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明玉 > 第21章 凄楚秋辞故入归途

明玉 第21章 凄楚秋辞故入归途

作者:水上客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1 00:24:54 来源:文学城

再后来发生了什么,祝昭记不清了。

昏迷中,她回到了已由起义军接手的码头,而后浑浑噩噩地发烧了三天三夜。

烧退后,那个曾抱她跳入海里又送她上船的身影却早已不见,只剩那古剑剑柄残留的些许余温。

她抬眼,看到了一身白衣的裴寻鹤红着眼对她说:

“阿昭,我只有你一个亲人了。”

-

寻鹤说,伯母生前和他说过,死后想身埋故土魂归故里。于是她与寻鹤并肩立在岭南的风雨中,亲手将裴盈的骨灰坛放入挖好的墓穴,又在上面栽了一棵刚到她胸口的梅花树。

黄土一抔一抔落下,她想起伯母生前一直在海洋里漂泊,在追寻未知的远方,可身后却安眠于寂静的大地。

吊唁的宾客踏着泥泞陆续离去,她站在望海楼凋零的桂花树下,直到最后一位宾客的背影消失在山路尽头。

李蜉的使者是在头七那日清晨到的。黑衣侍卫默立檐下,呈上的除悼词与挽联,还有盖着朱印的盟书。景明接过时触到卷轴上未干的墨迹,忽然明白这场葬礼早已不仅是葬礼——

就像裴盈当年埋下每一处伯父骨灰时说的,逝者长眠处,恰是生者新程的起点。

祝昭想起当年与裴寻鹤重逢后,便引他与李蜉相识。两人曾一同陪她打马走过这九洲大地几万里,共枕江南月,同饮塞北雪。

那时李蜉听他们常提起裴盈,总嚷嚷着说有一天一定要见到伯母,那时啊,定能结成忘年之交。

而今分别不过一载之余,李蜉却只是派他人来见到了一棵梅花树,阴阳两隔。

最后的最后,寻鹤用一截白色束带低低地绑着马尾,抱着裴盈生前最爱的那把银枪来与祝昭道别。

那曾经仿佛永远挂在他脸上,独属于少年人的意气笑容已好久不见了。他静静看了祝昭好久,最后只是扯起一点疲惫的笑意:

“阿昭,丧事结束,我该回去接过船帮做事了。”

那些与你曾想过的快意踏马江湖的路,恐怕不能再陪你走下去了。

“我不善经商,只是替母亲打理好后事处理好派系,再让她先前培养的副手接手,带着她的意志让船帮走下去。这些事也许要做半年,也许一年。”

到那时候,我们再来问柳寻花,煮雪煎茶。

祝昭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那时她与李蜉裴寻鹤刚从暴雪夜捡了条命回来,醉倒在城边酒家里。她醉眼朦胧,嚷嚷着此生得一两知己早已无憾,只想与你们一同走下去,探探这江湖有没有尽头。

李蜉却忽然老气横秋地叹了口气,说人这一生就像浮萍,聚散都不由自己。

如今想来,竟是一语成谶。

祝昭倚在门边,目送着少年走进院落。几个人遥遥迎了上来,与他一同走出了院门。

他不愿回头。

院里的腊梅在此刻被压疲了颜色。青绿褪去,而红色仍未绽开。

裴寻鹤迈出了院门,晃入了无尽的苍茫水色之中。

祝昭静立了好久,突然一阵凉风送来,竟是卷起了一丝凉意。

她恍惚间发现,岭南已是深秋了。

......

祝昭道别了孟明孟星等人,说是要回蜀门看看。她领了那匹有些清瘦的追风,晃晃悠悠地孤身一人踏入了山路。

-

雨是忽然下大的。

铅灰色的云层从江水那头滚滚而来,沉沉压去蜀山黛青的轮廓。不过半盏茶功夫,天地间便只剩下哗哗的雨声,和马蹄踏在泥泞官道上的黏腻回响。

祝昭勒住缰绳,抬眼望向云雾深处。蜀门那些熟悉的飞檐翘角,此刻都隐没在雨幕之后,像褪了色的旧梦。

她记得第一次下山时,也是个雨天。那时师父站在山门前,灰白的须发被雨水打湿,深深望着祝昭与谢珩:“昭儿,初上江湖,你要对得起你的剑。”

“对得起你的剑”。她在心里咀嚼着这六个字,只觉得舌尖泛苦。

那时下山去做了点什么呢?好像是去替报官的百姓捉了几只鬼,又不知天高地厚地绑了个为富不仁的小少爷教训了一顿。她被乡亲夸了几句大义,便觉得自己真是一代大侠了。

十二岁的她翘着尾巴回来了山门,得意地对师父说:

“怎么样?我的剑跟了我,不错吧?”

