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明玉 > 第22章 善亦作恶何为真假

明玉 第22章 善亦作恶何为真假

作者:水上客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1 00:24:54 来源:文学城

外面的雨忽而下得很急,凌厉地砸向窗边。酒肆的单墙被打得有些摇晃,祝昭却浑然不觉,只是急促抬眼,不可置信地紧紧看向对面之人。

那人久久未听到祝昭反应,轻轻一笑:

“没想到会遇见我?小阿昭。”

祝昭仍是看着她,神色复杂。良久,她抬手抱拳:“宁王殿下,久违。”话音未落,窗外惊雷炸响,将她尾音吞没在雨声之中。

李蝉嫣然一笑,抬手摘掉斗笠:“怎么还和我生疏了?还是说,她们叫得了你一声师姐,我便叫不了你一声师妹了?”

她把斗笠放在桌上,也回头要了二两烧酒,而后拿起面前的酒碗慢慢擦拭,不紧不慢地开了口:“许久不在江湖里行走,倒是有点怀念这大雨荒山酒肆里烈酒的滋味了。”

祝昭看着她擦拭酒碗的双手,轻叹了口气:“宁王殿下在相公山里,不也喊得我是祝长老吗。”

李蝉摇首轻笑:“我看他们都与你打交情牌,觉得颇是有趣,便想客气疏离些,看看你这素来犹犹豫豫的家伙会站在哪一边。”她执起祝昭面前的酒坛斟满浊酒,“不过,你站他们我也毫不意外。当然,也不会生气。”

店家端了坛浊酒重重地放在桌上,又默然退下。祝昭抬手,给李蝉倒了满满一盏酒,又给自己添上。

祝昭举起碗一口闷了,抬袖擦了擦溢出来的酒水,待酒咽尽,复而开口,却没有接下李蝉的话头:“怎么想起来了蜀山?”

李蝉亦是举碗尽饮,酒液沾湿了她的唇角:“自母上玉玺失窃后,我便觉察皇室内部当有变故,早早派人盯了我那几个妹妹。见李蜉给你递信,我便遣人一路相随,直至今日。”她指尖轻抚碗沿,“听说你要回师门,我便独自前来,想同你叙叙旧。”

祝昭喝酒的手一顿,拧眉看向她:“你早就怀疑了李蜉?我就说她此番行事草率又毫无遮掩,你不该看不出来。可为何你那日变现得无比讶异,还‘纵容’了她一举成功?”

李蝉的面容在昏黄的灯火下忽明忽暗,一阵急雨紧紧呼啸拍来,从檐下钻了薄薄一阵吹了进来,吹得她笑意仿佛拉长了一般,竟有些诡谲:

“阿昭啊,好久不见,你怎么好像不认识我了呢?”

与李蜉相仿,李蝉少时也曾选择来蜀门学剑。但她在蜀门待得时间不长,只是偶尔过来避避暑或是过个冬。门内弟子皆与她不甚相熟,唯有当时十二三岁的祝昭与她投缘,也曾把酒言欢过些时日。

待后来李蜉来了,李蝉就再也没回来过蜀山了。此后她虽屡次相约,但奈何祝昭常年在天涯海角奔波,终未得见,只是偶尔有些书信来往。

祝昭手停在碗上,望着碗内浑浊的酒液,顺着碗内的涟漪思绪晃回了从前。记忆中的宁王虽只大她三岁,却似乎早已是大人模样。她总是笑意盈盈,与自己聊些正义啊,道统啊这些闲话。

师父说,李蝉思虑太深太杂,拿不稳手上那把剑。

彼时的祝昭懵懂地听着,一耳朵被灌了李蝉的高谈阔论,一耳朵又被师父灌了剑客的情义操守,两边的话却都是照收不误。

可以说,她的心志便随着这两种思维拉扯着打结着成长,拧到她自己都看不清前行的方向。

碗内的涟漪歇下,祝昭沉沉抬眼:“我从不敢妄言,我真正认识你。我看不懂你为何站在昏聩腐朽的保皇那派,更看不懂你为何分明立场相反却又纵容李蜉谋反。”

李蝉笑着摇摇头:“傻瓜,当然是我又要保有皇储身份,又想看这天下大乱啊。”

祝昭抄着的双手重重落下,不可置信地附身向前:“这是为什么?”

李蜉听了,抚掌大笑:“我想看这天下大乱,想看你在歧路前彷徨的模样,想见你在无尽抉择中如何自处。”

她深深看着祝昭,轻轻向前探身:“想看你接下来知道这一切会如何行动呢?我太好奇了,你的剑会何去何从?”

李蝉嫣然的笑容却看得祝昭毛骨悚然。祝昭霍然起身,猛地一拍酒桌,衣袂翻飞:“此言何意?你要让我知道什么?”

李蝉跟着她起身,笑意愈盛,指尖在桌上轻轻一叩。

“这些日日夜夜缠绕我的问题啊,祝昭,你可会替我回答?”

