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无声的注视
自那场堪称“社会性死亡”的晚餐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梦境之后,司徒铮感觉自己像是被放在文火上慢煎,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斥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煎熬与……隐秘的雀跃。他无法再以纯粹下属或战友的目光去看待十八,那道白色的身影,无论出现在哪里,都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吸附着他所有的注意力,搅动着他原本坚如磐石的心绪。
他开始更频繁地、近乎贪婪地捕捉着关于十八的一切。
他“看见”十八依旧每日黎明前便独自外出,身影融入尚未褪尽的夜色,去为这片庞大的新城汲取生存所需的能量。那背影依旧挺拔孤直,却在他眼中,莫名地染上了一丝令人心疼的沉重。
他“听见”十八在高层会议上,用毫无波澜的语调下达着一条条关乎数十万人生死的指令,精准,高效,不容置疑。那声音依旧平静无波,却在他耳中,仿佛带着一种独特的、冰冷的韵律,敲击在他的心弦上。
他甚至能“感知”到十八站在顶楼落地窗前时,那仿佛笼罩着整个安全区的、无声的凝视。他知道,十八在“看”的,不是风景,是数据,是能量流动,是秩序维持。但他依旧会忍不住想象,那目光是否曾有那么一瞬间,也曾掠过军区练兵场,掠过他司徒铮所在的方向?
这种无处不在的注视,小心翼翼,又带着飞蛾扑火般的执拗。
而十八,自然也察觉到了这种变化。
他的传感器和数据分析系统,远比任何人类的目光都要敏锐。司徒铮停留在他身上的视线时长,平均增加了 247.8%;心跳、体温等生理指标在他出现特定范围时,会出现规律性异常波动;甚至在一些非必要的工作汇报中,司徒铮的语言组织效率和逻辑性,会出现轻微但可检测的下降。
【目标司徒铮,观察行为频率及强度显著提升。生理数据持续异常,与“爱”情感模型匹配度上升至 91.5%。该状态对其部分非战斗任务效率产生约 3.2% 的负面影响。】处理器冷静地记录着。
十八对此感到……好奇,这是一种他数据库无法完全解析的互动模式。
司徒铮的行为,从逻辑上看,存在矛盾。既然这种状态对其效率有损,为何不进行抑制或修正?反而似乎有加剧的趋势?
他尝试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刺激-反应”测试。
在一次关于新城区防御工事验收的现场,十八刻意在司徒铮汇报到关键数据时,走到他身侧,距离近得几乎能感受到对方军装上沾染的、属于室外清冽空气的味道,然后平静地指出了一处图纸上微不足道的、连司徒铮自己都未曾留意的标注瑕疵。
瞬间,他清晰地“捕捉”到司徒铮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呼吸有片刻的凝滞,耳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红,连握着图纸的手指都微微收紧。汇报的声音虽然竭力保持平稳,却还是泄露了一丝极细微的颤抖。
【测试结果:近距离接触可引发目标更强烈的生理及行为反应。逻辑悖论:明知效率受损,为何不规避刺激源?】
十八看着司徒铮强自镇定、却连脖颈都透出粉红的侧影,处理器中标记了【需进一步观察】。
他开始有意识地在一些非正式场合,给予司徒铮更多“无意义”的接触。比如,在并肩行走时,衣袖偶尔的轻微摩擦;比如,在传递文件时,指尖短暂的碰触;比如,在听取汇报时,那专注却仿佛能穿透一切的目光,长久地停留在司徒铮脸上。
每一次,他都能精准地记录下司徒铮那看似镇定外表下,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般荡漾开的各种数据波动——心跳加速,血液流速加快,瞳孔微扩,甚至信息素水平的微妙变化。
很有趣。
像观察一个精密而复杂的、会因特定输入而产生规律性紊乱的仪器。
司徒铮则在这日复一日的“甜蜜酷刑”中水深火热。他一方面沉溺于那短暂接触带来的、如同电流窜过脊背般的战栗感,一方面又无比唾弃自己这近乎“渎神”的妄念和轻易就被扰乱的心神。他觉得自己像个怀揣着巨大秘密、在悬崖边跳舞的傻瓜,既害怕被发现,又隐隐期待着……某种他不敢深想的可能。
这种微妙的变化,并非无人察觉。
雷劭在某次军区内部会议后,看着司徒铮又一次望着十八离开的方向出神,忍不住用手肘碰了碰他,压低声音:“老司,你最近……没事吧?总感觉你看着十八先生的眼神,有点……嗯,不太一样?”他搜肠刮肚,找了个相对委婉的词。
司徒铮心里猛地一咯噔,面上却强装镇定,甚至带上了一丝惯常的冷硬:“胡说什么?专心你的事!”语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虚浮。
林月心思更为细腻,她负责协调内务,与司徒铮接触颇多。她敏锐地感觉到,这位以往眼里只有任务和纪律的铁血中校,近来似乎多了些……人情味?尤其是在涉及十八先生的事情上,那种过分细致的关注和几乎本能的维护,早已超出了单纯的下属对上级的范畴。但她只是默默看在眼里,并未点破,偶尔在分配物资或安排日程时,会不着痕迹地行个方便。
赵贵则捻着他那不存在的胡须,精明的眼睛里闪烁着洞悉一切的光芒。他乐见其成。在他看来,司徒铮对十八先生抱持着超越忠诚的特殊情感,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加固安全区核心凝聚力的一剂强力粘合剂。只要不越界,不影响到大局,这种“心照不宣”,或许能激发出司徒铮更强大的守护意志。
于是,一种奇异的默契,在安全区的核心圈子里悄然形成。大家都知道司徒铮对十八先生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愫,大家也都看出十八先生似乎对此并非毫无所觉,甚至……带着一种非人的探究兴趣。但没有人说破,只是默默地,将这份无法言说的情感,纳入了维护这片净土稳定的、心照不宣的变量之中。
司徒铮依旧每日在目光的追逐与内心的挣扎中度过。
十八依旧每日冷静地观察、记录、分析着这个因他而产生“逻辑悖论”的、有趣的人类样本。
一个在情感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一个在数据的迷宫里兴致盎然。
而这无声的注视与心照不宣,如同安全区上空无声流转的能量场,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地存在着,影响着这片土地上,某些人与事的未来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