少将领的质疑。
萧腾率先开口:"小公子心是好的!但咱们当兵的身子骨壮实,天天操练,哪会那么容易染病?冻死几个流民是常事,何必大惊小怪。"
显然这代表着一部分的看法。
另一个年轻将领也附和:“就是,冬天冻死几个人再正常不过了。”
元逸急道:“这不是普通的冻死,是疫病!一旦在军中传播开来,后果不堪设想!”
众将还是将信将疑,元靖沉吟片刻,果断下令:“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传令下去,全军立即开始防疫。”
命令一出,军营里顿时忙碌起来。
杨氏在元逸的提议下开始用带着妇人们架起大锅,开始熬制防疫的汤药。
元逸仔细梳理着脑海中来自“论坛”的知识,最终确定,制作出口罩是当下最关键也最可行的一步。只是他自己是对这些事物一窍不通,只要得询问杨婶。
杨婶听他比划着描述完,当即拍板:“公子放心,我知道找谁了!保管给您把事情办妥帖!”
不多时,杨婶便带着一人回来,居然是带着绣娘。
绣娘道:“听闻公子需要做东西。民女擅长针线,愿带着姐妹们赶制口罩。我知道该如何缝制才能既密实透气,又服帖舒适。”
说着,她递过一件方才按杨婶转述的要求、匆匆制成的样品:“公子请看,这样的式样可还使得?”
元逸接过来仔细端详,不由得眼前一亮。这虽是个临时赶制的粗胚,但结构合理,针脚细密,已初具雏形。他尤其注意到耳畔那两条宽松的布带。
秀娘见他目光停留,便解释道:“这系带民女做成了活扣,可以随意调节松紧,不同脸型的人都合用。”她又指了指口罩上缘,“此处,民女想着要塞入一根细软、可弯折的藤条,如此便能顺着鼻梁轮廓压紧,不易漏风。”
“太好了!”元逸由衷赞叹,这绣娘不仅手艺巧,心思更是缜密,竟已考虑到了气密性的关键。
脑海中的声音适时响起:“宿主,样品没问题了,可以推行全员佩戴了。”
元逸心中的欣喜却沉了下去。他知道,让一群习惯了昂首挺胸、大口呼吸的军汉们接受脸上蒙块布,绝非易事。他看向面前温婉却眼神坚定的绣娘,一个有些强人所难、但或许是眼下最有效的念头浮上心头。
他神色转为郑重,甚至带上一丝歉意:“秀娘姐姐,这口罩做得极好。只是……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你能再帮我一次。此事或许会让你为难,若你不愿,也万万不必勉强。”
毕竟,他要请求的,是让她在众人面前,亲自揭开那道或许深藏已久的伤疤。
绣娘一诧,“公子说吧……”
元逸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将自己的请求和盘托出……他需要秀娘将自己的经历说出,来帮助说服众人。
绣娘听完沉默了。元逸看着道:“不愿也没关系的,我知道这个对女子要求很多。”
009:“那后面该怎么办?”
元逸也知道女子对自己的面容都看重,准备另想他法时,秀娘却抬起了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轻轻点了点头:“小公子,我答应你。”
“公子为了大家,能想出这么多预防的法子,劳心劳力。我不过是帮忙说几句话,做点能做的事而已,算不得什么。若能因此多救下几条性命,便是值得的。”
*
等到元逸将“口罩”的事情说出,军营里果然起了大波浪。
“什么?要用棉袍做面罩?”后勤营的管事一脸为难,“将军,这寒冬腊月的,棉衣本就紧缺,哪能这样糟蹋?”
而之前就对绣娘总帮元逸做事略有微词的丈夫石大勇,此刻更是按捺不住。
他不敢直接顶撞将军和小公子,却忍不住嘟囔道:“将军!您宠爱小公子,俺们没意见,可这……这戴个布罩子就能防病?听着也太玄乎了!还要俺家秀秀没日没夜地赶工……这,这也不能由着孩子胡来啊!”
他心疼媳妇,也觉得这命令莫名其妙。
甚至宋樊也稍微觉得他头儿太宠爱孩子了一点。
元逸见状,走到众人面前,“论坛”上面的太过玄乎,他试着用众人可以理解的话解释道:“诸位叔伯,这疫病是通过看不见的小飞虫传播的。”
“小飞虫?”众人一惊。
“没错,就是小飞虫。”
元逸知道他们无法理解,只能用这种方式:“我们说话张开口,就可能有小飞虫从旁边的人跑出来跑到你身体里面。”
他拿起一块棉布示范:“用这个遮住口鼻,就能挡住那些‘小飞虫’。虽然会闷一些,但总比染上疫病强。”
见众人还是半信半疑,元逸又道:“我知道棉衣珍贵,但若是疫病传开,损失的可就不止几件棉衣了。况且这口罩用完后可以煮沸消毒,反复使用。”
这时,一个轻柔却坚定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小公子说得在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脸上蒙着素色面纱的年轻女子,在杨婶的陪伴下,缓缓走上前来。正是绣娘秀娘。
“秀秀?你咋到这来了?是来找俺吗?”石大勇见到媳妇,连忙喊道,语气中带着担忧。
秀娘没有立刻回应丈夫,她先向着元靖和众将领深深行了一礼,然后转向众人,声音微微发颤:“将军,诸位大人,民女...民女深知遮掩口鼻的重要。”
她下意识地轻抚脸上的面纱,“这些年来,民女因容貌有损……”
石大勇似乎知道她要说什么,心疼又焦急地喊道:“秀秀!别说了!快回来!”
秀娘回头,与丈夫担忧的目光对视一眼,轻轻摇了摇头,递过一个“我没事,让我说完”的眼神。
然后,在所有人惊讶的注视下,她深吸一口气,微微歇开了自己的面纱,众人只见上面的疤痕一惊,一道疤痕炸开在眼角,蜿蜒向下。
如果没有这道疤痕,众人不敢想这张面庞有多好看。
绣娘却继续道:“民女因容貌有损……终日以纱覆面,虽是为了不惊扰他人,却也...却也意外护住了自己。”
她顿了顿,眼中泛起泪光:“去年家乡疫病流行,家家户户都有人病倒。唯独民女因终日覆面,竟安然无恙。后来想想,或许正是这面纱挡住了病气。我爹他...他若肯听劝戴上布巾,或许就不会......”
她的话语哽咽,没能再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言中的悲痛与悔恨,却清晰地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秀秀……”石大勇冲上前去,扶住妻子的肩膀,虎目中也含了泪,之前的所有不满和质疑,都在妻子这坦诚而勇敢的诉说中化为乌有,只剩下满满的心疼和支持。
秀娘靠在丈夫身边,轻轻摇了摇头:“我没事,这都是我自愿说的。”
短暂的寂静之后,人群中被这真实经历触动的声音渐渐响起:
“原来秀娘还有这般遭遇……”
“她说的是去年南边那几个村子的事吧?我也听说了,死伤惨重啊!”
“看来这遮面,还真不是瞎胡闹!”
“连秀娘这样的人都站出来说了,肯定有道理!”
先前还强烈反对的石大勇,此刻紧紧握着妻子的手,瓮声瓮气地对元靖道:“将军!是俺大勇糊涂,错怪小公子了!俺戴!俺第一个戴那啥子……哦对,口罩!俺媳妇做的,俺戴着踏实!”
“对,戴口罩!我们也戴!”
“为了保命,闷点就闷点!”
“请小公子和秀娘放心,我们这就去跟各营弟兄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