那盏浊酒泛起了涟漪,在一瞬间向周遭晃荡出去。四周烛火猛地拉长成扭曲的丝线,缓缓攀蔓到了墙壁之上,裹着木板褪色,渐渐变至透明。雨声在耳边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死寂,以及死寂深处的凄厉呜咽。

祝昭手中的酒碗“哐当”落地,却未碎裂,而是径直穿过突然虚化的木板,向下坠入一片灰雾缭绕的无尽深渊。她猛地抓住桌沿,可木桌也正迅速消融成飘渺的虚影。

不知何处生起的阴风灌满李蝉的衣袖,她舒展双臂纵声长笑,青丝在虚空中狂舞:

“欢迎来到,在道义、正统、恩义尽数消溃之后,真正的世界。”

四周景致尽数崩塌,酒肆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混沌虚空。无数道鬼影在其间行走厉鸣。再远处的地面便看不清了,只能抬头看见灰雾在天边翻涌中隐约可见的蜀门残影。

断壁残垣似乎又堆成了高耸的楼阁,楼阁间缓缓流动着无数卷经文中的字句,墨迹虚虚地烙印在空中,被血影,鬼魂冲刷着溃散,又在雾中慢慢重聚。

天地一片灰暗。但却能看到那山头开着漫山遍野的血棠花,红透了迷雾,殷殷地勾勒出了山头的脉络,又向远处延申过去。

祝昭张口,却被迎面而来的狂风灌得发不出声响。李蝉逆着风高声狂呼:“总说凡人于俗世间营营几十载,也不过是换来一个土馒头。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她右臂猛地向后一挥,那方浓雾顷刻消散,露出了一瞬广袤无尽的裹着血色的崇山峻岭,而后浓雾又紧紧地重新卷来:

“修士皆知,这世上多的是脱胎于天地的妖精鬼怪,唯有人类是窃取天地灵力的蠹虫。可人类生前借来用还不够,更是要窃到死后长眠之处。”

“人类死后,头七日灵魂会留在人间。七日过后,执念已竟者转世投胎,未竟者则会成鬼来到冥界。天地道法本会让这些未竟者的魂灵逐渐消散,此后他们所携的灵力也便会重归天地。”

“可你当这世间为何灵力逐渐稀薄?这些执念未竟者迟迟不愿离开这片土地,成鬼后也要抱着生前的嗔痴生前的爱恨在这里徘徊。寻常者抵不过天道意志也便散了,可大能们却发现念力能够让他们维持魂灵不散。”

“何为念力?生前修得的内力可以是,凡间祭拜时产生的愿力亦可以是。如有种种,都可供他们修魂炼魄。”

“可这些还不够怎么办?他们便吞噬新魂。有灵力的新魂为上,没灵力的魂魄也能凑乎。新魂不够,便自相厮杀彼此吞噬。待炼至化境,便可永葆清明,不再像普通小鬼那样随着时间流逝而神志模糊,甚至只被执念所驱。”

“你当这世间为何有那么多名门望族?为何凡人皆汲汲营营只为谋取家族、门派永续发展?真当是所谓血脉的羁绊?所谓传承的使命?”

“他们从来都不是无私的蠢货。他们谋的从来都不只是生前,更是身后长长久久的存续。家族祭祖便有念力递至冥界,门派新人的内力与自己一脉相承最适合吞噬。”

“若是培养出惊才绝艳的新人呢?冥界里的这些老东西便该为他们谋划身后炼魂了。冥界向来如同原始的丛林社会,只有无尽的厮杀与斗争。若能多炼出一个强者加入自己的阵营,便少一分在斗争中被他人吞噬的可能。”

“凡人改朝换代,动的不止是人间格局,更是冥界兴衰。”

祝昭怔怔地看着李蝉,她通体发凉,身体虚虚地浮在空中,什么都触碰不到,只能感受到无数阵冷风呼啸而过,向鼻尖卷来了铁锈腥味。

李蝉头上的发簪被狂风吹掉了。她的乌发四散,裹着冷白的面容,宛若阎罗:

“你以为先前客栈里遇到的那些小鬼是和善之辈?那为何她们又像极了厉鬼?这是因为在这冥灵之界,唯有凶戾才能存活。她们不过是在你面前温驯绵软,背地里却皆是不知早已吞噬了多少魂灵的厉鬼。”

“你以为皇室和齐门为何要如此不惜代价去汲取古剑冢之力?当今火药如此凶煞,寻常战争哪里用得着舞刀弄剑?若是练不到你这种程度,拿再好的武器又有何益处?这一切都为的是内力,为的是自家祖宗,为的是自己身后之事!”

“李蜉不是皇储,她不配知晓这些内情。谢珩身兼谢家书院次子与蜀门大弟子双名,又耍剑耍得实在漂亮,这才得了知晓内情的资格。可他听了后却弃派逃跑了。”

她又振臂,遥遥指向左侧蜀门高山:

“看到那片血棠花了吗?所有叛派弟子都被此种阴毒的植物如附骨之蛆般缠绕,从生前便开始汲取内力运输向冥界,死后更是会像被标记了一样在踏入冥界那刻被分食殆尽。”

“你当是宗门仁慈愿意放谢珩和其他叛派弟子离开?他们不过是早已成为了待宰的养分,留在天地间帮助门派偷窃天地灵力罢了。”

她看回面色惨白的祝昭,怆然大笑:

“这就是你信奉的世界,信奉的宗门,信奉的剑。也许你这次回来山门也该知道了,可我实在想提前告诉你,想亲眼看到你知道这一切的反应。”

“祝昭,你会怎样做?你会何去何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