想来盛世里做些什么都有人给自己兜底,江湖万里走到哪里于她而言都是艳阳天。再傻里傻气的莽撞之举都叫做行侠仗义,恩怨对错简单到近乎分明。

所以彼时的她才能大言不惭说出这样的话来。

追风踩着泥泞踽踽独行,鬃毛湿漉漉地贴在马颈颈间。祝昭的蓑衣早已被大雨浸透,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雨水汇成小流灌着衣领而下。

这条路她走过太多回。十四岁那年偷溜下山买酒,十七岁率众下山闯入滇北,半年后再次踏出山门发誓要找到混账师兄,十九岁追着蛛丝马迹再探江湖。

不过,祝昭想,她这一遭,也确实算是对得起手上的剑了。

只是手上的剑又算得了什么呢?

雨水顺着她的下颌线滴落,混着些微尘沙。祝昭的眼神空茫地望着前方,却又像是什么都没看进眼里。偶有赶路的商队擦肩而过,车辙碾过积水,溅起浑浊的浪。

路旁的野茶馆支着破旧的布幌,茶香混着雨水的腥气飘来。她想起很多年前,也是这样的雨天,她与谢珩偷喝了师父藏的梨花白,醉倒在后山的竹林里。那时月光透过竹叶,洒在师兄带笑的唇角,亮晶晶的。

可后来呢?

她找回了叛派多年的师兄,他却早已不愿拔剑。最后终于愿为她拔剑,可又什么都没守住,也没把那剑带走。

马蹄突然一个趔趄,将祝昭从回忆中惊醒。她轻抚马颈,发现它的四条腿都在微微发抖。也是,连着赶了三天三夜的路,便是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住。

但追风似乎也明白主人心情不好,这一路上也只是乖巧地顺着祝昭行事。

前方道旁歪斜地挑着个酒旗,被雨水淋得看不出本来颜色。她轻夹马腹,朝着那点昏黄的灯火而去。马儿踏过积水,倒映出天上翻滚的乌云,还有她疲惫的容颜。

待到了近前,才看清是间极破败的酒肆。茅草铺的顶棚漏着水,在屋里积了好几个小水洼。柜台后有个打盹的老掌柜,听见动静也只是掀了掀眼皮。

“一壶烧酒。”祝昭的声音有些沙哑,像是很久没有与人开**谈过。

拣了最暗的角落坐下,劲装下摆还在滴滴答答地淌水。当温好的酒端上来时,她望着碗中晃动的酒液,忽然想起师父最后看她的眼神。

那时山里的竹子还是青黄一片,被雨雾洗得干净清透。“昭儿,剑客就是一把天地手里握的剑。”他摸了摸祝昭的头:“但你要小心,别成为别人手里的一把刀。”

于是祝昭问自己,这次下山后每一次挥剑向人都是为了什么而挥?可有身不由己?

第一次挥剑,是为了台上师兄那个单薄的身影。

第二次挥剑,是为了王砚,为了台下万千道身影的齐声怒吼。

第三次......

最后一次挥剑,是为了她至亲之人死在故土之外。

祝昭忽然发现,她分辨不清了。

自打她踏入这天地之后,命运就与太多人纠扯在了一起。她手中的剑斩不断,也不舍得斩断。最后纠纠缠缠,自己都不分明每一剑为何为谁而挥了;自己都不明白,自己是否已成为了别人手里的那把刀了。

酒入喉肠,辣而灼心。窗外雨声更急了,把窗外朦胧的轮廓冲刷地薄利。

所谓近乡情怯,要么是害怕自己在故人眼里看到失望的神色,要么是害怕看到故人变了——或者说,自己从未认清过故人。

她又想起了离开的谢珩,想起了王砚,想起了古剑冢的冤尸,想起了开遍南北十三门的血棠花。

所有被逐出齐门的人,都会被血棠花所研汁水抹眼,从此瞳孔血红,仿佛烙上象征着罪人的烙印。

她怕师父问她对得起剑吗。她更怕她问师父,过去发生在蜀门里的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就在这时,门扉再次被推开,带进一股湿冷的风。

素纸伞下,露出一个戴着金丝缠绕着的玉蝉手镯的纤细手腕。来人径自走到她对面坐下,斗笠垂下的黑纱在烛光里轻轻晃动。

“店家,”那声音矜贵而熟悉,“温一壶酒。”

祝昭握碗的手,几不可察地一顿。

又一个节点写完了[加油]

每天都在复盘,感觉自己前面好多节奏处理得不太好,总是想去大修。可又听说最好要等写完后再去改……我想,那就边写边修吧。

上周申到了榜,push下竟然也更新完了1.5w字,高压之下,写得匆忙,但也写出了点满意的文字。不过接下来可能要更得慢一点,想一个舒适的节奏,一些有趣的故事。再把前面打磨得漂亮些[摸头]

……

涨收总是很惨淡,我想了很多很多,每天都在内耗。最后决定完全不管数据了,我要把文名改成最简单漂亮的名字,要把文案改成我真正想说的话,我要让创作本身成为最大的收获。

10月快乐[撒花]成为作者的第二个月开始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凄楚秋辞故入归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